新时代会计监督大有可为
——实务工作者共话会计监督谋发展
2019-03-22本刊编辑部
●本刊编辑部
近二十年来,会计监督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提升会计信息质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也探索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站在今天回望二十年来会计监督的嬗变,那些常年耕耘奋战在检查一线的实务工作者无疑最有发言权。值此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二十周年到来之际,我们邀请了长期从事会计监督的财政工作者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相关人员回顾历程、畅谈感悟、总结经验、建言献策,以期为新时代会计监督工作的更好开展提供改革借鉴。
会计监督是会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会计的发展过程。我国真正形成独立的会计监督体系,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针对社会上出现的许多单位做假账、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以致经济数据失实影响国家高层决策的问题,财政部在财政监督司内专门成立一个管理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处室。也就是说,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是构建会计监督体系的重要起点。
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是会计监督的一个重要部分,充分发挥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作用是加强财政监督的重要工作。涉及会计监督职能的有多个部门,如财政部、审计署、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证监会等等,财政部是唯一将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常态化并向社会公布检查结果的会计监督权威部门。作为亲历者和见证者,我有幸成为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的最初参与者,与财政部财政监督司专管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邵敏处长(现为财政部会计司副司长)一起探讨检查会计信息质量的量化和非量化的判断方法,研究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相关工作。我也参加了多年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活动,主持了对山东秦池酒厂、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等多个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开展了对深圳中喜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的检查等。
从近二十年工作情况来看,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已经常态化,效果较好。一是引起了社会、单位对会计工作的高度重视。二是通过向社会披露检查结果,加大了单位负责人的财务责任,为堵截单位做假账行为起到较大的威慑作用。三是与证券监督、国有资产监督相互配合,对上市公司、国有资产经营、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等方面,起到了促进企业规范发展的作用。四是有利于更深入地贯彻会计法,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会计基本职业道德水平。五是为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在制止会计造假、有效防范经济危机等方面起到了较大的作用,有效维护着国民经济运行的财经秩序,有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良好发展。
我是最早从事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的,既检查过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也检查过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质量。刚开始进行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时,也无经验可鉴,非常具有挑战性,靠报考注册会计师自学专业知识作为基础摸索着前行,也积累了自认为可行的方式方法。比如:根据财政部财监字 〔1999〕22号文件的要求,我在1999年4月带队对山东秦池酒厂1998年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检查。我们对资产负债表所有项目的内容进行了必要的所有程序性复核,对存货进行了盘存,对当期销售与成本的配比进行了认真仔细的检查和调整,对中介机构出具的资产评估质量进行了分析复核和政策性判断,最后形成了秦池酒厂1998年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中各项目数据检查调整前后的对照表。可以说这次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既有绝对数,也有相对数,是一次比较全面完整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揭示了该厂真实的资产和损益情况,揭露了该厂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问题。检查核实的资产总额仅为24809万元,比企业决算数少71320万元,核实资产仅占决算资产数的25.81%,也就是说企业报告的资产数据高于真实资产数据近三倍;核实权益数1395万元,比企业决算数少了71349万元,核实数仅占决算数的1.92%,意味着企业报告的所有者权益虚高于实际数50倍;核实资产负债率为94.37%,远远高于企业决算24.33%的资产负债率。由于秦池酒厂当时在社会上颇具影响,企业虚假的会计信息资料曾让媒体将秦池酒厂品牌的无形资产价值吹嘘为中国第一大品牌价值,严重误导着社会公众,造成很大的影响。
又如:根据财政部财监字〔2004〕56号的工作安排,2004年6-7月,我主持了对深圳中喜会计师事务所 (以下简称中喜所)2003年至2004年5月的审计执业质量的检查。针对中喜所出具审计报告数量大的情况,我们采取了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测试检查和随意抽取审计结论样本进行检查的方法。在审阅中喜所2003年和2004年1-5月部分审计、验资报告的基础上,调档82份审计、验资报告工作底稿,重点选择其中的41份工作底稿(其中年报审计35份、专项审计5份、验资1份)进行检查,并对8户被审计单位进行了延伸检查或调查。对执业质量检查的主要内容是:测定有问题审计报告占样本总量的比重,以此推论中喜所的整体执业质量;测定中喜所执业中审计程序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一部分被审计单位的相关情况进行延伸检查或调查,以此印证中喜所的执业质量。检查结果表明,“不恰当”审计报告有16份,占39%;“错误”审计报告有16份,占39%;“严重错误”审计报告有5份,占12%。上述有问题的37份审计报告占抽查面的90.24%。检查结束后,我们对37份有问题的审计报告按被审计单位分户形成了34个具体检查结论。这个检查结果既让该所负责人心服口服,更为财政部撤销该所执业资格、吊销所长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没有出现重大社会影响后果的情况下,财政部下文撤销了该会计师事务所以及负责人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是为全国首例。
通过这两个案例可以看出,会计信息质量与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的检查是可以用绝对数和相对数的描述方式进行会计信息质量判断的。但是,这样的方法对工作要求特别高,工作量特别大。一是要求检查两个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的所在项目,二是在工作流程上不能遗漏必要的检查程序,三是要做认真细致的职业判断,四是要对报表项目做细致分析比较判断的书面工作。这样就要求检查工作在程序上、时间上留有足够的空间,会更加增大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难度。我认为只有这样做才能保证检查质量,否则,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只是在挠痒痒,当然这只是不成熟的一己之见,也许大家有不同的看法。从近些年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披露的情况来看,大都没有采取这样的全面检查揭示方法,而只是沿袭财经纪律检查中对发现局部问题的检查和揭示方法,这也是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中面临的行政管理要求方式与专业检查质量管理高要求的矛盾所在。我们应该总结经验与不足,寻找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效果的有效途径。
目前的会计监督还存在一些问题和需要加强的地方。一是目前尚未建立起直观有效判断会计信息质量的指标体系。现在公布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评价仅仅提示发现问题的少数会计项目内容和绝对数,缺乏一个判断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好、中、差的相对数指标评价体系,很难判断会计信息失真的程度。二是检查处理结果还没有与其他部门的惩治机制进行有效结合,例如与信用管理、司法治理、证券处罚等多方面协同治理的机制尚未建立,没有尽可能发挥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最大监督效果。三是检查的工作方法有待于进一步提升。确立检查工作方法的原则应该是尽量做到高效、全面,而不能以行政管理思维替代专业检查思维。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经历了从企业为检查切入点,到以会计师事务所为检查切入点的工作变化历程,片面要求某个切入点的检查是否妥当?又如在检查工作中若简化必要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复杂程序,很容易造成检查工作的不必要遗漏;过于强调检查工作进度紧迫性而忽视检查取证的必要性,会使一些已经发现的问题无法举证而造成检查的失误。四是有一些检查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不足。有的检查人员对注册会计师必备的专业知识(如审计知识、会计准则等会计制度等)不够了解,不具备基本的职业判断能力,难以准确判断会计师执业质量、企业会计核算和信息质量,更难以做到检查结果以理服人。
对会计监督工作要进行高位思考,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方法。一是应建立各有关部门在会计监督工作方面的系统性协调,主要解决好会计监督结果的处理问题,从经济、信用、司法、行政、党务等多方面建立起监督检查信息共享、移送分工处理的联动机制。二是探索建立规范的会计信息质量判断的相对指标体系、检查会计项目及内容的程序性流程规范、检查结果处理的政策制度,尽可能减少人为的程序性遗漏、处理偏差。三是加强会计监督检查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和会计监督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会计监督人员的专业和道德素质,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四是树立会计监督检查的关联思维,以财政法制目光审视检查对象的会计行为轨迹;树立规则思维,以国家法律法规为衡量标准的执行政策原则;树立实证思维,注重检查取证细节,尽可能避免检查遗漏,有效发挥会计资料的证据作用。五是要强化工作责任感,树立认真细致、精细思维的工作态度,锻炼出能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六是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有自身的规律性,不可在工作切入点和方式方法上采取一刀切,而应该在行政管理上尊重专业上的规律性,兼顾检查时效与深度,充分发挥会计监督的作用。■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的会计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会计的发展是改革开放的洪流推动的,反过来会计事业的发展也有力地促进了改革开放。“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四十载改革开放辉煌历程印证了这个真理,会计改革与发展促进了宏观经济稳定,推动了政治文明建设,助力了国际经济合作,支撑了我国经济体制转型升级和对外开放,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财政、审计、证监等会计监督的参与者,本着服务改革大局、构建诚信社会的目的,创新监管模式,通过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等监督手段促进了会计制度的完善,优化了会计从业环境和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增强了会计从业人员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在肯定会计改革与发展取得成绩的同时,应当正视目前会计工作的转型升级仍不能适应经济管理要求,复合型、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相对缺乏,会计法治建设、内部控制建设、会计诚信建设和会计监管工作等仍需进一步加强。
回顾近二十年的会计监督工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企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社会公众要求会计核算真实完整、财务报告看得懂可信赖。为满足不同信息需求者对会计信息的要求,我国会计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完善,逐步形成了单位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管“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管体系,促进了会计行业规范健康发展,中国会计行业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全面提升,会计监督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会计法治建设同全面依法治国要求相比仍有差距,会计造假行为仍时有发生,从会计监管体系实际执行情况看,会计监管工作存在单位内部监督薄弱、社会监督乏力、政府监管分散等问题。在单位内部监督方面,由于会计人员在单位负责人领导下工作,其监督职能受到较大程度的制约;在社会监督方面,我国目前的社会监督主要依托注册会计师审计,但由于会计师事务所与客户存在着经济利益关系,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其独立性受到较大影响;在政府监管方面,“九龙治水”问题长期存在,财政部主管全国会计工作,相关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但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联合工作机制,多头监管、责任不明的问题较为突出,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监管效能。
在会计监督检查中,我们发现会计人员作假很多源自于管理层授意,会计作为雇员因为政策而不听高层领导指示,很可能面临辞退等风险,而我们发现问题后会计人员却是被追究责任的第一人,成了“背锅侠”,使检查人员的心理压力无形中增大。如果单位的会计主要从事管理会计和内控工作,而记账和核算交给外部“会计公司”代理进行,这样就可以从根本上减少会计造假。我想随着会计信息化和标准化的不断发展,若国家倡导和支持,这个设想在未来能够实现。
对新时代会计监督工作的完善,我有如下想法建议。会计信息作为现代市场体系重要的基础性信息,也是做好经济和财政管理的基础性信息。加强会计监督,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透明度,有利于确保税负公平和财政资金合理使用;有利于形成公平竞争、平等交换的市场环境;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有利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促进中国企业“走出去”与“引进来”。我认为,完善新时代会计监督工作,首先要把握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会计监管对象点多面广,国家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超过4000万户,政府部门能直接监管到的仅占很少一部分,政府不可能“包打天下”,如何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社会监督作用至关重要。其次,要从根本上解决会计人员管理归属问题,可以由政府倡导成立会计公司,会计核算人员全面加入会计公司,所有单位会计记账、报表由会计公司负责,使部分内部监督变成外部监督。这样既降低了企业负担,又实现了会计核算准确、规范、透明,而政府监督只要做好会计公司的管理即可实现会计监督的全覆盖。再次,要充分发挥信息化监管手段的作用,信息化是会计监督发展的方向,一是政府部门的会计监督检查软件要推广应用,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软件要统一规范;二是完善注册会计师行业业务报备系统,为政府会计监管提供有力技术支撑,进而为社会各界提供渠道统一、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服务,实现信息共享,从源头上解决企业出于不同目的编制多套会计报表的问题;三是引入会计核算云计算技术,为会计核算交由第三方会计公司代理奠定基础。■
我国会计监督立足于“三位一体”架构,构建了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相辅相成的会计监督体系,有利于强化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有效地保证各单位的经济活动依法有序地进行。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会计监督对健全我国企业会计基础工作、建立规范的会计工作秩序、维护财经纪律和社会经济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自1999年以来,专员办作为财政监督机构依据 《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广泛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及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逐渐成为财政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二十年来通过加强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以惩处少数、教育多数为处理处罚原则,严格依法行政、依法监督,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曝光力度,成效斐然,有效促进大中型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提高和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
在参与会计监督检查过程中,面临许多的压力和挑战,尤其在检查中需要争取被检查单位的理解。碰到不理解不配合的单位,要以过硬的专业水平服人,也常常需要与被查单位斗智斗勇。通过耐心宣传会计法和各项财税政策,运用各种检查手段查处违法违规问题,为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打击会计造假行为、服务宏观调控、促进财政管理改革、确保财税政策有效实施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新时代会计监督大有可为,以《会计法》和《注册会计师法》为依据,政府会计监督更多地转向对社会中介机构的再监督,通过提高其执业质量来提升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与此同时,更好地加强政府部门如财政、税务、审计、证监、工商之间的协同,利用大数据开展政府监督,进一步提升监管效率,放大监督效果。■
我大学毕业到专员办后就一直从事会计监督工作,可以说过去的二十年也是我与会计监督工作共同成长的二十年,感触颇多。回顾历程,我个人认为二十年来,会计监督工作随着会计行业的蓬勃发展和市场经济需求不断地发展、创新,已经建立了相对科学、有效的会计监督体系,主要体现在:监督的领域在不断拓宽,监督的内容和手段越来越丰富,监督检查的信息化建设在不断推进,以及政府部门间协作机制不断建立完善等等,但仍存在多头监督问题仍未理顺,监督的手段有待提高等不足。
而放宽到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视野中来,会计监督工作经过不断的探索改革、发展创新,以适应市场经济改革新形势要求,从计划经济时代仅有的对国有企业监督的单一模式发展到今天多位一体的全面模式;经历了从弱化到不断发展壮大,建立了相对健全的监督体系。可以说,会计监督不仅为我国经济和改革开放保驾护航,也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作出了重要贡献,有效促进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在多年的会计监督工作实践中,我个人感觉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主要是来自于监督检查的信息化程度不高,检查手段有待提高,尤其是在大数据应用方面,比如,我曾经参加对某互联网游戏企业跨境监管检查,这个企业会计核算自动化程度非常高,许多财务数据依靠业务系统自动生成,因此,必须要对其业务数据真实性进行检查测试,光靠我们检查人员很难实现,这就需要非常专业的互联网技术人员参与到我们的检查工作中来。
党中央提出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府职能改变,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是深化供给侧改革的重要阶段,会计监督工作也要积极作为,适应新时代改革的需要,在此,我个人提出以下几点粗浅看法:一是建议加快完善会计监督工作立法;二是健全完善协调政府监督机制,避免多头、重复监管;三是要完善信息化手段。■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会计监督经历由弱到强的巨大转变。前二十年(1978-1998年)会计监督工作处于摸索和打基础阶段,这一阶段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工作程序和工作规则,行政色彩较浓,主要侧重于每年年底进行运动式的自上而下集中布置检查任务,检查一阵风 “刮过”之后,一切又复归平静,因此经常出现“年年查、年年患”的老毛病。这二十年(1998-2018年)在广大会计监督战线同志们的辛勤努力下,会计监督工作跃上了一个大台阶,取得成绩有目共睹,会计监督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财政部门出台了许多行之有效的会计监督法规制度,初步形成一套规范会计监督工作的方式方法,做到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实现了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良好社会效果。因此,这二十年是会计监督工作渐趋成熟完善、工作大有作为的二十年!
目前以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为主要工作内容的会计监督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进行的全国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延续而来,经过大约十年时间全国大规模突击检查,查处许多大案要案,一定程度上堵住财政收入流失黑洞,积累起了许多税收财务物价检查的基本经验和方法,为后来形成日常化、规范化的财政监督奠定了实践基础。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全面停止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从1999年开始转为对有关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从1999年到现在将近二十年时间,财政部每年都组织专员办开展对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情况和部分上市公司、大中型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查处了大量会计违法违纪行为,并对查处结果以公告形式向社会公布,引起不小的震动,起到“查处一家、震慑一片”的良好效果。另外,通过会计信息质量检查,进一步完善相关会计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为规范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行为、推动企业全面优化治理结构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起到积极的作用。
会计监督以查账为主,因此熟悉掌握会计知识是关键。但要想真正做好会计监督工作,仅仅掌握会计知识还远远不够,在会计监督实际工作中还需要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一是对国家财经法规不熟悉、不了解。查账以查出问题为主要目的,如果不熟悉、不了解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制定的财经法规和政策规定,在检查过程中就无法准确判断有关单位账务处理是否正确和违法违规,由此造成检查效果将大打折扣;二是违法违纪处理处罚偏轻,违纪成本太低。目前《会计法》规定的罚款顶格只有10万元,在处理处罚偏轻的情况下,许多企业感到违法成本较低,违法违纪比守法守纪来得“划算”,因此在利益驱使之下,许多企业铤而走险,会计违法行为屡禁不止,会计监督工作任重而道远;三是缺乏统一的电子账务系统。目前各部门各单位安装的账务电子系统都不一样,五花八门,加上查账软件技术比较落后,远远跟不上不断更新换代的电子账务系统,在这种情况下,检查组在检查之前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熟悉了解财务软件,如果对财务软件不够熟悉,就只能任凭被查单位相关人员的解释了。比如,福建专员办曾经对某商业银行省级分行进行检查,这家银行提供的会计科目序时账只有一部分,包括银行利息收入在内的许多会计科目的序时账都无法提供给检查组,理由是其总行统一开发的软件系统无法生成导出这些序时账,如果要检查这些账务数据,只能在全省各个支行经过手工统计汇总取得,而这样做必然花费大量时间,事实上也根本做不到。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会计监督工作同样如此。我认为完善新时代会计监督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要充实和健全会计监督机构。目前会计监督机构人少事多的矛盾依然突出,以福建专员办为例,本办负责会计监督工作的监督检查处只有几个人,其职责要承担财政部授权的大量监督检查和调研工作任务,一线人员太少,工作上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会计监督工作成效也难以全面提高。因此建议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充实一线监管人员,健全会计监督机构,这是做好会计监督工作的基础和关键;二要加强业务培训,切实提高监督水平。各级财政会计监督部门应该高度重视会计监督业务培训工作,包括重视利用现代科技、大数据系统等新兴技术手段武装会计监督队伍,全方位提高会计监督人员的业务水平,努力使会计监督战线成为一支名副其实的“铁军”队伍;三要定期检查,争取使全社会都对会计监督产生敬畏之心。会计监督检查部门实施监督检查,是《会计法》明确赋予的权力,也是这些部门应尽的职责。但据了解,目前许多单位多年甚至十多年都未接受外部监督单位的会计监督检查。因此会计监管部门应努力克服困难,合理安排人员,在避免重复检查的前提下,在各自监管范围内尽可能做到监督检查全覆盖。使每家单位都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定期接受“体检”,促使它们对财经会计法规心存敬畏,进而形成遵纪守法的良好局面;四要严格执法,提高会计违法的成本。一方面“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提升会计监督人员自身素质,自身素质过硬了,就不会被人情熟面打垮,也才会进行“毫不手软”的处理处罚,进而使会计违法行为都受到应有的惩处。另一方面,有必要进行修改和完善会计法规制度,建议提高会计违法处罚上限,只要违法成本加大,违法收益减少,让违法无利可图甚至倾家荡产,才会有震慑作用,才会从根本上遏制会计违法行为的发生和蔓延。■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会计监管从无到有、不断发展,走向规范完善,并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作,逐渐形成有效的政府监管合力以及跨境监管,为“一带一路”倡议和“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提供保障。在这一进程中,会计监管工作不断优化中介机构的执业环境,强化注册会计师和资产评估行业监督检查,促进了证券资格会计师事务所风险意识不断增强,整体执业水平不断提升 。可以说,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到现在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四十年风雨历程,不可同日而语,会计监管工作真正完成了质和量的飞跃。
回顾近二十年来的会计监督工作,经历了从手工传统、翻阅凭证,肩扛大算盘、小算盘到逐步规范检查工作程序、使用计算机软件查账的一个过程,不论检查方式如何变迁,都始终围绕落实中央的重大部署、围绕服务财政改革大局实施会计监督,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经济形势和越来越隐蔽的会计舞弊造假行为,从事检查的工作人员也经历了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今后还将继续努力提升的历程。二十年的会计监管形成一系列规范的检查程序,多年来财政部和各地专员办在检查方法上不断探索创新,有力深入推动了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查处一大批会计信息舞弊和造假的行为,在会计领域取得了瞩目的成绩,维护公平正义,维护经济平稳运行,维护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促进企业依法经营,起到了非常积极深远的影响作用。近几年重点围绕“去产能”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监督检查,促进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落实。
目前的会计监督面临着社会诸多矛盾叠加、执法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会计领域问题呈现出新的特点,会计监督工作也面临着新的压力和挑战,检查难度不断提高,而专员办监督检查的力量不足,年龄、知识结构不合理,在监督检查手段上存在落后、信息化水平较低的问题,面临着进一步完善的要求。为应对这一新形势和新要求,首先,应大力加强引进人才,补充新生力量,做好传帮带,调整会计监督队伍;其次,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充分调度和利用各方积极的因素,实现工作成果的最大化;再次,启动大数据运用,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会计监督的工作效率;最后,进一步提高跨境会计监管工作水平,通过公正、透明的跨境监管专项检查,不断提升会计监管工作的公信力,展示中国政府监管的风采。 ■
韦志涵: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财政监督检查局局长
改革开放四十年是经济高速发展的四十年,会计制度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进程不断发展创新,会计监督工作始终坚持服务改革、服务管理这一灵魂,不断整顿规范会计行业秩序,着力提升会计信息质量,有力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加快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防范和化解了许多重大经济风险,概括一句话就是,保驾护航,功不可没。
二十年来的会计监督工作我认为可以简单概括为“三个不断”。一是监督内容不断拓展。在财政部的统一部署下,多年来紧紧围绕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热点,选择能源、交通、医药、粮食等国民经济基础行业的企业(单位)进行检查,我们在检查中将会计信息质量和相关财政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紧密结合,监督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升。二是监督力度不断加大。广西从2000年自治区本级检查几十户企业(单位),到如今采取自治区、市上下联动方式,每年检查数百户企业 (单位),随着监督队伍的逐渐壮大,监督力度有了大幅提升。三是监督成效不断提升。经过近二十年来的会计监督和处理处罚,依法纠正了会计违法违规行为,企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和事务所执业质量整体水平有了明显提升,同时,通过会计监督折射出的一些财政管理薄弱环节也得到了完善。
在参与会计监督工作的过程中,一方面是来自外部的压力和挑战。如,有的监督对象不理解、不配合,有的甚至藐视执法权威、拒不接受检查、隐匿相关证据等,这需要我们会计监督检查人员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陈明利害关系,用真心实意去推动监督检查工作顺利开展,在依法查处问题的同时,服务促进监督对象提升管理水平。但值得欣喜的是,近年来随着会计监督查错纠偏、服务管理的功能不断深入人心,我们也深切地感受到越来越多监督对象对财政监督工作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由过去的抗拒检查转变为接受甚至欢迎检查,不少单位财务人员还经常致电当初的检查人员一起探讨交流会计制度建设和实务操作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建议,昔日对立的被检查者,今天变成了工作上的好朋友。另一方面是源于内部的压力和挑战。在新时代背景下,会计领域的问题呈现出复杂化、隐蔽化的特点,监督难度不断提高;加上随着公众法制意识和维权意识的提升,行政执法的诉讼风险也不断加大。这对做好会计监督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加强队伍建设,努力锻造监督检查尖兵,全力提升会计监督队伍的履职能力和监管水平。
会计监督必须融入财政中心工作去总谋划、总部署、总落实。特别是机构改革后,会计监督工作将面临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从机制层面和实务操作层面不断探索适合新时代的会计监督新路子,撸起袖子加油干,为进一步规范会计秩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会计监督人应有的贡献。■
近二十年来,我省会计监督工作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不断创新监督理念,切实加强财税收入质量、支农惠农、扶贫攻坚、社会保障等资金监督力度,围绕“民生财政”凸显监督为民的理念,强化惠民政策的执行情况监督检查。更加突出有效性监督,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规范财务会计管理和行为,全面提升会计监督能力和成效,为促进财政改革和规范财政管理发挥积极作用。我省会计监督工作虽然取得明显成效,但仍然面临着严峻挑战,主要存在会计信息失真的形势依然严峻、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亟待提高、监管对象与监管力量配比矛盾依然突出、会计监督检查成果利用不够、会计监督工作开展力度不均衡等问题。
回顾过去近二十年的工作实践,深深地感到财政监督是一项探索性很强的工作,会计监督工作也因此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做好会计监督工作,需要有开拓创新、拼搏进取精神,这就需要广大监督干部充分发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随着会计监督工作职能的不断丰富,会计监督机制和工作方式方法将随着财政管理制度改革不断创新和完善。
今后,我省会计监督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紧紧围绕财政中心工作,服务大局,着眼长远,适应加强财政宏观调控的形势,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适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促进深化财政体制改革;适应改善民生的需要,促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适应深化预算制度改革的方向,促进建立透明财政和源头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适应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促进建立高效有序的财政运行机制;努力打造务实、快捷、精准、高效会计监督格局,全面提升会计监督工作层次和成效,努力开创我省会计监督工作新局面。■
管平:上海市财政局监督检查局副局长
从事会计监督工作的十几年来我感受到如下变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会计管理、会计核算等工作逐步规范,会计行业的国际化水平在提升,在全球范围内从过去没有发言权到现在拥有发言权,获得了较高的关注度。会计监督队伍的专业能力水平也有很大提升,包括财政系统内部监督干部队伍以及社会第三方中介机构等,各方面的水平都在不断提升,促使会计监督工作的整个社会影响力也在提升。最近这些年包括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在内的相关案例的曝光已经在全社会引起较好反响,影响面也较大,就是源自于会计监管发现的问题,反过来说明我们监督队伍在不断壮大、水平在日益提高。
与此同时,会计监管方式不断发展、逐步多样化。过去在市场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会计监督检查对单位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不做假账、正确核算,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企事业单位会计本身就有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的内在推进机制,不再容许做假账,对会计监管也提出更高要求。在这一过程中,上海跟全国各地一样,会计监督检查也逐步改变了过去财政部门单打独斗的状况,由全社会各方力量在各自领域协同作战。值得注意的是,整个社会对会计监督的认知度也在不断提升。过去单位把监督当作政府的强制要求,现在已转变为自身的内在要求,从过去被动接受检查转变为现在主动要求监管,各方对会计监管的认知认同有了很大的进步。
下一步完善会计监督我认为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其一,当前中小微型企业数量多,会计人员的会计核算、会计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这对社会中介机构、会计记账公司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因而加强对社会中介机构履行勤勉尽责、会计记账公司履行会计核算的规范性,是今后会计监管重点之一。其二,会计准则修订较快,企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和财政部门人员如何进行及时的知识更新和能力储备以适应准则的变化是一大挑战,因此进一步的加强学习就非常有必要,如何有效培训提升也值得探索思考。其三,近年来财政监督工作重心转向公共预算管理,尤其当下对预算绩效管理十分强调。从绩效管理角度来看,当前绩效评价框架内缺少对单位会计核算、财务管理方面的反映,而从会计监管角度看,也不能再局限于会计来谈会计监管,否则两者都是不完整的,陷于狭隘。会计监管应紧密结合财政预算管理、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等,将各方协同到一个平台上作战,将绩效理念引入会计监管,将规范的会计管理融入绩效评价、作为一个指标体系建立起来,最终实现两者的互通互融,这应作为下一步完善会计监督、做实绩效管理的一大方向。■
1999年2月,财政部出台《关于对社会审计机构审计中央国有企业年度会计报表质量进行抽审的实施意见》(财监字〔1999〕23号),拉开了我国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的序幕。2001年2月,财政部发布《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财政部令第10号),将我国会计监督工作纳入了规范化、法制化轨道。近二十年来,我国会计监督工作紧紧围绕国家政策和市场经济的热点难点问题,始终站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大大提高了市场主体的会计信息质量,有力规范了市场经济的运行秩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作为会计监督工作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会计监督工作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完善的基础环节和重要抓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会计信息作为市场经济运行的信息支撑,是市场资源合理配置的主要载体,也是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搞好会计监督工作,有利于形成规范的会计秩序和真实的会计信息,既是市场主体内部治理的要求,又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环节和重要抓手。
二是会计监督工作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和有力保障。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与此相适应,我国1985年颁布了《会计法》,1993年颁布了《注册会计师法》,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法规,有力地规范了市场经济秩序。1999年,财政部启动了会计监督工作,为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地和确保会计法律法规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会计监督工作是强化廉政建设的重要手段。市场欺诈、贪污腐化、虚报业绩等违法行为往往离不开虚假的会计信息,而会计秩序混乱和会计信息不实,又会对腐败行为和经济犯罪行为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强化会计监督、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公允性,对于加强政府和社会监督、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推进廉政建设具有重大而现实的意义。
四是会计监督工作的检查成效和震慑效应不可替代。通过对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实施会计监督,取得了显著的检查成效和震慑效应:查处了部分会计违法违规行为,会计信息质量和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明显提高;通过曝光典型会计违法案件,对会计主体、专业机构和从业人员起到了明显的警示教育作用;完善了会计监督机制,制定了一系列会计监督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规范了会计监督方法、会计监督流程、行政处理处罚、检查公告等事项;整合了会计监督资源,形成了会计监督合力,建立了会计监督与其他行政监督的协作体系。
五是进一步深化会计监督工作势在必行。当前,我国正进入改革开放的攻坚期和深水区,而会计信息结构性失真的形势依然严峻、监督对象点多面广与监督力量薄弱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监督法律法规的滞后在较大程度上也制约着监督手段和力度,亟需深化会计监督工作来破解这些难题,为我国深化改革开放“保驾护航”。因此,需要在加大会计监督力度、推动会计准则制度实施、提高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坚持依法监督和处理处罚、优化监督成果的运用、加强监督力量的配备等方面予以突破。
进一步看,在我国会计监督实务中,财政部门对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的监督包括对事务所质量控制体系的监督、审计项目执业质量的监督以及事务所内部管理情况的监督等三个方面。以四川省近五年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监督为例,四川省财政厅组织对400余家事务所进行了轮查,并针对每家事务所的质量控制情况、审计项目质量和内部管理情况提出了客观、详细的监督检查结论、处理决定和检查建议,事务所利用这些监督检查成果,可以有效地改善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显著提升事务所内部治理水平,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寓服务于监管之中”,有助于提升事务所执业水平。会计监督过程同时又是监管部门提供政策咨询、业务指导、人员培训的过程,通过政策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监督人员有针对性地实地指导和监督,可以有效提升事务所执业水平。
依法监督、严格执法,有助于提升执业标准的遵从度。监管部门严格以法律法规和执业准则为依据,逐户逐项作出检查结论和处理决定,有助于注册会计师全面理解违法事实、定性依据和处理依据,为恰当履行必要的审计程序,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提供实务标准。
事务所层面的监督检查,有助于促进事务所质量控制体系的完善。通过对质量控制环境、对业务质量承担的领导责任、合伙人机制、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的接受与保持、人力资源、业务执行、职业道德等要素的监督检查,客观评价事务所质量控制体系设计的适当性及运行的有效性。
审计项目层面的监督检查,有助于明确执业准则、规则的法定要求。主要包括:出具审计报告的工作程序和禁止性规定、审计意见类型的恰当性、审计报告的签名和盖章、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的制定、风险评估程序的实施、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和评估、实质性程序的设计和实施、函证和监盘程序的实施、审计证据的充分和适当等。
内部管理方面的监督检查,有助于推动事务所治理水平的改善。特别是在事务所保持设立条件、股东或合伙人合规性、注册会计师挂名执业、低价招揽业务、报备信息一致性、风险基金提取或职业保险购买、分支机构设立、事务所会计工作、税费缴纳、内控遵循等方面可以得到全面改进。■
财务信息是市场经济中各项经济行为主体决策和交易的重要依据,其真实性、完整性、可靠性至关重要。因此,为确保财务信息的质量,会计监督就显得尤为重要。财政部作为法定的会计行业和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主管部门,实施会计监管是其法定职责,同时也是促进会计行业和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保障。
从我们大型会计师事务所的角度看,外部会计监管与单位内部监督的目标完全一致,都是为了督促注册会计师按照执业准则和国家相关法规的要求勤勉尽责,获取充分的审计证据,发表适当的审计意见。由于工作目标的一致性,我们历来非常欢迎外部会计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指导。这些年来我们也多次接受财政部门及其他外部会计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每一次检查都为我们指出很多问题,既有事务所内部治理方面的问题,也有具体项目中的问题。每次检查之后,通过认真总结和整改,不断提高了我们的内部治理水平、提升整体执业质量。外部监管部门通过与单位内部监督部门的互动合作,及时掌握监管对象的动态信息和重大事项,以便更好地实施日常监管。单位内部监督通过与外部监管部门的互动,可以及时获取监管部门的要求以及关注的重点,并及时将相关要求传达到业务一线,从事后监督转为事前、事中的监控,进一步推进风险防控工作。
因此,我们的内部监督部门长期以来一直与财政部等外部监管部门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与和谐的监管关系。我们充分认识到,外部监管是我们持续改进内部管理和提升执业质量的重大推动力量,对事务所的持续平稳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在这种理解基础上,我们始终积极配合监管部门的各项检查和工作要求,并且致力于保持与监管部门的良性互动,实现内外部监督的共赢。今后期待这一合作更加紧密,交流更为畅通,进一步探索更多方式实现更及时、有效的沟通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