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问题及对策探析

2019-03-22林仁强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党性修养学生党员入党

林仁强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 徐州 221116)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向全党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命题,这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部署。从严治党主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治”党要在“严”字上下功夫,严格按照党纪党法办事,坚决清除腐败分子;另一方面,必须对全体党员进行严格教育,切实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从理论上来讲,这两者互为补充:从严治党有助于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有助于从严治党的全面开展。

大学生党员是党的新鲜血液,将逐渐成为社会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肩负着建设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伟大使命。新形势下,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向全党提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命题,为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教育提供了有效的思想指南和路径指导。

一、高校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现状及成因

在高校党组织的严格教育和培养下,大学生党员党性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但有少部分党员的党性修养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入党动机不纯

首先,部分学生将党员身份作为寻求眼前利益的砝码和自我提升发展的工具,主要表现为在校期间可以得到教师更多的关注和信任,在担任学生干部和评奖评优等方面会有更大的优势;在毕业时,可以作为寻求理想工作的敲门砖、选调生候选人的必备条件、考取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的优先条件,也更容易获得央企、国企等重要单位的认可。[1]其次,有很多热衷于探求人生意义和价值的大学生,比较注重个人的价值,认为入党能够严格要求自己,有利于提升自身觉悟,帮助自身成长,使自己变得更加完美。他们仅仅把入党作为一种成才的政治标准,而不是毕生的政治追求。还有一类学生有从众心理,进入大学后看见周围的同学都在递交入党申请书,向党组织积极靠拢,也就盲目地“随大流”。[2]

(二)理论水平不足,政治信仰模糊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党的指导思想,是共产党人的行动指南。只有通过对党的知识和理论的深入学习,才能树立正确的唯物史观,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主义战士。高校中有比较完备的党校教育培训系统,基层学生党组织也经常性开展各类理论学习活动,但调查显示大学生党员理论水平掌握不足的问题仍然存在。这说明面对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渗透,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观、人权观、金钱观等将不可避免地影响人们也包括党员的思想,一些不健康、不正确甚至反动错误的思想容易在部分大学生党员中间蔓延。[3]个别学生对共产主义失去信心,不注重思想政治理论学习,认为当前是讲“实惠”的年代,理论学习显得不再那么重要。

(三)党员意识弱化

部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欠缺。由于对理论学习的欠缺、对党的动态关注较少,他们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了解,更谈不上贯彻执行。在学习和生活表现上,和一般同学表现并无明显差别;在担任学生干部的领域能够做到为老师和同学们服务,但没有担任学生干部或社会职务的党员很少主动做到为广大师生服务。这反映出部分大学生党员更重视自身的学生角色,忽略了作为党员的主体意识。

二、高校党性修养教育贯彻从严治党理念的一般途径

大学生党员在党性修养上存在的诸多问题对他们的发展形成障碍,也给高校党性修养教育提出了挑战。大学生党性修养教育应该把握党性修养的内容,掌握党性修养的方法,遵循党性修养的规律,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务必从严从实。

(一)严把学生党员发展入口关

近年来,高校对大学生党员发展数量作了严格控制,严把大学生党员发展入口,做好新生入党教育与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

其一,入党动机必须纯洁。严把入党动机并不是把入党动机有偏差的大学生拒绝在党组织的大门之外,而是要加强对申请入党的大学生的培养和选拔,引导更多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入党观念,引导他们努力成为具有良好党性修养的合格党员。

其二,党员发展标准不动摇。《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一章的第一、第二条的规定和第三条关于党员义务的规定,构成了党员标准的有机整体。在发展学生党员时,既要关注其学习和成绩情况,又要注重其是否积极参加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是否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是否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等。

(二)坚决把学生党支部建设成思想战斗堡垒

党员要通过党课、党员组织生活等多种形式,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根据“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高校应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党员队伍教育管理机制和监督服务机制,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引导学生党员以严格标准进行自我规范和约束,提高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使学生党组织更具有凝聚力与战斗力。

(三)夯实理论基础,加强制度保障

制度建设是高校党建的迫切需要,是从严治党、端正党风的关键所在,是提供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重要保障。理论建设奠定和巩固党的基础,作风建设塑造和维护党的形象,但这都必须以健全的制度和完善的体制作为支撑和保证。[4]要通过制度建立起相应的行为规范,对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使大学生党员成为政治定力强、政治素养高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学生党支部要在“建立制度—完善制度—执行制度”上下功夫,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与措施,检查和考核党支部和党员加强党性修养的情况,帮助党员克服缺点、纠正错误,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党员的自我约束意识。

三、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教育的创新实践

(一)创新党员发展考察机制

创新党员发展考察机制,主要从建立发展对象动态跟踪机制和发展党员三重谈话制两个层面展开。

1.建立发展对象动态跟踪机制

发展对象动态跟踪机制,即学院把发展对象编入各个年级党支部,由支部委员会定期对其平时表现、学生工作、学习成绩、奖惩情况进行登记和综合评定,并录入个人档案,作为向党组织推荐的依据。对不能按时发展成为党员的发展对象,应及时进行谈话,帮助其寻找差距、完善自我。对发展对象的发展动态,支委会的记录和综合评定十分重要,而这项工作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这是我们在建立发展对象动态跟踪机制工作中需要注意的。

2.发展党员三重谈话制

党员三重谈话制,即辅导员谈话、党委委员谈话、党委书记集体谈话。辅导员谈话重点考察日常表现,并重点提出个人发展完善意见;党委委员谈话重点考察入党动机和政治素养的基本情况;党委书记集体谈话重点考察政治敏锐性、政治意识和发挥作用情况等,真实而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入党动机、党性修养以及运用理论知识看待问题的能力。三重谈话基本覆盖了发展学生党员的三个方面,有助于加深对学生党员发展情况的了解。在三重谈话过程中,党委和委员的言传身教对发展对象的党性修养有一定的提升作用。

(二)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机制

1.实施目标管理,建立党委委员、领导班子双联系党支部制

为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党员的再教育和管理工作力度,把培养教育落实于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全过程,强化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落实,院党委委员和领导班子成员通过参加学生党支部活动、个别访谈、主题教育、谈心谈话等形式密切联系学生,及时掌握学生党员思想动态,并对党支部工作分类指导,强化“一岗双责”责任,及时纠正苗头性问题。

2.实施自主管理,建立党员作用发挥自述测评制

每年5月份进行一次,通过党员个人自述、班级其他群众民主测评,并给出意见建议,汇总测评结果,学院党委进行统一表彰和通报。这有利于增强全体学生党员的党员意识、自律意识,纠正部分学生党员低标准问题,进一步营造良好的监督氛围。

(三)创新党员培养管理平台

1.实施朋辈导师计划,让党员有事可为

朋辈导师制计划,即高年级党员通过担当朋辈教育、管理者角色,联系班级和宿舍,帮助和指导低年级团支部工作和学习,减少党支部的部分工作任务,从而使党支部更加专注于重要工作领域。朋辈大多是同龄或者稍长的同学,更能与发展对象打成一片,有利于导师和低年级党员共同提升党性修养。

2.实施党员宿舍挂牌计划,让党员自觉而为

党员宿舍挂牌计划,即亮明学生党员身份,党支部对相关信息进行公布,时刻提醒学生党员要恪守承诺、率先垂范,强化其时刻接受其他同学监督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这一计划对党员在宿舍的行为与活动起到了激励与监督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党员的自律性与积极性。

(四)创新党员教育载体和形式

1.与教师联动,加强主题教育

根据专业划分,将学生党员分成小组,与教师党员对应联络一个班级,及时了解学生动态,解决学风问题,提供包含班级学习、工作、活动情况和发展困惑的月动态表,方便教师党员和班级学生保持密切联系,同时推动高低年级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的经验交流,充分利用学科专业优势,自我教育、自我引导。

2.从细节入手,增强仪式感教育

锤炼大学生的党性修养,需要在关键点或重要的事件上注重仪式感教育,让新党员从“荣耀”走向“担当”,让老党员从“成长”走向“传承”。这种以老带新、薪火相传的教育方式,将新党员的快速成长和新老党员之间的传承在仪式感中演绎到最佳状态,避免大类培养模式下归属感缺失的问题。

四、结语

只有党性突出的大学生党员,才能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艰巨任务。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通过系统化的创新措施,切实增强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对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提升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党性修养学生党员入党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弘扬抗联精神 加强党性修养
树立党章意识 加强党性修养
传承耀邦家风 增强党性修养
憨娃入党
新时代学生党员继续教育质量提升策略探索
汲取新时代加强党性修养的强大力量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