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军:以读立人,读文化人
2019-03-22
“高山流水”古琴台、“晨钟暮鼓”归元寺,两者轴线上,屹立着一个崭新的“文化地标”——汉阳区钟家村小学。朱永军就是这所学校的“掌舵人”——10年副校长、2年党支部书记、7年校长,钟家村小学在他的带领下,形成了一校三区的集团化办学格局。
一次家访让他读懂教育
1991年7月,19岁的朱永军从武昌师范毕业,分配到汉阳区快活岭小学任语文教师,从此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每当回忆当时的选择,他感觉是一种无奈。那是一所城乡结合部的农村小学,办学条件非常差,3间瓦房破烂不堪,窗户上没有玻璃,到了冬天只能用报纸糊上。
上世纪90年代初,很多人离开教育而下海,他也不禁心生犹豫,但一次家访让他彻底放弃了这样的念头。那次,他去一名学生家里家访,家长是河南来武汉打工的菜农,这位学生把他带到自己“家”——田埂边搭的一间茅草屋,室内家徒四壁,只有一口水缸,一个铺着稻草的通铺。朱永军的心灵震撼到了极点,快要进入新世纪,生活还如此贫穷?
过了几天,天刚黑,朱永军和几个教师在宿舍里聊天,突然门前一个细小的人影闪过,他打开门发现地上放着个麻袋,袋子里有2棵包菜和4个鸡蛋。认出那背影正是家访的那名学生后,朱永军顿时泪水盈满眼眶。一次家访竟让学生家长如此感恩,这包菜表达的不仅是情感和谢意,更寄托着老百姓对孩子未来的希望。从那时起,他再没有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职业产生过怀疑和动摇。“也就在那一刻,我读懂了教育,读懂了学生,读懂了家长,读懂了教师这个职业的崇高。”
从此,他把全部心思都投入到了教学中,研究教学的方法、研究课程的奥秘、研究孩子的心灵。虽然日子过得艰难,但他耐得住寂寞。授课之余,他把能利用的时间都利用起来,先自修大专,接着自修本科,一门一门地学,一科一科地考,以14门全部优秀的成绩本科毕业,最后读到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硕士。5年后,他被调到西大街小学。虽然一直担任美术、劳技等学科的教学,但他一天都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和学习,还多次向学校申请要当班主任,要当语文老师。
机会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1997年,汉阳区举行一次语文学科赛课,原本准备参加比赛的老师生病,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想到了“语文课积极分子”朱永军,答应让他去试一试。朱永军一接到这个消息,兴奋不已,马上行动。为了试教,把全班45名同学按每5人一组,分成9组,每天留一组同学磨课,反复上、反复改,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就主动向有经验的老师求教,或寻找专业杂志对比研究,最后细致到肢体语言、普通话的表达、学生沟通的眼神等。那天比赛,他是最后一名出场,没有人看好他的课。然而就是这个年轻人,居然被评委评出了最高分,成为赛区的第一名。自此以后,他进入了一个专业快速上升阶段,武汉市赛课一等奖、湖北省擂台一等奖纷纷收入囊中。2001年,29岁的他通过汉阳区干部招考,成为钟家村小学的副校长,自此走上了管理岗位。
或许因为他自己的人生因阅读而走向精彩,所以走上管理岗位后,在推动全校阅读中,他特别强调领导要带头读书,并形成制度,规定每个领导班子成员,一学期精读一本书,每星期集中进行交流学习。“阅读会不断激发我们的思考,这种思考正是心智成长的内部力量,这种力量会不断地推进我们的心智发展,让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超越自我。读书的人是快乐的,因为书籍是你忠实的朋友,不高兴时读点快乐的文章,失落时读名人传记鼓励自己,工作艰难时读点创业的书启发灵感。”
朱永军认为,身为教育人,不能只关注学校小环境,还要关注社会大环境,助推“全民阅读”氛围的形成。他坚持带领教师到社区活动中心开展读书推广讲座,开办“钟子期书院”,实现社区资源与学校资源的互融互通;坚持书香学区建设,学区9所学校、1万多师生积极推进“五有五个一”行动;坚持书香共同体建设,共同体内12所学校以钟家村小学为样本,把阅读融入学校管理全过程。
朱永军告诉记者,从教28年,几乎任教过小学所有开设的学科,教育的岗位也换过多次,唯一不变的,是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美好教育的向往。“我认为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应该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心中要有理想的教育愿景;其次,应该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办教育要对师生的成长负责,也要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负责。”
教育的本义激发他读懂学生
“以读立人,读文化人,崇尚一流,追求卓越”,这是钟家村小学“读懂心灵的教育”的核心内涵。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艺术,而最高的艺术是与心灵相通。学校倡导的“读式文化”,就是鼓励肩负“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们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努力地“读”懂孩子们那懵懂纯洁的心灵。
2012年,朱永军担任钟家村小学校长后,对学校原有特色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教育从读开始”。为什么要从读开始?他认为,中国传统教育方式就是以读为主,以读促思、以读促解、以读审美。在一定意义上,“读”是教育的本义,“读”才能生成知识,才能明事理,才能推进社会文明。
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校坚持每天“晨诵、午读”,每周各个班级开办读书分享会,每月开展好书推荐,每年开展读书节。他提倡学生共读一本书,倡导师生共读、亲子共读。由此,学校开展了“书香教师”“书香学生”“书香班级”“书香家庭”一系列评选活动。
“阅读也需要仪式感。”朱永军说,读书节是该校的传统品牌文化活动,已连续举办十三年,每年都有一个主题。去年3个校区近五千名师生,以“阅读为伴,共享经典”的主题,一起扮演中外经典书目或故事中的人物,既能让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丰富知识,从书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能让孩子乐享读书这个过程,并增强文化自信。
“‘读式文化’不仅要‘读’有字之书,更要‘读’无字之书。”朱永军说。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民族的文明史,就是她的文化史,而文化史就是她的阅读史。他始终认为,小学教育作为国民素质奠基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提高儿童的阅读能力,养成儿童的阅读习惯。人与世界以“读”为中介,可以获得理性的对话、情感的沟通、审美的陶冶。因此,“读式文化”看不见,摸不着,却又犹如空气,无处不在,散在学校的各个角落。其实,文化就是一种习惯,一种风气,一种自觉的、持久的或自动化的生活样式。如果“读式文化”成了一所学校的“气场”或者“磁场”,那么,“阅读即成长”,“阅读即生活”,真正的教育也就发生了。人生来是无知的,人因阅读而摆脱愚昧,因阅读而开启智慧,因阅读而成为人自己。
教育即文化的别名,教育旨在教化人,教育即化育。钟家村小学一系列的读书活动,就是将“读式文化”外化于学校的物质形态之中,内化于师生的行为之中,融化于学校的制度之中,渗透于学校的精神之中,达到“读文化人”的目的。
“钟小的学生在读式文化熏陶下,变得更加文雅,变得更加自主、自信。孩子的综合实践能力不断提高。”这是钟小学生家长对孩子的评价。
在朱永军眼中,“读式文化”不仅是一种尚读文化,更是一种“读人”“读心”文化。“读”懂心灵才有爱的教育,才有教育之爱。“读”懂学生的心灵,教师才有爱的能力,学校才有爱的智慧。
那么何为“心灵之读”?校长朱永军解读道:“一是读懂教师,倡导学校管理方式要贴近教师的需要,让老师们每天的在校生活都能真实而幸福,只有教师幸福了,学生才能真正享受到教育带来的快乐与幸福;二是读懂学生,要珍视每个独特的生命个体,鼓励教师走进学生的内心,把爱撒播到学生的心灵深处;三是相互读懂,教师之间、学生之间要相互读,形成一种相互理解、开放合作、和谐发展的‘读式文化’。”
管理者的担当促使他读懂教师
朱永军校长在他的工作计划里写过这样一句话:教师是一本书,就看我们的管理者怎样来看他,怎么来读他。几年前发生的一件事则让朱校长深刻认识到:读懂教师首先就要读懂他的诉求。
那一年,周老师接手了五年级(3)班,期中测试后她觉得有一项考评不合理。怎么回事呢?原来在质量检测里有一个指标——合格率,如果有孩子不及格就直接打C标。这项制度主要是为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这次测试周老班上有两个孩子不及格,自然给她打了C标。
周老师找到朱校长,劈头盖脸地问:“考评是不合理的,你是鼓励我们前进还是打击我们前进?”“当然是鼓励。”朱永军答道。“既然是鼓励,那我接下这个班两个月到底进步还是退步该怎么看出来?我接手的时候有三个不及格,现在消灭了一个,合格率虽然没有达到100%,但也不能直接给我打C标,虽然只扣10块钱,可是在年级组里我的面子往哪里放啊?”
朱永军听了觉得有些道理,他没有马上回答,而是让周老师先回去,答应她一定好好考虑。在之后召开的校务会上,朱校长说出了这件事。他说:“我们的评价方式能否反映出上升或下降的变化情况,是评价能否发挥效能、起到作用的关键。这将是我们下一阶段评价改革的重点。”
后来,经过反复论证,学校采纳了周老师的建议,评价教师教学质量时,除了将班级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作为反映等级的重要指标以外,同时实行了增量评价,也就是将这三项指标与年级的平均水平做对比,测算出正负值,然后再把前后两学期此班的此值相减,测算出该班的进退步情况,进退步情况也成为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另一重要指标。
朱永军觉得,教师是学校的重要群体,作为校长,应该用真感情去读懂他们的心灵,除了理解教师、关心教师、帮助教师外,不断吸取民意的过程也是进一步读懂教师的过程。学校的一项评价制度,如果不能做到公平、公正、民主、公开,就不可能让教师这个群体平心静气地教书育人,更别提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了。
当前随着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他们的需求已逐步由原来外在物质需求转向内在的精神需求。如何更深层次读懂教师,满足教师内在的精神需求,充分调动教师队伍的内生动力,成为朱校长考虑更多的问题。
为激发教师的目标感,朱校长要求每位教师依据自身发展现状拟订发展目标,寻找到自身发展的最近发展区。学校再根据教师年龄、知识结构、发展现状等方面的不同,推荐指导专家诊断其目标制订的合理性。在确定好发展目标之后,各层面的教师要设立自己的月度工作任务,以任务方式推进专业成长。每学年结束,学校学术委员会组织专项评价,考核每位教师专业发展情况,并给出指导性意见。这套“自我定位——学校统筹——验证评估——更新完善”体系,在帮助教师专业成长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为了最大程度激发教师的主体能动性,增强教师成就感,让教师在引领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生命的成长,朱校长还倡导了“名师讲堂”活动。每学年,校级名师可以根据自己研究的需要向学校申请经费,通过“上一节示范课、讲一次微型报告、主持一次学科沙龙”等方式,开展面向校内或全区范围的讲堂活动,以交流自己的学习成就,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如果说“读式文化”为师生打开了阅读的视野,润泽了师生的心灵,那么,朱校长倡导的“专家讲堂”则架起了教师与大师近距离对话的桥梁。几年来,学校围绕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礼仪、心理品质、艺术素养等聘请各方面的专家与教师们进行交流,让教师的思想走出狭小的校园,在更广阔的层面帮助他们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和能力殿堂。
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朱校长又发现了一个问题:教师归属感的提升不能仅仅停留在关注教师专业发展上,更应该关注教师的生活,让教师成为有生活情趣的人。于是,在这种思想的引领下,学校工会成立厨艺、瑜伽、体育、艺术、读书等各种社团,把兴趣相投的教师组织起来,让他们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虽然在“读懂教师”这件事上,朱校长想了很多,也做了很多,但他仍在不断探索。“激发教师的目标感、责任感、荣誉感、成就感、归属感,从而激活教师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是打造一支高品质教师队伍的必由之路。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激活教师的内生动力,引领教育做最好的自己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管理者投入大量的时间深入研究和实践。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朝着上述方向努力,积跬步至千里,积小成至大胜,把一个个系统工程落地生根,就能为打造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提供可靠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