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多元幸福观教育系统建构

2019-03-22白鹏飞王心亮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1期
关键词:幸福观建构个体

白鹏飞,王心亮

(兰州工业学院,甘肃兰州 730050)

大学生是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承者, 他们的价值取向是一个时代价值观走向的标志, 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大学生幸福观的建构受到学校教育、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网络教育、社会教育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互相渗透,构成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的教育工作中的一个多元教育组织系统,为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1 大学生多元幸福观教育内容

通过对大学生多元幸福观的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并健全人格,树立正确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因此,当代大学生多元兴趣教育内容构建中应该包括:第一,强调社会教育引导。在社会发展中,应该关心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支持大学生幸福观念的形成,并积极创设良好对社会舆论,为大学生幸福观念的养成提供支持。第二,学校的教育引导。在学习教育引导中,应该积极开展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使学生在学习中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念。例如,高校通过人文社科选修课程以及必修课程的构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又如,通过对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支持。第三,家庭引导。家庭教育作为大学生幸福管形成的主要场所,通过温馨、和谐家庭环境的创设,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修养。

2 大学生多元幸福观教育系统的建构

2.1 学校的幸福观教育

学校的幸福观教育学校是幸福观教育实践的主阵地, 特别是高校更应当充分的承担起幸福观教育的重要责任。当今各种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幸福观价值取向使得青年大学生幸福道德边界模糊, 幸福行为选择标准缺失, 而当前一些学校教育打着与市场接轨的旗号推行功利主义教育, 不仅没有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幸福观, 还粗暴地将学生的培养过程等同于商品的生产过程, 以实际行动和行为来宣扬不当的消极幸福观,漠视对教育对象的人文关怀和精神追求,不仅没有重视幸福观教育而且还进行的是消极幸福观的宣传与培育。幸福观教育是一种具有生成性的机制,贯穿于一个人从出生开始的社会化全过程, 因此各级学校应当从校园文化建设、日常生活条件、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危机干预等各个方面渗透对教育对象幸福观的教育和幸福感的培育。除了学校应当设置相关的幸福观教育课程以外, 营造优良的幸福观教育校园文化也是学校幸福观教育的重要方面。文化环境与氛围对于价值观教育来说十分重要,学校则是个体进行比较系统、比较完整的智力开发和社会化的场所, 积极的校园环境体现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健康的学习心态和积极的大学制度和校园精神。因为个体的思想、意识、价值观与人生观的树立并不是直接来源于单纯的自然客体和物理世界,反而来自人的精神和文化世界。建设一种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可以实现对个体价值观的隐性塑造, 是大学生幸福观教育行之有效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此外,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促进幸福观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应当平等的对话, 注重培育和开发教育对象积极特质和优势, 更注重对教育对象的人文关怀和心灵疏导,将心理教育融入幸福观教育之中,使得教育对象具备感知幸福的稳定心态,才能引导教育对象在现实世界中追寻有意义有价值的幸福生活。

2.2 自我的幸福观教育

自我教育是指教育对象根据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主观世界和教育自己、反思自己的全部过程。这种教育能力的形成是以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为基础的,大学阶段是大学生自我意识急剧增长,迅速发展和趋于完善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幸福观自我教育也显得格外重要。幸福观的自我教育与积极心理学所提出的自由自主活动的幸福来源是一致的。自我教育之所以成为发挥幸福观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重要途径, 是因为自我教育同传统的主客二元的教育模式不同, 其尊重了教育对象作为人所具有的主体性和本质力量,是对个体的主体性、创造性、积极性的充分表达,是个体自我需要的自由满足, 通过自我教育能使个体的主体自我与其所认同的幸福价值观有机统一起来,最终实现主体自我对幸福观教育内容的内化,并且能够激发教育客体自我独立思考,提高自我管理与调控情绪的能力,在自我教育中实现教育对象的终身幸福。

2.3 家庭的幸福观教育

家庭是个体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 在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支持是最具有力量的社会性支持,不仅可以弥补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足和缺位,而且可以真正从人的发展层面将家庭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式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温暖和谐的家庭能够给予个体更多的积极情感体验和幸福感受,尤其是在个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 给予个体战胜困难的勇气与动力,并且有利于培养个体科学的生活习惯、伦理精神与幸福感知能力。

2.4 网络的幸福观教育

随着当代社会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网络造就了一种新型生活方式,当前青年学生除了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幸福以外, 从网络中求知和获得幸福感成了又一种获得幸福感的方式, 是青年学生获得幸福感的重要途径。对现实生活适应不良的个体会转向网络寻求满足; 同时网络使用又对个体的发展产生一定的作用,弥补现实生活的空缺。网络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个体和群体的交往方式, 网络社会的开放性、隐蔽性和平等性打破了个体在现实社会中的求知壁垒,跨越任何国家和地区界限的信息和娱乐、生活内容都可以轻松便捷地呈现在眼前, 并且消灭了空间差距所带来的人与人的交流与沟通的问题, 所以网络幸福是现实幸福在网络虚拟社会的延展, 个体可以在网络生活之中体会到现实世界无法体会到的幸福感。面对现代生产与生活方式的新形势,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微博、微信、博客等新媒体在全球的迅猛发展对当今的幸福观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使得媒介传播形态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因此幸福观教育应当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新媒体和教学手段, 将把抽象化的理论观念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将空洞的政治规训转换为可以感知的生命体验, 有助于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产生共鸣, 利用新媒体的技术手段作为平台和载体, 建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价值观氛围,宣传道德性的幸福观念,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推送幸福观教育的认知内容, 开通幸福观教育的网络平台与互动方式, 在进行网络监管的前提下充分尊重个体普遍技术范式, 使社会资本不断重组和再结构化,改变着社会生活的形态,充分尊重个体在网络上表达意志和获知信息的自由权利, 重视积极网络环境的建设,用积极正向的舆论导向来优化网络信息环境, 提升个体在接受幸福认知过程中的积极体验以实现幸福观教育的良好效果。

3 大学生多元幸福观教育系统的教育评价

通过对大学生多元幸福评价系统的分析,可以将大学生的情感作为核心,通过对情感评价效能的总结,提高大学生的幸福度。在大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当主体行为出现喜悦、激动的状态,会对该行为赞同;当主体对行为表现出消极以及愤怒的状态,会对该行为否定。因此,在对大学生多元幸福教育观评价中,无论是在社会教育、家庭教育,还是社会教育中,都应该注重大学生的情感状态,针对大学生所追求幸福内容,增强大学生的幸福感,并实现大学生多元幸福观教育系统构建的价值。

4 结语

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主要因素是系统建构,从学校、自我、家庭、网络教育、社会这五个方面思考建构幸福观教育组织系统,五个因素在建构过程中相互补充渗透,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幸福、积极地体验幸福、主动地追求幸福。让我们的大学树立正确的价值理想,要把幸福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为构建平等、民主、理性、沟通的合理社会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幸福观建构个体
青年要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评《当代中国青年幸福观及其培育研究》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浅谈高职院校“奋斗幸福观”教育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现状、问题及对策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