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农林院校创新创业社团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实践与探索
——以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为例
2019-03-22齐宪磊盛艳萍王庆材胡春龙
齐宪磊,盛艳萍,王庆材,胡春龙
(山东农业大学,泰安 271018)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把实施创新驱动型发展上升到国家的战略高度,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创业型大学生人才是战略实现的关键所在。高等农林院校是培养“一懂两爱”创新创业型农林高科技人才的摇篮,是破解“三农”难题的智库,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探索与实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地方农林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指出,破解“三农”问题必须“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必须“增强创新动力、厚植发展优势,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高等农林教育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一懂两爱”的创新创业型农林高科技人才培养,在新品种、新技术、农业环境保护技术、农业经营管理技术等研究、创新、推广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林院校只有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深化学校综合改革的重要抓手,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才能够适应时代要求,培养新时期创新创业型人才。
二、地方农林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山东农业大学大学生380份和各类教师60份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有效调查问卷研究分析,并对农业院校学生创业教育现状的相关文献研究,总结出以下问题:
(一)农林院校和大学生群体对创新创业教育存在认识误区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教育工程,需要农林高校从顶层做好设计。然而一些农林高校仅仅将其看作是就业教育的一环,只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一种不得已的途径而已;或削弱了创新创业教育中最为核心的对全体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与创业素养的培养,简单认为培养一些有创业动机或致力于自主创业的学生就行。
问卷调查显示,农林院校只有5.6%的大学生认真考虑过创业问题,认为创业是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并有过毕业后进行自主创业的打算;27.6%的学生从来没有考虑过自主创业的事情,他们所认为的就业范围比较狭窄,只有考取公务员、选调生、事业编制或者到国企里就业这种安稳的工作才叫就业。66.8%的大学生对待就业问题没有多少思想准备,表现茫然,更是很少考虑自主创业的事;79.3%的大学生没有参加过相关的创业活动,接受过系统的创业培训,不清楚如何撰写创业计划书。由此可知大学生群体中积极自主创业的意识、企业家的素质、崇尚创新创业的氛围尚未形成,大学生缺乏创新创业激情。
(二)农林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不完善
问卷调查显示,认为大学里的创新创业教育侧重理论知识传授、实践性不强的占到92%。86.5%的学生希望学校能够分类教育,精准实测,对于大学生群体的创业教育和有着强烈愿望创业的学生系统开设不同的创新创业实践课程,特别是要注重创业执行力的训练和培训,由此可见目前农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多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理论课程与实践缺乏统一性,创业实践活动比较单一且覆盖面小,以创新创业类为目的的社团比重偏少,导致创业实践环节偏少,对创新创业型人才无法进行系统的培养,满足不了学生本人、用人单位和社会的需求。与此同时,农林院校在专业知识体系的培养方案中,虽然各专业增设了一些与创新创业有关的课程,但这类课程往往有“新瓶装旧酒”之嫌,内容没有很大更新甚至与创新创业相去甚远,大部分专业教师没有投入精力去研究专业创新创业问题,大家轮番上阵草草结课。
(三)农林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不能适应创新创业教育要求
创业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结合很强的学科,课程应以行动实践为导向,采用大量的创新创业案例进行经验引导,运用模拟实验课来进行体验,而概念规则性的讲授应处于辅助地位,这势必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有很高的要求。但根据调研显示,目前农林院校双创教育方面没有专门的师资队伍,大部分任务由学生辅导员或者其他管理人员兼职,这些人员的教育背景基本与创业学无关,自身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创业教育,普遍缺乏管理、营销、财务等方面的系统创业理论知识,创业实践的经历几乎没有,根本不清楚各类企业的实际运转过程和管理体系,因而在课堂教学中,以讲授一些创业的基本理论和注意事项为主,很少能进行模拟实验实践,理论与实践环节的严重脱节,不能来印证和实践,必然降低创业课程的吸引力,学生没有学习兴趣,自然难以达到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
(四)农林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配套机制不完善
一方面,受地方农林院校自身的限制,与其他国家部属院校相比在资金保障、资源配置、校友等社会资源科技项目、发展机遇等方面比较都有不小差距。特别是资金投入方面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农林院校往往会把资金优先投入到科研平台、人才队伍建设、教学保障等方面,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投入的资金相对较少,造成场地、资金、资源的短缺,影响了双创教育效果;另一方面专业教师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由于职称评聘条件中论文和科研成果的所占权重大,绝大多数教师都埋头于搞科研、抢项目、发论文、争奖项,学校对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激励措施又不够,导致专业教师不愿耗费精力指导大学生专业方面的创新创业。三是学校对创新创业的顶层设计不够,没有一个统一的统筹规划,教务处、学工处、校团委、科技处都有单独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使有限的资源又被割裂开来,难以形成合力,效果自然打折扣。
(五)农林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缺乏实践类活动,创新创业类社团作用发挥不明显
当前,许多农林院校创业类社团处于发展初期,发展机制不够健全,内部分工不明确,进而导致创业社团的稳定性和持久性缺乏,组织形式和其他社团大同小异,使得部分农林院校创业类社团发展迟缓,承载的创业效果不明显,更多的创业类社团沦为摆设。当前对创业社团研究主要停留在与一般学生社团的对比分析层面,创业社团的社团文化、社团活动、社团理念存在断档,难以形成延续性的实践体系,这给创新、创业教育和创业项目的开展带来很大麻烦。
三、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社团在创业教育中的实践与探索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就创新创业社团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作用发挥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充分认识创新创业社团的积极作用
大学生创新创业型社团,是众多学生社团的一种,它带有鲜明的专业特色,以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各类学科创新创业竞赛为引领、致力于各种创新创业计划、目标和项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发组成的群体,是以锻炼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大学生组织。这类社团十分切合高校培养专业型、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要,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对农林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起到了有力的补充作用,因此高校十分重视创新创业型社团的发展和其作用的发挥。
创新创业社团在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是影响面广,自发参与的学生数量大,给学校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学校创新创业环境的大环境为之改善;二是主动性强,在社团各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活动中,学生居于主导地位,集体谋划集体开展,主动意识强,根本不用硬性组织便积极投身其中,通过活动的开展,大学生领导决策、沟通表达、承受挫折、管理时间等各项能力显著提升,同时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事业心等会得到进一步提升;三是创新创业社团在校内可以依托国家和学校的扶持政策,在创业导师的指导下,规避创业初期的风险,较好地维系运营大学生创业项目,助推项目的真正市场孵化;四是社团成员最大的优势在于专业知识的掌握,因此他们一般会在熟悉的专业内开展创业活动,选择与专业相关的行业切入,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就可以有效地规避一些创业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因此其中的大学生会需求更多更深的专业知识,从而促进了专业能力的提高。
(二)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创新创业类社团的实践和探索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目前有林学、蚕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园林、风景园林、木材科学与工程、生态学等八个专业。多数专业属于国民经济长线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对于深化专业教育、加强学风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学院立足专业实际,打造了“栋梁之材”木文化创业团队、“新丝路”蚕桑综合开发创业团队、“水缘花”水培花卉创业团队、“绿源”组培创业团队、“插花艺术”工作室、“花香坊”花卉保健创业团队、“艺林”墙绘工作室和“缔森”园林景观设计工作室八大创业团队,这些团队从专业角度出发,深入挖掘专业的创新创业点,辐射到学院现有的八个专业,提升了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关注度,增加了参与度。以“立志开创新丝绸之路,争做一流蚕学创业新人”为己任的“新丝路”创业团队是我校最早的一个创新创业类社团组织,该社团依托国家特色专业——蚕学,其开发销售的蚕丝被、蚕沙枕、桑叶抹茶、桑叶面条面粉等系列保健功能产品累计创造经济效益20万余元。“栋梁之材”木文化创业团队,依托省级研究平台山东省木材研究所,主要以打造农大文化特色和泰山旅游特色的名贵木制工艺品为主要产品。目前产品主要为木质书签,印章,鲁班锁,农大特色明信片等工艺品,深受市场的欢迎,年销售额稳定在3万左右。依托山东省特色园林专业的“水缘花”水培花卉创业团队,以植物学、花卉学、园林植物学、景观生态学、树木学等课程理论为支持,开展以水培花卉的选育、栽培养护、水生植物造景、鲜切花插花设计等为主要内容的创新创业活动。团队研制培养的产品投入市场以来,累计创造效益10万余元。其他各大社团也在实际的运营中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从八大创新创业团队的运营成效来看,林学院打造的以专业为依托的特色创业团队培养了大批创新创业人才,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最重要的是加深了对学生的专业教育,激发了强烈的专业兴趣,从而实现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的双向互动。
林学院创新创业社团工作的开展,使学院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得到显著的提升、学风显著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增强,涌现出了一批创新创业的典型。“新丝路”创业团队创始人王传振,填报高考志愿时,他首先选择了最感兴趣的经济学。可命运偏偏跟王传振开了个玩笑,录取时专业被调剂,于是,他成了山东农业大学蚕学专业的一名大一新生。随着不断地学习,他渐渐从植桑、养蚕中发现了乐趣,发现了桑蚕综合开发的巨大市场潜力,在学校里成立了“新丝路”创业团队。毕业后他回到家乡德州市夏津县,成立了特色农业合作社,创办了新丝路农庄,开发出了桑叶面条、桑叶茶、桑椹干、桑椹饮料、桑椹酒、蚕丝被等产品,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其带领乡亲们一起创业的事迹,先后被大众网、政协报等媒体报道。团队第三届队长张娇娇,她在学习之余发展实践创新精神,荣获山东农业大学2014年度创新创业之星,并带领团队山东省第二届创业大赛二等奖等奖项,毕业时保送到山东大学读研。第四届队长李美琪,经过创业团队的训练,带领本团队获得了山东省挑战杯创业大赛的金奖,毕业后顺利通过了国家公务员的考试,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在创业团队里的历练。在各大创新创业社团的影响下,林学院大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的比例已由2010年的不足1%提高到现在的6.8%。蚕学这个一度就业困难的专业,在“新丝路”创业团队的推动下焕发了勃勃生机。
(三)基于林学院的工作实践对创新创业社团发展的建议
1.必须引入市场化企业化运作机制。农林院校创新创业型社团的组织机构、运转机制应该参照正规企业的架构来设置,既要设置常规的职能部门,如销售部、售后服务部、人力资源、市场策划等部门,也要设置科技研发、实战模拟与创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新型部门,以便提升社团内部成员的创业知识与技能;要把它当做一个企业来对待,管理应坚持团队自我管理为辅,学校、学院以指导为主,要突出社团自主管理的主体地位,又加强对社团的宏观领导;创新创业社团的成员要加强现代企业经营方面的知识,多到正规企业学习参观,积极聘请企业老总作为校外指导教师,为团队的发展“诊疗号脉”,团队成员要善于借鉴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改善社团工作模式,打造社团的品牌活动,形成团队自己的管理和经营文化。运用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理念,加大社团人才培养力度。以“新丝路”蚕桑综合利用创业团队为例,经过全面正规企业式的建设和管理,打造“绿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业项目,用微生物降解作物秸秆解决秸秆焚烧的问题,获“创青春”山东省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
2.建立健全创新创业社团的保障机制。保障机制是否健全事关高校创新创业社团的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学校和学院从指导教师配置、经费支持、考核机制等方面入手健全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一是要加强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这是创业社团取得成功的关键。每个团队最好能配置 1—2名教师。指导教师采取聘用制,校内聘请相关的专业教师指导技术问题,校外聘请校友企业家等成功企业人士,专门指导团队的管理运作问题。二是在经费保障方面,不能单一采取无偿支持的方式,要逐步形成创业基金、政府贴息贷款、风险投资进入的多渠道资金来源格局。三是在创业社团条件保障方面,一方面学校要努力创造条件,拨付专项资金建设高标准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另一方面学校要加大国家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教学实验中心等科研平台的开放力度,为有兴趣的学生尽可能地创造条件;第三方面学校还拿出一套创新创业项目退出机制,使现有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
3.建立健全社团的激励机制。一是激励指导教师的机制。首先要明确指导教师的聘用标准和待遇,实行创新创业指导教师聘用制,加强督导和考核的力度。其次要根据团队运作情况,以及在各类比赛中取得的成绩情况,作为物质奖励的依据。最后要对业绩突出的教师给予隆重的表彰,从而激发指导教师的工作热情,带动更多的专业教师主动参与到创新创业团的指导中来,这种物质加精神奖励的机制必将激发更多专业教师的热情,也实现了教学、科研、育人三结合。二是建立参与学生的激励机制。首先要把参加的创新创业社团活动和在各类比赛中取得的成绩转换成一定的创新学分;其次要把创业活动纳入学分制体系,学校可以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如硬性要求必须获得一定的创新创业社团活动学分才能满足毕业要求;最后要对参与创新创业社团并取得省级以上大奖的学生,在综合测评、各类评优、推荐免试研究生时给予加分和政策倾斜,从而激发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