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争取社会捐赠的困境与对策
2019-03-22李逸楠
李逸楠
(莆田学院 发展规划处,福建 莆田 351100)
社会捐赠一直以来都是高校发展的重要助力之一。目前学术界对高校社会捐赠的研究大致有三个方向[1]39:一是对高校社会捐赠形成的理论阐述;二是对比中外高校社会捐赠状况,通过总结发达国家经验,为中国高校争取社会捐赠提供参考和借鉴;三是分析中国高校社会捐赠的缺失原因,并从社会运行机制和法律制度等层面提出改进路径和建议。其中前两个方向的研究已较成熟,第三个方向的研究还需深入和拓展,特别是高校如何发掘自身资源优势吸引社会捐赠是非常值得研究的方向。
一、我国高等教育现行筹资渠道
我国高等教育现行筹资渠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国家财政拨款;受教育者及其家庭支付的学杂费;高校利用自身的人才、设备、科技、环境等方面的优势承担政府下发的科研项目或为政府提供咨询服务而获得的经费;校办企业及附属事业收益;引进他国资金;社会集资,主要指由一些有实力的企业为高校基本建设垫付资金;非政府投入的资助和捐赠[2]43-44。投入不足以及投入水平较低是制约我国教育高效发展的瓶颈,因此,争取社会捐赠成为高校筹措资金的重要途径。学者们对此多有阐述,如:“捐赠收入是一条十分可观并有发展空间的高校经费筹措渠道。”[2]44“面向社会筹集办学资金,已成为高校的必然选择。社会捐赠已逐步成为高校的重要资金来源,实施高校捐赠在当今的社会已成为刻不容缓的趋势。”[3]
二、制约高校社会捐赠的因素
制约高校社会捐赠的因素众多,下面从社会层面、政府层面、高校自身层面进行分析。
社会层面:没有形成一种高度普及的社会捐赠文化。民众捐赠意识和慈善意识不强,捐赠公益事业未得到全社会的认同和支持。慈善事业并不都是富人的事业,而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参与的事业[4]。在美国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印刻着人名的马路、树木、建筑物,人们用这些记录来表达对捐赠者的感谢。超过70%的美国家庭定期向公益机构提供捐赠或从事义务劳动,这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5]。我国慈善事业还处于萌芽期,民众普遍对社会公益事业缺乏关心,对高层次的社会责任、自我价值实现缺乏认识。此外,我国很多富人不愿露富,怕捐赠一家之后就会有其他单位或个人上门募捐,害怕应付不了于是选择都不捐。
政府层面:一是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税收激励动力不足。已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对捐赠税前扣除适用范围小,而且企业必须通过国家规定的非营利性机构或国家机关捐赠才有效,免税手续繁琐,实物捐赠不能享受税费捐赠,影响了企业、公众的捐赠积极性[6]188。二是政府对高校的支持有限。有些高校位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的地级城市,政府财政支持较为薄弱,这必然影响到对高等教育的投入[7]。2009年10月12日,财政部联合教育部制定了《中央级普通高校捐赠收入财政配比资金管理暂行办法》[8],中央财政设立配比资金对中央级普通高校接受的捐赠收入实行奖励补助。一些省市也陆续出台了高校捐赠收入财政配比资金管理办法,但仍有很多地方高校不能得到有效支持。
高校自身层面:高校自身问题是社会捐赠问题中较为突出的一环,具体存在的制约因素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学校所处地域、综合办学实力、办学层次。英国学者夏托克(Michael Shattock)认为,大学综合实力因素的价值最显著体现在筹措经费方面。“赞助人愿意为成功的大学锦上添花,他们喜欢奖励有成绩的大学,并看到自己的赞助不仅能用得恰到好处且能给大学的整体地位带来增值效应。”[9]有学者列出艾瑞深2017年发布的中国大学社会捐赠排行榜,显示高校捐款主要集中在南方经济发达省份(如上海、广东、湖北、江苏、浙江、福建)和国内著名高校(排名前20的高校,有14所在2017年教育部发布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之列,均为中央直属高校)。[6]187所以办学成绩越靠前、声誉越大的学校越容易获得外界的捐赠,捐赠者一般会选择名声大的高校为对象以扩大自己的名气。从这点上看,地域条件较差、办学层次较低、在综合办学实力竞争中处于弱势的一些地方高校在筹措社会捐赠过程中更加被动,对社会捐赠的吸引力不足。
二是组织领导对捐赠业绩有显著影响。有学者对我国80所大学基金会或校友会进行调研。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组织的领导者”与“组织的内部资源”两个因子对大学的筹资业绩影响程度很高;大学校长直接决定大学社会募捐的成效。如果不好意思开口筹款,等待别人主动捐赠,自然收不到成效。只有校领导重视,主动出击,扩大社会合作,积极寻求社会各界的支持,才能做好社会捐赠工作。[10]
三是很多学校在基金管理建设发展方面缺乏经验。与发达国家高校基金会相比,我国高校的基金会事业起步较晚,很多高校缺乏基金会管理方面的相关知识、专业人才、技术,捐赠渠道不够顺畅。有的高校只有通过银行转账或现场捐赠两种渠道,失去了一些潜在的募款机会;多渠道投资、多元化经营能力不足,只能把资金存着收取利息;捐赠有关事务一般由相近职能部门(如财务处、外事外联办、校友会)人员兼任,并没有专职和专业人员管理。
四是捐赠人后续工作跟进不够及时。这既有高校方面的原因,也有捐赠人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学校没有及时跟捐赠人保持联系,时间一长认捐就束之高阁;另一方面,有的捐赠人并不愿意捐款,但碍于情面不好拒绝,可能口头应允,后面事情一忙便忘记了。
三、高校拓展社会捐赠渠道的建议
从社会层面来看,捐赠文化、捐赠制度等存在的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有待政府提供进一步的制度保障,营造社会捐赠氛围,如逐渐强化公众教育,培育捐赠文化生态,形成全民慈善捐赠理念,进而激活社会捐赠的巨大潜力和社会活力。
从政府层面看,相关政策规定仍需进一步完善。有必要彻底出台社会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并与已出台的财政配比制度互补,简化相关程序,为公益事业捐助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从高校层面看,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相对于老牌名牌大学,综合实力较弱、排名位次较后的高校更应充分利用地方产业资源优势,根据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需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打造特色品牌,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二是重视校友资源。高校应加强与校友之间的联系,为校友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帮助校友了解学校最新动态;适时组织校友会活动,邀请一些杰出校友回母校参观、座谈,宣传校友风采;抓住校庆纪念等活动,通过互惠互利的合作协议等吸引校友捐赠。校友数量众多,每个人都出一点小额捐赠就能汇聚成一笔不菲的大额捐赠。校友捐赠的主要基础就是校友对母校的感情,而感情的培养源于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服务及其所带来的满意度。因此,高校要重视捐赠文化的构建,通过捐赠文化的宣传推广,培养在校学生的慈善意识。
三是适时成立高校教育基金会。设立专门的筹款办公室,同时聘用专职和专业人员,对捐赠目标制定进行细分,并定期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培训,提升其专业技能;制定规范的资金捐赠管理制度,从而推动高校社会捐赠科学化发展。高校可借鉴美国大学基金会的商业化运营和管理,在筹资活动中引入市场营销理念,如加州大学设立了三类投资基金:一是注重长期保本增益的留本投资总基金,二是注重高收益、高收入共同投资基金,三是以争取较高短期收益、集合大学日常运转中暂时待使用资金的短期共同投资基金,并对各类投资基金中的投资对象、投资组合比例、收益目标、风险水平等提出具体的指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