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彩陶创意产业化路径研究
2019-03-22许政
许 政
(池州学院艺术与教育学院,安徽池州247000)
界首彩陶烧制技艺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及文化内涵,其肇端于隋唐时期,臻至于宋代,盛行于明清,被誉为中国近现代四大彩陶之一[1]。界首彩陶不仅存有唐三彩遗风,同时还兼具皖北地域剪纸、戏曲等多种艺术元素,粗犷且淳朴的内涵语言使其在众多陶艺类别中风格仅有。界首彩陶烧制技艺兼具其特有的地域与民族特色以及历史传承性,敦厚温润且高古朴拙的陶胎材质、鲜灵活巧的刻画纹样、相得益彰的釉色变化是其工艺的特质所在。在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新理念下,针对界首彩陶的社会影响受众面较小、知名度较低、囿于产品单一模式化等症结亟需通过转型得到一定解决。
1 界首彩陶概况
1.1 界首彩陶发展脉络
界首彩陶自发轫伊始,在近千年苍黄反复的传承与发展进程中也一直贯穿着交融创新。界首彩陶虽初创唐代,但最早由于技术因素所困,大多以素烧陶为主,后期在唐代三彩陶工艺的浸染下逐渐衍变而成界首彩陶;到了宋元时期,摄取了刻花工艺,使界首彩陶形式愈加丰富,尤其在元代以后,融入了皖北地区较为风行的木版年画与剪纸贴花的艺术呈现形式;到了晚清与民国时期,由刻花工艺逐步向刻画转承,其中最为著名的界首彩陶“刀马人”便是由卢山义大师摄取当地流行的梆子戏戏曲文化艺术精髓,俱收并蓄地独创出在彩陶釉下刻画独具民间审美情趣的戏曲“刀马人”图案,一致公认为是界首彩陶的主要艺术特色[2]。与此同时,界首彩陶的功能性也随着时代发展而改变,从最初作为盛装食物类器皿的实用功能到装饰性功能的艺术品,其中器型由初期的圆腹外鼓坛型不断衍生出玉壶春瓶、棒槌瓶、梅瓶等各种装饰性较强的异形彩陶器型。彩陶胎体装饰图案也从最初的鱼纹、兽纹等动物纹逐步延展成植物花卉、十二生肖、鸟禽、戏曲人物等大众喜闻乐见的图案装饰题材。毋庸置疑地说,界首彩陶的工艺发展史俨然是一部多元化传统艺术形式的创新融合史[3]。
1.2 界首彩陶发展现状
皖北宗法社会人伦制度的蜕变与农耕文明生产方式的凋敝、外来文化的冲击、农村聚居形式与人际关系的变革、传承人青黄不接、当代生活理念和方式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界首彩陶整体发展衰微趋势[4]。
界首彩陶虽经千年传承,尽显其工艺魅力,但随着城镇化进程与时代发展的步伐加快,使得长久以来根植于农耕文化土壤的界首彩陶在当代社会中面临着极大的发展瓶颈。首先,界首彩陶没有相对良好的生存环境,生产条件粗劣,产品大多依赖于相对落后的机器设备以及小作坊式生产模式,虽有些公司形式,但实质上也是由十人不到的家庭成员组成的团队,以致于界首彩陶产品种类呈单一刻板化;其次,界首彩陶面临传承后继无人现象,目前界首彩陶主要的传承方式是以师徒或家庭成员之间的口传心授方式为主,这种狭隘且局限性的传授方式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界首彩陶制作技艺的与时俱进,同时,现有的传承人多为上世纪中期出生的人,思想观念较为守旧,欠缺创新意识,大多产品停留在对“刀马人”装饰图案的模仿中,这些固结形式与陈旧观点极大制约了界首彩陶创新发展脚步;最后,界首彩陶的销售与宣传方式单一且滞后,大多靠零星销售与单独订购为主,消费人群较为单一,加之生产规模小,且没有系统的营销与宣传手段,导致界首彩陶没有一定的市场影响力。
2 界首彩陶转型探索
界首彩陶在现今发展中囿于产品自身研创缺少整体开发意识,对开发派生系列产品意义和运营方式缺乏一定认识,同时也未将界首彩陶产品的创新转型上升到战略高度。无论是在彩陶产品营销,还是人才培育与对应的文化创意产品研发等方面,依然存留诸多症结,这些直接或间接的因素致使界首彩陶很难在国内外陶艺界占有更高地位,因此,针对症结需要对其进行深度地触动和有效地剥离[3]。
2.1 创意产业化发展模式特征
文化是鉴识一个民族的基因,创意是鞭策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创意产业的显现是知识价值消费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地位日渐凸显的结果,创意产业则是一种推许个人创造力与创新,强调艺术文化对经济的推进与撑持的新兴产业。创意产业其核心实质是文化与创意,以文化创意抬高产品的附加值,同时要满足产业化发展的前提需形成一定的规模化生产。非遗文创一般是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资源来进行设计创作的文化创意产品,而在界首彩陶的非遗文创中,与其说成功的创意可以拯救一项濒临失传的技艺,毋宁说是浓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可给予文创产品更多的附加价值,更好地提升界首彩陶的品位格调,界首彩陶与文创产品可以说是形成了有效的互利共生关系[5]。但值得商酌的是创意并不是按图索骥的闭门造车,成功的创意需要与当地物产、社会需求、宗教文化、技术创新与民俗民风相结合[6]。
2.2 界首彩陶创意产业化路径
2.2.1 政府引导,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界首彩陶的转型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有力支持,政府需起主导作用,制定相关文件政策,把对界首彩陶的发展真正纳入到政府工作的范畴内。要充分发挥相关部门的联动作用与推动作用,政府机构应转变思路,对界首彩陶加大宣传力度,保证界首彩陶本体属性,旨在让地域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要形成界首彩陶创意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层面要对人才、税收、招商、品牌等诸多板块进行鼓励性与导向性政策[3]。要制定研究品牌培育发展机制,推进商标与品牌的培育工作,同时要制定界首彩陶创意文化产业服务运行机制,在开拓投资渠道、彩陶文化产品研发、界首彩陶技术革新、人才培育机制、产品市场推介、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推进。只有政府各级机构出台推进界首彩陶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应政策,引导相关企业踊跃参与,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将政策细致入微地落到实处,才能为界首彩陶实行创意产业化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2.2.2 加强人才的保护与培养 界首彩陶人才后备不足,青黄不接,现有人员受知识体系和年龄约束,难以施展最新理念运用在界首彩陶中,针对这些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首先,要从观念上突破家族式传统的传承方式,通过教育对工匠及传承人进行主动引导,要以“走出去、引进来”为基本模式,倡导地方高校开设传统工艺专业,通过相关传承人与工匠将界首彩陶这一国家非遗带进高校课堂,并鼓励高校或科研机构相关专家不定期进驻界首彩陶相关企业进行文化创意培训服务与技术指导;其次,要对界首彩陶现有企业及传承人加强资金的投入,为其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同时还要高度重视对其人文关怀,提升工匠艺人们的社会地位,利用相关媒体与公益组织对其进行有效宣传,要把对艺人的尊重落在实处,尊重他们的创造精神,培植良性循环的传承氛围;最后,政府要加大对界首彩陶的复合型高端人才及营销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为界首彩陶创意产业化发展提供高素质知识型与技术型创意设计人才。
2.2.3 拓展产品样态,增加市场占有率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手工艺品是商品又是艺术品,是商品就要研究市场需求[6]。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与文化多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与时代同步形成的城市个体文化、流行时尚文化的繁盛传播,而由此派生出诸多令人应接不暇且多彩多异的当代文化艺术形式与产品,特别是对当代中青年群体具有极大招引力。“见人见物见生活”是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出的新理念,一定要和群众的生产生活相结合,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要把界首彩陶艺术产品生活化,生活产品艺术化。首先,要善于抓住市场趋势,根据界首彩陶自身特点来扩展产品种类,从界首彩陶非遗文化的体验着手,打造具有鲜明文化符号的各类家居生活与旅游产品,如设计出绘有界首彩陶代表性图案的T恤文化衫、时尚靠枕、折扇、灯具罩、雨伞、手工织物包、太阳帽、书签、手机壳等日常家居生活用品,这些生活必需品不仅流通广且价格便宜,界首彩陶元素的介入可间接起到对其文化的宣传作用,同时也提高了界首彩陶在市场上的占有份额;其次,在商品容器类界首彩陶可利用自身材质坚硬、光滑、可塑性强等特点进行创新尝试,如酒瓶、酒杯、碗碟、茶盏等器皿皆可尝试创新。但由于液体与固体类盛装容器涉及食品安全,界首彩陶可改用不含铅等金属的安全釉料,同时可改用其它地域的陶泥,消除因黄河淤泥材质导致的渗水问题,只有这样,界首彩陶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特色创造出更好的生活器皿。如在饮食餐具器皿方面,可设计出器型新颖、釉色多变、图案饱满且寓意丰富的餐具,甚至可以与“舌尖上中国”这类相关的美食节目进行牵线合作,以界首彩陶器皿作为节目中品尝菜肴的主推食器;最后,在装饰绘画上界首彩陶可挖掘其与绘画艺术结合的可能性,结合自身地域特色、材质属性与刻画手法等特点,找寻并衍生出界首彩陶新的绘画应用形式,如此,既可擢升界首彩陶绘画艺术水平,也可为众多彩陶爱好者提供新的选择思路;除此之外,界首彩陶还可利用自身材质与图形特点应用于室外环境场所,譬如室外公共艺术装置构成、现代城市雕塑等,一来可拓展其产品形态,二是可通过城市公共艺术来间接提升其在大众心中的认知度。
2.2.4 拓宽宣传营销方式,增强品牌影响力“酒香也怕巷子深”,政府层面要将区域营销的理念先行建立起来,把区域作为品牌来营销和运营,扩展区域品牌在国内外的知名度。首先,要加强界首彩陶与其它民间陶瓷间的学习交流,通过举办各类与界首彩陶相关的展览会、研讨会、专业技能比赛等活动加强交流沟通的深度与广度;其次,围绕界首彩陶开办各类活动,创新与丰富活动方法、方式和运作模式,大力举办相关竞赛活动,例如“安徽省工艺与旅游产品设计大赛暨界首彩陶创意作品展评会”“安徽省界首彩陶行业技能大赛”等竞赛活动,同时可邀请行业及高校专家作为评委来参与各类比赛的评选活动;再次,可通过政府和企业联合打造一年一度的“中国界首彩陶文化节”活动的品牌,扩大界首彩陶的举办范畴,革新举办方式,力将界首彩陶文化节操办成集研讨、评定、经贸、招商四位一体的国际性文化交流活动;除此之外,还可利用权威媒体,加强对界首彩陶的宣传力度,丰富宣传手段,可设计研发具有界首彩陶个性化特色的邮票、信封、日历、明信片等,赋予界首彩陶更高的文化层次及内涵,再如,将界首彩陶开设专门网站,定期维护更新,以此来传播非遗文化、展示彩陶魅力、洽商交易与销售产品,大力发展网络的“界首彩陶经济”;最后,还可增添有文化体验的营销方式,如设立界首彩陶工作坊,向大众展示界首彩陶从选料、成型、挂釉、剔花刻画等整个工艺流程,并设立界首彩陶DIY创意手工制作坊,向社会大众提供手工制作彩陶的场地、工具、材料等,通过专业人员讲解并辅导制作,让大众积极参与其中,以此提高对界首彩陶的感性认知[7]。
3 结语
新时代下的社会需求在不断提高,对于任何产业来说,跟随时代发展脚步而转型创新终将获得品牌本体价值的擢升。发展界首彩陶亟需融入新的创新思路,新时期需要新的界首彩陶去契合,界首彩陶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优秀传统手工艺的产物,需紧随“新时代、新生活、新传承”的当代非遗保护主题,以文化内涵为根基,以创意为导向,推动界首彩陶在新时期下的产业转型,旨在通过产品附加值的打造来提高其当代的市场竞争力,创作出更多符合时代审美价值且具备广阔市场需求的界首彩陶将是今后不断努力的方向。但由此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并不是界首彩陶转型的最终目的所在,界首彩陶本体文化价值远大于其产生的经济价值,对其转型发展与创新归根究柢还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与传承其文化价值。最后,相信在科学的规划与实践指引下,界首彩陶这一优秀传统工艺定将在新时代下中国传统工艺振兴的发展浪潮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