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OT理论视角下高校众创空间建设路径
2019-03-22蒋一格金艾裙
蒋一格,金艾裙
(安徽工程大学人文学院,安徽 芜湖241000)
2015年1月4日,李克强总理视察深圳时提出且强调“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创客”一词进入国内公众视野。从此,李克强总理多次发表关于“大众创业与创新”的演讲,强调其重要性,支持和发展“众创空间”,促进创新创业。为了积极响应号召,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发展高校众创空间,高校建设众创空间不仅可以提升就业质量、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发展,同时也结合了区域的优势产业,带动区域产业经济的发展。
1 众创空间及它在高校教育中的作用
1.1 众创空间内涵
“众创空间”是指代新兴的创业服务组织,例如孵化器、创客空间等。它是一个开放的全新的服务平台,旨在提供技术服务、开放的空间和专业的决策咨询以及全要素的加工设备,组织研发活动,帮助创客将想法转化为真实产品。通过集聚创新创业者,提供技术创新服务、强化创业融资服务、开展创业教育培训、建立创业导师队伍、举办创新创业活动、集成落实创业政策等专业化服务,促进企业家和创业者使用新的技术来创造新产品和拓展新市场。众创空间拥有自己独属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资源共享空间和社交空间。
众创空间的特点有专业性:高校众创空间为大学生提供基本的办公条件和创业孵化场地,帮助办理公司事宜和其它的业务。创新性:高校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需要创新,在众创空间中提高创意到产品的转化率。众创空间在孵化的过程中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技术创新等,让创新贯穿孵化的全过程,孵化出持久性的创意产品,与实体经济更好的结合,更好的发展。地域性:地方大学生根据当地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和规律,从实际出发,遵守地域性发展规律。创业时要与实体经济相结合,与区域产业发展相对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2 在高校教育中的作用
1.2.1 激发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力 高校众创空间里的创新创业者大多是在校大学生,需要他们对创新创业产生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创业意识,强调创新与创业的结合。所以众创空间经常举行多种宣传活动来鼓励大学生的创业激情和热情。开展和创新创业相关的项目,重视科技创新,积极培养大学生,从而激发高校创新创业活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在众创空间建设和创新创业教育一体化建设过程中,逐渐加强和建立起来。大学生科技创新和创业的教育理念随之发展。
1.2.2 满足了大学生创新创业需要 大学生创业者除了兴趣爱好外,以创业为目标的项目需要孵化,需要各个方面的支持。通过建设高校众创空间,促进转化一批科技成果,增强师生创新创业能力,孵化一批师生创新创业企业,加强了高校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大学、创客、研究机构等多方合作,促进众创空间的专业发展,创造一个紧密结合产学研用的众创空间。高校众创空间可以吸引众多科技人员参与技术创新和创业,加快资金等各种创新要素的有效整合及配置,推动创新与创业链紧密结合,持续加强服务创新和创业的水平和能力。众创空间不仅可以为创业者提供优秀的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工作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同时,也可以为他们提供创业培训、团队整合、投融资对接、政策应用、商业注册、法律财务、媒体咨询、商业模式建设等综合创业服务的生态系统。
1.2.3 提供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 传统的高校教育大部分都是理论知识的教授,即使有实践,也大都以模拟为主。有了众创空间,从学生创新创业知识学习、立项申报、项目研发、融资、孵化、产品、利润等一条龙的实战都可以完成。同时在众创空间里面,大学生创业者可以尝试各种体验式的学习方式,例如针对性的讲座、专题项目辅导、成果展示和路演、讨论、竞赛等多元化的受教育方式。众创空间是一个最好的实践平台,丰富了高校教育和形式,形成了众创空间对高校教育的有机补充,这全面体现了高校全方位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观念。
2 我国高校众创空间发展的SWOT分析
2.1 SWOT理论
SWOT分析法最开始是由旧金山大学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国际商业竞争战略理论的不断发展的同时,它也随之逐步完善和发展。SWOT理论分析中,S(strengths)是指优势,W(weaknesses)是指劣势,O(opportunities)是指机会,T(threat)是指威胁。SWOT是一种战略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和综合评估分析对象的优缺点、机会和威胁得出结论,通过内外部资源和环境的融合,分析出研究对象的缺陷、资源优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然后从战术和战略两个层面加以调整方法、资源来确保被分析对象的实行从而达到所要实现的目标。这是一种能够准确客观地研究和分析被分析对象的方法。使用该方法,进行对被分析对象准确、系统和全面的研究。最后,依照研究成果来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和对策。
在如今创新时代,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非常有必要。高校众创空间的建设可以带动大学生创业,支持和帮助有创业想法的大学毕业生,也利于培养大学生人才[1]。对大学生来说开展自己的事业,整合科学、系统的管理方法是不可或缺的。我们使用企业领域常用的SWOT分析方法来分析高校众创空间在发展过程中的具体优势和劣势以及机遇和挑战,清晰地分析了高校众创空间,为促进其快速和良性发展,提出建设性路径。更好地融入当地产业,推动区域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2.2 高校众创空间建设的内部优势(Strength)分析
2.2.1 相关的服务体系 创业者的初始经验不足,众创空间根据创新创业者的需求提供相关服务包括创业教育培训、创新创业路演活动、组建专家团队、导师创业辅导、强化训练、提供课程并构建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公司所需的登记、注册、财务代账、税收、以及法律援助知识产权、政策咨询等方面的服务。实施国家的优惠政策激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并且降低创业门槛,提供政策和财政支持,简化创业程序。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享受优惠服务,勇敢创业,积极创造有关创意的想法。
2.2.2 充沛的人才资源 高校是孕育着众多人才,是创新技术的汇合地。高校学生多年来一直在学习和积累知识,知识水平相对较高。教育水平高,所以创业的想法和点子就会相对较多,为之后的创新创业奠定了基础。尤其是理科类的院校,学生在实验室里的时间比较长,在技术、科研和实际操作动手能力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大学生依托自身信息、软件、计算机等专业优势,为高校众创空间孵化人才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2.3 丰富的空间资源 众创空间为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奠定了创业基础。环境是创业不可或缺的条件。创客共同分享了创业经验,培养了创业思维,探索了创新创业模式,这些都需要环境、政策、人才、资金和技术。如果创业项目拥有这些资源条件,便会产生更大更好的效果。高校拥有充足的软硬件条件,利用自身的条件整合创业资源,提供创业资源、创业场地、创业咨询以及创业项目信息等综合性服务,创新项目会更容易产生,得力于创业氛围很好,运营成本也会比普通众创空间成本低[2]。
2.2.4 先进的技术支持 大学生众创空间聚集了专业人才和技术研发团队,它解决了大学生创业的技术问题、降低了研发成本、提高了研发水平。仪器设备先进,加上地方性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不断加强,有利于创意想法向创意产品的转换。大学生众创空间为创业人员提供了技术支持,提高了其工作效率。优秀创业项目和创意成果必然伴随着技术的扶持,技术创新项目的发展符合市场发展规律,具有长久性和长远性,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2.3 高校众创空间建设的内部劣势(Weakness)分析
2.3.1 服务形式重于实质,导致孵化率较低 创业人员思想的“同质化”现象和团队的“重复创新”倾向在众创空间发展过程中很常见。并没有根据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服务,而是存在模仿,导致各高校服务内容差不多,并没有给高校大学生提供他们真正需要的服务。虽然近两年大学生创业空间越来越多,但他们提供的服务非常有限。除了物理空间,目前大部分只有登记注册、路演和培训教育,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创业的真正需要。作为从想法到产品的中间环节,创业空间中缺乏很多实用服务如检验检测、手板模型、工业设计等,导致创业项目孵化率很低。
2.3.2 创新创业缺乏教育,导致创业意识弱 高校众创空间在孵化服务的过程中对高校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化,就业也随之变化很大,大学生传统的就业观念远远落后于当前社会的发展。虽然高校人才资源众多,但是真正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并不多,很少会有创业意识,创业意识不足,创业宣传力度不够。创新创业意识的提高不仅需要自身的努力同时也需要高校众创空间有效的教育辅导。
2.3.3 政府资金支持不足,且资金渠道单一 高校众创空间孵化服务能力的提高需要大量的渠道和资金,对大部分高校来说是极大的困境,高校很难形成完整的创业体系因为创业基地建设比较落后。沈云彩研究指出:“资金不足是大学生创业最大的阻碍”[3]。虽然高校众创空间纷纷涌现,但是政府提供的资金非常有限。由于观念的缺失和资金的有限,大部分的资金支持都用于学生创业活动的开展,投入基础教育设施的资金太少,且服务不到位,导致大学生的创业面临困境。
2.3.4 创意到产品中间转换环节不到位 配套支持没有做到全程化,例如工业设计、检验检测、模型加工等服务,需重视和支持配套产业发展。其他研发、制造和销售相关的服务,如知识产权、专利标准、工业设计、检验和测试、模型处理、试点生产、产品推广等对初始创业大学生来说做得很不全面,没有实现产业链资源高效配置和开放共享。每个环节虽然有了自己独立的产业但是产业内部基本都是空白,各个环节缺少实际内容,不能真正的起到转换作用。
2.3.5 地域性不强,没有服务地方实体经济 一些高校缺少对“创客空间”概念的清晰认识,目标尚不清楚,构建创客孵化体系的时候盲目模仿和跟风,形式单一,规模不够,只有少数学生参与。有些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受资源和地域的影响,空间的建设可行性较差,缺乏与市场的结合,没有与各个地方的产业经济紧密结合。并没有使很多大学生创客将创意转化为产品,更没有很好的服务于地方的实体经济,与地方产业经济结合度不高。
2.4 高校众创空间建设的外部机遇(Opportunity)分析
2.4.1 国家和政府的政策支持 国家、教育部和地方政府先后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极大地促进了高校创客空间的进步和发展,如实施“关于高校众创空间建设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见”等相关政策文件。这些政策文件提供了高校建设和发展全方位的资金、政策以及服务保障。再比如教育部曾明确指出:“各大高校要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出发点”,为了促进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和创业,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国务院在2015年初也明确提出:“加快大学创客空间的建设,总结新的孵化模式,如创业咖啡、创新工场和制造商空间。构建一组全方位、便捷、低成本、开放式的空间。”
2.4.2 互联网时代的创业浪潮 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第一次提出“大众创业与创新”的战略计划,随之全社会迅速掀起创业和创新热浪。现如今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经济结构一直在优化升级,企业和个人因为创新驱动发展有了新的战略机遇。大学生在大众创业和创新的氛围中,都有良好的教育环境。作为国家珍贵的人才资源,我们应该建立“大众创业与创新”的新引擎,抓住当前机遇,改变以往的传统就业观念,提高就业和创业的质量。
2.5 高校众创空间建设的外部挑战(Threat)分析
2.5.1 外界不利因素 家人和亲戚朋友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大多数亲朋好友认为进机关单位是毕业生最好的选择。如今,许多年轻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具有新思维和新意识,但家人大多持反对态度,因为他们缺乏对当今市场的了解,只是片面的看到了创业的风险性。而且社会上某些失信经营的行业会产生不良影响,一些不良行业违法失信经营让大学生失去了创业的信心,造成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判断。
2.5.2 市场竞争激烈 目前高校众创空间有很多家,市场竞争空前激烈。大学生的创意容易被模仿,竞争者纷纷加入,要在激烈的市场中胜出,几率很小。大学生在上学期间开展的创新和创业项目可能由于资金不足和毕业后分散就业等问题而结束,许多潜在的创新企业项目都面临着破坏甚至终止研究的可能性。
2.5.3 网络时代弊端 一方面“互联网+”推动了创新与创业的空间发展;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隐患和盲点,特别是第三方监管体系和“互联网+”动态监控系统还不完善,监控方法很少。大学生资历尚浅,所处环境单纯,对自己应有的权利缺乏认识,容易遭受网络安全不正当竞争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威胁,导致大学生创业风险较高。
3 高校众创空间的建设路径
3.1 增强服务能力,满足创业者实际需求
一方面,政府应对高校众创空间进行强有力的监管,提出更高且更加专业化的要求;另一方面,众创空间要加强自身服务的质量和范围,高校众创空间要为大学生提供平台、技术、资金帮助,要有必要的研发设施,打造专业化的管理团队,提高服务能力且加快技术与产业的紧密结合,促进产学研合作的同时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增强创业能力培养,使得大学生勇敢创业,提高创业积极性[4]。
3.2 开展创业教育活动,提高创业意识
开展各种创业培训,包括创业讲座、沙龙创业大讲堂、论坛,加强大学生对于创业知识的学习以及创业观念的培养。例如,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大学生相互学习,并且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优秀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创业教育体系。也可以将大学生的教学课堂放在创业基地,这样就可以在创业活动的同时学习理论知识。加强师资力量,建立优秀的老师教育机制[5]。宣传和推广表现优秀,模式创新的案例,建立品牌效应,扩大其影响力,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合理宣传报告创业者中表现突出的创业家和优秀创业项目,吸引更多领域的人参与进来。
3.3 加大资金支持,拓展各类型融资渠道
国家和政府加大对高校重创空间资金支持力度,除了对创业活动资金支持外,也要加大对基础教育设施的资金投入,提高政策基金额度。创业的第一个风险是融资渠道是单一的,除了民间借贷,银行贷款和自筹资金等传统方式外,融资渠道的拓展还可以充分利用风险投资和基金等。银行等资金发放机构对高校创业者发放无抵押无担保的大学生信用贷款,拓宽天使投资和合伙融资等融资渠道,此外,众创空间应积极和银行签约,让大学生创业者拥有个体企业全面上门的低成本金融服务,使得大学生勇敢创业,提高创业积极性。
3.4 加强转换环节建设,促进创意向产品转换
“众创空间”拥有场地且配备零件与完善的专业仪器。同时,创新创业导师要为有想法的大学生进行指导,组建设计师团队,将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聚集起来,为他们免费进行税务代理和工商注册等服务。帮助并辅导大学生生产、包装及推广,让已成长的符合条件企业入驻科技园,实施相关优惠政策,将工业设计、检验测试、模型加工、产品推广、研发、销售等配套设施全面整合,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科技资源的作用。拓宽“产学研用”渠道,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供一个交流互动平台。
3.5 发展注重地域性,服务地方实体经济
各高校在建立自身创客教育孵化体系时,不能盲目学习和照搬。了解客户和市场对创新产品的需求对于高校众创空间孵化服务至关重要,深入进行市场调研分析、明确市场的需求才能成功实现创新产品的研发。在了解客户及市场对创新产品的需求后,有针对性的进行创意研究,然后才能产生市场所需要的创新产品。积极促进学校和企业共同建立研发平台,推动企业在校园建立投资、需求、管理和市场联合的企业研发平台,打造“校园众创空间+新型校企研发平台+种子天使基金”的深层次合作模式,从而促进产业经济的发展,服务于当地的实体经济。
4 结语
时代发展迅速,传统发展模式已被淘汰,重视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高校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发展高校众创空间已成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创新区域发展的重要推手。高校众创空间通过聚集人才提供空间、技术和服务推动众创空间的发展,但是要想带来真正的经济效益,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必须真正的融入社会经济发展当中。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政府加强资金支持并拓宽融资渠道,促进创意到产品的转换。高校必须重视众创空间的发展,认识到其重要性,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为地方经济的进步和发展注入有用的新鲜血液,实实在在提高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