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传统家训“立德树人”的路径与实现
2019-03-22何骏,钱敏,周芳
何 骏 ,钱 敏 ,周 芳
(1.安庆师范大学a.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b.党委宣传部,安徽安庆246052;2.池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池州247000)
“传统是围绕人类的不同活动领域而形成的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是一种对社会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同时也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创造性想象的沉淀”[1]1-2。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家国天下”“家国一体”的思维范式和传统文化。正是在这种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召和规范下,中华儿女一代又一代地不懈奋斗、共同努力,创造出了令世人瞩目的华夏文明,屹立于世界东方之林。
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积累,我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社会方方面面都展现出了新的面貌和新的特征。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2]。这一新论断也成为今后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指导我们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指针。
与此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指出:我们要高度重视家庭建设,依托家教和家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不论时代和生活格局发生了怎样变化,家庭都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要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3]。家庭建设既是家事也是国事,家风家教既是家庭文化的体现和传承,也是社会精神面貌的缩影。在这变与不变、家与国、个体与社会的交织中,家训作为承载着众多信息和内涵的符码集合,成为众人关注的热点。
家训是我国历史上衍生出的一种特殊文体,是家风家教的凝练和总结,是“某一家庭或家族中父祖辈对子孙辈、兄辈对弟辈、夫辈对妻辈所作出的某种训示、训诫,教诫的内容既可以是教诫者自己制定的,也可以是教诫者取材于祖上的遗言和族规、族训、俗约或乡约等文献中的有关条款,或者具有劝谕性,或者具有约束性,或者两者兼具”[4]10。家训多由杰出人物和名门望族所制定,具有言简意赅、涵盖全面、发人深省等特点,它以家庭为依托、以传统为核心,以教育子孙、警示后人为出发点,以人生哲理、处世哲学为落脚点,时至今日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传统家训是立德树人的宝贵资源
“传统是一个社会的文化遗产,是人类过去所创造的种种制度、信仰、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构成的表意象征;它使代与代之间、一个历史阶段与另一个历史阶段之间保持了某种连续性和同一性,构成了一个社会创造与再创造自己的文化密码,并且给人类生存带来了秩序和意义”[1]2。传统家训能够流传至今并广为传颂,正是因为它凝聚着古人的聪明智慧,经过了历史的长期检验,显示出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精神诉求和价值追求,具有内在的连续性和统一性。传统家训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和历史财富,对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立德树人”各项工作具有极大的借鉴作用。
在形式表述层面上,传统家训言简意赅、辞短情深。我国幅员辽阔、人杰地灵,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浩荡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不计其数的杰出人物和名门望族,也随之产生了数量众多的传统家训。传统家训包括口头家训和书面家训两种形式。无论是口头家训抑或是书面家训,在形式表述上,都体现出了言简意赅、辞短情深的特点,读来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比如,在先秦时期的《尚书》中就保存着比较多的家训文献,其中的《无逸》《梓材》《酒诰》《康诰》等即为代表。《无逸》有云:“呜呼,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周公身为长辈,告诫成王只有先体察百姓田间耕作的不易,对比自己生活的从容优渥,才能懂得勤政爱民对于家国天下的重要意义。说理依次递进,简洁明了。再如,三国时期诸葛亮所著《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非守穷庐,将复何及!”行文不过寥寥数语,却可谓字字珠玑,充分运用了对仗、排比、铺叙等手法,具有很高的文学性和艺术性;对于晚辈的谆谆教诲也溢于言表,敦厚朴实的长者风范跃然纸上。
在内容所指层面上,传统家训寓意丰富、涵盖全面。我国古人十分注重家庭教育,无论是官宦世家还是书香门第,无论是高官显贵还是百姓布衣,皆是如此。千百年来,先人们言传身教、薪火相传,弦歌不断、累计成册,最终凝聚成一部部闪耀着智慧光芒的家训文献。家有家训、国有国典,家训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阐述的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早在隋朝初年,就有“黄门侍郎”颜之推“所以复为此者,非敢轨物范世也,业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5]17,写就《颜氏家训》,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家训专著。《颜氏家训》全书分为《序致》《教子》《兄弟》《后娶》《治家》《风操》《慕贤》《勉学》《文章》《名实》等20篇,涉及立身、齐家、交友、处世、教子、治学、养生、训诂、文学等众多方面,“述立身治家之法,辨证时俗之谬,以训诸子孙”[6],不仅包罗万象、涵盖全面,而且内容繁复、结构严密。清代则是我国传统家训数量最多的一个时期,以学者型官吏撰写传世居多。这些传统家训主要围绕居家、做人、处事等方面而展开,康熙年间宰相张英所著《聪训斋语》《恒产琐言》便是其中的代表。张英以自己做人处事、读书为官的亲身体验为经线,以古时先贤的论述言行为纬线,勾勒出一幅生动鲜活的场景画卷,给人以启迪和深思。
在精神价值层面上,传统家训积极向上、发人深省。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的重要标志就是拥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这是建立在一定物质基础之上的,具有传承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等特点,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历史和文化的产生,把人类带入到了文明时代。一个民族之所以能够生存发展,除了必要的物质生产条件之外,发挥更大作用的就是优秀文化传统。传统家训既是中华文化传统的浓缩和提炼,也是中华文化传统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载体。传统家训从小处着手、大出着眼,在精神诉求和价值追求层面积极向上、发人深省。古人十分注重品德修养,主张“知书达理”,强调通过持续不断地读书学习获得知识和修为,即便是皇亲国戚也不例外。清朝康熙帝辞世后,其子雍正编纂《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以传世,其中记载康熙告诫儿孙一定要用心读书,“圣贤之书所载皆天地古今万事万物之理,能因书以知理,则理有实用。由一理之微可以包六合之大,由一日之近可以尽千古之远。世之读书者,生乎百世之后而欲知百世之前,处乎一室之间而欲悉天下之理,非书曷以致之”,强调向书本学习。桐城派晚期代表人物吴汝纶也曾教诲子孙:“凡出门交友,须广取众长,不求人瑕疵,不好人誉己,不争名,不忌胜己者,则自家器局扩大,可以兼集众长。若喜同恶异,则量狭而多褊衷,非大器也”[7],则指出要善于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
在文化传承层面上,传统家训前后相继、一以贯之。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名门和氏族,随之也产生了长短不一、内容各异、形式多样的传统家训,它们彼此承继、相互影响,以时间推移发展为脉络红线,连缀成独具特色的家训文化。总体说来,我国传统家训发端在先秦时期,发展在汉魏六朝时期,在隋唐时期趋于成熟,在宋元明清时期臻于鼎盛,在近现代时期开始了二次转型[4]14。这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有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朱柏庐的《朱子家训》、张英的《聪训斋语》和《恒产琐言》等等,曾国藩离世后李鸿章等辑录而成的《曾文正公家书》,虽然在体例上以家书家信为主,但在字里行间中所透露出来的思想内涵,却还是围绕家风家教而展开,故纳入家训一类也无不可。这些我国传统家训的代表之作,虽然出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体例也不尽相同,但都以个体生命在历史长河和社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为出发点,持续深入思考个体人生价值的历史定位及其实现路径,体现出一以贯之、前后相继的系统化、持续性特点,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庚续民族精神良好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 传统家训用以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其中的道德素质则是反映人的社会属性、制约人的发展的重要因素,作用和重要性不容忽视。纵观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利用道德教育尤其是社会个体品德的教育和养成来塑造人,始终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和国家则进一步明确提出:“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8]。我们可以借鉴和利用宝贵的传统家训资源,把“立德树人”工作引向深入。
2.1 以传统家训为引领,处理好利与义的关系
我国传统文化不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且向来崇尚气节、看重操守,传统家训是主流文化在家庭教育领域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浓缩,倡导“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反对为了一己私利而奴颜婢膝。颜之推很早就指出:“不屈二姓,夷、齐之节也;何事非君,伊、箕之义也。自春秋已来,家有奔亡,国有吞灭,君臣固无常分矣;然而君子之交绝无恶声,一旦屈膝而事人,岂以存亡而改虑”[5]64,认为伯夷与叔齐节操高尚,不屈身于两个王朝;而伊尹和箕子没有底线,对任何君主都可以侍奉。
春秋以来,君王和臣子之间的名分已不长久,君子之间的交往就算断绝也不会有不好的名声,即使改弦更张侍奉别人的君主,也不应当改变自己的初衷,体现了对高尚气节的赞扬和坚守。元代学者许衡也要求子孙“但期磊落忠信存,莫图苟且功名新”,面对纷繁世变,要坚守尊严气节,淡泊功名利益。气节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代传统家训的熏陶与教诲下,我国历史上涌现处乐许许多多刚正不阿、正气凛然、宁可弃利杀身也不丧志辱身的中正之士。在新的历史时代里,以传统家训为引领,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导他们处理好人生中利与义的关系,可以有效抵制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带来的不良风气和拜金主义的影响,能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2 以传统家训为指引,处理好己与他的关系
人在世间生活学习,难免要与人相处。每个人都是不可复制的独立个体,各有各的品性、喜好和诉求,彼此相处难免会有分歧和摩擦。如何处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有效管控彼此之间的分歧和摩擦,也是我国古人持续关注的热点话题,由此也产生了很多家训家教,给后人以启迪。在《论语》里就记载:“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9],这种换位思考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体现了以孔子为代表的我国古代杰出人物意识理念的先进性,较好地处理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为后世提供了借鉴与范本。清代名相张英以“厚重谦和、与人为善”著称于世,主张“与人相交,一言一事皆须有益于人,便是善人”,对有才气的青年才俊大力举荐而不漏声色,认为“人能处心积虑,一言一动皆思益人,而痛戒损人,则人望之若鸾凤,宝之如参苓,必为天地所佑,鬼神之所服,而享有多福矣!此理之最易见者也”[10]。在赴京为官以后,张英仍然坚持“与邻为伴”,妥当处理桐城家人与邻里之间的纠纷:“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宽容恳切、严于律己之情溢于言表。在新的历史时代里,以传统家训为指引,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导他们处理好人生中己与他的关系,对以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的00后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以自我为中心、重个性轻协作的倾向具有纠偏作用,能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3 以传统家训为坐标,处理好家与国的关系
我国历史上是典型的家国体制,主要体现为“家国同构”,即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相似性和共通性,呈现出“家庭—家族—国家”同心放大的特点。这一同心圆结构以血亲和宗法关系为圆心,以严格的家长制为半径,逐层向外扩展蔓延:家族是家庭的放大,国家则是家族的延伸。在“家国同构”的格局下,家是小国,国则是大家,彼此相辅相成,不可拆分。对此,我国历代先贤有着清醒的认识和谆谆的教诲,从司马迁“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报任少卿书》)到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从陆游“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金错刀行》)到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无不显现出浓厚的家国情怀。清代重臣曾国藩以家书往来的形式对家族子弟进行教诲和劝诫,言辞诚恳、情真意切,虽然他本人是封建士子和封建官僚的代表人物,主要的思想和观念也没能逃脱出历史的樊篱和窠臼,具有局限性;但其中一些论述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没有过时,值得我们仔细品读。曾国藩结合自身经历和体会,指出读书对于个体的成长具有决定性作用,认为“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而“欲求变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在此基础上,他又进一步强调,读书并不是单纯为了个人与家庭,而应有更高的追求:读书要立大志,要以报效国家为要义:“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11],同国家的利益和需要相比较,一家之饥饱、一身之屈伸,无论是荣辱得失还是贵贱毁誉,都是处于次要地位的。在新的历史时代里,以传统家训为坐标,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导他们处理好人生中国与家的关系,树立牢固的爱国主义和热忱的家国情怀,把个人前途和人民需要、国家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能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3 传统家训在当代大学生中承传的三个维度
2014年3月,国家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指出:在大学阶段,要着重培养大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提高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注重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典籍的学习、体悟和领会,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强化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正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辩证关系,学会辩证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完善人格修养、关心国家命运,把个人理想和国家梦想、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的理想信念[12]。传统具有延续性和继承性,“一个社会不可能完全破除其传统,一切从头开始或完全代之以新的传统,而只能在旧传统基础上对其进行创造性的改造”[1]2。这就意味着面对以传统家训为代表的中华优秀文化,我们不能另起炉灶、推到从来,而应当结合新时代的新形势、新生代的新特点,切实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做到“立德树人”。
3.1 开展课程教学,引导大学生认识传统家训
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要突出以传统家训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鼓励相关院系和专业教师吸收利用地域文化中所蕴含的教育资源,开设具有地方特点的校本课程,编制相应的教材和讲义,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和了解传统家训及其背后的深刻文化底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生息繁衍中形成、积淀下来的相对稳定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规范、风尚习俗等的总称,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志”[13],我们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以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为要义,梳理传统家训文化所蕴含的丰富教育资源和前瞻教育理念,进一步充实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中和教学方法中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2 建设校园文化,助力大学生体悟传统家训
大学校园既是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有形空间,也是大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教育的无形场所。既要利用宣传栏、黑板报、广播台、校报校刊等传统媒体,也要利用校园网、公众号、QQ群、微信群、易班等新兴媒体,构建全方位的校园文化宣传体系,加大、加深以传统家训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广度和深度,让大学生在了解传统家训的感性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认识,将之转化成个人的理性体悟,更好地指引个体的成长。通过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和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可以陶冶大学生的情操,进而激发他们爱国、爱家、爱校的热情,助力他们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完成从外向内的转化。在信息化条件和手段日新月异的当下,做好95后、00后新生代大学生的教育工作,就要适应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善于借助网络资源和文化,搭建线上教育平台开展教育。各高校建立的档案馆、校史馆、博物馆、展览馆等楼堂馆所,汇聚着学校发展的历史脉络和重大成就,具有独特的育人作用,也需要加以充分利用。
3.3 组织实践活动,推动大学生践行传统家训
受到应试教育长期以来不利因素的影响,加上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逐步显现,以及西方国家“西化”“分化”图谋的渗入,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呈现出整体下行的态势,道德淡漠、信念危机、心理失衡等问题较为突出,需要进行有效地干预和指导。传统文化中经过历史充分检验的优秀部分则可以有效弥补这一不足。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马克思主义也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传统家训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源于我们中华民族社会生活实践的不断积累,又在我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和聚合作用。我们可以结合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和“三支一扶”等活动的开展,推动大学生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努力践行传统家训的具体要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德,成为不仅具有扎实学识,还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高尚道德情操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既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追求的目标。
4 结语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世界一体化、经济全球化、文明多元化的大潮迎面而来,势不可挡。对此,有学者指出:“应当在全球泛滥的伪文化的压力面前捍卫自己的文化特性,大学应该成为这方面的主要源泉……不能把本民族的伟大文化和价值继承抛进受忽略的角落”[14],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是广大劳动人民创造的宝贵财富。它蕴藏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教化思想和道德理念,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我们要做到与时俱进,结合时代诉求和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15]。传统家训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更是我们用以“立德树人”的物质资源和精神财富。
文化功能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社会功能,高等教育即意味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高等学校是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和场所,具体担负着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的实现,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根基就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与“立德树人”融合的根基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为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教育思想。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在长期的积淀与发展过程中也容易藏污纳垢、泥沙俱下。对此,毛泽东同志有着较为清醒的认识,他提出要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中国文化的过程,我们要剔除其中的封建性糟粕,同时要吸收其中民主性的精华,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必须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别开来”“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但是这种尊重,是给历史以—定的科学的地位,是尊重历史的辩证法的发展,而不是颂古非今,不是赞扬任何封建的毒素”[16],这也成为我们传承和创新以传统家训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指导思想。我们既要学习和掌握丰富的传统家训文献和文化,更要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中提炼要义和精髓,贯彻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中去,呈现到“立德树人”的教育内容中去,融入到“立德树人”的教育实践中去,以更好地实现我们的育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