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双习”时间配置调查与优化研究

2019-03-22丁婉娟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10期
关键词:大学生学校学生

丁婉娟

(南昌理工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江西南昌330044)

所谓的“双习”主要是指学生在校时间的学习与实习,二者在能力提升过程中相辅相成。通过学习能够有效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通过实习能够使得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有效地巩固与应用,并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发现自身的不足,获取书本外知识,进而对能力提升具有关键性作用。大学生学习总时间相对固定,如何在学习与实习中进行合理的时间分配是提升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而在现实中学校、学生往往缺乏此方面意识,无法进行合理规划与有效配置,进而形成了“事倍功半”的尴尬境地。该研究以大学生“双习”时间投入配置现状作为分析基础,试图从多个角度探究其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从而为后续的学习以及学校课程设置提供必要指导。

1 大学生“双习”时间配置现状

所谓的时间配置主要是指这种时间不变的情况下二者所占的比例情况。通过现状调查发现,大学生在学习中所投入的时间相对较多,总体占比超过78%。而在实习中所投入的时间相对较少,仅为22%。从这一现象不难看出目前大学生“双习”时间配置现状并不理想,存在严重的“偏科”现象。与此同时,在相关的现状调查中发现学生对于实习的概念并不清晰。存在将实习总时长代替实习时间统计的客观现象。如通过与某一学生的访谈发现,其在统计自身学习时间的过程中采用每周学习多少小时来进行分别统计,具体落实到上课时间、自习时间、课外辅导时间等。而针对实习时间的统计则相对模糊,一般采用实习天数*每日工作时间的方式来进行计算。此种计算方式实际上增加了实习时间,可以判断学生的实际“双习”时间配置比例要低于调查现状。此外,在与学生的访谈过程中发现学生往往忽视对于非正式实习的时间统计,比如参与校园内宣讲会、参与创业大赛等活动都应该纳入学生实习的时间统计范畴之内,而事实上此部分时间并没有得到有效统计。类似的情况在学习时间统计中同样如此,学生尤其是对课外知识的学习时间没有纳入统计之中来。二者相抵消,认为对于学生时间配置调研结果不产生影响。

2 大学生“双习”模式配置现状

从具体的时间配置上来看,学生的实习机会相对较少。此种情况客观存在,同时还存在配置方式不合理等客观现状。在调研中发现学生的实习时间主要表现在学校统一组织的实践活动、学生自主参加的假期实践活动以及毕业与求职过程中的实习活动。可以看出,学生的实习与学习时间完全分离,客观上降低了实习对于学习的促进巩固作用,也很难通过后续的学习对实习中发现自身能力知识点的不足进行有效补充。从本质上而言,并不是一种有效的时间配置方式。现有的研究结果已经证明,将学习时间与实习时间进行有效的穿插能够获得更大的能力提升效能。在被调查学生群体中,能够有意识地进行有效穿插的学生比例不足5%。其余绝大部分学生的时间配置均按照学校的统一安排来进行。

除此之外,学生在学习时间的内部分配上同样存在着一定的模式配置问题。具体表现在自习时间与课堂时间的不匹配。此种不匹配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是表现在学生的自习时间更多地集中在考试之前的备考阶段。是一种对应付考试的突击行为,而没有将自习时间主动地纳入自我学习管理体系中来,从而对于学生能力的提升贡献较弱。二是表现在学生的自习时间更多地集中在与专业知识无关的相关学习领域内,比如参与四、六级英语培训、参与考研辅导、参与公务员考试培训等。此种自学方式虽然对学生能力建设有着一定的作用,但是却与课堂知识学习形成分离,无法将二者进行有效的统一。

3 大学生“双习”时间配置影响因素

通过上文的调查发现,学生的学习与实习时间配置,尤其是实习时间的控制更多来源于学校的客观安排,基于学生主动进行选择的实习相对较少。从而,可以认为学生“双习”时间配置主要受到学校教学模式的影响。为了进一步认证这一发现,在调查中将不同专业学生作为差异性群体,发现专业设置对于学生的时间配置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比如旅游管理、环境科学、国际贸易等时间比例相对较高;而部分传统学科,如法律、汉语言文学、企业管理等实习时间比例相对较低。除了学科建设之外,大学生的学习层次也对时间配置产生显著影响。大一、大二阶段学生参与实习时间较少,普遍不超过8%;大三、大四阶段实习时间显著增加,分别达到16%和23%。上述规律与学校的实习安排呈现明显的正相关趋势,进一步认证了学生的实习时间配置缺乏自我安排,更多是受到学校的专业设置与教学模式影响,是一种被动参与实习的基本状态。形成此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学生没有建立目标导向的学习计划。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更多是按照学校的安排来被动接受,缺乏学习的总体规划,忽视了实习在总体学习过程中的客观作用。另一方面,学校在实习引导过程中缺乏体系化建设,在具体的时间安排上没有有效的配置理论与配制方法。往往按照教学大纲的客观要求,集中安排学生的实习,在配置模式和时间配置上存在较为严重的不足。

4 大学生“双习”时间配置建议

在分析了大学生“双习”时间投入配置现状、配置模式以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发现需要从学生的自我管理和学校的课程设置等两个方面进行有效的优化,才能够充分发挥学习和实习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才能够产生实习辅助学习、学习保障实习的基本功能。在具体的措施上,可以分为如下两个方面。

在学生的自我管理方面:要对学生进行充分的宣传和引导,使得学生充分了解实习在自我成长中的重要意义,刺激并不断激发学生参与实习的主观能动性。重点在于让学生明确实习的种类与方式,基于自身的需求以及知识体系主动地开展或深入到实习中去。另一方面,要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纳入教学体系中来。通过此种方式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的未来发展路线,做好自我的人生规划与能力建设规划,从社会竞争力、就业竞争力等方面形成清晰的知识与能力脉络,从而帮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找到可行方向,并能主动的学习与实习进行有机的结合,发挥二者的具体效能。只有如此,才能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双习”时间投入的配置、模式以及有效性。

在学校课程设置方面:学生的实习行为显著地受到学校课程设置的影响。为此,学校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必要改革。将实习与学习有机的结合,重点在时间配置与模式配置两个方面进行优化。时间配置上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习时间,总体比例控制在4:1~3:1之间。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除了保持现有的学生实习模式之外,还应该进一步开发更为多元化的实习模式。如广泛的开展各类校园活动、宣讲会,或者联合企业针对部分专业开展工作室教学法、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等,学生的实习与学习进行紧密结合。在模式配置上则要重点注意学习时间与实习时间的交替穿插特性,做到利用学习后的实习来巩固理论知识、利用实习后的学习来弥补发现的不足,二者交替进行,相互促进。具体而言,可以利用多种形式的实习模式对学习内容进行有效巩固。改变现有的实习观念将校园活动等体系纳入学生的实习管理中来,统筹布局,合理分配,进一步优化“双习”时间的配置。

猜你喜欢

大学生学校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大学生之歌
学生写话
学校推介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聪明的学生等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