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流大学”卓越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及趋势研究

2019-03-22王宇蒙张立志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10期
关键词:一流大学学校学生

王宇蒙,张立志

(1.东北大学艺术学院,辽宁沈阳10004;2.东北大学创新创业学院,辽宁沈阳10004)

1 “一流大学”人才培养机制现状

1.1 世界“一流大学”人才培养机制现状

大多数国外世界 “一流大学”都有着上百年的历史,从客观上讲,其人才培养机制会相对更为成熟一些。各国“一流大学”在培养卓越型、创新型人才上都有自己独特的机制,但从价值偏重上可以大致分为学术、个人、社会、人类这四个方面。

在学术上,世界“一流大学”极大地鼓励学生进行创新研究,往往通过课堂讨论、课题参与、社会实践、自发创新等多方面进行自主性较强的创新研究活动,在创新方面的包容度和开放度都很高,这使得学生整体思维活跃、敢于挑战传统与权威、思维角度多样,学术氛围轻松而灵活。

在个人方面,一是提高学生的学术创新水平。世界“一流大学”十分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鼓励学生不断思考,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套思维体系。二是提升学生知识覆盖面,通过搭配广泛而丰富的通识教育系统,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不断开拓的同时,也有机会接触更多更新鲜的领域。三是提升学生本身的综合能力,如表达能力、写作能力、鉴赏能力、批判性思维、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减少了高分低能现象。四是注重学生优秀品格的培养,大多世界“一流学校”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有知识、有智慧、有理想、有责任感的公民,这对“一流人才”未来在社会中把控正确的方向起到了难以磨灭的作用。

在社会方面,世界“一流大学”更注重学生学习成果对于社会的贡献,因此在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校就会为学生搭建与社会实体案例相沟通的平台,同时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与社会工作相关联的活动。因而在毕业后学生能够根据在校期间的实习经验更准确的了解自己的职业方向,更成熟的应对社会工作,这对于社会单位来说节省了一些不必要的培训,提高了工作效率,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在人才培养方面,世界“一流大学”往往会把对学生培养目标的眼光放长远。也就是说世界“一流大学”培养学生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学校声誉或是社会发展,更主要的是为了人类生活的进步而培养人才,在短暂的学校生活期间世界“一流大学”除了传授知识更主要的是向学生输出价值观,让学生有更高的思想觉悟,心中有为人类做出贡献的理想。这对人类整体的科技进步是有很大的基础推动作用的。

1.2 中国“一流大学”人才培养机制现状

多年来中国一直在党的领导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导方向,不断地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始终立足于中国国情,倡导通过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建立的素质教育体系。近年来,中国越发重视学术、创新创业、人文等方面的教育体制。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2017年中国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中发表的论文数量位居世界第四,相比前一年排名上升一位,这其中的大部分论文出自“一流大学”,这一成就与国家对“一流大学”的学术创新和研究投入是密不可分的。

当今中国“一流大学”主要的人才培养机制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是普遍采用学分制,学生在保证必修课不被影响的同时,可以通过选修系统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最终学分修满毕业。这种模式很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种相对广泛的通识教育让“一流大学”的“一流人才”能有机会获得更全面、更广泛的知识。

二是“严进严出”培养模式的逐渐完善。近年来国内“一流大学”大多采用了更加灵活的自主招生题来考验学生的思维灵敏度和随机应变能力,例如井盖为什么不是方的?西游记里一共有几个妖怪?通过多方面、多角度来筛选人才。同时,在毕业生毕业方面,对于毕业课题严谨性、毕业论文学术性、毕业设计水准性等方面的要求也逐年增高。

三是本科生导师制改革步伐的不断迈进。本科生导师除了负责指导学生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之外,还会为学生提供课题、实践机会,更加注重人才的创新性培养,旨在通过导师的带领,在本科阶段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通过实践锻炼自身综合能力,提高自身科技创新能力。

四是对于创新创业项目方向的投入逐年增加。根据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一流大学”在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上投入了大量的师资、资金、政策力量,在优秀教师团队的带领、学校资金补助的扶持以及校内优惠政策的出台等一系列的鼓动,“一流大学”的科学贡献力、财富创造力都有了逐步提升。目前“一流大学”已经广泛开设了创新创业相关的必修课程,从知识理论层面上为学生夯实基础,通过课程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2 “一流大学”人才培养机制存在的问题

2.1 “一流大学”人才培养与世界“一流大学”尚有差距

国务院发布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指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长期以来我国“一流大学”紧跟社会时代潮流,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这种方式也获得了不错的成就,但依旧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从结果上看,我国“一流大学”培养的人才与世界“一流大学”所培养的“一流人才”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大致可以分为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社会经验缺乏、国际化程度较低等方面。综合素质上,我国“一流大学”大多相对保守,对成绩的关注度也相对较高,导致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因为学业的重要就选择放弃了兴趣,从而忽视了如语言表达、独立思考、抗压能力等重要素质的关键培养阶段;创新能力方面也是如此,更多的学校并不注重学生科技创新方面的成绩,导致学生创新劲头不足,创新能力欠缺;社会经验上,大多数学校会采取让学生到实习基地实习,然而大多数的实习并不完全贴近社会生产生活,实际意义并不大;国际化方面,当下国内“一流学校”大多都有与海外优秀高校合作,定期举办学会学生进行交流学习活动,但往往由于门槛偏高,大部分的学生无法享受这一优厚条件。

2.2 “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的层次化明显

相较于国外“一流大学”我国“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层次明显,人才培养程度不相同,存在一定的人才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同时,学校方面对学生的阶段性培养不够明确,过于零散,教改速度也较慢。学校应该为学生在校内不同的学习阶段做好划分,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个性化教学,例如在本科学生培养阶段大一主要接受专业方向的知识,了解专业脉络与体系,通过对专业大致上的把握来确定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大二细化专业方向,通过导师的带领一边学习专业知识一边参与相应的科研项目;大三熟练专业技能,能做到与市场对接,能带学弟学妹;大四能在导师点拨下独立完成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除了划分细致之外,学校也应该经常对讲师、教授进行培训,使其在授课过程中对处在不同阶段层次的学生个性定制学习内容,因材施教。

目前我国国内“一流大学”之间交流过少,导致各个大学之间师资力量不平均,各个大学之间可以加强交流学习,引荐名师到其他高校开办讲座、合作参加比赛等方式,通过交流合作共同提升中国“一流大学”的人才优秀水平,给更多有理想有抱负但高考失利的学生一次机会。在学校内部,学校要广泛引进例如人文、美术等通识课程,并将课程广泛应用到各个学科,尽可能为大多数学科建立相关联通识课,用人文艺术的角度来看待专业,改变以往学生对专业课呆板、枯燥的印象。通过通识教育的联系,将学生的审美情趣、专业水平通过在校时间提升到较高层次,成为社会上更具有话语权的人。在筛选人才上,要严格把关,尽管今年大部分的学校都在进行扩招,但是在扩招的同时也要贯彻“严进严出”的政策,保证录取人才的可塑性。在学术上严格要求,在学业上讲究学以致用,在学习环境上做到最好,在毕业上用最高标准严格要求。

2.3 “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性较单一

相比于国外“一流大学”,我国“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趋向于同一,缺乏自身的创新性。我国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重视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专业知识、创新和实践能力、道德品质、国际视野,重视培养实用型、高素质人才,但是缺少全球公民素养、人文情怀、科学精神、终身学习能力和人生理想等特征,对培养国际化人才和全球领导者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2]目前我国大多的大学更趋向于培养有能力、有素质的偏向工业社会的人才,培养的人才类型较单一,学生在校期间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人均参与科研项目比例并不高,同时在大学期间对于成绩的要求过分看重也一定程度上让师生没有过多的精力进行科研创造活动。同时学校相比于国际视野和科学精神更强调学生的毕业去向。

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 “培养全球公民”确立为教育的三大目标之一,并从认知、社会情感和行为三个维度描述了全球公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3]目前我国“一流大学”相比于世界“一流大学”在社会情感、行为方面的教育和培养力度有待加强。社会情感方面,尽管大多数学校都开设了诸如心理健康、创新创业等涉及社会情感的课程,但是从整体上来讲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在社会情感方面更多不应该靠授课式的知识灌输形式,学校更应该通过更多的途径如实习、志愿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亲身置于不同社会状态下,通过多次练习,反复训练,尽量在短暂的大学时间里有机会更多的基础社会、获得更多的机会,为今后在社会的生存奠定基础;另一方面,目前学校对学生良好行为的培养还有待加强。大学期间学生大多已经步入成年,相比青春期应该有更强的抗压能力、行动能力、规划能力等,除此之外大学期间也是一段很重要的个人性格和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完整建立的时间。学校除了传授知识,更应该注重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大局观,训练学生立足世界,放眼全球,为人类的进步做贡献,而不是总惦记着工作和福利待遇。让培养的“一流人才”尽快健全三观,为人类科学事业做出贡献。

3 “一流大学”卓越型人才培养机制

3.1 追求卓越的人才培养目标

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历程和执着追求为我们提供了有益借鉴,我国“一流大学”应准确把握世界高等教育新理念和新趋势,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放眼全球,胸怀人类,以学生为中心,立德树人,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着眼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构建多元化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价值体系和凸显本校个性特色的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4]在我国“一流大学”借鉴世界名校的同时也要严格贯彻“严进严出”的标准。在保证扩招的情况下尽量严格筛选人才,通过提高门槛来保证人才来源的优质性,除了成绩要达到一定的分数线之外,也要考察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以便在之后的学习中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教育方式。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可以适当放松对于学习成绩的重视程度,将志愿服务时长、科研竞赛成果、参与实体项目次数适当纳入考查范围,筛选出综合评分高的学生给予更多的福利待遇,从制度上的改变能让学生产生更大的参与实践创新的动力。在毕业期间,学校和导师都应该严格要求学生毕业论文的学术水平,将查重率要求变严格,并结合毕业答辩、毕业展览、毕设推广等活动,严格要求毕业作品的质量和数量,对不合格的学生施以相应的惩罚;在毕业作品占毕业成绩大比重的同时也要相对侧重对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实习工作、创新科技等各方面的表现,将毕业考察项目增多,严格毕业流程,切实做到培养一流卓越人才。

大学生是国家创新发展的重要潜力,因此在大学阶段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是大学很重要的任务之一。想要培养这些能力并非是一朝一夕,创新能力是依靠平日的训练慢慢打开思维,开阔眼界,反复实践之后形成的一种习惯性的能力。学校的训练更应该从类似于观察生活中不合理的地方这种小事情开始,培养学生拥有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训练学生从专业角度进行分析。学校应开展一定的有关逻辑思维、创新创意思维等方面的通识课程和相关的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新兴趣。并且,注重平日里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以及来自学长学姐的成功经验分享,以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相应的创新技能,也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科研兴趣。

3.2 国际领先的人才培养水平

目前我国部分“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水平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的地步,其余大部分的“一流大学”依旧需要在人才培养水平上努力,要借鉴国际“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体制,更好更直接的方法就是加强国际交流。通过与世界著名高校之间建立合作对话,学习其优秀的人才培养机制。推进国内高校的国际交流,要真正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引进海外顶尖学府的优秀办学经验,发掘并输出自身优势,通过人员互访、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等方式,在互利互惠的原则上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做到强强联合。[5]学校首先是要广泛引进优秀的师资力量,甚至可以邀请各行各业的卓越专业人才到学校来进行巡讲,丰富学校知识与社会的结合。在卓越型人才培养方面可以先通过国际合作和交流进行初步的沟通和了解,达到基本与国际一流大学比肩的水平之后结合本国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中国风格的新型教育模式,如课堂形成讨论式,缩小班型,尽力做到因材施教等。除了教育教学方面与国外充分交流,还可以加强通过交换生来提升教育教学的水平。目前国内大部分的学生都存在有意向做交流生但是苦于成绩等方面的硬性要求过高等问题,放弃了申请。而学生的交流学习不但可以为学校带来来自外部的新鲜血液,也能为学校的人才培养机制提出问题,同时这对学生本身也是很好的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机会。当下大部分的学校均以成绩作为主要的交流条件,如果可以应适当放宽对成绩的要求,适当加入社会实践、创新研究等素质部分的比重,以及增设例如科研成果优先等优惠政策,为更多有创新能力但成绩稍显不足的学生一次走出国门交流学习的机会。

除此之外,从国际“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看出,无论是哈佛、剑桥还是牛津都普遍看重学生在校期间的价值观培养,譬如人格修养、人际交往、心理抗压、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教育投入往往比较大。反观国内“一流大学”在这方面的投入还有待加强,除了传授专业知识,学校更应在学生这段重要的人生过渡期为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平台让学生自由发展。同时也要注重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出具有中国情怀,大国胸襟的中国式卓越国际化人才。

3.3 行业领先的人才培养能力

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我国研究型大学应着眼世界高等教育新理念和新趋势,贯彻落实立德树人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应转变以往培养各行各业高级专门人才的千校一面的笼统表述,应紧紧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来办大学,除国家、民族价值取向外,倡导符合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多维价值,从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综合考虑,充分体现研究型大学特色和资源优势,构建凸显本校特色的多元化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4]在广泛借鉴世界“一流大学”人才培养优点的同时,“一流大学”也要注重人才培养机制与中国文化、历史、环境相融合的,属于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机制。现阶段的人才培养机制下,“一流大学”更应该踏上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让学生通过在学校中学习的知识,结合导师的指导,通过创新发明来满足社会生产的需要,解决现实生产中的问题,不断优化生产过程。在此过程中要关注各个专业之间的区别,为各个专业提供尽量多的社会实践、实习项目等直接与社会对接的工作,通过社会学习与工作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在此过程中带队导师也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根据每位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擅长的部分进行合理的分工,采取鼓励式教育法,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学校在整体教育期间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注重产学研相结合,在学生在校期间加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利于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工作岗位。

4 “一流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

4.1 勇于创新的人才培养定位

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曾在2017年发布的 《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坚持内涵建设,采取有力措施,支持推动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加快发展,取得更大建设成效。[6]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强调“一流大学”培养的应当是“一流人才”。“一流人才”更应当敢于创新、勇于探索、善于思考和解决问题。这就要求了“一流大学”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时候要着重抓住创新二字,从外部内部两方面进行改革,努力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当前“一流大学”中尚有部分的学生存在创新性不足、专业探索精神匮乏,对待问题态度消极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 “一流大学”首先要改革政策,鼓励创新。学校在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创新研究平台的同时,采取鼓励与敦促相结合的培养模式,通过修学分和优惠政策等条件来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创新性思考。同时完善本科导师制,通过一定的优惠政策来鼓励导师带领学生参加比赛和项目,通过实战经验来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其次调整学术氛围,不断完善校内的软硬件设施,完善校内资源,重视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良好的学术氛围。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通过承接或举办与本校学生学习专业有一定相关性的比赛或活动来吸引和带动本校学生,使校内创新血液不断丰富。甚至在保证了生源质量的情况下可以适当舍弃学习成绩,将重点转移到学生校内科研成果上,从制度体制上让学生和老师更加重视实践创新。并辅以适当的课程改革,改变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增加每门专业课的实践部分比重,让学生从书本走到社会,通过反复实践获取知识,培养学生勇于挑战权威、不断变换思维模式的灵活头脑。

4.2 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手段

在人才培养手段方面,应以学科交叉、通识教育和以实践应用为主的产学研结合模式相结合。目前大多数“一流大学”各个专业的培养方案虽然都对学科交叉等相关手段有所提及,但在真正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具体方案仍不明确、系统性不强、结合面不够广泛的问题。对此,可以适当地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加强校内跨专业交流等方式进行进一步优化改善。例如可以将部分创新、科研项目放在校内官网招标,采用导师推荐制度,促进校内跨专业学生之间的合作,丰富学生工作经验、增强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优化校内学术氛围,让学生在与不同专业学生合作的同时了解更新的思维角度和不同的思维模式。

其次,在通识教育系统的建立上,目前中国“一流大学”虽然广泛的开设了通识课程,但是其覆盖面和专业性都还有所欠缺。“一流大学”应当一方面紧跟时代潮流,随时增设新的通识课程,甚至可以邀请国家国际相关方面的专家来校开展讲座,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与社会的联系性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更快的明确自己今后的人生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学校应尽可能地将一些相对热门的课程按照内容涉及深度进行划分,既保证对感兴趣的同学进行科普又能让有所了解的学生进一步深造。另外,学校也可适当地减少通识课对于成绩的要求,以免部分学生为了不拖绩点后腿而选择容易的课程和给分高的老师。

在产学研相结合方面,就要学校作为桥梁,将社会实体案例广泛引进学校,让同学和老师们时刻有高质量的项目可做,保证校内的学术活跃程度。在这方面学校可以面向社会招标,进行严格筛选过后面向全校公开信息,相对较小的,学生可以独立完成的可采用导师推荐制度,导师仅负责项目的指导。同时尽量保证学生来自不同专业,在完成工作项目的同时也有各个专业之间的学术交流。相对较大的项目可以采用一带多或多带多的制度,由一个或多个导师带领一批学生完成项目,这样不仅促进了学生的交流,也带动了导师之间跨学科、跨学院之间的交流,有助于导师终身学习。这样产学研相结合既加强了学生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也带动了导师的活跃度,加强了校内交流更为社会带来了实际经济效益,这对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工作有百利而无一害。

4.3 个性竞争的人才培养模式

世界一流大学的培养目标中大多涵盖了提升能力、研究创新等来强调个性发展。目前在各校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都一致强调个性化培养,个性化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等字眼频繁出现在各校的政策文件和培养方案中,但是,很少有大学对个性和个性发展的内涵,以及如何促进个性发展做出了明确的界定和具体的规划构想,多数情况是在培养目标中以“实行个性化培养”或“促进个性发展”等只言片语来做出说明。[7]在促进人才竞争方面学校可以从两方面进行着手,一方面是创造更加开阔的校园学术交流环境,通过加强专业交流、广泛参加创新设计比赛、进行创新课业传授模式等方法为学校内部的创新竞争不断注入新血液,促进学校内部的个性竞争;另一方面,“一流学校”还应该立足自身,结合时下热点或一些经典问题等形成可以独当一面的专业或研究方向,将学校本身打造成具有某方面特色研究的院校,吸引更多的感兴趣的学生,严格筛选后成为更加可塑的创新型人才。

5 “一流大学”卓越创新型人才培养趋势

5.1 质量化趋势

首先在专业水平上,我国“一流大学”大多采用了高福利待遇广纳优秀教师,从师资力量上保证了教育教学的水平;其次我国“一流大学”大多采用了“严进严出”制度来严格人才培养机制,使培养出的人才更加偏向卓越创新型,满足了社会的需求。

在能力培养方面,我国“一流大学”基本都采用了人文选修课、素拓活动、志愿服务等方面的活动来提升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尽管由于制度上还存在一定的漏洞,导致部分同学很少甚至没有参与到这种活动中去,但是大部分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都受到了良好的素质能力培养,相较于高中毕业,毕业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自我监督、科技创新等能力均有了显著提升,并且也有了更准确、更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思想文化上,目前我国“一流大学”普遍高度重视对青年一代的思想政治工作,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和形式,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确保青年一代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8]。

5.2 国际化趋势

国际化趋势方面主要是指与世界“一流大学”之间的交流、公派交流生两个方面。首先是与世界“一流大学”之间的交流。近年来我国国内“一流大学”办学水平逐年变好,这其中自然是离不开国家促进国际化交流的支持。早在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与国务院办公厅就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一文,《意见》中指出,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基本原则之一便是要求要坚持扎根中国与融通中外相结合。继承我国优秀教育传统,立足我国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吸收世界先进办学治学经验,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9]其次是公派留学生,外派留学生和海归学生都一样可以为学校的学术氛围注入新鲜血液,也为国内同学提供了不一样的思维模式,有助于学生的交流和能力的提升。

5.3 专业化趋势

专业化趋势主要体现在教育制度改革、产学研模式确定和师资力量雄厚方面。首先是教育制度改革,近些年“双一流”建设高校要强化基础研究,深入实施基础研究珠峰计划,已经建设一批前沿科学中心,积极参与国家科技创新基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础研究全面发展、重点突破,同时也打牢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要阵地,逐步打造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教材体系,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要改革科技评价机制,开展科技评价专项行动,彻底扭转科研唯论文的倾向。[10]其次是产学研模式的逐步稳定成型。目前大部分的国内“一流大学”已经在校内创新科技研发上进行了较大投入,同时也积极促进与社会单位之间的联系,为学生提供学习实践的机会,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师资力量方面,目前大多“一流大学”在广招人才的同时也适当的提高了大学老师的入职门槛,从师资力量上确保了人才培养质量;除此之外国内“一流大学”也尽力通过与国际知名教授的合作,与国际接轨,促进了专业化程度。

5.4 个性化趋势

个性化趋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体现在学校的特色专业培养上。2017年国家从全国近3000所高等院校中选出了“双一流”大学137所,其中“一流大学”仅42所,并且为“一流大学”甄选了 “一流学科”。这也就激励了各大院校将自己的拿手专业进行不断地发展和创新,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各大学校在各个专业领域上的知名度和专业度,为感兴趣的学生提供了强而有力的学业证明,有利于学生今后在工作岗位的发展;二是体现在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上。学校教育更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坚持以人为本,缩小班型,完善导师制度,为每一位学生提供更个性化、人性化、专业化的教学方法。教育教学的个性化趋势明显。

6 结语

世界“一流大学”的成功人才培养机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在我国培养卓越创新型人才的时候除了要注重专业技术上的提升之外也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教育学生要立足本国,放眼世界,胸怀世界,心系人类,做一个能在自己专业领域为世界贡献一份力量的卓越创新型人才。

猜你喜欢

一流大学学校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依法从严治军与军事院校正规化建设研究
“双一流”建设不能缺失本科教育
学生写话
学校推介
新形势下高等学校教学督导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以国际化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聪明的学生等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