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路径研究

2019-03-22魏茜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10期
关键词:供给毕业生人才

魏茜

(中原工学院,河南郑州450007)

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涵与大学生就业创业危机

1.1 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内涵

“供给侧结构改革”是当下提出的一个新兴词汇,它是在总理提出“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的背景下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改革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发展理念,通过采取各种措施优化供给出发,在提高供给数量的基础上保证供给的质量,以期满足当前经济迅速发展的需求。

高校向社会输送各类人才,实际上也称为教育供给侧。教育能够提升国民素质,增加国家经济软实力,同时还源源不断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一种结构性矛盾,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小于学校人才的供给,对于这一难题,可以从教育方面去解决,比如进行劳动力的“供给侧”改革,更加关注于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不只是数量,对人才的培养模式努力改革,不断优化,增强高校毕业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他们在校学习的理论和社会实际的需要结合起来,同时还要积极引导他们自主创业,学校和企业联合起来,不断给学生创业指导,给他们提供借鉴和经验,这些措施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

1.2 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危机

当今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产业结构的更迭以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促使各大高校逐渐有了培养人才危机。很多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匹配,教育体系不够完善、人才培养观念老旧,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就业导向不明确等等一系列问题都是目前亟待解决的。

当前社会经济的超强发展与科技创新、软实力紧密结合,而高校作为一种供给侧结构,在这中间起着十分重要的衔接作用。各个高校向社会输送不同行业的人才,但是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存在求职意识不强,职业规划模糊,求职心态不端,专业能力较弱,创新意识薄弱等问题严重导致他们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与社会用人单位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

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影响

在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背景下,我国进入经济结构转轨、信息化技术兴盛时代,我们要做到在发展的基础上进行转型,以解决我们面临的失业多和就业难的问题。

2.1 产业结构的升级带来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同时第三产业的地位和比重不断提高,其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越来越大的贡献,相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高校人才的培养和教育的模式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匹配度差,对高校应届毕业生而言面的竞争更为激烈。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传统行业正在没落甚至消失,从事传统行业的手工业者和劳动者也面对临着被淘汰的命运,他们需要寻找新的就业环境和就业机会,这就使得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2.2 专业素养较低,专业知识匮乏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就业和创业带来了更大的竞争压力。现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要求他们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实际的操作能力,遇到工作中的问题可以很好地处理,另一方面,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更需要创新型人才,科技创新才能强国,才能使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提高,创新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尤为重要。

大学生所学专业千差万别,专业的不同带来了就业岗位需求的不平衡,通常来说,理工类毕业生较文科类毕业生就业优势明显很多,但是理工类学生在校期间相对而言,对文科类毕业生的需求较少,他们毕业难以找到适合自己所学专业的岗位,他们中越来越多的毕业生便选择事业编制的考试或者行政编制的公务员考试,体制内工作每年招考有限而报名人数激增,考试难度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学生承受着就业考试的双重压力。

2.3 就业观念落后,创新意识薄弱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和观念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选择,在企业上班受到各种制度的约束,没有自己创业自由度高,一些学生便会选择毕业创业。而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社会实践经验,对很多事物的了解停留在表面,从而导致创业容易失败。另外,一些大学毕业生选择继续读书深造,其中原因也不乏就业压力大,以升学的方式暂时躲避就业。我国新疆、西藏等地区,人才尤其匮乏。大学毕业生只有极少部分愿意前往这些地方工作,更多的人还是愿意留在城市工作。大学毕业生应该调整自己的心态,努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

2.4 创业道路艰辛,理想信念崩塌

大学生希望拥有良好的工作环境,他们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他们乐于体验新鲜事物寻找更自由的生活方式,与其兢兢业业工作身心劳累地为别人打工,不如自主创业,他们觉得创业给他们带来的动力更加强大。但大学毕业生接触社会较少,缺乏社会经历和工作经验,很多事情只是纸上谈兵,如果创业规划不合理甚至稍有不慎,便会满盘皆输,创业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这些鲜活的例子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大学生创业成功极少,这些极少的成功例子中,创业者的行业选择多数集中在饮品等行业,也有电商行业,正是由于这为数不多的行业能够给创业者带来成功,让他们看到希望,所以创业者纷纷涌入这些行业,导致行业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

第三产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迅速发展,其中民族传统文化类引起关注,一些学生从这方面寻找出路进行创业,随着社会对该行业的关注不断加深,这一领域的创业者也会不断增加,同样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形势。

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路径选择

3.1 高校专业设置与培养需与市场接轨

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在改变,这种变化对教育培养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在专业设置上,学校要站在时代发展的前言,及时了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做到有针对性地开设专业,使学校的发展和培养人才的方式与市场需求接轨。学校也可以开设新的符合社会要求的特色专业,不断探索和创新,积极引进高素质的教师人才。学校还可以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根据企业的要求培养订单式人才,让学生毕业就有工作。对于学校的某些社会需求少的专业,可以考虑与相近专业进行合并重改,以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

3.2 开展就业观教育,转变大学生择业观念

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学生就业问题极为关注,他提到当代的大学生应该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转变择业观念,鼓励他们到基层艰苦的地方去,同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创业、就业、升学深造等都是大学生毕业的选择,但传统的价值观念仍然趋向于“铁饭碗”,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就业选择,造成大学生择业难的现状。

3.3 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创业能力

时代的变迁,要求高校要站在时代的前沿来引领学生,增强创新创业意识教育,开设就业导向培训以及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使专业教育可以和创新创业教育进行对接,让两类课程做到相辅相成,发挥各自的优势,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对于创新能力培养课程的教育,核心是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观念。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目前还不完善,需要从教师队伍的建设、实践平台的建设等方面不断创新,让学生有平台得以锻炼,使理论和实践更加紧密的结合。

高校作为人才输送的供给侧,应该顺应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形势,专项培养人才,发掘学生的潜力。高校输出的人才是否符合市场的需求,关系到毕业生择业就业,也会影响社会的稳定。高校为社会需求不断培养人才,它在社会发展和就业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的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应该适应供给侧改革的变化需求,寻找更多更适合的人才培养方式,为供给侧改革的顺利实施输送更符合要求的人才。

猜你喜欢

供给毕业生人才
人才云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