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2019-03-22黄淑敏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10期
关键词:探究教学模式过程

黄淑敏

(福建省漳州市第三中学,福建漳州363000)

我国高中数学教学长期处于应试教育模式之下,学生会经常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虽然能够让学生迅速地掌握相关知识,但是却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进而阻碍了学生全方面能力的培养。为了有效改善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高中数学教师需要积极改变教学观念,通过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培养学生。

1 传统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弊端分析

1.1 以教师活动为中心

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主要由教师主导,在课堂中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学生的地位相对较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会以自己的思维带动学生学习,这样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将会逐渐消失,同时也易于丧失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1.2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

传统的教学模式未能考虑到学生实际发展需求,课堂缺乏探究性内容,学生参与度较低,自主学习能力也无法得到有效的培养。同时因为教师的权威性,学生即便心中对知识有所疑问,也难以表达出来。在回答问题时,教师对于学生的答案仅仅只用“对错”进行评判,未能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全面的剖析,这样必然会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1.3 未能注重个体差异性

高中阶段的学生必然会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性,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并未给予此足够的重视。课堂教学活动紧紧围绕大部分学生的发展开展,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而言会感觉比较吃力,而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而言则会略显“吃不饱”,这样整体课堂教学效率将会大幅度降低。

2 高中数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概念及特点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通过独立或者合作的形式,对知识点进行探究,以生活实际为参照,给予学生充分的质疑、表达、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高中数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特别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能够有效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及自学能力,力图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与扎实的高中数学基础知识,进而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出导师的作用,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他们通过自己所学习的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高中数学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学生创设探究情境,把握好探究知识的深度,明确自主探究学习的目标、内容及意义。

3 高中数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设计原则

3.1 系统实用性原则

高中数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它不能仅仅成为一个框架,而应当与教学实际紧密结合,各个环节相互协调共同促进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自主探究各个环节对于学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高中数学教师需要注意模式的系统性与实用性。

3.2 学生中心原则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自主探究教学模式需要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对学生的认知及心理特点进行认真的分析,建立和谐、平等、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新模式的构建是具有人性化的,需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因此教师需要将自己的情感投入其中,与学生进行真情交流,这样的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可以使得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

3.3 自主性原则

数学知识的传授过程离不开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过程既能够体现出学生的认知发展,也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也是新课程改革对高中数学教学的新要求。高中数学教师需要相信学生的能力,传授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4 开发与发展性原则

高中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给予学生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获得更好的发展,进而对知识产生新的感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及兴趣,通过各种形式的探究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帮助学生构建“学习共同体”。

4 高中数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构建策略

高中数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等活动开展教学,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它的构建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

4.1 创设情境,提出探究问题

自主教学模式的关键是创设探究问题情境,主要是因为数学知识源自生活,用于生活。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因此创设生活化情境是首要选择。高中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辅助创设探究问题情境,进而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思维能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进行碰撞。创设问题情境首先需要具备启发性、探究性与开放性,同时又需要注重问题的层次与探究价值,让学生能够顺利通过探究进行知识的迁移。

4.2 注意分层指导,引导自主探究

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指导,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对新事物进行思考,引导学生运用实验、分析、类比等逻辑思维的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进而逐渐解决问题。此环节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4.3 合作与交流

在自主探究学习的课堂中高中数学教师需要积极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在此过程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认真了解学生所面临的困难,进行有层次的指导。这个阶段主要是学生对探究知识进行完善的过程,可以有效深化学生的探究结果。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设施,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成果展示,或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与学习。在学生谈论时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探究结果,毫无保留的讲述自己的思维过程,这样学生便能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实现共同进步与发展,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4.4 理性归纳,深化知识

此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弄清楚解决问题的来龙去脉,鼓励学生自主对探究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处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解答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发展过程,同时将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丰富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时的感受。如高一阶段会学习基本不等式,两数的平方和大于等于他们积的两倍,对于此不等式的证明较为简单,但若让学生仅仅掌握基本不等式,未能理解到其中的内涵,那么是难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高中数学教师需要加强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如“若将数字增加一个,此基本不等式会不会成立?”这样必然会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便会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下一步的探究学习,同时也会联想到“若是四个数,基本不等式是否成立?”高中数学教师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自主探究学习活动中,同时还需要让学生能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满足学生的求知与表现欲望。

4.5 反思总结与自我评价

当完成自主探究学习后,高中数学教师需要与学生一起共同进行反思总结,引导学生对自我的探究过程进行评价。首先可以请学生代表分享自己的探究感受,同时回顾新知识的产生过程,总结自己及本节课所存在的不足与收获,之后再由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价,教师的评价以鼓励为主,同时对学生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帮助学生进行修正。此过程是学生将知识内化吸收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将探究结果转化为规律性知识的重要步骤,既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产生正确的认知。

5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教师需要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全面掌握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对学生的认知及心理特点进行分析,这样才可以让自主探究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学生才可以通过自主探究学习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进而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探究教学模式过程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