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的教学督导体系建设探索与实践
2019-03-22孟宁宁王勇包律婷
孟宁宁,王勇,包律婷
(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江苏张家港 21560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化阶段迈入大众化阶段,而在这个过程中,独立学院功不可没。独立学院的发展和壮大,为广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教育资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提供了有力支撑。但在独立学院走向完全独立的大背景下,其教学质量面临着师资匮乏、发展受限等诸多挑战。
作为质量监测与反馈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督导一直被认为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这一制度的源头最早可以追溯至周代的“天子视学”,可谓源远流长。新中国成立以后,教育部便下设了视导司,作为教育部的五个内设司(厅)之一。可以说,教学督导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教学督导的内涵有所区别,在现代教学管理制度中,所谓“教学督导”,即对学校的教学工作予以监督和指导。目前,独立学院教学督导体系的建设已经取得了诸多成果,但依然有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
1 教学督导的主要职责
1.1 督“教”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在传统的教学督导模式中,督“教”被认为是督导工作最重要的内容,其主要是通过课堂听课和教学文档资料检查等方式对教学过程各个环节予以监督、指导。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督“教”并非简单地找出问题或者评出好坏,其最终目的是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高,尤其是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实现学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1.2 督“学”
在OBE等现代教育理念中,学生的中心地位日益凸显,已成为一种共识。作为教育的对象和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以及其能够达到最终要求是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所以,教学督导工作在监控教师的同时,对学生的学习质量也应给予特别的关注。充分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对任课教师的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3 督“管”
无论是督“教”还是督“学”,都是以直接、正面的方式对教学工作予以督导,而督“管”则不然。目前来讲,独立学院的教学督导并不直接负责对教学管理的监督。事实上,教学督导本身也是教学管理的一种方式,只是在作用上和普通的教学管理方式略有区别。督“管”其实是通过了解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反映出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意见,不断提升教学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能力。
2 独立学院教学督导制度存在的问题
2.1 组织管理松散
目前,各个高校都结合自身教学实际组建了教学督导组,以提升本校的教学质量,其成员多是已经退休的老教师及部分领导,人员来源不统一,且在独立学院里,许多成员都是来自母体学校。所以,督导组在组织管理上比较松散,类似于一个非固定机构,一般挂靠在教务处或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在这种情况下,督导组所能够发挥的作用必然大打折扣。此外,造成其组织管理松散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制度层面的不完善。2009年公布的《国家教育督导条例》为各个学校的教学督导工作提供了基本原则和标准,但在各个学校具体落实过程中,依然有许多问题,尤其是独立学院。独立学院的很多管理制度均直接移植于母体学校,并未根据实际情况另做变动,造成了制度落实与学校实际情况不适合、制度实际成效与预期不相符等问题。教学督导工作本身的自由度就比较大,加之缺乏完善的约束机制及激励机制,各个成员之间没有统一认识,其实际督导成效参差不齐,也为具体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
2.2 队伍结构失调
目前,独立学院教学督导队伍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2.2.1 以退休教师为主,年龄偏大
将退休教师纳入教学督导组队伍里,是各个高校的普遍做法。退休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实践,能够为广大青年教师提供更为精准的指导,而且退休教师有更多空余时间。但在具体实际中,退休教师参与督导的弊端也日益显现。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不断涌现,退休教师离开教学岗位后,难以及时适应新的发展变化,其督导方式也过于单一。
2.2.2 社会兼职成员比例较低,教学专业化程度不高
教学督导组中的兼职分为校内兼职成员和社会兼职成员。校内兼职成员多为一些领导,开展教学督导工作可以为他们的顶层设计提供具体支撑。社会兼职成员是教学督导队伍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家大力推进“高校与企业合作,毕业与就业接轨”的大背景下,社会兼职成员的作用不容忽视。他们为教师教学带来了更为实用、更为前沿的指导,让学生能够在学校的课堂中了解社会上的知识。但根据对苏州及周边独立学院的调研来看,独立学院教学督导队伍中社会兼职成员比例很低,部分学校甚至没有社会兼职成员。当然,在力推社会兼职成员参与到学校教学督导工作中来的同时,也必须认识到其在教学专业化上的不足。社会兼职成员终究不是专业教师,对于教学工作的认识还比较有限,这就需要学校在聘任社会兼职成员时,进行有效的选拔和培训,让社会兼职成员的督导成效发挥到最大化。
2.2.3 成员的学科背景分布不均,专业结构失衡
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独立学院一般集中优势教学资源,同时,依托于母体高校的优势专业开设一些社会需求量大、发展前景好的专业。由于工作地点、退休教师学科背景等方面的原因,在聘任教学督导成员时,并不能完全覆盖到所有专业。例如:江苏某独立学院,以工科专业为主,但同时开设了英语、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在其教学督导队伍中,以工科背景成员为主,并没有这两个专业背景的成员,这就造成在具体的督导工作中,不能有针对性地对这两个专业的教师进行指导。
2.3 督导方式滞后
传统的教学督导方式主要是课堂听课和教学文档资料检查。几乎所有高校的教学督导都十分重视课堂听课,但由于场地、时间等方面的限制,督导的范围局限于常规课程,一些实践课程在校外进行,难以实现督导。而在教学文档资料检查方面,依然沿用着纸质文本的检查,对于一些上机考核或以电子作业为主的课程,教学督导就未能完全覆盖到。督导的方式滞后,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这与学校对教学督导工作的管理滞后有关,同时,也与督导队伍的老龄化有密切联系。以退休教师为主的督导队伍,在思想观念及工作方式上缺乏创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学督导工作的实效。
3 建立健全教学督导体系的对策
3.1 以制度化建设为目标健全管理体系
制度建设是规范化工作的先决条件,虽然各个独立学院都或多或少地制定了一些教学督导方面的文件或制度,但就总体而言,其制度体系依然很不健全。因此,构建一个“宏观+微观、激励+约束”的制度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3.1.1 建立督导人员选拔标准
教学督导作为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其人员的选拔至关重要。学校在选拔督导队伍成员时,不能“有什么人,选什么人”,而要“需要什么人,选什么人”,根据学校的实际教学情况,建立一套完整、有效、公开的督导人员选拔标准,明确硬性指标,为后续督导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1.2 完善督导工作基本规范
目前,教学督导工作并没有完全科学、统一的工作规范,大部分督导工作都是依靠督导成员自身的经验展开,这就造成了督导标准不一致、成效千差万别。尤其是在独立学院中,聘请的母体学校的老师或者社会兼职成员,他们对独立学院的实际情况了解不足,同时,又没有关于督导工作的基本规范做参考,给他们的督导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所谓的督导工作基本规范,并无一个确定的内涵,但至少应包含教学督导工作的管理条例、督导听课的细则、教学文档资料检查的细则等,让教学督导队伍的成员在具体督导工作开展过程中知道“做什么、怎么做”。
3.1.3 健全督导工作奖惩机制
要调动教学督导队伍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就必须健全奖惩机制,做到赏罚分明。而健全奖惩机制的第一步就是要健全考核评价体系,以考核评价结果为依据,对成员进行奖惩。在传统的教学督导工作中,基于对专家的尊重、对权威的认同等原因,几乎不存在任何奖惩,督导成效优秀的成员得不到奖励,督导成效不佳的成员也没有惩罚。长此以往,督导成员便失去了积极性,不愿再去认真投入到督导工作中去,不仅不能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反而对学校的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因此,学校一定要一视同仁,建立健全督导工作奖惩机制,充分激发督导队伍成员的积极性。
3.2 以多元化建设为导向优化督导队伍
教学督导是一项覆盖全校所有专业、所有教师,甚至是所有学生的重要工作,对督导队伍有着很高要求。尤其在一些在专业设置上较多的独立学院,其督导队伍必须以多元化建设为导向。
3.2.1 “老+中+青”相结合
前文已经提及,目前独立学院教学督导队伍以退休教师为主,中、青年所占比例很小,这不利于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推广。所以,在督导队伍建设过程中,要注意新增中、青年教师的数量。中、青年教师虽然不像退休教师那样拥有丰富的教学实践,但他们走在教学改革的一线,其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更为先进,教学指导也更加贴近时代发展。
3.2.2 “专职+兼职”相结合
教学督导成员中,分专职和兼职,一般情况下,独立学院至多设置1位在职老师为专职人员,用于教学督导工作的管理与协调,其余的专职人员基本为退休教师。在兼职人员中,有校内领导、专业教师等,也有校外的社会兼职人员。独立学院在完善专职督导队伍建设的同时,也要不断加强兼职督导队伍的建设,充分考虑专职与兼职比例的协调,不断优化,发挥两者的最大成效。
3.2.3 “学校+社会”相结合
学校教师是教学督导队伍的主体力量,但社会兼职人员也是必不可少的。在社会兼职人员中,尤其是企业兼职教师,在教学督导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独立学院培养的学生是掌握专业技术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多数学生将直接进入社会就业。社会兼职人员为他们提供了更符合社会实际的指导,帮助他们提前适应社会。
3.3 以信息化建设为手段创新督导模式
随着信息化与教育的不断融合,一场颠覆性的教育革命随之而来,如果不能紧紧跟随信息化建设的脚步,必将会被社会所抛弃。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吴岩司长提出的线上金课、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虚拟仿真金课等 ,无不留下了信息化的身影,“为未来而教”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大趋势。在教学资源、教学手段、学习资源、学习方式等都发生巨大变化之时,教学督导的方式必然也随之而变。
3.3.1 利用信息化搭建督导和教师的互动交流平台
在传统的教学督导工作中,督导成员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一是面对面交流,即课堂听课结束后,督导成员直接将听课结果反馈给任课教师,这种方式效果比较好,但效率太低;二是通过督导工作记录表,以书面形式反馈给教师,这种形式比较常见,但效果一般。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督导与教师的互动交流方式也变得日趋多多样化,例如:利用公众号,将督导反馈结果与教师疑惑推送到微信中,供大家参考;利用网络视频技术,跨空间实现交流,直接进行指导等等。
3.3.2 利用信息化创建新的教学督导方式
课堂听课是最常见的教学督导方式,但这种方式效率较低,一位督导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去了解任课教师的上课效果,费事费力。现在,信息技术的进步,让督导工作的开展不再局限于教室。许多独立学院的教室中都安装了高清摄像头,教学督导成员可以直接在监控室里实时观看多位老师的上课情况,甚至可以反复观看,既提升了督导的效率,又不会影响任课教师的课堂秩序。此外,教学文档资料的数字化处理、教学影像资料的留存等等,都大大方便了教学督导工作的开展,为教学督导打开了另外一扇窗。
4 结语
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教学的永恒主题,开展教学督导工作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只有不断地实践和探索,才能逐步总结出有效的经验做法,使独立院校督导工作和教学质量更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