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大学生创新人才“3+3”实践育人体系
2019-03-22刘赟何妍嫚
刘赟,何妍嫚
(徐州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000)
1 构建大学生创新人才“3+3”实践育人体系的必要性
当前,国内教学形式主要以教师授课为主,学生在课堂上除了接受老师讲解的知识外,少有机会参与课堂话题的讨论。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我国大学生创新思维很难得到锻炼,存在着创新意识不足等情况。与此同时,大学生很少有机会能够参与社会实践操作,多数大学生并不能将自己所学习的知识在工作与实践中灵活的运用,理论知识不能有效地在生活、工作中得到应用。
除此之外,国内多数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学生创新发展受多方条件束缚。相比较国外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很多学生选择到国外接受高等教育保证自身的高度发展需求。国内高校人才流失,高校教学培养的人才质量有所下滑,不利于塑造高端创新人才。人才是企业竞争的核心力量,部分企业寻求不到适合企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技术研发受人才短板限制。创新型优质人才的缺失致使企业难以做到长期优质发展。
2 当前我国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2.1 校园环境问题
校园环境中缺乏创新氛围,受传统教育影响,大学生进入大学容易产生懒惰、放松的心态。国内大学大多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教学环境,课堂学习中大学生懒于动脑或者不会动脑,只知机械性的记忆或者学习,思维创新能力较差,缺乏参与实践活动的动力。创新项目形式化,虽然部分高校开创了大学生参与的实践活动、创新项目、课题撰写等途径,努力为学生塑造发挥创新能力的科研环境,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存在形式主义,真正的落实效果不尽人意。
2.2 协同创新问题
近年来许多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创新人才,然而校企合作的模式落实度低。高校没有充分发挥主动性,寻求适合本校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企业,落实校企合作共同实践育人,让大学生在企业中掌握创新技能。企业对未涉世的大学生也存在一定的技能要求,协同创新培养方式有待提升。
2.3 制度问题
高校的管理制度受标准化教育模式的影响和制约。我国高等教育长久以来一直存在着“以分代评”“标准答案”等模式化培养的倾向,应试教育培养的人才过于整齐划一,按照统一授课、统一学习的方法、不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盲目跟风,过分注重学生的成绩,忽视实践对学生的影响。反馈制度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以分数、考试为指挥棒,对教师评价重科研轻教学、重数量轻质量,结果或许满足了教学要求却忽视了老师、学生在教育与被教育中过程中问题的反馈。
针对上述问题,该研究提出“三方协同、三机制”创新人才培养“3+3”实践育人体系,即学生、高校、企业三方合作,三者之间各自发挥特长与优势、各取所需、培养创新型人才,力争达到三方共同发展的目的。
3 构建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3+3”实践育人体系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起到为国家、社会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作用,企业的生存好坏关系到国家甚至民生民计的发展,创新型人才成为联系高校、企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该研究主张构建大学生创新人才“3+3”实践育人体系,即三方协同(社会、高校、学生)与三机制(专业化机制、社会化机制、项目化机制),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一些参考。
3.1 三方协同
国内部分企业研究开发力量薄弱,创新人才缺乏成为企业停止发展的重要因素。而高校配备专业的导师团队、科研团队致力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却碍于学校资源的有限性,学生、教师缺乏在实践中展现才能的平台,校企进一步合作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高校与企业开展全面技术合作,高校提供科研支持、技术咨询、有偿技术转让、企业需要学校的人才、技术优势等,鼓励在校生充分利用校内、外创新资源,培养创新思维与创新实践能力。企业为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在自身能力范围内为高校提供经费、大学生实践工作岗位支持等。
高校、企业通过调研工作分析彼此之间切实需要的合作方向与各自必要需求,提高校企协同合作实现度与实践质量,保证后续合作的进行,激励大学生增强自身技能与创新意识,解决教学实际操作中的形式主义,为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应用提供有效的保障。
3.2 三机制
3.2.1 专业化机制
运行顺畅、科学合理的组织架构与领导集体是校企实践育人工作可持续发展的组织保障和前提条件。成立校企实践育人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与企业负责人任组长,选拔校内外优质学生、工作人员作为领导小组成员,负责学校实践育人环境营造、平台建设、监督考核等系列工作。实践育人工作组可以成立实践育人专门机构负责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具体负责实践教学、实习实训和创新创业;可以建立项目开发指导团队,负责组织学生参与企业实际的项目。
3.2.2 社会化机制
积极拓展校外实践基地,结合学校专业特色,高校可以按照自身需求寻找有益于各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场所,结合专业化机制下的为院系打造的人才培养方案,利用实践基地这一平台、利用各种校外的实践活动丰富同学们的课外经验。为避免基地活动形式主义,各基地建立活动反馈机制,每处实践基地不定期进行问题反馈,校企领导小组定期抽查反馈效果,及时纠正,杜绝学生滥竽充数、杜绝实践基地资源浪费。
高校主动联系符合自身要求的企业,做好校企合作的源头工作。组织大学生深入企业开展专业实习实践、岗位见习、产品研发、市场营销等活动,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发挥创新思维、能力,为企业解决问题,总结企业实际运作与理论教学的区别。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加强在校生将来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为就业创业做准备。
3.2.3 项目化机制
高校寻求与科研院所的合作。科研院所具备之中国高校的顶端教师与创新人才,科研创新能力方面具有较高的权威性与话语权。高校若能主动寻求到科研院的合作,由高校、科研院所承担重大科研课题项目,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能够与科研院共同组织专家进行现实问题的项目化研究,对已经开发的技术进行一系列技术的可行性分析为企业存在的瓶颈问题提出一系列可行性意见,还能在项目化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为高校积累能力更强的创新型人才。二者合作的成果有利于企业重新研究技术报告,改进自身工作模式,取得高水平研究成果并实现产业化,也有利于企业、高校、学生协同发展。
4 结语
体系的构建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先决条件与制度引导。完备的创新人才培育体系更能让人才的培养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构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3+3”实践育人体系,“社会”“高校”“学生”三方协同相结合,共同致力于高校人才培养的“社会化”“专业化”“项目化”的人才培育方向,打破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体系构建难以协同学生与企业的现状。
高校、企业各自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如何使有效的资源效益最大化,是二者合作的重要前提。该研究以各主体部分资源共享为假设基础,双方合作培养创新型人才。然而,体系构建的好坏并不是塑造“创新人才”的唯一条件,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学生自身做到扎实学好专业知识、高效率利用校企资源也是成就自身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之一。
该体系的建立不仅关注创新型人才对高校建设、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而且从大学生自身的角度出发,切实培养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提高自身竞争优势,适用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给人才培养带来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