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价值视域下的高校共青团工作改革创新途径探索
2019-03-22沈玲
沈玲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淮安223003)
共青团工作的改革创新是具有深厚伦理意蕴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话题,其伦理意蕴的最重要维度是通过共青团在青年思想政治工作中所发挥着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来加以体现的,这既是共青团改革创新工作必须厘清的核心伦理,也是共青团改革创新工作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1 共青团工作改革创新的核心伦理
以高校共青团工作为例,无论是从历史的维度来看,还是从现实的维度来看,共青团组织自从建立之日起,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密切联系青年,竭诚为青年服务的基本职能就决定了共青团在不同的时代坐标中,都需要根据党不同时期的中心任务,科学地分析不同时期大学生思想动态的基本特征,揭示大学生思想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从必须保证高校共青团的改革创新合乎党的要求、把共青团改革创新工作纳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的大格局中进行整体考量这两个方面加以落实。
1.1 高校共青团的改革创新要合乎党对共青团的要求
青年作为时代最有创造力、最有活力、最生机勃勃的有生力量,是推动社会和人类发展的未来,唯有当拥有一大批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人,国家才有前途、民族才有希望,我们的国家才会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在我国青年群体中,高校生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以其所代表着的最先进的流行文化特质,使他们成为不仅具有与同龄人同样的青春与活力,也成为推动社会科技进步的希望之星,同时,由于高校生所处的特殊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使得他们具备了较之于其他青年群体更加渴求新知、渴望自由、平等、民主和更为广泛地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力求对现实政治过程产生影响的热情。为此,注意和引导高校生关心和参与政治,一直是党和政府所高度关注的问题,并通过不同的方式、会议和活动,积极营造氛围、创造条件以不断加强和改进共青团工作。
高校共青团作为共青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所有活动必须以共青团的性质、职能和任务为指导。也就是说,对于高校共青团来说,所进行的共青团的工作和改革必须合乎共青团的本质特征,或者说,共青团工作改革创新的核心伦理,是必须保证共青团的内在规定在高校所进行的改革与创新被加以体现。
1.2 把共青团改革创新工作纳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的大格局中进行整体考量
高等院校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发挥其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是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也是高校办学立意根本之所在。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是高校管理的核心问题,也是高校作为集“知识教育—政治信仰—个体理性”互构的独特三维空间教育思想的落脚点,所体现的是高校“以德树人”根本价值教育理念。在高校改革创新过程中,共青团自觉地纳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的大格局中进行整体考量和统筹设计,这是由共青团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战略地位和特殊职能所决定的。从当代大学思想动态的基本特征来看,当代大学生所具有的多变性、多样性、多层性以及现实性的思想动态基本特征决定了高校共青团在贯彻高校“以德树人”根本教育理念具有其他群众团体所不具备的优势。例如,高校共青团中的许多团干部本身就是在校学生,他们对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更为了解和掌握,能设身处地从客观实际出发来看待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动态,积极响应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把“思想引领”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语境中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逻辑相统一,从而使高校共青团的能力建设紧跟高校改革发展的前进步伐,与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内涵、实践边界和价值取向上高度一致,协调发展。
2 共青团工作改革创新的伦理价值目标
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改革创新建构和确立正确的价值目标,不仅涉及加强共青团政治建设,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政治基础的内在要求,此外,价值目标的界定,也同时涉及高校与高校大学生之间的伦理关系。
高校可以对大学生提出勤奋学习、滋养道德的要求,并赋予他们相应的学习和生活的自由权利。在高校学习、生活的大学生,所拥有的自由学习和生活的义务和权力是统一的,因为大学生对高校所提出的拥有自由学习和生活的权力的同时,就意味着也必须同样遵循接受高校正规教育的义务,权利的内容与义务内容的相等,是大学生在高校领域自由学习和生活的原则。这样一来,高校与大学生之间经由伦理关系形成了高校既是能够对在校大学生提出义务要求的伦理实体,也是维护大学生权力的伦理实体。在此需要指出的是,通常意义上高校对大学生的维护,往往仅关注是否对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实施了维护,但笔者认为,这种理解实际上是一种认识上的局限。由于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特殊时期,心理结构的发展并不平衡,之于他们对人生和社会问题的认识常常处于客观全面与主观片面相交织、正确深刻与错误肤浅相对应的矛盾状态从而导致他们会出现理想与现实脱节、情绪化与理智性交替、独立性与依赖性共存等现象,高校更需要对大学生正确人生观树立权益的维护。
3 共青团工作改革创新的实施路径
3.1 引导大学生工作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改革是对旧制度、旧事物的改变。创新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和方式方法的突破。具体到高校共青团工作改革创新,所要改变的是长期以来制约共青团组织充满活力的与高校共青团工作不相适宜的机关化、模式化的僵化模式,所要进行的是优化团组织自身的职能体系和工作布局。
作为共青团根本任务的“引导”,是新形势下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抓手,也是团组织向青年传输政治理论观点,解读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引导青年正确看待社会问题、剖析社会风潮、解决高校大学生群体思想中存在的特定问题的有效途径。要实现这种目的,共青团工作改革创新除了应该坚持以共青团是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的组织这一基本政治伦理理念之外,还应该诉诸合理、有效的共青团工作改革创新手断或方略。具体地说,作为高校的共青团组织应该借助于正面引导、典型引导、分类分层引导、新媒体引导、文化熏陶等教育引导手段,来实现共青团工作改革创新追求的“思想引导”的工作目标。下面以在高校中颇有一定市场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潮为例,探讨高校共青团“思想引导”的着力点。
从民主社会主义发展的谱系来看,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由所标榜的平等和公正两大思想体系一直为不少大学生所青睐。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民主社会主义在高校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生生不息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在高校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由于一部分大学生对当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和对与社会主义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偏离,并影响大学生对我国基本政治和政党制度的信心。面对民主社会主义思潮,高校共青团一方面要旗帜鲜明地与高校党组织保持高度的一致,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另一方面要理智地看待民主社会主义在高校得以存在的各种因素,通过主题演讲、社会实践等方式引导青年正确看待我国意识形态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形成更全面、更理性、更深刻的思想认识。
3.2 服务大学生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联系好大学生,为大学生在校期间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是共青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关键之所在。高校共青团要把服务大学生作为共青团工作改革与创新的重要内容加以落实。
要改变以往那种工作行政化的倾向,按照毛泽东主席所说的:“青年团要照顾青年的特点,使青年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把高校共青团为大学生服务工作提到一个新水平。从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大学生交流交友、服务大学生身心健康等方面满腔热情地关注、关心、关爱大学生群体,并在服务大学生工作中取得新成就。
4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改革创新的伦理意蕴决定了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改革创新既要明确其最重要的维度是共青团在青年思想政治工作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又要以“思想引领”这一高校共青团工作改革创新的目标,从通过引导大学生和服务大学生这两个路径出发,牢牢把握高校共青团工作改革创新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既要优化职能,又要推进工作,更要提升水平,使共青团各项职能更好地嵌入高校改革发展的各项作之中,用共青团的改革创新推动高校“以德树人”教育价值理念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