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创新

2019-03-22王波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10期
关键词:考核制度实践性教学管理

王波

(长安大学,陕西西安710064)

目前,各大高校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也在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当代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表现在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两方面,哪怕有自己的追求还要关心社会,同时还具有创新的想法,但是个人主义太过突出,为人现实,法制意识不强。其次,学习的方式也比较多。在网络盛行的今天,各大高校的学生通过各种电子信息媒介就可以学到自己想要的知识。最后,由于学生开放性的思维,出现了独立的群体和不断增加的个体差异化。并且,每个个体之间的差异化表现比较明显。所以,各大高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必须进行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并且做出相对应的改变,充分理解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的意义,并积极努力的进行创新。

1 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的含义

对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来说,主要主体是学生,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管理时,主要根据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1]。目前,各大高校在实行教育教学的管理时,教师要完全理解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含义。这是高校教师工作的重点内容,直接影响大学教学的科学性是否合理。就目前来看,因为各大高校不断改革教学管理观念,加上教育理念不断发展,渐渐出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是推进教育教学管理创新的基础。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大学生所占据的主体地位不容忽视,管理方法要人性化,教育和管理要按照学生的具体需求进行[2]。但是,各大高校都在进行改革发展,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相互渗透。在教学管理进行中,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可以帮助教育教学管理对象的个性化以及人才培养的一致化,以这样的管理理念为基础,教学模式不再死板,管理过程也进行了优化,教学水平更是得到提升,有助于进一步完成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目标,帮助大学生全面发展[3]。

2 目前教育教学管理存在的弊端

2.1 落后的管理思路

由于长时间接受传统的教育和教学管理模式,很多高校在实行教育管理时,没有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导致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缺少科学性,把重点放在了管理上,没有把服务放在管理的首要位置[4]。而且,学生与教师之间没有顺畅的沟通,学生一般都是处于被动状态。这样的教学管理模式就会导致学生所学习的知识不够灵活,学生丧失自主选择权,学生的潜力开发受到很大限制。现在的大学生有自己的追求,往往自由和民主是他们追求的目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大多数会产生逆反心理,校方的教学管理方式很难被学生接受,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会被忽视。这是阻碍高校实行以人为本教育教学管理理念的一大难题[5]。

2.2 考核制度尚待完善

在过去的教学中,一般比较看重理论,不重视实践。也就是只是局限于教材上的理论学习,忽视了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6]。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自己的想法不能展现。而且,在多数高校教学管理时,课程的实践性没有得到重视,进而在实践性课程进行考核评估时,没有完善的考核制度。实践性的课程在考核时,等级如何评定没有一致的标准。甚至,很多高校还没有把实践性课程作为学科总成绩考核项目之一。因为在教学管理中没有完善的考核制度,老师和学生的学习态度也会受到影响[7]。大部分实践性课程都是需要在课外进行的,有一部分还需要占用学生的假期时间才能开展,如果没有完善的考核制度,这种教学管理模式就只是体现在表面上的一种形。再加上考核评价很随意,实践性教学就完全失去了本身的意义。

3 教育教学管理中采取的创新措施

3.1 树立以学生为主要对象的管理理念

在教学管理中,学生是主要对象,要以学生的具体需求作为出发点,然后在设置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课程,改变过去跟不上现在大学生步伐的教学模式。在设置教学课程时,以学生关心的事情为切入点,然后再结合现实生活,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认识到理论与实际生活是密不可分的,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综合素质快速提升。教师应该采取较生动的教学方法,要有发散性的思维模式,教师和学生之间要有一定的互动[8]。例如:可以利用现代化的办公设备播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视频,引导学生对所看到的视频发表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有一定的判断能力。还可以通过建立各种社群的方式增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的心态和想法老师可以随时掌握。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平台,让学生表现出自己的优势,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肯定就会在学生内心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在具体的教学管理中,要保证学生是主要对象,然后调整传统的管理方式。尽可能地挖掘学生创新和创造能力。保留学生个性化的基础上创造一个有助于学生进步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有自我管理的能力。最后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

3.2 对教育管理考核制度进行完善

如果想要把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管理顺利进行,全校教师和学生必须一起努力,教学管理不是靠一个人或者一个部门就能改变的[9]。校方有关教学管理的人员,首先要调节好每个部门针对教学管理创新的态度,并予以支持和配合。同时,校方针对教学管理的考核制度要做出可行性的完善办法,把相关工作按照责任制进行划分,具体落实到各个部门然后在落实到个人,保证教学管理考核制度顺利进行。按照以人为本的观念,把以人为本理念的作用充分发挥,在每个管理步骤中,能起到相互制约的作用,通过每个小问题的改善来脚踏实地地把教育教学管理逐步创新[10]。

4 结语

综上所述,当今世界之所以会有竞争大部分是因为资源有限,而能适应当下发展的人才是当今社会最主要的竞争资源。高校作为向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基地,人才的培养需要按照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去培养,把以人为本深入到教学与管理中,让高校学生虽然有自己的个性却有富有创新精神。所以,以人为本推进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创新势在必行。以往那些固定的教育模式和系统知识不能再被延续,要把教育管理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上,坚持把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应用到学习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在把知识变得可以让学生快速吸收并应用。让学生对事物有自己观点的同时又能通过自己的办法解决问题。各大高校不但要尊重学生的观点,还要把实践的考核标准具体化。这样高校就可以按照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应用到实际的教学管理中。同时,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方式也有助于帮助高校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创新。

猜你喜欢

考核制度实践性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1+X证书制度背景下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与考核制度改革研究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高校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制度实施现状研究
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与研究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为何与何为
论芬兰高等音乐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