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播力的现状解读

2019-03-22高佳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传播力研究 2019年17期
关键词:文化

高佳 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化传播在国家文化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进入新时代,习总书记提出“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播力建设,凝聚全党思想共识,确保我国国家文化安全,为应对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和平演变”提供思想定力。本文基于新媒体传播视角,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播力现状,有利于充分把握新媒体传播规律,为提升我国的传播力奠定基础。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播力提升面临的机遇

首先,文化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1]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到:“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族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2]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文化交往的范围和程度加深,契合世界历史发展规律。新媒体突破时空的限制,加快了世界文学的形成,但这并不等同于文化同一性,也不是资本主义文化一枝独秀,而是要坚持世界文化的共享性。世界文化中拥有人类共享的内容,即人们容易认同理解或者感兴趣的内容,这是一个不断吸纳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的过程。新媒体加速了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保证了世界文化按照市场规律生产出符合世界人民文化需求的文化产品。新媒体以直观的方式解读文化,成为连接各国文化的纽带。各国在文化全球化中也能不断审视自身文化中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并加以改造或剔除,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做到吸收优良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增加自主适应的能力,整合创新民族文化,将文化以全新的、开放的形式推向全世界。我国进行文化发展规划布局,制定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文化传播的政策并且创新文化传播的理论,“文化强国”、“讲好中国故事”等构想的提出为文化传播指明了方向。

其次,文化传播载体更丰富,栏目多样。新媒体传播创造多彩的文化传播栏目,按照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观点,任何一种新的媒体形态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内容。新媒体依靠其传播迅速、用户互动性强等特有优势,在宣传国家形象的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许多国家重视新媒体在国家形象塑造中的重要作用,聘请专业人士、公关团队,打造本国的官微官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故事为题材,以纪录片的形式,娓娓道来的话语表达方式,极大提高了受众的兴趣。将我国古老的故事,融入现代元素,既有历史渊源又有现实感,慢慢讲给世界人民听。马尔科姆·克拉克认为:“一部捕捉中国大众日常生活状态、具有中国代表性的纪录片,不仅能够吸引国内观众,在国际上同样有广大市场。”《舌尖上的中国》通过对人文、地理、自然环境等方面的描绘,向海外观众展现了中国历时千年传承的饮食文化。该片在海外播出后,中国餐馆人流倍增,络绎不绝。央视综合频道制作播出的纪录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充分利用新媒体客户端平台,从基层民众生活展示出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栏目活跃度很高,鼓励用户参与,积极收集民意,助力宣传改革开放。一组组真实的镜头,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受众更加直观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网友纷纷为节目和祖国点赞。自2004年起,我国开设第一家“孔子学院”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汉语言文化传播,截止2018年底建立孔子学院已超过500 余座。孔子学院传递的基本思想是中国和平崛起,以中国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为切入点,拉近中外人民之间的距离,在课堂中融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元素,提高我国文化对外的吸引力。以新媒体载体打造的海内外文化传播栏目,一方面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世界文化传播格局中的地位和国际形象;另一方面,提升国人的文化自信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为我国文化建设添砖加瓦。

最后,文化传播模式多样,互动性更强。传播是一种建立在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文化传播方式,随着人类社会发展,传播模式不断更新升级,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媒体、电子媒体传播四个阶段。新媒体传播创造了一种新的传播路径,利用全新技术整合信息打造多渠道,提高了信息传播效率,能够实时显示传播效果,并将效果反馈回平台,使得文化传播更加顺畅、开放、高效。文化传播中信息本身所裹挟的文化形态也能够以全覆盖、全时段的方式有效达到目标人群。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加快了文化内容的整合,为大众提供了展现的平台,满足受众群体的文化需求,也为其社会公共事务表达提供场所。新媒体传播模式改变了传统媒体中“多对一”封闭僵硬的模式,提升受众的文化话语表达地位。新媒体传播模式多样化,有效克服了灌输式的文化传播模式,加快了与受众互动的频率,有效提升人际传播能力。在法律法规允许下,人们自由地在网络媒体上表达自己的观点,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好友,更加便捷地进行交流。新媒体打破了以往的身份地位局限,将人与人、人与文化密切联系,相互交织,受众的互动性成为显著标识。波斯特因而指出:“电子媒体也在促成一种同样深刻的文化身份的转型”。[3]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播力发挥面临的挑战

首先,传播主题娱乐化,削弱国家的掌控力。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认为:“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4]文化在新媒体传播中是多中心、离散式的,传播者和受众往往没有明确的界限,人人都可以是媒体人,都可能成为传播话题的中心。传播主体的多元化决定了传播主题的多样化,而传播主体受教育程度参差不一,部分人以利益之上缺乏媒体社会责任感,新媒体环境缺乏专业“把关人”的审查,造成当前“娱乐化”现象频频发生,严重损害新闻的真实性,舆论传播的导向性被扭曲,破坏我国对新媒体文化的掌控力。严肃的新闻被“娱乐化”,娱乐化的内容天生对大众就具有吸引力,从明星的隐私到官方的丑闻黑幕,经由媒体的过度炒作,产生不良影响,近年来网络中出现的恶搞红色经典文化短视频都是“娱乐化”的具体表现。

其次,传播主体资本化,削弱文化的安全力。人们形象地把美国文化全球化政策概况为美国饮食文化“薯片”、美国的电影文化“大片”、美国的科技实力“芯片”,简称“三片”。资本主义国家将自己的文化不断地向各民族国家输出和渗透,潜移默化影响人们的价值观,试图用一种“普世文明”、“普世价值”推向世界各国。美国教授塞缪尔·亨廷顿提出的“文明的冲突”论,认为世界的冲突根源是文化方面的差异,影响世界关系的将是“文明的冲突”。资本主义国家在网络中培植西方言论的代理人,故意挑动事端,制造不和谐因子,激发群众不满情绪。利用新媒体不受地域和时空限制的特点,宣扬以中国要争霸世界为内容的“中国称霸论”、以中国已成为世界巨大威胁的“中国威胁论”等内容,让人民相互敌视,造成社会动荡,试图取代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中的领导地位,最终达到分裂我国政权的意图。

最后,传播文化碎片化。自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后现代文化思想融入中国,以市场化、商业化、快餐化的思想影响着中国青年一代,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后现代文化的强烈冲击下支离破碎,中国文化面临碎片化状态。在新媒体时代伴随手机媒体的广泛使用,受众接触媒介的时间也从传统大众传媒的整块时间转变为现在的碎片化时间。文化的碎片化,传播时间的碎片化,造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化的传播过程中不断被解构,碎片化的文化被物质欲望、金钱利益等内容充斥,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社会地位有所减弱。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播力提升的现实路径

第一,牢牢打造新媒体文化传播平台,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不动摇。人人都可能是文化传播者的时代,要加强对目标人群的宣传教育,引导新媒体使用者理性用网,传播身边的正能量。文化领导权的确立不在于强迫大众违背自己的意愿和良知,屈从于自己的权力压迫,而是让个人心甘情愿、积极参与并被同化到统治集团的世界观或者说意识形态中来。[5]我国文化传播遵循媒体发展规律,契合人民心愿,为百姓发声,助力社会发展。第二,弘扬社会主旋律,凝聚思想文化共识,充分发挥引领作用。政府应对媒体行业进行宏观调控,引导媒体行业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新媒体的多种表现方式,保持内容的导向性和形式的新颖性,增强国外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解与本国人民的文化认同。国内教育应融入高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借助媒体公众号、客户端,加强校园文化的熏陶,把握住重大节日和纪念活动,定期进行红色革命传统文化宣讲,使红色文化充斥整个校园。从教育源头开始进行主旋律的宣讲,提高人民的认同感。最终形成内外合力,推动新时代的中国价值观成为世界主流价值观之一,提升国家文化传播力,进而提升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第三,完善新媒体工作者培养机制,提升整体人文素养,做合格的“把关人”,用积极饱满态度打造丰富多彩的网络平台。文化作品要以人民为中心,发挥群众的作用,体现人民群众的光和热,从宣传走向传播,建立中国特色文化传播话语体系。满足不同社会层次、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工作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通过故事题材寓大于小,发掘有贴近群众生活、有人情味的故事,深入百姓实际生活中,关注社会的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播力是一个动态、不断发展的过程,需要以全面发展的眼光持续关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占领宣传主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凝聚主流意识形态的共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媒体工作者要淡化“硬身份”打造“软身份”,丰富全人类文明宝库,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猜你喜欢

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窥探文化
谁远谁近?
繁荣现代文化
构建文化自信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