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加分政策对农村学生的影响
2019-03-22郭韵奇中共益阳市委党校
郭韵奇 中共益阳市委党校
一、高考加分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程序公正不足
高考加分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程序公正,表现为操作过程中的封闭性,导致高考加分出现不公开和难以接受监督的问题。高考加分政策作为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过程需要经过相应程序。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高考加分政策由相关部门直接制定,制定过程很少举行听证会和座谈会,少有书面征求民意的行为。涉及绝大部分家庭利益的高考加分政策,在相对封闭环境中出台,最终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照顾了利益集团利益。由于程序公正的不足,高考加分政策必然受到相对广泛的质疑。在社会舆论压力下,高考加分程序正进一步完善。目前,高考加分名单和加分理由已经正式向全社会公布,接受全社会监督。但是,高考加分程序仍有待完善。
(二)统一标准缺乏
高考加分政策统一标准的缺乏首先表现为高考加分项目的分散。在制定高考加分项目时,部分省份为了促进本地经济发展,将高考加分政策作为吸引投资和人才的奖励政策,忽视了高考加分政策的教育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多种多样的高考加分项目必然出现。其次表现为加分标准的不同。部分省份在高考加分项目相同的情况下,具体加分多少出现不同,有的省份加分比较多,有的省份加分比较少。另外,对于相同的全国性竞赛,部分省份规定加分对象为取得前五名的选手,而有些省份规定取得前十名选手可以加分。不同的高考加分项目和不同的加分对象,反映高考加分统一标准的缺乏。
(三)政策异化普遍存在
高考加分政策的制定,是为了完善高考制度,促进教育公平发展。但部分地方政府将高考加分政策异化为服务招商引资、吸引人才的工具,偏离了高考加分政策设置的初衷。比如,天津、广东、江西、河北等省份曾经为了吸引归国人才、奖励纳税大户和拉拢金融高管,实行对上述人员子女高考加分政策。部分地方政府制定高考加分目的不是为了实现教育的公平,不是限定在教育范围内,而是将高考加分作为施政工具服务于地方的经济发展。由此可见,高考加分政策目标出现了较大程度的异化。
二、高考加分政策对农村学生的影响
(一)改革开放前的积极影响
改革开放前的高考加分政策主要表现为优先录取政策。在这个阶段,高校录取学生的重要参考条件为政治忠诚。中国是工农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决定了农民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体现了农民对国家政权的忠诚。在教育领域,为了突显农民在国家政权中的主人翁地位,国家制定了相关政策以提升农民的大学入学率。农民在相关政策扶持下,进入大学的比率得到了一定程度地提高。在文革时期,这样的政策扶持达到了顶峰,大批农民由此走进大学。尽管上述政策的实施造成了高校学生质量的严重下滑,但从整体来看,改革开放前的高考加分政策更加有利于农村学生上大学。
(二)改革开放后的不利影响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高考加分政策发生了较大转变。政治忠诚不再是高考加分政策的最重要考虑因素,而学生个人表现成为重要的参考因素。高考加分政策由此对学生个人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个人能力包括学习成绩和其它因素。通常情况下,学习成绩优异和其它方面能力突出可以得到高考加分。然而,除了学习成绩优异具有客观评价标准外,其它方面能力突出的评价标准缺少统一尺度。在人情社会的中国,评价标准的模糊导致高考加分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异化现象。改革开放后的高考加分政策对于缺少家庭社会资本支持的农村学生来说产生了明显不利的影响。
首要表现为农村学生获得高考加分的比例较少。这种比例划分应当从大学扩招以前和大学扩招以后两个方面分析。大学扩招以前,我国大学教育实行精英教育。农村学生考取大学意味着进入精英行列。这个阶段,农村学生通过高考加分的比例偏少。大学扩招以后,我国大学教育逐步走进大众教育。接受大学教育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大部分青年能够进入大学。最近几年,我国高考录取率达到了很高的比例。这个阶段,竞争的不再是能否进入大学,而在于能否进入重点大学。这个阶段,衡量的标准成为了农村学生通过高考加分政策进入重点大学的比例。根据数据显示,农村学生进入重点大学的比例下降明显。通过高考加分政策进入重点大学的比例不多。
其次,高考加分政策强化了农村学生的阶层弱势地位。农村学生处于社会阶层弱势地位,社会资本、家庭文化资本相对较少。对于农村学生来说,高考相对较为公平。但是,随着高考加分项目的不断增加,高考总分数包括高考成绩和高考加分。高考加分存在一些问题,不仅受到广泛质疑,而且导致高考公平性被削弱。通过造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方式获得额外高考加分,一般而言只有社会资本雄厚的家庭才能做到。这类家庭由此较好地维持了较高的社会阶层地位。但对于缺乏社会资本的农村学生来说,他们很难通过上述方式获得高考加分。高考加分政策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农村学生的阶层弱势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