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融媒体时代编辑记者的复合能力构建
2019-03-22张苑云南广播电视台
张苑 云南广播电视台
融媒体时代将新媒体的优势彰显出来,同时也保留了传统媒体的积极作用,二者的融合推动了产业的升级,使新闻内容朝着多维传播的方向发展。基于这一时代背景,编辑记者的自身能力与职业素养越来越重要,为了加快人才升级的脚步,编辑记者需坚持新闻内容质量,围绕着主流价值提升自我学习能力,使自己成为技术驱动下的复合型人才。
一、新闻编辑记者构建复合能力的重要性
对于一名新闻编辑记者来说,新闻采访与稿件编辑就是自己的本职工作,优质化的采访可以拉近自己与受众的联系,为其展现生动而形象的新闻内容。精炼的文字可以让采访的内容以最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受众。因此,记者与编辑的工作相互协调,进而突出编辑记者的职业重要性。分析编辑记者构建复合能力的现实意义,具体如下:(1)提升新闻市场竞争力。融媒体时代的发展使人们传统的娱乐方式被改变,获取新闻消息的渠道被拓宽,受众可以使用智能手机通过APP软件查询新闻内容。网络新媒体已渗透在各个领域,编辑记者面对职业挑战,需要构建复合能力,使自己既可以完成采访工作,又能胜任编辑工作,从而在保证新闻价值的前提下提升新闻市场竞争力。(2)提升编辑记者综合素养。作为编辑记者,对事件的洞察力可以反映他们的职业素养,且编辑记者会对事件提出自己的看法。编辑记者构建复合能力,同时也要保持本心,坚守原则,根据实际保证新闻内容的真实性,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去完成本职工作。(3)保护受众知情权。编辑记者为受众传递新闻消息时,可以通过构建复合能力来保障群众切身利益,让新闻内容真实的展现在群众眼前,使对方知晓事件的全过程。同时,编辑记者需要及时发表自己的看法,给出中肯建议,维护新闻内容的主流价值形象[1]。
二、融媒体时代编辑记者的复合能力构建
(一)牢记责任与使命,积极传播主流价值
无论是传统媒体时代,还是融媒体时代,新闻舆论工作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灵魂,也就是新闻观。随着互联网技术与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媒体领域发生变化,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走向融合发展的道路。作为新闻行业从业人员,编辑记者的职业信仰不能变化,坚守的新闻观更不能有所改变,在坚持传播主流价值的新闻内容时,编辑记者需要构建复合能力。现如今,很多媒体选择在微信或微博上谋求发展,例如创建微信公众号,编辑记者定期在公众号内发布内容,吸引微信受众关注该公众号。且文章最下方有评论板块,受众观看新闻内容后会写下自己的理解,编辑人员可以与之沟通,了解受众的需求,在下次采访时也会问到人们想要迫切了解的内容。要求编辑记者积极顺应融媒体时代的发展潮流,面对传统纸媒企业裁员的压力,对自身工作能力转型,使自己的复合能力可以适应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产业链。
编辑记者应稳定自我心态,坚守职业本心,创建复合型思维模式,扩大自己的职业格局,随着行业的竞争而提升自我实力。编辑记者可以依照网络新媒体的发展规律,探索新闻内容在受众群体间的传播特点,培养自己的互联网思维,使新闻报道深入到所有受众群体间。以坚持党性与主流媒体为基础,优化对主流价值内容的报道。主流媒体应迎合融媒体时代的优势提升舆论引导力,强化社会责任感,在坚守报道的权威性同时,提升内容的深度,同时转变原有的思维定式,从来自群众的生活实际入手,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强化其精神力量[2]。
(二)打造优质化新闻内容,提升新闻价值
网络新媒体平台的应用,使编辑记者在坚持内容原创的同时,也会推动内容的优质化。比如《朗读者》和《见字如面》等节目,这些节目就是通过优质化内容来提升新闻的传播价值,从而提升了节目的收视率,使节目拥有了较好的受众口碑。由此,编辑记者需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坚守职业特有的匠人精神,不断打造优质内容,推动产业升级。对此,以下建议可供参考:(1)扎实采访与编辑两方面的基本功。编辑记者不仅要保证内容优质化,还要立足于内容的品牌打造,让文章内容突出自己的个人风格,使受众看到该编辑记者的能力,也让行业看到自己的擅长之处。在过去,记者与编辑工作需要合作才能完成内容的发布,而构建复合能力后,编辑记者不仅可以采访受众,还能通过自己策划来完成稿件编辑工作。对此,要求编辑记者确保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不断扎实自己的基本功。(2)合理应用权威资源。编辑记者应科学分配碎片化时间,从中获取优势性话题,以吸引受众为目的制作优质内容,同时发挥资源优势,对信息源加以拓展,在发布内容的同时宣传社会正能量。
编辑记者应学着驾驭网络语言,将通俗易懂的词语与网络热词相匹配,也可以加入表情包或网络热图,提升内容的传播效果。这样做可以让新媒体平台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风格,提升自身影响力。比如,当编辑记者在报道政治类或经济类新闻时,为了让读者清晰了解这些生硬的术语词汇,编辑记者可以选择网络语言去解释这些词汇。解放军报客户端曾在神舟十一号发射的时候推出了一篇名为《中国航天,让月亮姐姐不再“蓝瘦”“香菇”!》,这是一篇科技类新闻报道,文章名字却充满了网络气息,文章内容中虽然依然有专业术语,但编辑人员同时配以趣味性语言说明,使读者可以从航天话题中感受我国的高新技术,更是在其中看到了传统文化的意象表达,文章更具有人情色彩。此外,编辑记者还在其中应用了漫画与表情包,这些网络语言的使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而是要编辑记者通过日积月累逐渐体会,将传统的编辑工作与网络编辑工作融会贯通,最终实现新闻传播的创造性实践[3]。
(三)立足于技术优势,实现采编工作的创新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编辑记者在构建复合能力的过程中也要认识到数字化新闻内容的传播意义,提升采编技能,掌握新媒体平台的发布技术,加强与受众的互动,从中得到反馈。CNN为了迎合全媒体时代的发展潮流,推出了数字化发展战略,要求记者转型升级为全媒体记者。也就是说,记者不仅要负责内容策划与拍摄,还需要根据全媒体新闻采编流程为所有新媒体平台提供稿件资源,并掌握数字化采编和跨平台新闻发布技能。编辑记者应熟练应用PS、Flash以及SPSS软件,对各类场景模拟制作,突破以往编辑记者工作的技术难题。
要求编辑记者拥有数据意识,合理应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对信息的采集。媒体编辑咪蒙作为互联网现象级文章发起人,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发布文章获得了1000万微信粉丝,文章每日阅读量可以超过300万。编辑记者可以通过分析数据来了解受众的阅读习惯和话题喜好,随后,编辑记者从海量数据中寻找有价值的内容,提升自我数据分析能力,进而实现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近年来,新闻直播的形式逐渐成为行业的发展常态,写稿机器人、视频直播以及虚拟现实生产出了体验式报道产品,这就是基于技术驱动的媒体报道升级。因此,编辑记者应强化产品意识,利用大数据发掘系统,为内容素材发掘舆论热点,改进以往的编辑思路,将内容打造为引导社会舆论的产品。在发布优质内容的同时,编辑记者应深入挖掘问题产生的原因,引发社会深思。例如《读者》杂质创建了《读者书房》客户端,以创意式产品拓宽了产业发展渠道,也吸引了更多受众阅读产品。
三、总结
总而言之,融媒体时代下,媒体的传播模式得到创新,新的传播技术改变了以往编辑记者的工作方式,也更新了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理念。媒介的融合发展为编辑记者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通过创建复合能力可以实现编辑记者的转型发展,从而提升自我专业技能,为融合媒体时代的新闻采编工作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