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认知失调理论探讨调剂生专业认同感对学习适应性的影响研究

2019-03-21张琦李晓莉林逸雯

现代交际 2019年2期

张琦 李晓莉 林逸雯

摘要:目的:结合Festinger的认知失调理论对专业调剂、专业认同感及学习适应性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采用大学生专业认同问卷、大学生学习适应性问卷对华中师范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三所高校共400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1)在高认同感水平上,调剂生与非调剂生的学习适应性差异不显著,说明调剂生可以通过自我认知的调节,提高专业认同感,进而建立良好的学习适应性;(2)专业认同感可以很好地预测学习适应性,调剂没有显著影响学习认同感对和学习适应性关系的方向或强弱的改变。

关键词:调剂生 专业认同感 学习适应性 认知失调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2-0166-02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扩招,考上大学已经不是一件难事。现如今,人们关注的焦点已从能不能上大学转向了上什么层次的大学、读什么专业的问题上。大学生对其所读专业的认同感能够影响大学生对其专业的学习情况。[1]王晓燕的研究表明,自主选择专业的大学生专业认同水平高于其他专业志愿选择的类别,专业调剂生则普遍存在专业认同水平不高以及职业决策困难的情况。[2]了解专业调剂与否对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影响程度可以反映大学生学习的客观现状。基于此,利用Festinger认知失调理论探讨调剂生的学习认同感和学习适应性,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Leon Festinger的基本假设是个体有维持内心平衡的基本需要,一旦不平衡产生,心理就会承受一定的压力,促使人改变并试图恢复平衡。[3]当面对新情境时,个体在心理上将出现新认知(新的理解)与旧认知(旧的信念)相互冲突的状况,为了消除这种冲突矛盾带来的不适,个体在心理上倾向于采用两种方式进行自我调适,其一为对于新认知予以否认;另一为寻求更多新认知的讯息,提升新认知的可信度,借以彻底取代旧认知,从而获得心理平衡。另一方面,Leon Festinger认为人是理由化的动物,人们没有那么多想使自己正确的动机,而有相信自己正确的动机。

本研究将对专业调剂、专业认同感与专业适应性的关系进行研究,结合Festinger的认知失调理论,从而解释专业调剂与大学生适应性的关系,以及专业调剂对专业认同感和专业适应性关系的影响。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调剂生,因而采取大范围取样,再筛选出符合要求的研究对象的方法。研究者分别从华中师范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三所高校共抽取了400名大学生,发放400份问卷,有效问卷342份,有效率达到91.71%,其中男生131名,女生212名;调剂生68名,非调剂生274名;大一16.3%,大二35%,大三37.6%,大四11.1%;文科生34.1%,理科生54.2%,其他11.7%。

(二)研究变量和工具

1.大学生专业认同问卷

采用的是秦攀博编制的大学生专业认同问卷,问卷提取出四个因子:情感性专业认同感、行为性专业认同感、适切性专业认同感和认知性专业认同感,共24个题目,其中有1题为主观感受题。量表采用5点计分,“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给予1~5分的评定,得分越高,专业认同就越强。本研究中情感性专业认同感、行为性专业认同感、适切性专业认同感和认知性专业认同感四个分量表项目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是0.893,0.835,0.689,和0.740,本研究中的总问卷项目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46。

2.大学生专业适应性问卷

采用的是唐文清编制的大学生专业适应性问卷。该问卷包括专业承诺、专业学习动机、专业学习行为、专业自我效能四个分量表,共38个项目。量表采用4点计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给予1~4分的评定,得分越高,专业适应性越好。本研究中专业承诺、专业学习动机、专业学习行为、专业自我效能四个分量表项目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是0.755,0.672,0.688和0.809,本研究中的总问卷项目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05。

(三)数据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和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在样本统计中,总计343人,調剂生占19.8%,非调剂生占80.2%;男生占38.2%,女生占61.8%;大一占16.3%,大二占35%,大三占37.6%,大四占11.1%;文科生占34.1%,理科生占54.2%,其他占11.7%。

描述统计结果显示,认同感均值为3.44,标准差为0.66(M调剂=3.32,SD调剂=0.60;M非调剂=3.47,SD非调剂=0.68),适应性均值为2.69,标准差为0.36(M调剂=2.65,SD调剂=0.31;M非调剂=2.70,SD非调剂=0.37)。调剂生与非调剂生相比,优等生比例较低,中等生比例略高,差生比例略低;获得国家奖学金的比例较高,获得校级一等、二等和三等奖的比例略低,未获得奖学金的比例略高。

(二)调剂组与非调剂组学习认同感、学习适应性的比较

将大学生按照调剂与否分为调剂组和非调剂组,再以认同感水平高低分为调剂高分组、调剂低分组、非调剂高分组、非调剂低分组。

对调剂组和非调剂组的认同感高低分组分别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调剂高分组与调剂低分组差异显著(t=-14.467,p<0.01),非调剂高分组与非调剂低分组差异显著(t=-24.465,p<0.01),说明分组有效。

比较调剂组内高分组和低分组学习适应性的差异,t检验结果显示,调剂高分组的学习适应性与调剂低分组的学习适应性差异显著(t=-9.404,p<0.01)。同理,对非调剂组进行t检验,发现非调剂高分组学习适应性与非调剂低分组学习适应性差异显著(t=-11.88,p<0.01)。由此,说明学习认同感与学习适应性可能存在相关关系,需要进一步验证。

进一步比较调剂组高分组与非调剂高分组的学习适应性,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得到调剂组高分组与非调剂组高分组学习适应性差异不显著(t=-1.745,p>0.01),说明调剂生通过合理的认知调节,产生较高的学习认同感,可以和非调剂生达到同等的学习适应性水平。

(三)调剂、学习认同感和学习适应性三者的关系

因学习认同感量表采用5点计分,学习适应性量表采用4点计分,所以将二者转换为标准Z分数,做皮尔逊积差相关,得到相关系数r=0.672,p<0.01,说明学习认同感与学习适应性在0.01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

在学习认同感与学习适应性显著正相关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回归分析。选取学习适应性为因变量,学习认同感为自变量。通过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模型,得到回归方程为Y=1.424+0.367X,其中拟合度指标R2=0.45,回归方程有效性的方差分析结果F=280.558,P<0.01,回归系数的显著性经验结果t=16.750,p<0.01,达到很显著的水平。

(四)调剂作为调节变量的检验

在学习认同感对学习适应性的预测中,调剂与否并没有直接影响自变量与因变量,推测调剂与否作为调节变量起作用。层次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交互项系数P>0.05,差异不显著,即调节效应不显著。

三、讨论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调剂生与非调剂生相比,优等生比例较低,中等生比例略高,差生比例略低;获得国家奖学金的比例较高,获得校级一等、二等和三等奖的比例略低,未获得奖学金的比例略高。说明调剂生与非调剂生在学习成绩的差异上不明显,这对验证费斯廷格理论提供了一个大的方向,即调剂生可能改变其认知而改变其行为,最终导致学习成绩的不同。

(二)费斯廷格认知失调理论的验证及应用

基于费斯廷格认知失调理论,当学习压力使大学生必须承认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是不会有好的学习成绩这一认知时会使其产生不快,为降低这种令人不快的认知失调,大学生可以改变其对调剂专业的态度,即提高对调剂专业的认同感,使之与自己的行为(好好学习)相一致。本研究将调剂组和非调剂组分别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得到调剂生高分组与非调剂生高分组在学习适应性上差异不显著。说明大学生在知道自己的专业被调剂后会由原先的认知即被调剂的专业并非自己所选可能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到被迫接受被调剂的专业,而使自己学习成绩提高。大学生在这种冲突矛盾下,为了安慰自己不平衡的认知减轻自己由矛盾引起的痛苦感而改变自己对专业的态度,让自己尽快适应并且喜欢这个专业。在我们的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调剂组和非调剂组在高认同感水平下,学习适应性没有显著差异。调剂生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认知来调节其专业认同感的水平,通过这样调节认知,提高对学习的认同感,最终改变学习适应性以提高学习成绩。

(三)调剂、学习认同感和学习适应性三者的关系解释

在研究大学生对专业认同感和学习适应性﹑调剂与否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发现调剂与学习认同感、学习适应性相关性不显著,而大学生的学习认同感和学习适应性是呈正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672,且通过回归分析确定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对学习适应性有线性影响。根据以上结果,进一步探讨调剂与否作为调节变量而影响着专业认同感对学习适应性的关系。

(四)调剂作为调节变量的解释

当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与学习认同感的关系受到调剂与否的方向或强弱的影响时,调剂这一变量被称为调节变量。调节效应的主要前提是大学生学习认同感与适应性是正相关且调剂与否与两者关系不显著时,这时的调剂为大学生学习认同感和适应性的调节变量。但通过本研究的数据分析并没有验证这一点。分析原因,可能是取样样本数量不够且只限于武汉的三所高校所导致的。

四、结语

本研究表明调剂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失调,部分同学通过自我认知的调节,可以达到与非调剂生同等水平的专业认同感,同时建立良好的学习适应性。专业认同感可以很好地预测学习适应性,调剂没有显著影响学习认同感对和学习适应性关系的方向或强弱的改变。

参考文献:

[1]孔慧,吳敏榕,韦燕云.高校大学生专业认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

[2]王晓燕.被转专业大学生专业认同的现状及与职业决策困难的相关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

[3]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7-28.

责任编辑: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