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招标采购低效能的成因分析及控制途径探讨

2019-03-21苗广印

商场现代化 2019年1期
关键词:招标采购效能控制

苗广印

摘 要:招标采购作为采购工具的一种,因其能更好地实现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建立良好的招投标市场环境,在较大程度上杜绝腐败行为的发生,所以被广泛接受和使用。本文从介绍采购效能的定义入手,列出了招标采购效能低的几种表现形式,并分析了导致效能低的主要原因,最后从招标文件编制、合理运用评标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控制招标采购效能的几种途径。

关键词:招标采购;效能;控制;评标方法

一、招标采购低效能的表现

1.研究招标采购效能的必要性

研究招标采购效能,主要是因为目前招标采购应用比较普遍,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招标采购方式的效能却不一定比其他采购方式的效能更高,为了更好地发挥招标采购的优势,必须分析原因,找出问题所在,并加以解决。

(1)招标采购已经得到普遍应用

从2000年我国颁布招标投标法至今,招标采购已经成为各类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主要采购方式之一。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规范的程序能最大限度地保证采购在形式上的公开、公平和公正。其次,招标采购能够获得公平合理的市场价格。另外,招标采购能够有效地提供招标过程文件,为后续的稽查等工作提供保障,同时也能很好的规避和减少腐败的发生。之所以得到普遍应用,招标采购方式才更具有研究价值。

(2)招标采购方式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缺陷

在招标采购实践中,经常会出现采购结果偏离采购目标的情况。拿作者在曾经供职的工程建设公司做的一次阀门招标采购为例:共五家公司参与投标,一家技术废标,一家商务废标,最后三家竞标,评标方法为经评审的最低评标价法。最后中标的企业为公司长期合作的供应商,一切看起来都很正常,程序也合法合规。但是,在将本次中标单价与该公司之前采购过的历史价格进行比较,本次每台的价格都比原来高出近50%,怀疑是串标,但没有证据。最终公司不得不为此多支出近50%的成本,与其招标倒不如参照历史价格进行单一来源采购更有效。出現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在招标过程中怎样最大程度地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使效能最大化,是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2.招标采购低效能的表现形式

招标采购表现为低效能主要是招标采购结果并没有达到招标方预期的效果,甚至偏离项目整体目标,影响项目成本和进度。衡量招标采购效能高低并没有一个量化的标准,往往是通过一些具体表现来判断。

(1)劣质产品中标

招标方往往是希望采购到价廉质优的产品,但结果可能会发现,招标采购的产品却是质量低劣或者根本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究其原因,往往是在招标文件中对产品性能指标描述不清。

(2)高价中标

高价中标主要是指高于该产品市场公开报价或历史中标价格中标,包括高品质产品高价中标、劣质产品高价中标等情况,如夏利汽车以帕萨特的价格中标。究其原因主要是供应商资深、技术要求和评标方法等存在问题。

(3)低于成本价中标

在采购实践中经常遇到的情况是,投标人在以低价中标后,在技术方面做替代方案,或采取不平衡报价法中标后,做工程量变更,获批后仍能获得较大的利润。要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就必须规范后续合同执行,避免供应商与设计人员串通,先低价中标,再通过变换配置、材质等获得利润。

(4)招标结果导致合同执行困难甚至中断

一个看似完美的招标过程,有时在合同执行中往往会发生很多不可预知的困难,这时再回头查找原因,往往是在招标过程发现问题,或者是供应商入围审核不严,或者是技术商务标准和评审方法不科学。笔者曾经经历购买国外进口阀门,应为浮动式,结果供货后才发现是固定式,完全偏离了招标采购的目标。查找原因,厂家认为在投标文件中提供的就是固定式,是招标方自身审查不严,双方各不相让,因金额较大,最终只能提交仲裁。

二、招标采购效能低的原因分析

1.招标采购参与方的目标往往偏离项目总体目标

招标采购效能研究的是招标人(项目总承包方)的采购目标与采购结果之间的关系,这里的采购目标是招标人确定的符合项目总体技术和经济要求的目标。而招标人的招标行为涉及到多个部门,如采购部门、设计部门、使用部门、评审委员会等。每个部门的采购目标和招标人的目标相同或者不同,有时甚至可能相反。他们的目标势必会在其编写的相关招标文件中加以体现,从而影响到招标人的总体目标。比如,采购部门为了后续合同执行顺畅,减少合同变更,处理质量问题等,会倾向于采购更优质的产品,如果有采购成本节约的奖励,他们又会倾向于采购到更低廉的产品。设计和使用部门无疑更倾向于采购到高质量的产品,而往往不关心成本。当部门的目标与招标人的目标冲突时,招标采购就很容易表现出低效能。

2.技术商务要求的差异导致招标结果的截然不同

招标文件中技术和商务要求对招标结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求越高,符合的投标人越少,反之亦然。如下图,沿着横轴向右表示采购成果档次越高,沿着纵轴越向上表示市场上竞争者的数量越多。如何编写商务技术文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招标人的采购目标是否能够实现。

以采购汽车为例,招标人的目标是采购类似帕萨特的中级车,如果技术商务指标太低,最终很有可能中标的是夏利,而要求太高,又可能奥迪中标,所以,图中这条竖线如何画,靠左还是靠右很关键。画线的标准无疑就应该是招标人的采购目标,而文件的编写部门是否在招标人的采购目标中融入了自己部门的目标,这就需要招标人用控制的手段进行判断和修正。

<E:\2019年商场现代化杂志社\1期\内文图\24.jpg>

3.评标方法的不同导致招标结果具有倾向性

(1)技术、商务和价格的权重

技术、商务和价格的分值比例是倾向于技术优先、综合实力优先还是价格优先,能最直接的体现出招标的目标。

(2)计分方法

计分方法有很多,但总体来看,无外乎两种,一种是将所有评价项进行打分,按权重进行加权汇总,最后得分最高者中标;另一种是将所有评价项按一定比例折算成金额,金额最低者中标。折算的公式不同,评分的差距也会不同,直接影响厂家采取的报价策略。

(3)基准价

在价格评分中往往会以某种价格作为基准价,同时赋予价格满分,而投标人的价格按照既定的公式与基准分进行比较,同时算出该投标人的价格得分。其中以什么作为基准分尤为重要。比如价格评分公式为:价格总分为40分,投标人价格分=40*(1-(投标人评标价—基准价)/基准价)。将各投标人评标价平均数和将最低投标价作为基准价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如采用平均价,供应商无论优劣,都会向所采购标的物的社会平均价靠近,从而是劣质产品也会报价较高。如果采用最低价为基准价,则投标人都会尽量向下压价,对低价产品有利。

(4)技术、商务和价格的分值跨度

在評标中,技术、商务和价格会分别被赋予的分值(总分一般为100分,有时商务和价格不分开),看似它们相互独立,其实各个评分方法的分值跨度对评审结果以及投标人的投标策略有着很大影响。如果技术分值跨度大,价格分值跨度小,那么投标人会着重技术,用技术的优势去弥补价格的差异。相反,如果价格跨度大,则报价又会变得更重要。

4.评标参与者的主观因素影响招标结果

影响评标结果的评标参与者主要是评审委员会中的评审专家和招标人代表。如果评标方法里有需要评审专家主观打分的情况,每位专家会因为经验及专业水平的不同打出不同的分值。所以,评审方法中打分的量化程度越高,专家的主观影响越小,反之亦然。招标人代表往往会向评审专家转达招标人或某个部门的意见,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左右专家打分的倾向性,继而影响到招标结果。

三、招标采购效能的控制途径

1.提前做好招标文件的审核和推演

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如何使招标结果达到招标人的采购目标,但招标实施涉及多个部门,要避免各个部门的目标与招标人的目标产生偏差,应由招标人高层部门、公司领导或项目经理直接牵头,审核已形成的招标文件,删除其中与采购目标相违背的内容。同时,招标人可以通过采购内容的编制,在合法合规的条件下,体现招标人自身的招标倾向性,达到控制采购目标的目的。

同时,为验证招标文件的可操作性及招标结果的可控性,应按照招标文件,进行推演,通过操控评标方法和内容,提高招标人中意的公司的中标几率。当然,这样做也会给腐败创造空间,这应当是审查腐败的一个关键部分。

2.用评标内容和评标方法控制效能

(1)利用投标入围条件控制效能

资质评审是投标人能否参加投标的门槛,招标人可以利用这一门槛,将不符合招标采购目标的投标人拒之门外,让符合的或自己有倾向性的投标人入围。这就要求对投标人资质设定好与目标相对应的条件,并进行严格的审定,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控制采购效能。

(2)利用技术、商务和价格的权重控制效能

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对技术、商务和价格的分值比例进行调整,以体现出招标人技术优先或商务价格优先的目的。技术难度越高,分值比例应越高,反之越低。

(3)利用价格分与非价格分各自分值间的跨度控制效能

原则上某一部分的分值设定应与另一部分的分值设定相匹配,即无论对投标文件哪一部分的分值设定, 在折合“每分值多少钱”时,应坚持每部分都基本相等的原则。

(4)利用不同基准价控制效能

用夏利和宝马车打个比方,很明显,在技术分差异较大的情况下,采用平均价为基准价,则更倾向于宝马中标;如果按最低价为基准价,在技术分差距不大的情况下,无疑夏利中标的几率增加。

(5)利用评标方法量化程度控制效能

评标打分的方法量化程度越高,专家发挥个人意见的空间越小,反之亦然。招标人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来控制自身招标采购的倾向性,继而实现自己的采购目标。如果招标人对技术商务不够明确,想充分听取专家的意见,则可以降低量化程度,反之,如果对招标目标已经很明确,则可提高量化程度。

3.进行效能稽查

从上面的分析得知,招标人可以通过控制招标文件中的不同内容来达到控制招标效能的目的,但是控制方法利用不好,也很可能滋生腐败。比如,招标人和某投标人有串通,则在招标文件条款中就会加入更有利于该投标人的技术、商务条款以及相应的评分方法。所以,招标人不仅要在招标文件发出前对文件进行审核,尽量规避其中不利于公司招标目标的倾向性条款,而且要对招标过程和结果进行稽查、评价和考核,以减少或避免其在合法合规的旗帜下,发生违法违规的情况。

招标采购效能的稽查不是针对招标采购程序,而是针对招标采购内容的合理性、各个评审因素的切合程度,以及这些要素对招标采购效能的影响程度。这需要根据招标人的投标文件、评审过程、采购结果对整个招标文件要素进行推演,从中找出不合理的明显带有倾向性的地方,进而对相关人员进行核查,以检查其是否有主观故意或与投标人的串通行为。

四、结论

通过本文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在招标采购的过程中,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招标人可以通过控制招标文件中资质条件、技术要求、评审方法、基准价格、分值设置等内容来控制招标采购效能,使招标结果最大限度接近招标目标。当然,这也会给腐败创造条件,所以,在用好这些工具的同时要加强监管和稽查。

参考文献:

[1]俞烈.招标采购效能分析沙盘模拟实战,2015.

[2]慕青峰.企业招投标管理效能监察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石油企业,2012.

猜你喜欢

招标采购效能控制
立足优化设计提高作业效能
基于改进TOPSIS有人/无人机协同作战效能评估
油田三相分离器效能分析
油田三相分离器效能分析
建筑施工企业物资招标采购问题与对策研究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框架协议招标采购模式的应用
会计预算控制现状及方法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