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研究综述
2019-03-21邱思扬
邱思扬
摘要: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而红色文化资源既展现了红色文化的独特价值,其开发也推动了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四川作为红色文化大省,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因此,学界对于四川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价值意义及其开发路径进行了广泛研究,以期进一步强化红色文化的价值意义。
关键词:四川省 红色文化资源 综述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2-0080-02
一、四川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
红色文化是共产党带领下的中华各族人民在民族解放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四川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包括物质文化资源、精神文化资源以及具有指导意义的制度文化资源。四川红色文化源自于四川当地的文化之中,源自于生活,源自于人民。红色文化离不开生活,它反映了普通中国人民最根本的文化。四川红色文化资源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历史,昭示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真谛。[1]因此,应注重四川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广泛研究其开发路径,以期更好地服务于人民。
二、四川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价值研究
红色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价值,如政治价值、教育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等。四川红色文化资源尤其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可以通过弘扬和传承红色文化并挖掘其经济价值,进而推动川东北革命老区整体的经济发展。学界对于四川红色文化的价值有一定的研究,除了关于经济价值的研究,其他研究如下:
欧庭宇认为四川红色文化资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是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也是引领社会主流价值的鲜明旗帜。[2]作者在文中指出,四川是红色文化大省,通过开发红色文化资源,有利于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加大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创新及利用,拓宽红色文化传承的新路径。还应改进大学生社会主义实践活动,以潛移默化的方式让红色文化进一步融入大学生生活中。四川红色资源包括了爱国主义、团结一致以及奋勇拼搏等一系列崇高的精神。这些伟大的精神不仅能够激励大学生在新时代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还能让大学生自觉成为红色文化的传承者。
天浩然指出四川藏区红色文化的社会价值,总的来说是指其具有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健康发展的价值。当今中国社会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深层次的各种矛盾相继凸现,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加强四川藏区红色文化的社会价值导向作用,丰富和发展主流文化的价值,促进藏区的健康发展显得尤其突出。就红色文化的社会价值而言,可分为政治价值、教育价值。[3]作者在文中指出四川藏区红色文化具有丰富的社会价值,能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健康积极的价值引导。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发生巨大变化。因此,应深度挖掘藏区红色文化的社会价值,进一步引导人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川藏区红色文化具有政治价值。在开发利用四川藏区红色文化资源的过程中,人们能从中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先进的执政理念,进而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藏区红色文化还具有教育价值。推动四川藏区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在传承藏区红色文化资源的过程中能够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工作起到重要作用。
李万斌认为从远古的巴师伐纣、到近代保路运动的发起乃至抗日救亡的开展,从川东北诞生最早的共产主义组织到顽强生存的中共四川地下党,都折射了一个川东北人民所具备的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群体性格。[4]作者认为川东北地区红色文化独具特色,尤其是川东北红色文化具有记忆功能。其中一部分红色文化正在流失,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应该加强对川东北地区红色文化的宣传,各单位各学校应组织职工、学生进行红色文化追忆活动。如参观邓小平故居、朱德故居等。通过这一系列追忆活动,红色文化的记忆功能价值就显示出来了。人们通过讲解员的讲解,身临其境地体会当年革命先辈的动人事迹,将四川东北地区革命先辈伟大精神继续发扬下去。
三、四川红色文化资源开发路径研究
近年来,学界主要集中于四川红色旅游的相关研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加入世贸组织等一系列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的实施,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并且越来越重视精神生活的质量。因此,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且红色旅游成为人们的热门选择之一。四川省委、省政府积极推动四川红色旅游业的发展,并探索新的思路与方法。红色文化是中国独有的文化,是世界其他国家没有的文化。红色旅游也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旅游模式,是国外尤其是西方国家所不具有的。学界主要对四川红色资源中的红色旅游进行了分析研究,旨在进一步推动四川红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并弘扬四川红色文化。
刘建平认为整合三地红色旅游生态资源,设定跨区域体验式旅游线路。[5]作者认为红军长征路线是精品旅游路线,三个地区应互相整合资源共同促进红色旅游业的发展。但是甘孜州整体经济不发达且交通条件落后,应加大政府与企业的合作,多方参与共同推动甘孜州经济的发展,重点打造红色旅游业,让旅游带动经济进而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
陈哲敏认为应加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优劣互补,助推四川红色旅游文化对外传播向多媒体融合发展。[6]作者认为四川红色旅游资源不能仅停留在传统的宣传模式层面,应积极探索四川红色旅游资源新的宣传模式。首先,应加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进而促进红色旅游的宣传。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式各样的新媒体出现在人们的眼前。作者认为四川红色旅游资源不能仅停留在传统的宣传模式层面,应积极探索四川红色旅游资源新的宣传模式。应加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进而促进红色旅游的宣传。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式各样的新媒体出现在人们的眼前。新媒体具有时效性,便捷迅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整个社会。因此,红色旅游应具有时代特征,应大力推广在线旅游市场。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通过网络来发现和了解新的事物,通过借助微信、微博等平台可以让红色旅游地成为人们旅游的主要选择之一,进而推动整个红色旅游业的发展。
孙和平认为应加强领导,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7]首先,作者指出政府在红色文化的建设过程中是占主体地位、起主体作用的,在推动四川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工作中,政府应完善各类相关文件,并进一步创新方式方法。应积极鼓励各类企业参与其中,共同推动红色文化的建设工作。第二,政府应提供相应的政策保障,如鼓励引进创新型人才,人才是关键,四川大多红色资源地都处于落后欠发达地区,很少有高端创新型人才。因此,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完善相关政策引进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欧庭宇指出四川红色文化资源分布相对集中,呈现“一线两区”(一线是红军长征路线,两区是伟人故里和川陕苏区),如彝海结盟遗址、红军血战剑门关、刘伯坚烈士纪念馆等红色遗址,为青少年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场所。最可称道的是,四川至今还拥有较多健在的老红军战士,他们是宝贵的“口传历史”者。[8]作者在文中指出四川红色资源集中,各类纪念馆较多。在通过理论课程学习红色文化的同时,学校应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观纪念馆、红色文化基地等。此外,四川健在红军战士较多,学校可通过组织学生到老红军家中进行交流访问。通过老红军的讲述,能够更加近距离、更加真实地了解到当年红军长征的艰辛历程。
综上所述,近年来学界对于四川红色文化资源的研究较少。首先,对红色资源的价值研究主要集中于经济价值的研究。对红色资源的社会价值研究并不注重,在后期的研究过程中,应挖掘红色资源的社会价值,更深层次地展现红色资源的真正内涵与意义。第二,对于红色资源开发路径研究也不够具体深入。学界研究主要以红色旅游研究为主,以旅游带动红色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但是,四川红色旅游的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不够发达,到红色文化基地所花费时间长。相关从业人员专业度不够高,不能为游客提供更加全面的讲解,难以吸引游客的兴趣。在后期应加大对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进一步提升游客的旅游兴趣。除了对其旅游业的开发,还应进一步挖掘红色文化的教育功能。应在各大高校加大力度开展校园红色文化建设,丰富课程内容。加强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以红色文化的核心精神来提高学生文化道德修养,以期能够体现红色文化的教化育人的功能。
参考文献:
[1]欧庭宇.四川红色资源在培育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应用[J].决策与信息,2016(9):78-85.
[2]欧庭宇.红色文化与大学生社会主義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以四川省为例[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7(2):121-126.
[3]天浩然.四川藏区红色文化资源的社会价值及保护利用[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2,29(5):28-31.
[4]李万斌,陈岗,何志明.川东北红色资源类别梳理及其源流追溯——兼论红色文化价值提升途径[J].中华文化论坛,2012,4(4):138-144.
[5]建平,王洪树.四川藏区红色文化资源的当代价值与开发思路——以甘孜州为例[J].理论观察,2016(1):105-109.
[6]陈哲敏.四川红色旅游文化资源对外传播研究[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6(5):90-91.
[7]孙和平等.四川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
[8]欧庭宇.四川红色资源在培育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应用[J].决策与信息,2016(9):78-85.
责任编辑:孙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