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活化课前”的几种策略
2019-03-21李鹏程
李鹏程
【摘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先教”为“先学”。调动学生进行课前自主学习,充分做到“活化课前”。 笔者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总结了语文学科“活化课前”的几种策略。摄影微文、微课点播、合作交流,希望这几种方式能使学生用文学浸润生活,用思辨颐养青春。
【关键词】活化课前;摄影;微课;互评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平时,经常听到老师们抱怨:“上新课,学生总是对内容不够熟,如果课堂多给时间去读又完成不了教学任务,上新课總是觉得课堂流程不够顺畅。”这个问题我也遇到过,有时候感觉上课就像“老牛拉车”。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让我们习惯了在课堂上以教师的视角来牵引学生的学习;对于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老师们甚少要求。所以学生也习惯了,不必有“多余”的阅读,不必思考“多余”的问题,只需坐等教师在课堂上“拉”着自己走就行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先教”为“先学”。调动学生进行课前自主学习,充分做到“活化课前”。笔者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总结了语文学科“活化课前”的几种策略。
一、摄影微文,让文学浸润生活
什么是“摄影微文”?摄影微文是让学生先进行摄影,再根据所摄照片写出一小段文字的活动。为一张照片配上文字,趣味性强,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同时照片或镜头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是学生亲自捕捉的,学生更易从中收获真情实感的体验。这种形式为学生架设了一条从生活走向文学的桥梁。“摄影微文”的形式适用“活化课前”的过程,往往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同备课组黄敏老师在教学《背影》之前,先布置了一个任务:请同学们周末和父母一起游览南京浦口火车站——《背影》这篇文章中事件发生的地点,拍摄一组照片,选你最喜欢的一幅命名。学生的作品有《送别》《父女》《攀爬》《手拉手,一起走》等。黄老师并没有在课堂的一开始就把同学们的作品呈现出来,而是在讲到“作者写买橘这件事,重点抓住攀爬月台这个镜头来展现”时,顺势展示了同学的作品,并且提问:“你为什么选择这样一个情景把它拍摄下来呢?”有的学生说,这个情景体现出父亲和我之间的爱;有的学生说,这就是最动情的一个瞬间。在讨论中,学生得到了写作上的启示:写人记事,应该选择最动情的一件事,又要突出最动情的瞬间,更要抓住最动情的动作和画面,正如文中“特定镜头下的特定背影”。有了课前真切的生活体验,学生在课堂上对于文本内容和写作方法的习得就更加自然、深刻。
“摄影微文”不仅可以在阅读课前使用,更是“综合实践课”和“作文课”用以“活化课前”的良方。在一堂语文模拟访谈综合实践课——“以青春的名义,对话钟英校友”之前,我布置了课前任务:围绕“责任”这个主题,选取校园中的任意一个场景,将其拍摄下来,并为其配上一段简短的文字。这个活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许多平时苦于缺乏写作素材的学生,当他们以找寻“责任”为目的,带着相机这个“机械眼”,快乐地游走校园的时候,他们惊奇地发现,身边居然有那么多充满“责任感”的画面。在课堂活动中,我设计的一个环节是:每个小组互评并推荐一份摄影微文,向“叶兆言先生”介绍并赠送给他(叶兆言为钟英中学校友,此处由学生扮演)。这堂课上的讨论非常热烈,同学们都乐于向其他人展示,也特别有兴趣看到其他人的作品。展示时,真可谓精彩纷呈。一位同学拍摄了校园角落里一株小草,黄叶覆盖着青叶的情景,写下一句话“绿叶与黄叶,青黄相接;读书声与教学声,声声不息。这,就是校园的故事”。另一位同学则拍下了教室后面的两个垃圾桶,写下这样的话:“在教室的一角,两个‘灰头土脸的‘兄弟依偎在一起。他们只有一个‘工作:收进从外界来的垃圾,再将它们送走。这,只是小事;这,也是重责!”还有同学拍下了校园里的行道树、书法教室里的毛笔架等。其实,课堂上的精彩源于课前的预约,而最精彩的并不是课堂呈现,是课前活动中每个人发现美、创造美的经验。
二、微课点播,循章法走入文本
在日常学习中,“活化课前”最主要的任务仍然应该是让学生读书、读文章。那么,怎样让学生“愿意读”并且“会读”呢?“任务驱动——问题导向——学法指导”,是一条很好的路径。所谓“任务驱动,问题导向”,就是说教师想要学生在课前对文章达到怎样的认识程度,就要设计相应的任务,提出相应的问题。在“任务驱动,问题导向”的过程中又少不了必要的学法指导。这个时候,“微课”就能充分发挥作用了。微课程是一种在线教学微小视频文件,微视频的特点是微小内容、微少时间、微细讲解和微小数据。
在教学《春》这一课文时,我制作了微课《散文朗读方法指导——以朱自清〈春〉为例》。在这个微课中,我教给学生三个朗读技巧:读准停顿,表达感情有节奏;读出重音,表达感情有着落;控制语速,表达感情更有度。结合《春》中的具体语句,我进行了示范和点拨。课前学习了这个微课,学生知道了要去读文章,也知道了怎么读文章,有了学生充分的读,教师自然就不再有“老牛拉车”的无力感。
也许有人会说,这样的任务完全可以在课堂上完成,这样的指导也应该是课堂上的指导。但是课堂的目的应该是要让学生和教师的对话碰撞出更深层次的机智,让学生和文本的对话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更进一层,这就必须靠“活化课前”。
三、合作交流,用思辨颐养青春
培根说过,“一个小时的谈话要比一天的沉思更能给人以智慧。”某种程度上说,语文课堂本身就是对话的过程。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教师的对话,还有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在课堂上的表现形式往往是小组合作交流。而课堂上的合作交流囿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常常不够充分,有时也难免沦为小组内某个“学霸”的一言堂。笔者认为,更多时候,我们可以试着把这样的交流活动移到课堂之前。
笔者在教学《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之前,布置了这样一个任务:我们常说“诗中有画”,请你反复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诗,找出诗中的一幅画,用你的画笔把它绘制出来。布置这样的任务,是因为我们常常说“诗中有画”,也常常用文字分析诗中的“画”,却从没有真正动笔画一画。而我们学生,喜欢绘画的則为数不少,真的去画一画,与画笔对话的同时,大概会有新的认识吧。第二天语文早读,学生都把画作带来了。早读也是语文课前的一大资源,早读不仅可以自由朗读、集体朗读等,有时候辅以一些合适的交流活动,也能使早读增色不少。这堂早读课,就是同学们对于画作的介绍、评价、交流。我提前委派了一位主持人,而我自己则是一个听讲者、记录者。有两位相继介绍自己的画作,同样构思的是“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这句。第一位同学画了帐篷,帐篷中宴饮的主人和归客,还有弹奏胡琴等乐器的歌姬,应该说把诗中的画面翔实地描绘了出来;第二位同学的画作明显缩小了帐篷,帐篷外的雪景也表现在了整个画面上,歌姬奏乐已经被模糊处理了。这位同学解释道:“这样处理是为了加强画面的纵深感和层次感,诗中也是这样体现的!”听他说完,第一位同学和其他同学都鼓起了掌,我也立刻记下了关键词“层次感”。另一位同学构思的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在他的画面上,以群山为背景,马蹄印为主线,还有一个翘首站立,被风吹动披风的背影。有同学眼尖,立刻质疑道:“哪有人啊?山回路转不见君了呀!”绘画的同学一愣,竟没反应过来,亏得主持人问了一句:“这是谁呀?”底下开始有不约而同的“噢”声,“我”也在画面中了!笔者立刻记下关键词“有我之境,无我之境”。就在这欣赏与思辨之中,学生已经走近了诗歌,走入了诗歌,徜徉于诗歌的意境之中了。接下来课堂的重点就是总结画面的内容、表现手法以及把握诗歌中的情感了。本来较难的教学点,在此却水到渠成。
除了早读的时间,其实网络这个空间也常常可用于活化课前。开展“以青春的名义,对话钟英校友”活动之前,我在班级QQ群发出了撰写邀请函的征集令,希望同学们能写出一封得体、漂亮的邀请函送给叶兆言先生,邀请他参与我们的活动。此令一出,先是几个爱好写作的同学“揭榜”尝试去了,尝试过程中遇到困难他们会及时在群上反映出来,我一一在群上予以解答。引来了越来越多人“围观”,第一篇稿子上传群文件后,点击量很快超过了十人次。我也趁热打铁,赶紧在群上对第一份稿子予以评价,特别对写作者予以了正面肯定。这样一来,更多人开始跃跃欲试,第二、第三份稿子相继传上来。有几名作者自觉稿子不如别人,于是点开了私聊,向我求教怎么写得更好,颇有点“香菱学诗”的劲头。这样的交流,真正让我感到身为一名语文老师的幸福!
参考文献
[1]金陵.从微课程的属性认识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11).
[2]王跃平.主题摄影——为写作调味[J].好家长,2011(15).
(编辑: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