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文本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2019-03-21胡成水

课外语文·下 2019年1期
关键词:感悟阅读师生

胡成水

【摘要】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也是人的生存与发展之必需。阅读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思想感情,掌握文章表达方法,发展阅读能力与形成阅读习惯的过程,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部分。因此,我们广大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刻领会新课标,打破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以新的教学理念,教会学生多种的阅读方法,注重积累,培养语感,养成独立自主的阅读能力,以促进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关键词】阅读;师生;文本;感悟;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也是师生立足文本,教师教与学生学相互协作、共同探寻、摸索的过程。教师的阅读教学一定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认真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根据阅读教学特点,结合文本,科学地、发散地、充分地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和发散思维,让学生走进笔者的精神世界,也读出自己的感悟和见解。

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广大教师必须自觉地改变传统的“教文本”为“用文本”,即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力求做到“心中有文本,眼中有学生”,深钻文本,细研学生,着眼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文本内容和要求,以课标为依据,以文本的內容为立足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下面就浅谈我在课堂教学中是如何创造性地运用文本引导学生学习的。

一、把文本的内容“生活化”

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做到师生互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决不能充当“复读机”,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在课标的框架内创造性地使用文本,大胆地对文本进行取舍、重组、优化,精心设计出根据本班学生特点和认知水平,有利于学生参与的阅读教学环节。例如,我教学五年级课文(人教版)《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激趣:“如果你来到威尼斯,你愿意选择什么景物,拍下一张照片作为永久的留念呢?请说明理由。”同学们自读课文后,纷纷发表意见:有的说愿意和小艇留影,因为它是威尼斯重要的交通工具;有的说愿意请船夫教自己驾驶小艇留影,因为他们具有操纵自如的高超技术;有的说愿意和古老的欧洲建筑留影,因为那里蕴含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还有的说愿意在很多小艇停留的岸边留影,因为那是世界著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独特的亮点……听着孩子们闪烁着创新火花和哲理意味的精彩发言,我的心里真是美滋滋的。这一刻,我觉得自己是幸福的,因为我用好了文本,挖掘了文本,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同学们学习积极性非常高,场面热烈,情绪激动。由于我能把文本的内容生活化,大家又是在宽松民主的氛围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学习成果,获得了成就感,他们才学得特别兴奋和激动。试想,每天的语文课堂上大家都像这样学得轻松,说得痛快,深切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学习语文成为同学们生活中的一件乐事,那还愁语文学不好吗?

二、把文本的要求“层次化”

新课标强调:“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大家都清楚,在实际的教学中,学困生是班级里的弱势群体,更需要我们去帮扶解困。传统的教学要求“一刀切”“齐步走”已不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分层递进”教学势在必行,对教材中难度较大的问题需要我们教师进行分层次教学,也就是因材施教。例如我教学五年级课文(人教版)《晏子使楚》一文,由于晏子有大国使者的风度,很爱自己的国家,不辱使命,但又不想伤了两国的和气,文中晏子全用了“言外之意”的话,少数学生对晏子言语的妙处一时难以捉摸透。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便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注重朗读晏子的话,我也参与其中,一边范读,一边运用动作演示,帮助大家理解感悟。接着,我就让已经读懂的同学表演课本剧,渐渐地,正是这言外之意,使我们读演起来大有痛快之感,也使研究的问题充满了情趣。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的探究、学习,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除了课堂教学分层次外,我们的课堂和课外练习也可以采用分层形式,让所有的同学都参与到学习中来,都能体会成功的快乐和喜悦,极大地培养了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不断取得进步。在此需要强调的是,我们教师对班级那些学困生不要置之不理或厌、烦、弃,对他们要多接触、多交流、多询问、多关爱、多鼓励,要让他们在心理上没有自卑,学习上没有畏惧,行为上没有拘束。教师要想方设法让他们变自卑为自信,变畏惧为勇敢,变拘束为放松,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共同发展。

三、把文本的形式“拓展化”

平时教学实践中,我们教师很容易发现学生对一篇课文的理解往往是片面的,对文章的写作背景是不够清楚的,对作者的写作意图是缺乏领会的,这样极不利于课堂教学计划的实施,也不利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系统知识的积累。因此,我在文本的形式上作了拓展。例如教学五年级课文(人教版)《窃读记》一文,课前,我便要求学生认真预习课文,去阅读林海音的成名作《城南旧事》。完成了这些阅读任务之后,大家就更加清楚了作者童年时期的读书生活,书中的诸多故事还为同学们描绘了一幅幅老北京的风俗画和风景图,让学生获得了文本之外的更多的知识。此外,如教学六年级课文(人教版)《少年闰土》,我便让学生课前阅读鲁迅先生小说《故乡》。通过阅读,同学们对闰土这个人物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通过中年闰土与少年闰土的对比,使少年闰土人物形象更加鲜明。还有教材选文,如《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等,我都要求学生立足文本,去独立阅读“四大名著”。把文本的形式“拓展化”,是学生广泛阅读的好方法,有助于学生的视野拓展和知识积累,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阅读兴趣,也有助于对文本的深刻理解,更有助于学生的自身发展。这样的阅读将会使学生受益终身。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应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探究实践能力和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为目的。所以,在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中,着重点应放在师与生、生与生、生与本的有效互动和如何更好地组织、引导、激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活动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贯彻课改精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编辑:陈岑)

猜你喜欢

感悟阅读师生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解题的几点建议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