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

2019-03-21曾金连

课外语文·下 2019年1期
关键词:掌握激发低年级

曾金连

【摘要】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是重 点,是一项艰巨而深远的教学工作。所以,把握好识字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文从巧用游戏,依据汉字的特点,不断巩固、阅读、生活中识字这几个方面探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采用多种识字方法来进行构建课堂的模式,提高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课堂效果,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关键词】低年级;识字;激发;掌握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蒙养之时,识字为先。”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低年段认识1600个常用字,占整个小学阶段识字量的一半以上,并且提出低年段识字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无疑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是重点,是一项艰巨而深远的教学工作。所以,把握好识字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如何把枯燥无味、费力的识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真正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呢?作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探讨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策略是必不可少的。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巧妙运用游戏识字,激发学生兴趣

由于低年级识字量大,学生注意力较短、容易分心的特点,如果单靠死记硬背,机械地靠读、抄、写,不仅学起来很费劲,还会使学生对识字产生厌烦,所以在识字教学中穿插游戏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游戏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识字效果,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如果在教学中能巧妙地选用一些轻松活泼、健康有益的游戏,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环节中边玩边学,既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识字效率。在课堂中设计游戏,比较受学生喜爱的有“打牌游戏”“摘果子”“开火车”等几种。学生玩起来很快上手。

我在识字教学的课堂中经常会穿插有“打牌”游戏,就是每个学生手中持有本节课要学习的生字扑克牌(老师先准备好)小组合作一起玩。先请小组长领组员多读几遍生字,接着由组员各抒己见地说识字的方法,然后把扑克牌“洗”几下,再让组员一边打出生字卡一边读出字音,念错了音的那张牌要收回去。到最后,有的学生手上还拿着不会的生字卡,也就是打不出去的“牌”。这个时候,鼓励学生去请教别人,已经学会了学生也要乐于当“小老师”。还有一种就是“摘果子”:教室里种上一棵棵“字果树”,用不同颜色的荧光纸剪成各种水果的形状,把每天所学到的生字写在果子上,然后挂在“果树”上。首先,让学生自己认一认、读一读,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学会。然后请学生把认识的果子摘下来,大声地读给全班同学听,读对了,全班同学跟着读一遍,果子就当作奖品送给那位学生。游戏环节就像给学生注入兴奋剂,一下子就可以把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他们的疲倦与厌烦也一扫而光,并且学生的参与率非常高,学生识字的积极性是无法言喻的。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你又何愁没效果呢?

二、依据汉字的构造特点,掌握识字的方法

汉字是一种神奇的字体,它们像一个个充满灵气的小精灵,它们的字形和字义的联系非常密切,具有明显的直观性和表意性,因此容易辨识,利于联想。正好低年级的学生想象力特别丰富,小小的脑袋会突然冒出许多稀奇古怪的想法。所以在识字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大胆地联想,这样能有效地进行识字教学,并在学中掌握方法。

根据教材的特点、生字的构造,老师可以用精美的图片或简笔画画出相关事物的形状,让学生通过图片,联想到要学的生字。例如在教学《日月明》的识字课上,我巧妙地运用了图示法,如识“月”字,可画出弯弯的月亮,那弯弯的月亮就像小船,像香蕉,看着这么形象的画面,学生必定很乐于学写“月”字;学“鲜”字,先画一条鱼,再画一只羊,两幅图合在一起,学生马上想到了“鲜”,当要写“鲜”字时马上知道要先写“鱼”,再写“羊”。针对不同的汉子构造的特点,还可以运用“猜谜语”让学生进行识字,因为谜语简短有趣,低年级的学生对猜谜语的积极性高涨,用猜谜语这种方法来识字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秋”字时,可以出谜面:“一边绿,一边红;一边喜雨,一边喜风。”学生们马上就想到了“秋”。又比如学“辨”字时:出谜面“两边辛苦,心在中央,用心辨别,永远不忘”。通过仔细思考,聪明的学生一定会想到“辨”字。

随着学生识字越来越多,掌握的方法也日见分晓,他们会利用自己的小智慧去寻找区别,进行比较,这个时候“比较法”就能派上用场了。对于形近字,我们可以用比较法来进行教学。

例如一个人就是“住”,两个人就是“往”,以后辨认就不会弄错;又如学习“晴”和“睛”,天上出太阳表示“晴”,所以是“日”字旁,“睛”是指眼睛,所以是“目”字旁。

難度有点大的是“故事法”,但是故事对小学低年级来说具有极强的吸引力,通过故事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他们可以专心地、长时间地聆听,避免低年级易分心的缺点。例如学习“休”字时,可以编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走累了,靠着大树旁休息;当教学“死”字时,老师先讲:有一个歹徒拿着匕首想去刺别人,你认为这个歹徒最后命运怎样?学生一下想到“死”,记住了这个字的音、形,对于书写已不是难事了。  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心里一定很愉快,他们就会有识字的愿望,他们就会把自己在课堂中所学的方法去进行实验、探索,从而自主地进行识字,这样的行为肯定会比被动的识字效果好多了。所以,正如《老子》所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三、不断巩固识字,避免学生识字回生

低年级的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而且形象记忆占主要部分,理解不深刻。为了避免学生忘得快,更好的方法就是不断地强化巩固。出现的频率多了,自然就有效果了。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反复呈现学过的生字,让刚学的生字多次出现,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眼中,并要求学生较快地认读出来。如教学二年级上册《识字5》的10个生字,先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让学生认读;接着,把拼音去掉来认读;然后,调乱顺序以词语形式出现来认读;再让学生把生字宝宝送回家(课文),读课文;最后,出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让学生说出相应的句子,并连一连、读一读。生字循序渐进反复呈现,学生就在无意识中掌握了生字的音、形、义。

平时鼓励学生去识记,多表扬他们,并设计丰富的“识字比赛、识字小能手、识字袋”等活动,也可以让优等生带动学困生,既教会了同学,自己也不断地进行了巩固,得到一箭双雕的效果。同时可以鼓励学生书写,写简单的句子、文段等,通过在写中使字再现,对记忆更有印象,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识字的信心。

四、阅读中识字,提升识字的效果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生低年段阅读量应达到5万字以上。阅读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阅读需要对语言文字有准确的感知,只要学生有了阅读的积极性,那么,在阅读中识字的意识便是主动的。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依靠拼音扩大阅读的范围,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看不同类别的课外读物,像故事书、寓言、童话、画报、绘本等,形成越识越读,越读越识的效果。利用家长的力量,陪孩子一起阅读,感受读书的温暖。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时自觉地识记字,对字形简单、特征明显的字随时纳入记忆中。对于字形生僻、一时不易记住的字,只要知其音,对字形知其轮廓和印象即可。在阅读中识字,所识的字扎根于语言环境中,识字的质量高,有利于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我们班的刘宇杰同学,就是一位大家公认的小书迷,他读书的着迷令我也佩服。他在低年级的时候,就可以阅读中年级阅读的书籍。这就是持之以恒的效果。

五、生活中识字,让识字得以延伸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最好的舞台,汉字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引导学生养成留意周围的事物,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识字资源,养成随时随处识字的好习惯。可以通过逛街、购物、旅游等途径识字,也可以通过看动画片识字。例如《小猪佩奇》《熊出没》《大风车》等,经常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生活中认识了多少字,同学之间来比一比谁认识的字多。识字量增加了,在写这方面也千万岁别忽视。一年级第一学期,我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把每天中最有意思的事寫下。低年级的学生最喜欢“投诉”,于是,我要求学生“投诉”要用一张纸写下来交给我,慢慢地,学生识字和写字能力提高了,能把学过的或是没学过的字也运用上来了,弥补了课堂的不足,真是一举两得。

总之,要想攻破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难处,使低年级识字课堂活起来,这是一项需要我们长期摸索探究的任务。并不是一日一朝的易事,需要我们老师共同努力,共同探索,不怕艰辛。只有这样,才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我们的识字教学既快乐,又有效,真正做到异彩纷呈,效果显著。

(编辑:郭恒)

猜你喜欢

掌握激发低年级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