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体裁”施教的魅力
2019-03-21张国秀
张国秀
【摘要】这一年我试着根据不同体裁的幼儿文学作品,仔细研究和推敲,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使每一种“体裁”的作品,都能体现它的“魅力”。教学效果好多了,自己也有了成就感,心中颇为喜悦。
【关键词】幼儿文学作品;体裁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我的学生学的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以后,大部分要到幼儿园工作。所以,我的学生要具备的一项职业技能是向幼儿园的小朋友传达幼儿文学作品的内容。金老师曾说过:“学生不单是为自己学习幼儿文学,而是为幼儿学习幼儿文学,为了将来将文学传递给幼儿而学习幼儿文学。”学生要想准确地传达幼儿文学作品内容,首先,要准确地理解作品,懂得鉴赏幼儿文学作品的美;然后才是通过一定的技巧把幼儿文学作品的内容传达给小朋友。这样,我们老师要具备:一是我们要懂得幼儿文学的各种文体知识;二是懂得各种幼儿文学作品的鉴赏;三是懂得幼儿文学的创作和改编;四是还要掌握各种幼儿文学作品的传达技巧。
但是,我们老师在教授这门课程时却收不到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第一,我们的学生缺乏幼儿文学修养;第二,我们老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往往是纸上谈兵,说多做少,理论多于实践。我以前讲授《幼儿文学》课程时,是老师提问题,学生预习,然后老师依据问题边问边讲。中间虽然也穿插朗读、游戏等小环节,但大部分学生还是提不起兴趣。他们不懂得各种文体的特点,欣赏不了幼儿文学的美,体会不到幼儿文学的魅力。学生在课堂上实践的机会少、动手的机会少,实际的职业技能得不到锻炼,当然,也不能依据幼儿文学作品创造美。所以,我觉得每一堂课上得很没有成就感。这一年来,我试着根据不同体裁的幼儿文学作品,仔细研究和推敲,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使每一种体裁的作品,都能体现它的“魅力”。教学效果好多了,自己也有了成就感。
一、教学方式和方法
第一,对于儿歌这种文体,我根据课本先选择五十首儿歌,让学生背诵,分小组检查。学生熟悉了儿歌这种文体之后,我突出讲解了儿歌的节奏和韵律。幻灯片显示儿歌《懒猪》:小∕白猪,圓∕又胖,吃饱∕了,地上∕躺,呼∕噜噜,睡得∕香,眼∕一睁,大∕天亮。这首儿歌押ang韵,朗朗上口,音韵和谐,节奏感强。然后幻灯片链接视频朗诵这首儿歌,最后是学生朗诵。即使我已经显示了儿歌的节拍,也有学生读得很快,没有节奏,也有学生读得很好。通过对比,大家都认为语速慢、节奏感强更好一些。我还讲了儿歌的游戏性,举《黑猫警长》这首儿歌为例,为儿歌设计肢体语言。
黑猫警长,黑猫警长喵喵喵(身体前倾,五指张开放嘴边学猫叫),
开着警车,开着警车呜呜叫(双臂向前伸直,双手握方向盘状),
小小老鼠,小小老鼠哪里逃(双手五指并拢放嘴边做小老鼠状),
一枪一个,一枪一个消灭掉(左手叉腰,右手做开枪动作)。
学生在座位上一边朗诵,一边做动作,很新鲜很高兴。既训练了学生的节奏感,又教了学生儿歌的传达技巧。我还下载了一个视频,幼儿园的老师带着小朋友一边唱儿歌一边做游戏。我还让学生每人自选一首儿歌,认真设计肢体语言,在班上表演。然后举一首儿歌《菊花开》为例,从这首儿歌的节奏、韵律、表现手法、塑造的儿童形象等几个方面,领着大家鉴赏它。最后再给一首儿歌《轻轻地跳》:小兔∕小兔,轻轻∕跳。小狗∕小狗,慢慢∕跑。要是∕踩痛∕小∕青草,我就∕不跟∕你们∕好。学生独立鉴赏。最后是仿写儿歌《角》:一头牛,两只角;两头牛,四只角;三头牛,几只角?别急,别急,请看好——要是牛犊没有角。根据这首儿歌的结构和句式,仿写两到三节。
上课的内容丰富了,学生的动手环节增多了,教学效果也好了。学生觉得儿歌的教学很实用,自己也可以借鉴很多。
第二,针对幼儿故事的教学,突出表演讲故事。幼儿生活故事在幼儿故事中数量最多,占有重要地位,它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有浓郁的幼儿生活情趣。针对幼儿生活故事的特征,我选取一篇幼儿生活故事《谁勇敢》带着大家欣赏,先了解故事情节,再分析人物形象,小勇和小松对比,谁勇敢就一目了然。学生了解了故事的精髓,讲演起来就会有感触,就会绘声绘色。为了更好地了解幼儿故事,锻炼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自信心等,我下载了一个视频《猴子吃西瓜》,叶子老师表演讲故事,模仿动物的声音,配合肢体语言,绘声绘色,讲得生动形象。同学们看了视频表演之后,纷纷跃跃欲试。然后我选了一篇《圈儿圈儿圈儿》让同学们讲解。这个故事篇幅短,情节简单,风趣幽默,充满儿童情趣,非常适合幼儿追求快乐的天性。大家都很积极,课堂气氛热烈。最后,选一篇《珍珍唱歌》布置四个小组同时准备,看哪一组讲得最形象有趣味。这一章学完后,我用了两节课的时间,由四组同学表演讲故事,大家可以化身香蕉老师、苹果老师、草莓老师等给小朋友讲故事,讲得好的大家给他们赞扬的掌声,收到了应有的效果。
第三,针对幼儿图画故事的教学,突出改编。新西兰图书馆员多罗西·怀特在《关于孩子们的书》中说:“图画书是孩子们在人生道路上最初见到的书,是人在漫长的读书生涯中所读到的书中最重要的书。一个孩子从图画书中体会到多少快乐,将决定他一生是否喜欢读书。幼儿时代的感受,也将影响他长大成人以后的想象力。”可见,作为最早进入幼儿世界的幼儿文学书面样式,图画故事能让幼儿在对画面的感知中,快速理解事物,最早地得到文学艺术的熏陶,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多方面的作用。我在教授幼儿图画故事的时候,找了十本幼儿图画故事书,让学生从直观上认识图画书,然后带着大家学习图画故事的特征,让他们动手改编创作,在改编的过程中认识图画书的特征,关注图画和文字的关系,欣赏图画和文字等 。最后,创作改编。我选取了幼儿故事《云端掉下一只烤鸡》让他们改编,给他们一星期的时间准备,然后统一用素描纸,把这个故事表达出来。从收上来的作业看,有一部分学生制作的图画书非常精美,形式上装订得非常好,文字简洁。起到了掌握图画故事的目的。改编好的发荣誉证书,获奖的同学很有成就感,其他同学也会以他们为榜样,用心学习。我认为这种方法效果非常好,体现出体裁的魅力,值得推广学习。
第四,针对幼儿戏剧的教学,突出排练演出。我讲解幼儿话剧,让他们认识戏剧剧本的构成,认识人物的对话和舞台说明,认识幼儿戏剧的特征。然后让他们先分角色朗读《小熊请客》,弄清楚角色、台词和舞台说明,然后欣赏这篇作品,给小朋友带来的乐趣和教育意义。再看一个视频,幼儿话剧表演《有朋友真好》,视频中小朋友扮演不同的角色,有简单的服装道具,有人担任旁白,故事很简单,表演起来不难,很有趣,关键是表演的小朋友很享受。看完视频后让同学们排练《小熊请客》这个剧本,他们是幼师的学生,普通话好,能唱会跳,会表演,所以排练起来没有多大的难度。分小组表演,看哪一组演得最好,哪一组获胜,获胜的小组加分最多。这种方法效果比较好,学生既掌握了幼儿戏剧的特征,又知道了怎样把这种文学作品传达给小朋友。
二、结语
总之,针对不同体裁的作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有非凡的魅力。老师和学生共同学习:老师发动学生自主地学习,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体会幼儿文学不同体裁的美,而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创造美,锻炼自己的职业技能。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老师也解放出来了,教学效果还非常好!
(编辑:张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