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 Tools中的插件格式分析
2019-03-21汪富礼
汪富礼
摘要:pro tools是目前音乐制作领域中顶级的录音软件,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pro tools软件所支持的插件格式也不尽相同,同时,软件与插件的匹配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声音的品质以及系统的兼容性与稳定性。本文主要以pro tools为例,对比分析几种音频插件格式的特点,优化数字音频工作站系统的配置,进一步帮助从业者梳理录音软件与插件的关联性。
关键词:Pro Tools 插件格式 DSP 录音混音 音乐制作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2-0176-03
近年来,随着数字音频技术的发展,音乐制作门槛也越来越低,音乐专辑的录制与出版不再是专业唱片公司录音棚的专属,各类中小型录音棚、个人音乐工作室等纷纷涌现。然而,在满足了一部分市场需求的同时,也导致了大量音乐作品的质量参差不齐,原因在于多数从业者缺乏一定的专业素质,对录音系统中的软硬件及插件认识粗浅、概念模糊不清,导致录音品质及系统兼容性受到极大影响。Pro tools软件在专业的录音制作平台应用广泛,受到高中低端用户的青睐,然而多数人仅仅对软件本身有基本的认识,并非了解同一个软件在不同的运行平台,其软件和插件在声音的品质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对于目前应用广泛的电脑音频工作站制作平台来说,选用不同的插件就决定了声音处理的品质。
一、数字音频插件格式介绍
在数字音频制作领域,插件是指在宿主软件上运行的第三方产品,它可以扩展宿主软件的处理功能,使之达到理想的声音效果。Waves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性价比较高的音频插件,音频插件包分为5种格式,分别是:AAX格式、TDM格式、RTAS格式、AU格式、VST格式,针对不同的宿主软件,安装Waves插件包,会被识别出不同的插件格式。
AAX插件格式对应Pro tools11/12(Native版或DSP版),其特点是声音靓丽宽阔,声音密度仅次于TDM插件,混响表现优秀,声场宽度较好,清晰自然。
TDM插件格式对应Pro tools10(DSP版)声音结实,密度高,采用DSP运算,整体干脆硬朗,高中低频表现良好。
RTAS插件格式对应的宿主软件是Pro tools10(Native版),其插件特点是中规中矩,低频部分稍稍显得稀疏,高频部分略显暗淡,没有太大的优点和缺点。
AU插件格式对应的宿主软件是Logic,与其他组插件格式相比,相同条件下,声音结实、靠前,中频段过于丰满,饱胀感明显,人声电平相对突出,长时间监听容易带来耳朵疲乏。
VST插件格式对应的宿主软件是Nuendo和Cubase,这一序列插件对声音的处理密度相对较低,声场宽度不够,一般情况下人声在音乐中相对较突出,不能体现插件的“顺滑感”,不过高中低音则相对比较均衡。
二、不同版本pro tools与插件格式的兼容性
截止到目前,Pro tools共支持三种插件格式,即:RTAS、TDM、AAX。Pro tools12为最高版本。
(一)Pro tools软件分类
Pro tools8版本以前,DAW系统是由Pro tools软件与所匹配的硬件共同组成,离开硬件,软件本身无法在计算机上安装使用。Pro tools9诞生之后,AVID公司解除了与硬件的强行捆绑,软件可以单独发售安装在普通的PC和MAC电脑上,当然PC电脑需要有支持ASIO(Audio Stream Input Output)驱动的音频接口卡即可正常运行,而MAC电脑则板载声卡即可运行。
Pro tools软件版本共分为三类:Pro tools HD系列、Pro tools LE系列、Pro tools M-powered系列。
1.Pro tools HD版本是软件的核心版本,具体又分为:HD1、HD2、HDX,该版本主要是依靠硬件设备来进行音频处理和效果运算,几乎不占用CPU资源,是公认的音乐工业标准。
2.Pro tools LE版本,受一定的硬件限制,随着数字音频技术的发展,CPU的处理功能越來越强大,越来越多的硬件效果器、音源被软件效果器和软音源取代,生产厂家为了满足一部分市场需求,随即推出了LE版本。LE版本的核心与HD版本基本相同,只是要求必须在厂家自己的声卡上运行,并且对软件的音轨数量做出了限定,即:32路单声道音轨,16个立体声音轨,32个乐器轨道,128个发送轨道。并且不支持环绕声,最高支持96kHZ的音频采样率,效果器配置较少,仅仅能够满足一般音乐作品的制作。
3.Pro tools M-powered版本与LE版本相似,唯一不同的是用户不再要求必须使用厂家的音频接口,而是直接使用M-Audio的音频接口即可稳定运行。
(二)Pro tools与插件的兼容性
RTAS是Pro tools10之前的Native版(标准版)的插件格式,TDM是Pro tools10之前的HD版(DSP运算)的插件,当升级至Pro tools11之后,统一使用AAX插件格式,并且不再支持过去的RTAS格式和TDM格式。Pro tools11开启了全面进入64bit的领域,因此AAX格式的插件也演变成纯64bit的AAX格式,在淘汰RTAS和TDM之后,并不是想象中的不再区分HD版和Native版。如果系统配置中包含HDX核心运算卡,使用Pro tools11或Pro tools12软件,将兼容两种AAX格式,即:通过HDX卡的DSP芯片上运算的效果器叫AAX DSP格式;通过CUP运算的称为AAX Native格式。
因此,AAX插件格式共分为四个模式,分别为:32bit的AAX DSP格式和AAX Native格式以及64bit的AAX DSP格式和AAX Native格式。其中,32bit属于过渡阶段,能够支持的插件数量和种类非常稀少。目前,主流格式是64bit的AAX格式,这一格式得到了绝大部分厂家的支持和广大客户的信赖。
需要特殊说明的是UAD插件系列,功能等同于Wave插件包,虽然使用的是64bit的AAX Native格式封装,靠的却是UAD硬件自身的DSP运算,而非HDX卡的DSP芯片运算。
三、CPU运算与DSP运算特点
CPU,即:计算机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是计算机的主要设备之一,电脑中的核心配件。其功能主要是解释计算机指令以及处理计算机软件中的数据,电脑中所有操作都由CPU负责读取指令,对指令译码并执行指令的核心部件。在数字音频工作站中,CPU主要负责音频数据的传输、交换、处理等,计算机CPU功能越强大,对音频的处理速度也就更快,进而提高工作的效率。
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是指独立的数字信号处理器,又称“DSP芯片”,DSP运算分担了电脑CPU的压力,在独立的工作模式下可以实现“零延迟”。如果没有独立的DSP芯片运算,CPU既要承担电脑系统运行的压力,又要承担软件、插件处理数据的压力,因此,DSP运算成为了目前音频工作站的主流。
无论是CPU运算,还是DSP运算,目的都是给音频工作站提供更大的处理空间,区别只是在于二者的工作方式不同。
四、UAD与Digigrid插件的优势
UAD插件是Universal Audio旗下的高端插件系列,与Pro toolsHD的原理基本相同,自身配置了1核、2核、4核、8核的DSP来运算,UAD配置的DSP芯片只是用来运算UAD系列插件,区别于Pro toolsHD系统中DSP芯片运算。
UAD开创了插件运算的新纪元,动态类插件对音色的塑型能力极强,可轻易做到既圆润又有棱角感的声音效果;均衡类插件中高频丰富,清晰有力,声音的处理密度高,品质提升明显,而且几乎所有的插件都有硬件版本。因此,UAD插件是硬件软件化的呈现,声音品质虽不及硬件效果,但在各类软插件当中表现非常优秀。
Digigrid系列插件是由Waves和世界顶级数字调音台厂家之一Digico共同开发,2015年推向市场,该插件主要通过服务器的形式来运算插件,并通过网线与电脑连接,或者通过Digilink接口与Pro toolsHD系列产品连接。由于Digigrid的服务器CPU主要负责运算插件,因此可同样视为DSP产品。Digigrid对声音的处理,接近硬件模拟设备的声音密度,低频段声音有力,弹性和密度表现非常出色。当然,由于Digigrid插件的低频过于出色,导致高频段声音的活跃感下降,声音效果过于沉稳,缺少了一种闪光的亮点。
如果说UAD开创了一个插件的新纪元,而Digigrid则可以被视为插件产业的革命者。因此,在不能与同一级别硬件效果器相比较的情况下,UAD与Digigrid则成为了广大音频爱好者青睐的软插件。
五、结语
在数字音频工作站中,插件的主要功能就是为了更好的处理干声以达到预定的听觉效果,同一平台下不同的插件格式对声音品质确实存在一定的差别,这种差别并非是落差式的,而是相对细腻的声音质感的追求。
通过对各类插件的对比分析,一方面呈现出各插件格式不同的应用特点,另一方面给从业者提供软插件优化配置的参考,增强数字音频系统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作为一名音频工作者,要清醒的認识到声音艺术的创作不仅要观测软件、插件的客观指标,还要参考声音质量的主观评价。只有将二者紧密结合,才能在电脑音频工作站系统平台上更好的体现软件插件的优势,创作出更高品质的声音。
参考文献:
[1][英]Roey Izhaki.混音指南[M].雷伟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2]李金城.混音全揭秘[M].北京: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7.
[3]王智.录音学[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
[4]黄志鹏.数字录音艺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王建林.录音技术基础[M].北京: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1.
[6][美]Bob Katz.母带处理——母带制作技术与艺术[M].冯汉英,韩冬,雷伟,曲璐,沈炜斌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
[7][美]Tomlinson holman.电影电视声音[M].王珏,彭碧萍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
[8]姚国强.电影电视声音创作与录音制作教程[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