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美白对虾车间标苗与盐碱池塘养成有机结合技术

2019-03-21李绪岭赵金成马勇

河北渔业 2019年2期
关键词:南美白对虾养成

李绪岭 赵金成 马勇

摘 要:为有效改变多雨季节虾病大规模爆发的现状,2018年平原县华顺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进行了南美白对虾工厂化标苗外移池塘养成试验,5月中旬,车间内标苗2~3 cm时移至外塘,健康养殖60 d左右于7月中旬在雨季来临之前收获上市,收获时平均规格在12.5 g/尾,最大个体17 g,最小个体10.8 g。试验池0.35 hm2,出成虾2 735 kg,平均单产成虾7 890 kg/hm2,成活率达92%以上。采取工厂化车间标粗外塘养殖可充分发挥车间和外塘优势,扬长避短,缩短了外塘生产周期,避免了雨季水质难控疫病频发的不利因素,在车间提前标好苗的前提下,经水质处理后可继续放养2茬,增加池塘利用率,大大提高养殖效益。对内陆地区规避对虾养殖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南美白对虾;标苗;标粗;养成

近年来我国南美白对虾养殖发展迅猛,集中体现在养殖范围大、养殖模式全、养殖用水广等方面,全国范围内,南起海南、北至辽宁、东起海滨、西至新疆都有养殖,池塘、工厂化、拱棚等养殖形式多样,海水、半咸水、淡水等可养殖盐度广泛,南美白对虾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养殖第一虾。然而,连年大规模养殖造成了养殖水体恶化、生态环境污染、养殖疫病频发,从而导致了养殖效益下降甚至亏损现象的发生,给养虾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尤其是淡水养殖因水体盐度低、矿物质缺乏,水体各项指标变化比较快,而7月中下旬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关键期又正逢雨季,气温高、气压低,极易出现缺氧、池底转水、有益藻类死亡、水质恶化等现象,造成虾偷死病、白斑病、肝坏死病等虾病暴发,从而导致调水用药管理成本连年增加。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平原县华顺水产有限公司连续三年进行了工厂化标苗外移池塘养成试验,5月中旬,车间内标2~3 cm时移至外塘,养殖60 d左右于7月中旬收获上市,缩短了外塘生产周期,避免了雨季水质难控疫病频发的不利因素,获得较好成效。对内陆地区规避对虾养殖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给虾农朋友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现把2018年养殖情况介绍如下。

1 工厂化车间标苗

1.1 工厂化车间标苗池准备

车间苗池为13 m×13 m的方形池塘,深1.5 m,底部铺设纳米管增氧设施,具备独立进排水系统,池中间为锅底形污水收集孔,四周设环形鸭嘴喷头。四月初用10 mg/L强氯精进行池塘浸泡刷洗,清水洗净后晾干。3 d后进晾水池内经充分曝气、沙滤处理过的井水配合卤水调至盐度6‰,使用光合细菌、培藻膏、氯化钾等制剂。池水处于硬度8.2、DO 7.5、温度28 ℃的物理状态,水深0.5 m,等待放苗。预定好虾苗、进苗时间。第三天对水体解毒(井水先用百毒消,再用解毒护水爽,当天中午用活力藻源和肥水旺配合强力EM肥水。隔天观察水色,再决定是否肥水,再泼洒活水宝稳定pH值,防止放苗前大型藻类繁殖。水肥好后,对水质进行各项理化指标检测。空运苗提前1天孵化丰年虫卵,丰年虫孵好后虾苗到塘当天倒入池中。虾苗到塘前再检测各项理化指标(pH值、NH+4-N、NO-2-N)。虾苗到塘前2小时泼洒0#标粗1 000 m3/kg,再泼洒活力素、解毒应激灵、软体快克。放好苗后跟泼噬菌蛭弧菌。

1.2 放苗时注意事项

打开包装后看虾苗袋是否结实(结实的是没漏氧,一般不会出现白苗)。

一般选择气石处放苗。虾苗袋放入水中10 min左右使袋内外水温大概一致,打开虾苗袋向袋中逐渐加入池水,然后倒出虾苗。

观察虾苗入池底的时间(时间越短越好),都放完后观察虾苗是否靠边、底(靠边、底的比较好,适应水体环境),水面上是否有虾苗(没有虾苗最好)。第二天用抄网抄池底,主要抄放苗点周围,可以判断虾苗的基本成活率。

1.3 车间标苗

车间苗池水体培好后于2018年4月10日放苗试养,经24 h观察成活率100%,从海南文昌空运SIS一代虾苗,按1 500尾/m2放养。苗种要求规格均匀、体质健壮、游动活泼。放苗时注意袋内与池水温差不超过2 ℃,盐度上下不差2‰,放苗后12 h投喂卤虫卵、虾片等开口饵料,每日4次。逐级加入淡水直至盐度降到3‰。

平时注意观察水温、DO、盐度、pH值等指标,根据需要及时调整。经10~15 d标粗养殖虾苗达2~3 cm即可移入外塘养殖。

1.4 标粗阶段对饲料的控制

放苗后定点、定时投喂(投喂时间为6:00,11:00,16:00,20:00)。

放苗后第一天10万空运苗投喂50 g标粗料。每天投喂消毒处理好的新鲜卤虫1 000 g/100万尾,连续3 d即可。配合标粗0#虾料,每天10万苗递增标粗0#料50 g。4 d后进行抄底,观察是否剩料(如有剩料可以减顿不喂)。1~7 d尽量不要剩料。

2 外塘养殖

2.1 养殖池塘准备

池塘为盐碱地池塘,平均水深1.5 m。车间进水15 d后开始整理池塘,清除池塘底泥,夯实塘埂留足坡度,保证进排水管道畅通。冬季已排干池水进行晒底,放养前10 d排干池内积水,使用生石灰2 250 kg/hm2全池泼洒,曝晒3~5 d,蓄水10~15 cm后再次排干。以此杀灭病原体、敌害生物、改良底质、增加硬度。清塘后7 d加注鹽度为3‰的新鲜井水至1.2 m。使用肥水素、光合细菌等培肥水质。

2.2 池塘放苗

虾苗在车间经10~15 d标粗后移入外塘养殖。池塘7~10 d前做消毒、曝晒、冲水、肥水、调水等处理,按45万尾/hm2投放,虾苗设计成活率90%以上。套养大规格草鱼或淡水白鲳75~150尾/hm2、鲢、鳙150尾/hm2,用于控制池内病死虾和过量微生物,减少疫病。放苗池塘0.33~0.67 hm2不等,保持水深1.2 m,盐度3‰。按平均每667 m2配备1.5 kW水车式增氧机1台,中间设叶轮式增氧机1台。有条件的池塘最好底部铺设微孔增氧设备,安装水下摄像和水质指标采集输出装置。

2.3 日常管理

外池虾苗放养12 h后即开始投喂虾料,日常投喂四次,早6:00、11:00、17:00、21:00,日投饲量为虾体重的5%~6%,虾池四周和中间叶轮式增氧支架上设投料台,随时观察吃食情况和生长情况。日常水质调节使用活力素、EM菌、活力藻源,遇阴雨天泼洒解毒应激灵、软体快克。特别注意夏季阴雨闷热、气压低产生的倒藻转水现象,及时使用藻毒清和解毒应激灵解毒,同时施用噬菌蛭弧菌预防弧菌。

及时根据对虾的生长情况调整饲料粒径的大小,降低成本的同时也增加饲料适口性。每天观察饵料台,投喂量控制在7、8分饱。淡水对虾养殖水体中如果缺乏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容易引起软壳和软体症状,养殖中后期应该定期在饲料中添加活力素和补钙应急乳,经常泼洒活力钙和软体快克。随着对虾的生长,池底容易积聚对虾的排泄物、死藻、水生动物尸体、腐殖质等废物,为提高DO降低NH+4-N、NO-2-N,定期向池内投放微生物底改制剂和光合细菌,阴雨天除延长增氧机使用时间外,还需經常泼洒颗粒氧制剂,6月中下旬水温适宜时可加深水位至1.5 m。

2.4 巡池检查

日常注意早晚巡塘,巡塘时注意观察对虾的摄食、分布、排泄、活动状况,经常检查饵料台,观察投饲量的丰欠以及有无病死情况等,以便于及时采取措施。密切关注水色变化,及时测量水温、盐度、pH值、DO、NH+4-N等理化指标,做好检测记录和生产管理记录。

2.5 捕捞

2018年7月初在池塘养殖70 d左右开始下地笼捕捞,随机抽取1 000 g对虾打标,平均规格在12.5 g/尾,最大个体17 g,最小10.8 g。7月中旬,降低水位至50 cm左右,使用电拖网一次性全部捕捞,1#试验池0.35 hm2,出成虾2 735 kg,平均产成虾7 890 kg/hm2,成活率达92%以上。

3 小结

3.1 日常管理注意事项

投喂方面:每天加料的时间选择在11:00、16:00,20:00和6:00按同等量的料投喂。只要早晨不剩料,其余的时间一般都能在规定时间内吃完(早晨水温、DO低);每隔5 d停1顿料,保持水质清新;观察饲料是否充足,观察气石和饵料台周围是否有剩料(饵料台离池底10 cm左右,前期饵料台里的饲料是池子里的3%,40 d以后是2%);观察气石、氧气管、饵料台是否形成苔藓(饵料台过脏,剩饵偏多时容易形成苔藓);观察虾粪便的颜色、长短;每天早晨用抄底网抄排污口,观察对虾是否有掉头现象、虾头的数量及虾头壳内含物的多少。

虾病预防方面:不离水观察虾的体色、胃、肠道、肝胰腺。饵料台的网是否干净。离水观察饵料台虾粪便、虾须、尾扇、泳足。提起虾须看是否易断(虾发病前虾须易断)。虾须断点如果是黑色说明是细菌感染,白色的一般是硬伤。

调水方面:放苗后一周尽量少加水(温度过高除外),放苗后到40 d前主要用肥水,40 d以后保证换水量,做到清水养虾。蜕壳高峰期不要消毒。消毒后要抓紧补菌。蜕壳期补氧,需补钙。添加中草药应选择在16:00(氧气、水温高,虾摄食快),水质不好的情况下,先调水,少喂料。

分苗、疏虾方面:标粗虾苗节省饲料提高饲料利用率,但是分苗过程操作不当会影响养殖成功率,甚至排塘。注意事项如下:①有条件最好抽部分母池子水到分苗池;②分苗时避开蜕壳高峰期;③母池和分苗池水温控制在25 ℃左右,温差在1 ℃上下,测定pH值。控制标粗时间在25 d以内;④分苗前5 d开始把母池虾苗调整到最好状态。分苗1 d前底清爽改底,分苗前泼洒活力素、解毒应激灵和软体快克。分苗后跟泼噬菌蛭弧菌;⑤疏虾前用底清爽改底,泼洒解毒应激灵。疏虾后泼洒软体快克和噬菌蛭弧菌。

3.2 结论

总之,常规池塘养殖投入小但放苗时间晚,7月中下旬多雨季节正是对虾高度生长期,水质易发生恶化,导致NH+4-N过高,易引起对虾偷死病、肝坏死病、弧菌病等虾病暴发,造成虾大量死亡。工厂化养殖因放养密度大,各种理化指标变化比较快,尤其养殖后期对虾生长极易缺乏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常造成软壳、蜕壳难、软体、黑斑等病害,养殖成本偏高养成难度较大。采取工厂化车间标粗外塘养殖就可充分发挥车间和外塘优势,扬长避短。在车间提前标好苗的前提下,经水质处理后可继续放养第2茬,增加池塘利用率大幅提高养殖产量。

猜你喜欢

南美白对虾养成
双茬温棚对虾养殖新模式
南美白对虾的病害防治
基于可视化技术的南美白对虾养殖水质的数据分析研究
浅谈舞蹈演员良好个人修养的养成
分析素描训练与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养成
小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
航母舰员安全意识养成探索与实践
pH值对南美白对虾虾苗成活率的影响
聚维酮碘对南美白对虾虾苗的毒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