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纪录片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破局

2019-03-21赵怡北京电视台

传播力研究 2019年11期
关键词:纪录片受众发展

赵怡 北京电视台

纪录片是真实地记录社会生活的一个过程,真实客观地反映人们的生活状况以及心理情感,注重形象性与科学性的统一,通过对社会深度的思考揭示人生的普遍意义。纪录片的早期传播具有单向性和单调性,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纪录片的接收效率明显提高,传播渠道也在不断更新换代,纪录片的发展逐渐向新媒体平台过度,相比以往,纪录片产业实现了巨大的飞跃。

一、传统媒体时代电视纪录片发展困境

电视纪录片运用新闻镜头,客观真实地记录社会生活,是记录型的电视节目。在电视纪录片刚刚产生时,具有浓重的政治色彩,说教性十分严重,选材范围狭窄,而且记录手法、表现形式极为单一,并不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受众面很小,对于观众来说,纪录片很遥远。

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化,电视纪录片也在不断发展,创作思想发生了巨大改变,选材更加丰富多彩,记录手法更加先进,创作风格更加平民化,小人物的生活开始出现在纪录片里,所拍摄的事件更加真实,离观众也更近。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是密切相关的,21世纪以来,经济高速发展,各行各业开始向市场化的方向发展,电视台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收视率成为衡量电视节目优劣的重要指标。纪录片相比以往虽然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同其他电视节目相比,收视率偏低,市场占有率低,而且制作成本高,投资方不愿意投资,这导致电视台的拍摄热情很低。纪录片的生存空间狭窄,播放时间不断减少,甚至成为栏目化状态。而综艺、影视剧的不断更新与发展为观众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新颖的题材与表现形式吸引着观众的眼球,纪录片却无人问津,纪录片的发展与传播进入了困境。

二、新媒体环境下电视纪录片的发展

(一)传播方式多样化

传统媒体时代,纪录片的传播主要依靠电视媒体和院线媒体,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媒介传播的过程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更多的传播渠道与方式。手机、电脑、网络等现代媒体设备不断普及,使纪录片出现在视频网站中,出现在社交平台中,出现在移动客户端的软件中,传播方式愈加贴近网络传播的特性。现如今,几乎人手一台手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每个人都是一个信息传播的渠道,人们可以借助自媒体随时分享自己的所感所得。人们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纪录片在选材时,应更加贴近实际,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这样更加有利于人们对纪录片的传播。

(二)传播渠道便捷化

传统媒体时代,我们想看一部纪录片,要打开电视机,播放专门的频道,一不小心还会错过节目的播出,而且不能随时观看。而网络时代的崛起使纪录片的传播渠道更加多样,网站、电视、视频软件,电影院线、音像出版物都是纪录片的传播平台,想看纪录片的朋友们随时随地都可以点播自己喜欢的节目。同时,人们可以利用微博等软件建立关于纪录片的论坛,与和自己志同道合的网友们畅谈,促进纪录片信息的传播与交流,这使纪录片的传播效果大大提升。

(三)受众人群扩大化

根据相关报告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的网民数量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而且互联网普及率极高,媒介融合趋势明显。不论哪种媒体形式想要发展,都需要有一定的受众基础,纪录片也不例外,扩大受众基础,也就扩大了传播效果,更有利于纪录片的可持续发展。纪录片必须深入了解观众的诉求,不断改变和创新创作形式与内容,满足大众的整体需求。

三、新媒体环境下纪录片的发展策略

(一)满足用户需求

如今我国电视纪录片存在的巨大问题就是同质化,纪录片的数量很多,但是风格过于相近,没有自己的特色。当务之急就是根据观众的需求点,创建特色,打造精品。首先要研究受众,了解目标受众的需求,服务受众,不断让受众认可。如《舌尖上的中国》,就充分吸引了大众的眼球,满足了受众的心理需求。纪录片要想成功,不论从拍摄手法上,还是剪辑思路上,还是传递的价值观都要具有新鲜感,以提高观众的生理体验与心理体验,同时记录内容要十分贴近他们的亲身经历,让他们感受到纪录片的魅力,从中找到共同点,减小大众与纪录片的距离,从而建立自己的品牌特色,让纪录片拥有广大的消费市场。

(二)提高编导能力

纪录片的拍摄技巧在不断改进,受众的心理满足点也在不断变化,纪录片想要创建自己的品牌,必须有一大波的创新性人才来支撑。对于纪录片的制作人来说,一定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对社会生活有一定的洞察力,对受众的心理变化有一定的敏感性,能随时根据受众的心理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不断调动起观众的胃口。当然,最重要的是要有创新性思维,对人物故事有独到的理解,对剪辑方式、拍摄技巧有别出心裁的认识,显然,这对纪录片的制作人来说,是个极大的挑战。所以,制作人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编导能力,合理利用一切资源充实自己的知识库,拓宽自己的思路,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三)扩大传播途径

我国纪录片的发展趋势一直是非常缓慢的,在市场化经济时代,纪录片产业明显缺乏市场化意识,纪录片拍摄投入资金巨大,而回报极少,营销手段和传播手段明显欠缺,长时间的投入与产生出不成正比,会严重拖缓纪录片产业的发展步伐,录片要想改变以往的尴尬局面,必须迎合时代的发展趋势,借用新媒体资源增加媒介传播的手段,提高产业利润,扩大产业链,实现正增长。

首先,新媒体环境下,以纪录片为主题的网站不断发展,网友们在网站上发表自己的感想与心得,互相分享资源,实现了纪录片的相互传播。其次,在纪录片网站上,根据受众的不同需求,设立了不同的板块,分别代表着不同的领域,比如以历史为主的领域,以军事为主的领域,大大扩大了纪录片的受众面,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随时点播不同种类的记录片。另外,智能手机的普及使纪录片的传播又多了一条途径,手机纪录片的推送可以让人们随时了解到纪录片的有关信息,是纪录片市场化的有效方式。

(四)加强国际交流

电视纪录片在我国有着很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以及审美价值,体现着我国一定时期内的时代特征,同时,也体现着我国特有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电视纪录片应意识到自身的独特价值以及责任,将中国纪录片走向国际作为己任,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华民族的魅力,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彰显祖国所取得的繁荣成就。同时,中国纪录片要丰富自己的品牌内涵,与不同文化进行交流,完善自身的技巧与情感,延长品牌的生命力,将自身的创作思想与国际接轨,培养自身的国际思维,促进中国纪录片走向国际。

四、结语

新媒体为电视纪录片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但要想实现纪录片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创新,完善拍摄手法与技巧,丰富内容,时刻关注大众需求,打造纪录片精品品牌。同时,积极培养纪录片创作者,为我国纪录片创作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推进纪录片产业快速且稳定的发展,使电视纪录片走向国际。

猜你喜欢

纪录片受众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