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融媒体时代新闻舆论的影响与对策

2019-03-21达宣羽兰州互联网新闻中心

传播力研究 2019年11期
关键词:舆论传统媒体受众

达宣羽 兰州互联网新闻中心

目前,互联网平台的逐步拓展促进了舆论的繁荣,同时还扩大了过去新闻报道的覆盖范围与传播的方式与渠道,使新闻舆论的内涵更加多样化。怎样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能够有效、科学地融合,让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能够相互作用与正确引导与传播新闻舆论,从而更好地发挥新闻舆论的社会影响力,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一、融媒体时代对新闻舆论的影响

如今,融媒体时代使新闻舆论的工作地位发生了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网平台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社会信息,所以新闻舆论的工作定位要从过去的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方式转变成舆论和受众之间互相传播,新闻舆论要以大众为主要工作主体,从而实现相互传播。除此之外,融媒体时代已经是新闻舆论传播格局发生了变化[1]。整个媒体已经成为社会舆论进行的基础,包括报刊、电视、网络以及广播等传播工具,运用了网络、数字、移动等技术。所以新闻舆论要改变传统的用纸质、电视媒体作为传播途径的旧格局,要更多地使用可视化、数据化和移动化的互联网作为传播的介质,从而转变新闻舆论的传播方向。

二、应对融媒体时代对新闻舆论影响的措施

(一)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

拓展新闻舆论的传播平台,例如建立具有专业性的新闻网站,开通微博、微信官方账号等。这样才能更好地使用新媒体平台的优点来更大范围地收集信息,促进与受众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得到具有真实性与实时性的新闻内容和受众的观点[2]。同时加上较为公正、客观的点评,获得受众的情感认同,从而更好地提升新闻舆论在大众心目中的权威性。

(二)保持与加强线上、线下的互动

在确保内容能有看点的基础下,要充分地发挥新闻媒体的服务功能,能给受众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要严格地遵循新闻的审核制度,加强采编人员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素养。在内容方面,要加强新闻自律,严格把控新闻的源头,利用网络新技术来传播,提高新闻的影响力。为受众者提供及时、高效的新闻内容服务,同时还要确保新闻的真实性和权威性,使新闻舆论往正确的方向发展。还要不断地推动传统媒体的转型、促进新媒体的发展,让传统的媒体与新媒体互相协调发展,从给能够在融媒体时代促进新闻舆论传播影响力的提高。

(三)健全新闻舆论监测体系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公民能够在一个更加宽阔的领域来平等地展现自身,实现言论自由。以网络和论坛为代表的网络平台是舆论形成的一个根据地。所以,要建立较为健全的网络舆论监测体系,利用新媒体的触角来得出舆论的热点内容,调高应急能力与应变能力,从而实现舆论的引导和监督。相反地,若社会热点已经通过网络产生大范围的传播时,再跟进已经为时过晚。当面临重要的热点问题时,若采取回避的态度,就会失去在受众心目中的权威性[3]。所以,新闻舆论的工作人员要积极主动地利用好新媒体的优点,采取科学、有效的处理措施,针对热点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有效的监督与关注,从而确保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发布的新闻信息具有相同性与及时性。这样才能更好地聚集各方的力量来提升新闻媒体的传播速度,从而使舆论的引导效果向好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要拓展新闻采访记者的获取信息的途径与范围,在追踪新闻事件时,要不断加强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与沟通,这样才能让新闻舆论得到受众的理解和认同,从而更好地提高新闻舆论的影响力。

(四)对新闻舆论加强监督

如今,融媒体时代已经到来,新闻传播的主动权已经被一互联网为依托的新媒体占据了,传统媒体也要直面应对网络媒体代理的机遇和挑战,不断地学习与运用新媒体,做好新闻舆论的监督。网络监督在一定程度上有了群众基础,但是其舆论体系并没有得到完善,人们要获取信息能通过不同的媒体,但却没有办法去分辨信息的真伪,有很多虚假的新闻被盲目地通过网络散布开来,造成人们的误解与恐慌[4]。在这个基础下,要不断地加强网络平台上的新闻舆论监督,这就要求新闻行业的工作人员拥有精准的判断力与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进行分辨与评价,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质,加强自身的责任意识,对网络上的各种信息进行仔细的审核,及时地发现虚假信息,保证新闻信息的及时性与真实性,充分挖掘新闻事件的核心价值,为受众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充分地发挥新闻舆论的教育作用。

三、结束语

在目前的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行业需要充分发挥行业优势,使用创新的战略手段来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共同发展,从而为实现社会的繁荣与和谐发展提供有效的舆论支撑,从而使新闻舆论的影响力有所提升。

猜你喜欢

舆论传统媒体受众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