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化自信理论下提升小学品德课教学质量的对策研究
2019-03-21翟小满王世超
翟小满, 王世超, 王 优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1. 党委组织部; 2. 马克思主义学院; 3. 党委宣传部, 重庆 400065)
一、新时代文化自信理论概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提到文化自信,传递出他的文化理念和文化观。在2014年2月24日的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之后的两年间,习近平又对此有过多次论述:“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2016年5月和6月,习近平又连续两次对“文化自信”加以强调,指出“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要引导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此后,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提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正如习总书记所言,一个国家要兴旺发达,离不开强大精神力量的支撑与滋养,一个民族欲发展繁荣,有赖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如何精准把握时代内涵、弘扬时代精神,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新时代文化自信理论体系成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光辉事业的行动指南,并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和方式指导引领全国人民自觉奋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就成了当前各项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有研究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基本根据在于其孕育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继承了其精神基因,具有厚重的历史优势;在于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具有推进社会进步促进人类解放的先进思想文化内涵;在于其与中国革命文化传统一脉相承;在于中国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成果的支撑”,而“辩证地认知历史,加强文化的自我认同,把握时代潮流,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以及创造性地转化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是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有效路径。[1]
习总书记曾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涵盖了丰富的文化内容,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文化自信的本质与灵魂。所以,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提升和增强民族自信及文化自信的最根本途径。如何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的有效传播并形成人人自觉遵守的良好风气?习总书记给出了答案——“任何一个思想观念,要在全社会树立起来并长期发挥作用,就要从少年儿童抓起。”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习总书记在2014年5月30日考察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时作了题为《从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讲话,他提出:“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努力,需要很多力量来推动,核心价值观是其中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新陈代谢是不可抗拒的历史规律,未来总是由今天的少年儿童开创的”,“为了中华民族的今天和明天,我们要教育引导广大少年儿童树立远大志向、培育美好心灵,让少年儿童成长得更好。”
少年儿童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习总书记认为“应该同成年人不一样,要适应少年儿童的年龄和特点”,主要应从“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等方面做起。根据习总书记的指示要求,笔者以为,推动少年儿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任务艰巨、工程浩大的事业,“家庭、学校、少先队组织和全社会都有责任”。
基于工作性质,笔者拟重点从学校德育教育方面着力探索出一条推动少年儿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
一直以来,党的历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德育教育工作,并各自作出过非常明确详细的指示。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尤其在学校德育教育方面,习总书记要求,“学校要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全面加强校风、师德建设,坚持教书育人,根据少年儿童特点和成长规律,循循善诱,春风化雨,努力做到每一堂课不仅传播知识、而且传授美德;每一次活动不仅健康身心、而且陶冶性情,让学生都得到倾心关爱和真诚帮助,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载体,课堂教学是培养教育学生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因此抓好学校德育工作根本上还应从课堂教学切入,寻求突破口。
二、小学品德课程开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因此开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和“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六年是塑造一个人终身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起着奠基固本的作用,由此在小学阶段实施有效的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道德规范是非常必要的。在此背景下,一方面全国多数地区小学目前都按照教育部要求,各年级均设置有独立的思想品德教育课,适于不同阶段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总体效果良好。如2015年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在连续多年开展学生思想品德状况研究基础上再次展开调查,内容涵盖学生的思想、基本品德、环保理念与行为、心理健康、文明上网行为、德育环境等,涉及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网络等方面。结果显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礼仪教育、节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得到普遍加强,德育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学生的思想品德总体向好。[3]
但另一方面,一些地区和学校因缺乏足够师资或观念上不重视等原因,德育教育工作进展缓慢甚至完全搁浅,由此产生很多问题。经过文献查阅及实地调研,发现当前我国品德课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其一,教材内容未及时更新而略显陈旧;其二,品德课教学理念及手段单一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其三,品德课教师数量稀缺、自身定位模糊;其四,家长学生轻视品德课程等。
(一)教材内容陈旧
现在小学品德课教材更新严重滞后,以人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为例,当前通用版本仍是2007年出版发行,以后经多次重印配发给各个小学使用。笔者以为这种做法显然是不合时宜的。2007年距今已有10余年,中国和世界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及观念已经同以往大有不同,而少年儿童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周边新鲜事物的认知最为敏感,若此时再用陈旧的案例题材填充教材作为引导培养少年儿童德育的手段,不仅达不到德育目的,反而会让小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品德课的兴趣,使学校德育课程在学生心中得不到重视。
(二)教学方法手段单一、理念落后
目前,对于学校、学生、家长、社会普遍关注的传统学科如语文、数学、外语等的教学设计及方法研究探讨非常深入,形成了系统良好的教学理念,对于提升这些科目的教学效果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助益良多。相比之下,品德课程教学方法和设计的研究明显不足,更难以奢谈教学理念的规范提升。
究其原因,主要是品德课在学校不受重视,长期处于边缘地带,一直被视为“小课”“副科”等。曾经有学者做过专门调查,若“让学生将学校的九门课按学校的重视程度排序,学生填写情况显示出在学校中语文、数学、外语为第一平台课程,科学、音乐、体育、美术为第二平台课程,品德、心理健康教育为第三平台课程”[4],可见品德课程地位之尴尬。
(三)品德课专业教师数量稀缺、定位模糊
调查发现,当前品德课教师兼职现象严重,有思政专业学科背景的教师极度匮乏。许多兼职教师表示,自己的专业学科背景只能处理对应的学科,却不能很好讲授品德课程。所以,即使品德课程被单列为一门学科而师资队伍数量质量不能及时跟进时,品德课教学质量也很难有较大提升。[5]
此外,品德课教师定位也存在模糊的情况,主要包括两方面:自身定位模糊和他者对品德课教师定位模糊。笔者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起来约有以下几点:其一,品德课教师长期以来在学校处于边缘导致自身定位意识和学科意识不强;其二,专业精神和专业素养缺失;其三,学校相关课程的管理呈现出功利化与表面化倾向,专业发展机制及环境不容乐观等。
(四)家长和学生不重视
品德课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教师、学生及家长的重视和积极参与,尤其是教师和学生,作为品德课程的参与主体,双方是否对品德课足够重视及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实现该课程能否有效育人的关键因素。除上文述及的因部分教师定位模糊导致品德课一度被边缘化外,部分学生对品德课程的认知也出现了偏差。有人对某小学师生对品德课开设的必要性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多数教师认为开设品德课非常重要,而学生的态度却令人惊愕——90%的学生认为可以开,原因是其中多数认为在品德课上可以看电影、放松、不用写作业、没有学业负担等;3%的学生甚至认为品德课开不开无所谓[6]。此外,部分学生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的德育教育漠不关心,唯分数论,只关注孩子“主科”的考试分数且和“主科”教师保持沟通,对于不考试的品德课从不提及,更遑论与品德课教师交流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小学品德课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新的历史条件下,针对学校德育效果不佳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现在学生对德育课听不进去,你讲你的我干我的,心不在焉,甚至极不耐烦。问题是教材以及教学方式手段都有些滞后,迫切需要改进……一些过时的教学方法已经难以为继,要赶紧改变,采用和探索新的教育方法。要适应现在未成年人的实际情况。适应,就是要做到求真务实,过去形式主义和过时的东西要赶紧摒弃。要与时俱进,积极创新,改进德育教学方式和教育内容,特别要根据青少年的思想实际和生理特点,提高学校德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7]
(一)尽快编订新版教材
在新形势下,只有将最新事物作为教学案例有机融入品德课程教材编写体系,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品德课教学活动。《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要求“切实加强教材建设,加强大中小学德育教材纵向有序衔接。发布大中小学教材建设五年规划。出台中小学、职业院校、高等学校教材以及引进教材管理办法。启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修订调研,有序推进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教材统一使用培训工作,2018年覆盖全国所有小学和初中一、二年级”。
关于在新教材编写方面,许多专家学者曾对于教材的编写理念及题材选择方面给出建议:
程振禄认为,教材的内容“要与时俱进”,在教材的呈现形式上,他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既要符合中国社会发展需要,又要符合课程特性;教材内容的选取与编排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实际及社会需要;活动案例要照顾到广大的农村师生;教材的编排与呈现要体现可教性、可活动性、可操作性[8]。王定华认为,“在现阶段的中小学教育中,应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精心选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内容,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环节,切实有效地提升中小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9]。学者的建议多聚焦于教材编订应突出“实效性”“协调性”,以及最大限度融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教材是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客观要求,对于促进广大中小学生精神生命的成长具有重要价值,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有积极意义”[10]。
新时代“文化自信”理论正是高度地淬取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并在融合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基础上再次升华的文化纲领,若能将其融合在小学教材编写中,必定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受德育教育的需求,且能实现德育教育的目的。
如何实现新时代“文化自信”理论有机融入小学品德课教材?有研究认为,“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现有课程体系需把握四项原则,即在内容广度上体现出丰富性,内容深度上具有基础性,内容编排上呈现序列性,在内容与现有课程体系结合上增强灵活性”[11],此外还“需要遵循四重逻辑,即知识选择逻辑、教育教学逻辑、生活关怀逻辑以及心理认知逻辑”[10]。因此,在编写教材时选择的教学案例应着重体现优秀传统文化和新时代相融合,契合当下主流价值观,以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
当前我国社会提倡的主流价值观无疑是新时代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在小学生成长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富强”“文明”“和谐”“爱国”“诚信”“友善”等要素最契合他们的心理年龄和认知水平,在新版教材编写中应着重从这几个方面做出合理有序的编排,以最大限度引导培育小学生的良好品德和健康思想。
(二)明确并提升品德课及品德课教师定位
针对当下品德课及品德课教师不受重视导致品德课及品德课教师定位模糊的问题,习总书记曾指出:“学校教育应该把德育放在首位……不给德育一定地位,就不能吸引最好的老师从事德育教学,就不能提高德育教学水平。现在的特级教师里面,有几个是从事德育工作的?我看是微乎其微。可以说,现在从事德育的老师地位不高。要想办法提高德育教师的地位,让更多的优秀教师愿意从事德育教学”。[7]
习总书记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存在的品德课教师地位不高、品德课教学不受重视的突出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明确有效的解决办法,即要提高品德课教师地位,增强教师对于品德课重要性的认知和对自身地位的认同感。文化自信理论突出的是要把我国自身的文化放在显要的位置上,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系列理论成果更是构成我国优秀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因此,承担教授、传承和弘扬党的理论学说和时代精神的品德课教师的地位极其重要,无论品德课教师自身还是学校或社会理应高度重视。
1. 学校方面
其一,按照语文、数学、外语课程评价标准制定明确的品德课教学评价体系和品德课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体系,高标准要求品德课教师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态度,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鼓励教师主动参与品德课教学和实践活动,并予以一定程度的表彰,对于那些态度慵懒、定位模糊的教师要予严肃批评教育并帮助其提高。
其二,避免品德课教师专业发展功利化倾向,引进专业教学人才。颜莹调查发现,目前的学校中,专职品德课教师比例很小,而且多数是学校的行政人员,如校长、德育主任等,其他承担品德课程教学的教师通常是领导分配,有的主科教师兼职德育课教学,由此造成主科教师为提升所教科目总体成绩而占用品德课教学时间的现象,导致学生受德育教育时间和机会严重不足,未能实现品德课教学目标,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鉴于此,学校应大力引进高校思政专业毕业生作为品德课专职教师,保证学生受德育教育的水平和时间。
其三,提升品德课教师地位。当前学校教育过分拔高语数外等所谓“主科”学科教师的地位而弱化甚至忽视品德课教师的作用,导致品德课教师逐渐沦为“边缘人”,长此以往会对品德课教师的自我认知造成伤害。因此,学校应在品德课课时安排上和品德课教师的工资标准及奖励上和语数外教师持平,同等对待品德课和语数外课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平等”“公正”的要素要求。
2. 品德课教师自身方面
小学品德课教师应明确自身定位,要清醒地认识到自身从事工作的重要性,要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强化自己的专业素养,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技能,为祖国未来花朵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倾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以实际行动深刻生动地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敬业”的题中之义。
其一,明确自身定位。小学品德课教师应认识到自己不仅是“学生共同学习的合作者”“教学活动的研究者”,而且是“学生的行为榜样和道德楷模”、“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导师”及“引领学生智慧成长的‘百科全书’”[12],要认识到自己作为学生“五育”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德育教育的重要引领者,使命之光荣、责任之艰巨是无法忽视的。
其二,树立专业精神。颜莹认为,“对于小学品德课教师来说,其专业精神的主要内涵包括:专业价值观与信念,专业道德和专业发展意识”[13]等。就其专业价值观与信念而言,小学品德课教师应明确对品德课程性质的理解、课程教学的目的和专业发展方向的追求等。品德课教育是培育学生德育的重要环节,其开设有助于学生自我塑造良好的人格,树立远大的理想,因此品德课教师必须认识到品德课未来的发展方向一定是要从学生角度出发,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方法开展品德课教学活动。
四、结语
小学阶段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关键时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的新时代文化自信理论有效融入小学品德课程的教材编写和教学,对于改善品德课教学效果、提升课程质量、实现培养更多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育人目的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