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翻译硕士教学中的中国文化主题
2019-03-21徐凤
徐 凤
(曲阜师范大学 翻译学院,山东 日照 276826)
随着中国和国际接轨的步伐不断加快,如何在普遍性的现代化发展模式之外突显中国的特色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也给中国文化主题的重新塑造带来了最好的机缘,提供了最佳的途径[1]。当前的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中华学术(包括中华文化)外译工程都是为了构建中国文化在当今世界的新形象。在2008年以后诞生的翻译硕士教学领域,大家都一致强调翻译实践是翻译硕士(简称MTI)教学的中心,已有研究大都集中在MTI教学培养模式、教学与翻译市场、翻译技能化、翻译实践方式、硕士论文和报告写作等方面,却忽视了有关中国文化主题的建构问题。实际上,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实现跨文化交际[2],翻译硕士的培养目标是使之具有较强的双语交流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3],让翻译从业者具有符合翻译市场规则的双语交流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所以重视、突显和建构MTI教学中的中国文化主题是加强当今国际翻译界中国的文化话语权、解构西方文化霸权直接有效的策略之一。
一、中国文化主题在MTI教学中的重要性
著名学者周宁[4]指出:“跨文化形象学关注中国形象的跨文化流动以及其中的西方霸权,问题直接指向西方主导的现代观念秩序中的中国话语主体命运。所谓中国形象,只是‘他者’镜像,而所有关于‘他者’镜像的研究,最终都落实到自我主体性身份建构上……跨文化交际是中国形象跨文化流动的重要方式,也是构建中国形象跨文化流动中‘自我’镜像的直接方式。”由此看来,要建构中国文化的主体身份,必须培养中国文化主题意识,而我国当前的MTI教学中文化思想的主体性诉求仍处在起步阶段。2010年起设立的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含中华学术著作外译和中国传统文化外译)项目,旨在集中遴选译介“代表中国学术水准、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学术前沿和中国文化价值的学术精品,有助于传播中国思想、中国价值、中国主张,让中国参与世界舞台的‘话语争夺’,增强中国的国际话语权”[5]。2011年,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兴起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中国文化“走出去”建设方针的提出就是为了促进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提升中国文化在世界舞台的主体性话语权。这是中国文化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重塑中国形象的重要途径,是跨文化交际中外语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也是提高中国外语人才的跨文化翻译能力、建构MTI教学中国文化主题的重要契机。因此,MTI教学中的翻译理论教学、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学术著作导向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理论渗透如何与中国文化主题有效地结合,是当前MTI教学要面对的重要而迫切的任务之一。
二、翻译理论教学中的中国文化主题
相较而言,西方翻译理论体系完整、派别众多、传播广泛,而国内的翻译理论相对零散、不成学派、传播有限。从我国目前的翻译理论教学来看,语言学派、文化学派、功能学派等西方翻译理论已占有绝对主体地位,美、英、法、德、意、俄等国的著名翻译理论家与实践家已成为MTI教学从业者与研究者频频提及的人物,如奈达、图里、威尔斯、纽马克、施莱尔马赫、托尔斯泰等;而严复、傅雷等中国翻译家却稍逊风骚。另外,在国内目前的翻译理论研究成果中,主张在MTI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主题的论文寥寥无几。可以说,在我国目前的MTI翻译理论教学中,奈达、纽马克等西方名家占绝对霸主地位,西方翻译理论掌握着绝对话语主权,以突出的“自我”镜像居于中国镜像之上,由严复、傅雷等中国翻译理论家为代表的中国自我主体性话语权比较薄弱,中国文化思想的主体性身份不够突出。
从中国翻译史来看,唐代宗教翻译、清代西学翻译、新文化运动时期西方外来思想的翻译、新中国成立后的综合翻译分别代表了中国自我主体性翻译思想发展的四大时期,但大都是把外来文化、科技著作译成中文,却一直没有出现中国著作外译的高潮。所以说,中国文化主题在中国翻译史上的跨文化流动仍是“他者”镜像。虽然鉴真、严复、鲁迅、傅雷等人的翻译理论和实践至今不衰,但在当下的中国翻译界,新的翻译思想和中文外译仍急需领军人物。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提出的生态翻译学就给中国译界注入了一股新生力量,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中国文化话语权在翻译理论界的“他者”镜像,为MTI理论教学中的“中西之争”和“古今之争”这种二元对立的思想格局提供了新视角。但生态翻译学能否争得中国翻译思想之主体性话语权,能否改变西方主导的现代翻译观念背景下中国翻译思想相对薄弱的话语主体命运,能否建构中国文化主题在翻译界的新形象,都要看其发展趋势而论。
再者,中国目前的MTI翻译理论教学的内容规范尚没有统一定位。张光波[6]认为“翻译理论由翻译的基本理论、中外语言文化对比、翻译方法三部分组成”。廖七一[7]提出了翻译理论的四个基本模块:翻译研究范式的演进、翻译与社会规范、文本功能与翻译策略、口笔译质量评估。笔者认为翻译的基本理论应包括中外翻译理论与翻译史,中外语言文化对比应包括中外语言文化的翻译与传播,翻译方法应有中译外、外译中比较。我国翻译硕士理论教学和指导委员会(简称MTI教指委)等部门或个人应综合考虑以上三种实际情况,结合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等相关举措,制定一个有利于构建中国翻译理论主体话语权、涉及多语种的MTI理论教学大纲或指导意见,为解构中国翻译界的西方话语霸权,为赢得中国思想主体与西方文化霸权二维对立思维框架中的中国文化主题的主体身份,为拓展中国翻译理论与实践主体,为建构跨文化流动中的中国文化主题获得更多实证和实践经验,在翻译理论教学中提倡和落实中国文化主题,在培养翻译硕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突出中国文化话语权,传播中国文化。
三、MTI教材中的中国文化主题
2007年12月,国务院学位办发布了由MTI教指委制定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随即根据该方案在全国范围内对MTI教学需求进行了全方位调研,并于当年正式启动全国MTI系列教材的开发和出版工作,至2010年底已出版笔译技能、口译技能、通识教育、翻译理论、翻译工具书五类教材共26本。该套教材的出版总序中写道:“职业化的翻译教育需要专门化的教材。该教材体系根据职业翻译人才的知识结构‘双语知识、百科知识、翻译技能知识’三个部分来设计,翻译课程的设置也是根据培养单位的师资特点及教学资源围绕上述三个板块来安排。”[8]加上后来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覃江华编著的《同声传译教程》等,目前共有MTI系列教材49册,其中有19册教材涉及中国翻译理论或中国文化翻译及跨文化交际。这19册教材中章节题目明显写有“中国文化”的仅有5册:陈宏薇编《高级汉英翻译》第6~7课《中国文化特色词汇英译》,谢天振编《中西翻译简史》第12章《西方对中国文化典籍的翻译》,何刚强编《笔译理论与技巧》第13课《中国社会特色词汇英译》,王宏印编《中国文化典籍英译》,马会娟编《汉英文化比较与翻译》。从教材内容来看,只有《中国文化典籍英译》和《汉英文化比较与翻译》全书都在谈中国文化与翻译,其他教材中仅有极少篇幅粗略地提及中国文化与翻译。另外,这19册教材中涉及翻译与文化或翻译与跨文化交际的只有4册,全书提及跨文化交际与翻译的只有《交替传译》和《翻译与跨文化交际》两册。由此可见,翻译与跨文化交际相结合的内容在MTI系列教材中也是微不足道的。翻译硕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需要得到重视,而中国文化主题在MTI教材中“人微言轻”,与中国文化“走出去”、中华学术外译、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等国家战略还有一定差距,通过对MTI教材的改革和完善来促进中国文化主题意识的培养尚有很大空间,这需要引起MTI培养单位、MTI教材编著者、出版社及相关政府部门的足够重视。
从翻译语种来看,截至2017年6月,我国设立翻译硕士专业的高校共206所,设有英语翻译硕士的高校206所,设有日语翻译硕士的高校37所(其中同时设有口译和笔译的只有8所),设有俄语、法语等小语种专业硕士的高校更是寥寥无几。206所高校相对于全国2700多所高校(其中民办高校403所、287所独立学院、1264所普通公立专科学校)的外语专业教学来说,不到十分之一,37所日语翻译硕士培养高校相对于全国400多所具有日语专业本科以上教学资质的高校来说,也不到十分之一,可见翻译硕士的培养力度与国家当前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尚有差距。另外,目前国内已出版的MTI系列教材基本是英汉互译教材,有关日语翻译硕士、俄语翻译硕士等其他语种的系列教材基本呈空白状态,这与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中的俄、韩、日、德、法等小语种译文要求的差距较大,这也是国内MTI从业者、研究者及相关机构部门在当下要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MTI教指委等也应适当均衡翻译硕士各语种的互补情况,在制定标准或规定时,在评审相关翻译研究的科研课题时,和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的评审一样切实把控各语种情况,各出版社在出版教材时也要考虑到各语种的互补情况,以实际行动带动、支持小语种翻译硕士的发展,这对建构中国文化主题来说必不可少。
四、MTI课程设置中的中国文化主题
2013年发布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性培养方案》规定:“公共必修课里中国语言文化3学分……选修课里跨文化交际2学分。”[8]但实际上在全国一流综合性大学、外语专业大学、地方高校、师范院校、民族院校、理工类院校等不同高校中MTI课程的设置情况各不相同。在全国206所MTI培养高校中,广西民族大学和青岛大学设有MTI课程共25门,是全国设置MTI课程最多的学校,均设有翻译概论、基础笔译、基础口译、非文学翻译、翻译批评与赏析、文学翻译、中外翻译简史、计算机辅助翻译、经贸翻译、法律翻译、视译、商务口译、交替传译、同声传译、科技翻译、中国文化典籍外译、跨文化交际、中国语言文化这18门课程,这些课程基本包括了全国其他高校的翻译课程,其中3门是有关中国文化的课程。广西民族大学另设了英汉语言比较与翻译、高级英汉翻译、高级汉英翻译、时政翻译、公示语翻译、本地化翻译、会议口译等7门课程;青岛大学另设了模拟会议传译、专题口译、法庭口译、外交口译、科技翻译、传媒翻译、翻译工作坊等7门课程。只有北京大学设置有关“中国文化与翻译、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与翻译”的课程最多,分别是西方文化入门、语言文化专题、文化心理学专题、中国文化美学、比较政治比较文化、语言文化共7门课程。可见作为中国顶尖大学的北京大学更早更多地意识到了MTI课程设置中的中国文化主题意识的培养问题,当然这与北京大学的师资力量、教学资源、整体实力、前瞻性教学意识、学校发展意识不无关系。
上海海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这种专业性突出的大学一般设有翻译课程13~17门,其中北京外国语大学设有中国语言文化、跨文化交际、文化与翻译、中华典籍翻译4门课程,在全国仅次于北京大学,这与该校的外语专业特点突出、外国留学生较多、中外文化比较氛围浓厚、中国文化主体意识明显等客观环境紧密相关。而上海海事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分别设有突出学校特色的国际航运英语翻译、石油英语翻译等专业性较强的课程,这是其他高校课程中较难企及的特色课程。设置课程门类较少的有东南大学这类新兴的MTI培养单位,仅有基础口译与交替传译、实用文本翻译、中外翻译史、语篇翻译与汉译英、技术翻译与计算机辅助翻译、文学翻译、媒体翻译和中国语言文化共8门课程,没有比较特别的翻译课程,也没有凸显中国文化主题的课程。
目前全国各类高校的MTI课程设置,无论从课程类别、课程数量、课程特色来看,还是从课程名称和课程内容来看,课程比例不均、差异巨大,其中翻译与中国文化、翻译与跨文化交际、中国语言文化方面的课程太少。由于MTI教指委的规定,所有高校都设有中国语言文化课,但设有跨文化交际与翻译、中国文化典籍外译、中外文化比较与翻译、中外文化比较方面课程的学校寥寥无几,大多数高校基本以文学翻译、翻译概论等基础课程为主。个别高校设有石油英语翻译、国际航运英语翻译等专业特色课程,但也有共同的不足之处:翻译项目、翻译工程、本地化翻译、中国文化外译、海外翻译实习等与跨文化相关的翻译实践硬件课程明显不足,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翻译、中国学术成果翻译、翻译与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与翻译等突出中国文化主题的软件课程也明显不足。在有关翻译和跨文化交际课程方面,大多是中国语言文化,很少有内容真正涉及中国文化外译、中国文化翻译与跨文化交际等能够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中国文化主题意识的。因此,中国高校目前的MTI课程设置中,能体现中国文化主题在翻译与跨文化流动中“自我”镜像的课程很少,能够切实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中国文化主题意识的课程太少,这与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学术外译等目标还有相当差距。MTI教学培养的是翻译人才,无论哪种语种的翻译人才,译者的双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MTI培养高校要尽量开设中华外译与中国文化主题、中国文化外译与跨文化交际、翻译与跨文化交际、中华外译简史、中外文化比较与翻译等能够代表中国文化主题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实际实用的课程。
另外,从全国目前的翻译课程内容看来,中国语言文化和汉语言文化课程基本是在介绍中国文化,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建构中国文化主题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实践内容不足;跨文化交际类的课程多是理论课程,能够实际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实践机会不足;欧美文化之类的课程内容基本是欧美文化入门,加强学生对其他国家文化和中国文化进行比较分析的导向不足,所以要尽量加强相关课程中关于中国文化主题的内容;中外文化比较课程也不能只停留在中美、中欧、中日这种双向比较与研究上,要多角度地挖掘中国文化主题在跨文化流动中的自我主体性表现及特点。开展跨文化海外翻译实践就是同时解决翻译实践、跨文化交际、中国文化主题在跨文化流动的主体性这三大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我国高校目前开展的跨文化海外实践基本局限在极个别的职业院校,但职业院校里又没有翻译硕士,所以说翻译硕士的跨文化海外实践还处在起步阶段。同时,设有翻译硕士的高校中建有同声传译语言实验室、计算机辅助翻译实验室等专业翻译能力培养硬件教学设施的学校仅有几所,这极大地限制了对翻译硕士进行双语互译实践能力的训练。总之,追求MTI翻译教学效果,要做到翻译理论教学、跨文化能力和中国文化主题三者的完美结合。
五、翻译研究著作中的中国文化主题
除MTI系列教材以外,翻译界学者的学术导向和理论观念也影响着MTI教学的走向,影响着翻译硕士的跨文化能力培养和中国文化主题的发展趋势。我国MTI教学发展的时间短、经验少,培养单位都是从学术型的外国语言文学方向转向而来,指导教师也大都从学术研究型过渡而来,所以有人说这不利于翻译硕士的翻译实践技能训练。但事物都有两面性,MTI教师原本的语言文化知识恰恰有利于培养翻译硕士的跨文化理解能力,提高他们的中外文化对比意识和双文化理解能力,培养他们建构中国文化主题的意识。
翻译本身是跨文化交际的手段、媒介之一[9],跨文化交际学是1983年传到我国的。据笔者统计,截至2017年6月,我国已出版跨文化交际学著作104本,其中外译本68本,有关翻译与跨文化方面的著作17本。纯粹的跨文化交际学著作主要有爱德华·霍尔的《无声的语言》《超越文化》等中译本、关世杰的《跨文化交流学》、王宏印的《现代跨文化传通:如何与外国人交往》、林大津的《跨文化交际研究》、贾玉新的《跨文化交际学》、胡文仲的《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跨文化交际翻译》《跨文化外语教学》《翻译与跨文化交流》等有关翻译与跨文化的17本著作出现于2003年以后,其中8本出版于2013—2017年,主要有范先明的《跨文化视角下的英汉翻译研究》、郑玉琪的《跨文化视角下翻译研究与翻译教学》、刘小刚的《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与跨文化交际》。可见跨文化交际学与翻译的结合在中国起步晚、成果少、理论缺、观点弱,在跨文化交际与翻译的研究中,有关中国文化主题的内容相对较少,需要更多的人意识到中国文化在跨文化翻译活动中的重要性,亟待出现具有“中国文化外译与跨文化交际”“中国文化主题外译研究”“中国MTI与中国文化‘走出去’”等明显导向性的翻译学术著作。
在笔者综合检索到的目前有关翻译与中国文化的26部学术著作中,2008年的《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最早,2010年的《华夏文化与汉英翻译》明确提到了翻译与中国文化传播,2011年的《小说翻译与文化建构》提出了翻译与中国文化主题建构问题,2013年的《文化观与翻译观:鲁迅林语堂文化翻译对比研究》和2014年的《诸子散文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传播》实证研究了中国文化通过翻译走向世界,2013年的《翻译与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研究》、2014年的《翻译文本语境与文化建构》和2015年的《中华文化语汇翻译》都指出了中国文化主题建构在翻译活动中的重要性,建议把翻译与中国文化“走出去”有机结合起来。可见,在翻译学术研究的观点导向中,建构中国文化主题的意识仍然不够明显和强烈,整体理论体系和规模尚未形成,发展趋势依然呈弱势。
另外从CNKI高级检索可知,1981—2017年国内有关跨文化交际的学术论文有1万多篇,但涉及翻译与中国文化的仅47篇,涉及MTI翻译理论与跨文化交际、中国文化主题建构与翻译的一篇也没有。由此可见,在跨文化研究的学术著作中,外译中的著作占主体地位,呈现主体性话语霸权状态,中国学者的学术著作依然为“他者”镜像,争取中国文化主体性话语权已势在必行。另外,将翻译理论与中国文化主题建构和跨文化交际结合起来的学术著作依然太少,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在MTI理论教学中没有凸显出来。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与中国文化主题的建构在MTI教学理论与实践中仍处于弱势地位。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离不开外语翻译人才,外语翻译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双语文化知识背景及本人的跨文化双语能力,故翻译界学术著作中的中国文化主题尚有较大发展空间,亟待适应新的中国文化发展战略及翻译界发展趋势的新需求。
六、结语
中国MTI教学方面的系列教材众多,翻译课程设置多样化,翻译界学术著作和跨文化研究著作不断推出,这说明中国学者具有创造性地建构中国翻译新思想的基础,但把MTI教学和中国文化主题建构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成果并不多见。翻译毕竟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主要手段,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是建构中国新形象的有效策略。因为“中国形象,关键在解构西方的中国形象以及其中潜在的西方文化霸权,这种霸权突出表现在中国形象在现代性世界观念体系中的跨文化流动……在多棱镜中认同现代中国的自我身份,既是一种建构过程,也是一种解构过程”[4]95。所以对于MTI教学来说,既要解构翻译理论思想中的西方霸权,又要建构翻译思想中的中国形象。而中国形象的建构离不开中国文化主题的建构,要从西方的话语主导权逐渐转向中国自我主体性,中国文化的跨文化流动要从西方思想的异己分化转向中国思想的自我认同,“必须要有文化上的创造和思维方式上的革新,除了熟悉和掌握既有的‘游戏规则’之外,还需要有新的话语方式和超越西方的智慧”[4]97。周宁提出的跨文化形象学让我们意识到MTI教学中的中国文化主题建构就是解构西方话语霸权、建构中国思想自我认同。但遗憾的是目前中国的MTI教学起步晚,尚没有形成强大的中国文化主题意识。所以,要以中国文化主题为切入点,结合中华学术外译等翻译项目的开展,切实改变、调整和促进MTI理论教学、课程设置、翻译教材和学术著作的内容导向,构建翻译理论、跨文化交际与中国文化主题三者一体化的MTI教学体系,实现跨文化流动中的中国形象、MTI教学、中国文化主体话语权的完美结合,突出MTI教学中的中国文化主题,完善翻译硕士教学体系,落实翻译理论、翻译课程、翻译教材、翻译著作一体化的教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