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研究
2019-03-21童亚新包月强
童亚新,包月强
(湖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6)
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彰显了无可比拟的影响力,是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要素自然也能在传统文化中找到源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二者不仅是根与叶的关系,也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更是共同进步与发展的关系”[2]。我们应当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坚持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践行者。同时,根据时代发展推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做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者。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国家层面主要体现在以民为本等思想之中,社会层面主要体现在百家争鸣及“爱无等差”等社会主张之中,个人层面主要体现在忧国忧民、诚实守信、“仁者爱人”等个人修养之中。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传统文化底蕴
“富强”,即国富民强,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是非常显著的概念。中国古代思想家最早开始推崇“凡治国之道,义先富民”的观念。《论语·颜渊》有云:“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说明孔子已经认识到了百姓生活水平与国家治理之间的密切联系。《管子·治国》亦载:“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迈进,将富强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民主”思想在现代民主政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古代中国,一些身处封建专制时代的进步思想家已经提出了与“民主”含义相近的政治思想。法家著作《管子》指出,上古贤君尧舜禹都能积极听取人民的意见。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虽没有占据主流地位,却也发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力,主要是从“民贵君轻”到“君舟民水”再到“民主君客”逐渐发展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主政治的建设与发展,始终致力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文明”一词本身就体现着社会发展进步的积极状态,中华民族的祖先非常重视思想和精神的教育。《论语·尧曰》有“不学礼无以立”、《论语·雍也》有“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4]的说法,意指只有心思沉稳、温柔敦厚的人才能成为君子。在现代中国,国民整体素质普遍提高,文明程度也不断向前迈进,这正是我国自古以来对文明进步的孜孜追求的体现。
“和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和谐,在古代就是求同存异、共存共生。庄子提倡和谐境界,老子主张“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5],孔子提出“和而不同”,这些都彰显了我国古代对和谐思想的推崇。习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样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尚和之道。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十分具体化和明确化的目标,也是所有中华儿女为之努力奋斗的重要标杆与旗帜,我们要始终朝着这个共同的目标奋进,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传统文化底蕴
“自由”是人们所追求的一种生活状态。在中国古代,道家崇尚在遵循自然规则前提下的精神自由,老子主张“道法自然”,庄子提出“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6];儒家也曾对此观念表达过认同,陶渊明希望随心所欲回归宁静的田园生活。这种自由的观念跨越时空的限制,为现代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
“平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中国古代社会是阶级社会,人民之间十分不平等加重了人民对平等的渴望。法家著作《商君·赏刑》中就曾主张刑罚不分等级;《论语·季氏》中也存在平等思想的雏形,即不害怕财富不多,主要害怕财富分配不均,体现了人们要求平等分配的思想;墨家学派的墨子也提出了“兼相爱”的观念;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也表明了实现平等的殷切希望。社会主义社会为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平等创造了条件,“平等”自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
“公正”即公平和正义。在中国古代,道家学派的老子认为治理国家要采用无为的正确道路,《战国策》高度称赞商鞅的公正无私、刑罚统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儒家思想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多以孔孟之道来解释公正思想。发扬法家思想中的公正无私,有利于化解当前社会中存在的“上学难”“看病难”等不公正现象。
“法治”概念与我国政治的发展有着深厚的渊源,《晏子春秋》就已经出现“法治”一词,战国时期的李悝竭力主张法家不区分亲疏远近和富贵贫贱,一律都使用法律来判断得失,这样既体现了社会的公正,又表明了法律的重要约束作用。韩非子、商君、管子都高度重视法治,主张法不阿贵,为现代法治思想奠定了基础。在当代中国,我们正在实施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凸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法治”的重要意义。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我国人民对社会发展的美好愿望,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能够稳定进步的基本条件,也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的价值目标,在这个价值目标的引领下,全体中国人民共同朝着共产主义的最高目标前进。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层面的传统文化底蕴
“爱国”自古就深受重视,中国古代的仁人志士始终把国家利益置于个人荣辱得失之上。从屈原投汨罗江,到戚继光誓死抗倭,再到清朝末期的爱国将领邓世昌等人的担当,无一不体现了以国为家的情怀。爱国主义思想已经在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在近代民族危难之际表现得尤为强烈。几千年来,伟大的中华民族虽历经数次艰难曲折,却能够逢凶化吉,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从某种意义上说,依靠的就是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因此,爱国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首要内容,恰如其分。
“敬业”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对敬业精神最好的解释,莫过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 南宋儒学大师朱熹曾说,“敬业”即“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就是用一种恭顺的态度认真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全心全意、精益求精地做好每件事。在当代中国,钱学森致力于中国航天和导弹事业的发展、黄大年在离别之际依旧心系工作、焦裕禄为人民劳苦一生、王进喜用自己的身体制服井喷等,都是敬业的楷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每一个公民敬业爱岗,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国家、为人民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诚信”一直被认为是为人之本,儒家提倡“仁义礼智信”,孔子认为人一旦没了诚信就将一事无成,孟子提出追求诚信是做人的根本,荀子也非常重视诚信,认为诚实守信是统治者建立王图霸业的根本所在。在中国古代,把社会道德与人格评价的最低标准看作“言必信,行必果”,以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认为只有做到诚实守信,才能使自己成为真正的人。
“友善”是人们自身内在的修养,孔子说“君子与人为善”,主张友爱善良地与人相处,提出了“仁者爱人”的重要观点;《国语·周语》有“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之说,提倡从善如流、与人为善。友爱善良的优秀品质对于社会的正常运转及处理人际关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和人们生存的基本品德和观念,要使其与时代发展相适应,能够竭尽全力创造出具有凝聚力的民族精神,使每个人都能在社会中发挥作用。
二、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着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就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牢根基,使得我们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路上行稳致远。同时,也要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上,探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要借助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将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7]。
(一)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在现代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没有被很好地利用,以及被大众广泛接受,故急需利用各种文化形式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意义和价值内涵。一方面,我国正处于多种文化相互激荡的关键时期,社会上一部分人的思想观念受到巨大冲击,少数人甚至出现了价值观的扭曲。要改变这一现状,除了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还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功能得以有效发挥。另一方面,要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氛围,鼓励大家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应将赤诚报国、关爱孤寡、敬业奉献等优秀事迹在主流媒体上进行广泛报道,选择优秀人物和先进事迹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宣传,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中传递正能量,使人们见贤思齐,增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使文化成为人们身体中不可磨灭的力量。要加强对浩如烟海的文献古籍的整理,积极开展传统文化讲座、经典诗歌诵读,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近期,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的节目——《经典咏流传》,经典传唱人把古诗词与现代唱法相结合,不仅传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给人们带来一场视听的饕餮盛宴。要重视中华传统节日等文化形式,政府应给予传统节日制度和时间保证,以便人们有时间和空间在传统节日开展文化活动,了解传统节日的起源、内涵和其中的传统文化;人们也应该重视传统节日,可以在自己家中举办一些小活动,比如春节合家团圆庆新年等,让孩子加深对传统节日的理解,“牢记中华传统节日,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在对传统节日熟知的过程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8]。
(二)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
青少年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应在小学、中学、大学建立起完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体系,利用先进的网络资源,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贴近学生、走向世界和未来。
一是增加学校国学课程的比例。首先,我国古代的经典著述主要以儒释道三派为主,汲取儒释道三派思想的精华,建立国学教育的板块,进而丰富学生的自身修养。学校应该对传统思想文化进行符合时代要求的正确解读,使其成为能够与时俱进的经典箴言,比如《论语》中的诸多教育理念、道家“道法自然”的哲学观念及佛家的因果、善恶观念在今天看来仍有借鉴意义。教育者要学习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并将其与课堂教学相融合,使受教育者得到启发。其次,用秦文汉赋、唐诗宋词等文学经典来提高学生的涵养。学生承担着学习文化的使命与责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助于学生实现自身的全面协调发展,学校应该利用自身的文化优势,提高国学课程的比例,同时增设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学社团,使得国学经典可以走进课堂,积极引导学生参加有关的文化活动,比如传统诗词朗诵比赛及讲座等,并且提供相关的支持。学校也可举办一年一度的“雅言经典朗诵活动”,让学生们感受中华文化之大美,同时在学习古人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完善自身。
二是借助网络新媒体资源。网络新媒体是传播信息的主要来源,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新媒体必须坚持正确的导向、弘扬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认知。一方面,网络新媒体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比如听网课、刷微信已经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常态,学校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向学生展示先进榜样,科学引导学生传播正能量,表扬真、善、美,进而使校园文化变得更加和谐美好。另一方面,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应通过各种校园活动得到广泛宣传。在信息高度发展的今天,传承经典、践行核心价值观已经不能仅仅依靠黑板报和校园宣传栏等传统形式,还要通过举办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比如在微信公众平台举办“最美传承者”的投票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带领学生参加传统文化教育实践,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弘扬传统,只有亲身参与才能有持久的影响力。
三是依托课堂发挥传播功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主要依托课堂展开,传统文化的传播有一个相对较长的周期,学生必须全方位地在各级学校的学习过程中继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一方面,要注意分层次分阶段进行,不能一蹴而就,对低年级的学生应更加注重启蒙教育,介绍较为浅显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较高年级的学生可以较为宽泛地介绍,增强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对于高年级和大学生应该让他们对博大精深、薪火相传的中华文化进行全面的理解与感知,使其能够了解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另一方面,要把传统文化与课程和教材结合起来,在各个年级的教材之中加大优秀传统文化的比重,并把传播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
(三)高度重视良好家风的传承和建设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深深烙在每一个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的就是“家国天下”的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9]首先,注重家庭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让子女学会正确积极的待人处事准则,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拥有高尚文明的道德情操,养成高雅从容的文学素养。作为父母,只有尽自己所能去充实自身、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创设出优良的家庭氛围,才能为子女树立正确的价值标杆。其次,重视家风建设。良好家风的形成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从中华优秀文化之中汲取养分,加以提炼升华使之成为自己的家风,比如勤劳、坚持不懈等;二是本家族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家风。无论何种家风的形成都需要家长对传统文化进行刻苦钻研和仔细推敲,才能使家风得到不断深化和强化,使家庭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得到良好家风的熏陶,在耳濡目染之中发展自我,从而弘扬优秀文化。
三、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分别代表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和当代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深入学习和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积极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从多领域、全方位着手,努力学习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以便在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实践中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努力探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生产力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角度出发,深入认识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密切联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充分汲取养分,并结合时代特征和实践条件,使之成为具有鲜明中国特征和中国风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