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学生干部培养实践思维方式构建

2019-03-21高乔楠

昌吉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干部理论

高乔楠

(合肥学院外语系 安徽 合肥 230601)

高校学生干部是大学生中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既有学生的身份,同时又兼有管理者、服务者的身份,他们是沟通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桥梁,在高校的管理工作、学风建设、校园安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学生会、研究生会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靠力量”[1]。可见,学生干部作为大学生中的优秀分子,他们的培养更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干部通过以实践活动为载体,运用实践思维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明确责任与目标,紧跟时代方向标,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一、新时代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研究现状

当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媒体的介入融合、多文化的传播、“90”“00”后大学生凸显的特点等都对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有着新的要求,因此不少的学者开始从各个方面研究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的新途径、新方法。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有关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整体来探讨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研究,即《新时期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研究》[2];《当前我国高校学生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3]等,这类文章大多数侧重于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整体规划,或者其中的某一个或几个方面提出加强和改进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二)、高校学生干部选拔、胜任、培养方面的研究,如《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机制创新研究》[4];《高校学生干部的胜任特征研究》[5];《高校学生干部选拔LGD测评维度构建的研究》[6]等,此类研究多集中探讨的是高校学生干部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如何选拔、配备高校学生干部队伍以及如何加强学生干部的培养,以提高其素质和能力;

(三)、基于心理学视域对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的研究,如《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研究》[7];《略论高校学生干部抗挫折能力的提升》[8]等,此类文章的研究多是由于近几年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并受到重视,它们主要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高校学生干部的心理素质、心理问题及对策等;

(四)、用相关理论指导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的理论研究,如《和谐视域下高校学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9];《用“三个代表”思想指导高校学生干部综合素质的提高》[10]等,此类研究多是在某种理论的视域下,进行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的研究。

纵观现有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对于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的研究资料众多,涉及面广,这无疑给本人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参考资料。然而,在众多的研究文献中,笔者发现,对于高校学生干部本身的思维方式的研究甚少,几乎没有,现有的研究大多是从外在的环境构建、技术输入方面进行研究,而从学生干部本身的世界观、方法论的构建比较缺乏。

二、新时代高校学生干部培养实践思维方式培养的必要性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希望与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青年学生要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11]。面对时代发展的呼唤,新时代的高校学生干部既要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上的“钙”,又要练就真本领,拒绝“本领恐慌”;既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又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意识。

(一)科学的理想信念与实践能力的融合

科学的理想信念是人们精神上的“钙”,只有树立了科学的理想信念,大学生才能补足“精神钙”,迈出人生的关键步伐。高校学生干部作为大学生中自我管理能力与自我约束能力较强的学生,他们对于科学的理想信念的树立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积极主动,他们主动关心国家与民族的未来,主动学习理论知识。然而面对新时代新发展,仅有这样的主动与热情是远远不够的,更要积极引导学生干部将理论学习贯彻于实践,使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并进,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促进学习,从而达到通过榜样的力量,帮助广大的青年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巩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果。

(二)正确的价值观与创新能力的融合

新时代,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对着更大的风险与挑战。国际国内形式的复杂性,都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行成提供给养的同时又设置了障碍。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新的风险与矛盾,要求高校学生干部在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又要与时俱进、敢于开拓,激发自己的创新意识,不拘泥于机械操作力的提升,要培养面对纷繁复杂情况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三)奋进的意志品质与责任担当的融合

艰苦奋斗是我们优良的传统,新时代既要求高校学生干部仍要秉承艰苦奋斗的精神,勤奋学习、刻苦专研,夯实专业基本功,练就真本领,拒绝“本领恐慌”,又要求高校学生干部自觉认清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从而引导带领广大的青年学生将命运与国家、民族紧紧相连,成为有责任、有担当、有作为的新时代大学生。

因此,面对新时代的吁求,不仅从技术层面上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养,更多的强调学生干部的自我思维方式的转变,要增强工作的能力,反思的能力,促进学生干部的可持续成长。在学校时,应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成为学生的有力帮手;走向社会后亦能成为有担当、有能力、有责任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新时代高校学生干部实践思维方式培养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思维是青年学生认识改造世界的总钥匙,青年学生养成了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的习惯,终身受用”,[11]而实践思维方式恰恰具有辩证性、批判性、历史与价值相统一性等特点,通过实践思维方式的树立帮助高校学生干部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学会选择。

(一)实践思维方式是一种辩证的、动态的思维方式,它不同于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它立足于现实实践,强调用动态的、全面的,相互联系的观点去思考问题,在事物普遍联系、矛盾发展中去把握问题。这种思维方式的树立帮助高校学生干部思考问题既不单纯的从自我的角度出发,也不仅仅从任务、问题出发,目标也不再局限于仅仅完成一项任务,而是结合两者,把自我的成长发展自觉地与每一项任务的完成、每个问题的解决相联系,这既有利于学生干部在学校管理工作中能力的发挥,也有利于学生干部的自我成长。

(二)实践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批判性的思维方式,何谓批判性?这种特性具体的表现就在于反思。新时代,面对着丰富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带来极大益处的同时,也带来了浮躁与脆弱。许多学生干部在遇到挫折时,不是推卸责任就是否定自我,而实践思维方式的反思可以引导高校学生干部在遇到问题时,沉着冷静,认真思考,正确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实践思维方式也是历史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思维方式,它不仅仅要求我们尊重事物本身,用历史的眼光,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把握事物,还要求我们能够与时俱进追求事物的长远价值。这种思维方式的树立有助于帮助学生干部深入分析了解事物本身,并激发创新意识。

四、新时代高校学生干部实践思维方式培养的途径

通过深入分析实践思维方式在高校学生干部培养中的必要性和意义,结合新时代、新要求,笔者认为高校学生干部实践思维方式的构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理论学习的广度与深度,夯实高校学生干部实践思维方式形成的理论根基

高校学生干部实践思维方式的培养离不开理论的支撑,通过一定理论知识的积累有助于高校学生干部的实践思维方式的形成。然而,对于高校学生干部的理论水平的提升,不能简单地设定为常规的理论学习。一方面要依托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青年马克思主义骨干培训班,夯实基础知识、吸收新思想。但对于理论的学习,不能就书本而学书本,就理论而讲理论,要在基本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加强经典原著的研读,让学生干部对于理论的掌握更加的全面而透彻,提升理论知识学习的深度;同时要在基础理论学习中及时融入新思想,掌握新变化、新动态,延展理论知识学习的广度。通过理论知识学习深度与广度的加强,提升高校学生干部的理论水平,打牢高校学生干部实践思维方式形成的理论根基,能够让学生干部在思考、分析、解决问题时拓宽视野、提升格局,形成一种全面的、科学的、批判的思维方式。

(二)注重实践活动参与,培养高校学生干部实践思维方式形成

理论学习最终要落实到实践中去,培养高校学生干部实践思维方式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干部走向实践,在参加实践活动中,提升实践能力。一方面,依托高校日常学生管理工作,在学生干部辅助学生管理工作中要关注学生干部工作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干部运用发展的、联系的思维方法,全面的、动态的分析处理问题。鼓励学生干部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工作方式,在自我学习和学生管理中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志愿服务形式多样化,校内志愿服务、社区志愿服务、对外交流志愿服务都为高校学生干部了解社情民情、正确认识新时代中国发展形势提供便利条件,通过参加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干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自觉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三)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并重,深化高校学生干部实践思维方式培养内涵

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是高校学生干部成长成才的两大助推力,科学素养帮助学生干部夯实理论专业基础,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文素养则是从内在的基底关注学生干部本身的需求与发展。传统的高校学生干部培养往往只关注学生干部科学素养的养成,而忽视学生干部人文素养的养成。高校学生干部实践思维方式培养的根本目标在于通过对学生干部本身的关注,而激发学生干部的自我成长与成才。因此,学生干部实践思维方式的培养离不开人文素养的养成,通过人文素养的滋润,学生干部的培养摒弃了机械化的模式,学生干部本身也不再过多的关注于功利性的获取,而是形成历史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思维方式,自觉地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的、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从内心关心国家、热爱人民,以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最终达到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的目标。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干部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