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的聚变:我国“双创”教育从系统培育向纵深发展的历史演变
2019-03-21刘巧芝
刘巧芝,杨 涵
发展中的聚变:我国“双创”教育从系统培育向纵深发展的历史演变
刘巧芝,杨 涵
(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
我国高校“双创”教育有其独特的发展历程和文化背景,经历了从系统培育向纵深发展的过程。遵循我国“双创”教育的实际,运用系统学原理,以发展的眼光从“无序与有序”“协同与催化”“聚焦与聚变”三个方面梳理我国“双创”教育的发展进程,以期为新时代高校“双创”教育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发展;聚变;双创;教育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球经济持续分化、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党中央做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刻,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1]。在此背景下,创业活动被赋予多重经济功能,而创业教育也被赋予重任,成为解决就业问题、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我国“双创”教育的发展亦经历了从系统培育向纵深发展的历史演变,且作为一种时代环境和时代价值的象征,成为高等教育界研究的重点,也成为全社会聚焦的热点。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关注和研究“双创”教育问题。
一、无序与有序:从顶层设计到实践探索的“平稳着陆”
哈肯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事物普遍存在有序和无序现象,在一定条件下,无序和有序之间可以互相转化。“任何系统都是有序和无序的辩证统一,这种统一的不同程度就构成了系统的一定秩序[2]”,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可以称为演化,它既包括事物从无序到有序、从低度有序到高度有序的不可逆过程,即“进化”之外,还包括了事物下降的、从有序到无序、从高度有序到低度有序的“退化”。
本文中“无序与有序”的内涵是指事物发展上升的、前进的过程,即我国“双创”教育从“无序”发展的“混沌态”到“有序”实践的“平稳着陆”,落脚点立足于国家宏观层面顶层设计到地方高校的具体实践。追踪其“无序”发展的事实依据有二:
一是国内学术界在创新创业的宏观理论研究方面关于“双创教育培养目标之争”[3]。早在 2015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已经明确提出,到2020年建立健全高校创新创业体系、明确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总目标和基本原则。但在学术界对“双创教育”的理解一直存在争议[4]:一方学者将“双创”教育“泛化”理解,以“以素质教育”为主要目标,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另一方学者将“双创”教育“窄化”理解,将其终极目标解读为“培养未来企业家”。造成这种差异化理解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双创”教育发展尚未成熟,“双创”人才培育的路径处于“探索期”。如何顺利通过“无序”的“探索期”进入“有序”的“成长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是在实践探索方面,高校“双创”教育整体存在“碎片化”现象。表现为创业教育的政策机制碎片化、教育模式碎片化和课程体系碎片化三种形态。近10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和高校虽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双创”教育政策,但大学生创业率极低,这说明政策制定与执行出现偏差,存在断裂:“双创”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类型,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已逐步形成了不同的实践模式,但各种模式相似度较高,“双创”教育出现“从众效应”[5],这说明实践探索缺特色,与地方产业结构存在断裂;从2002年教育部确定的九所试点院校算起,我国高校创业课程已开设16年之久,但重知识传授、轻实践参与的课程体系仍然是当今“双创”教育改革的重点,这说明实际需要与现实教育相脱节,存在理论教育与实践间的断裂。
通过梳理,在总结前人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我国高校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双创”教育培养模式,从早期较有影响的“清华模式”“上海交大模式”“中南模式”和“人大模式”,到后期各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的异彩纷呈,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创新创业教育的高潮。2016年,王占仁教授以哲学本质论、目的论和价值论为出发点,兼顾管理学的统筹原理和思想,指出中国“双创”教育的历史“是一个有机整体,是由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教育等多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铸就而成的。”同年出版的《中国创新创业教育史》和《“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概论》明确了当前我国高校“双创”教育的培养目标,并将其融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功能中,使其发挥应有的导向作用。与此同时,黄兆信等人结合时代背景,深刻剖析高校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深化改革进程中需要秉持的理念、行进路径、操作模式、方式方法等,以及中国“双创”教育在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实践平台、运行机制、体质保障等方面的宝贵经验与实践探索。以上学者在总结国内外先进教育经验的基础上,不同程度地构建了高校“双创”教育的框架,让我们较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双创”教育的思想内涵和价值取向,同时指引着我国高校“双创”教育从“无序”向“有序”的发展进程。
二、协同与催化:从单一要素到多元主体的“成熟发展”
“协同学的核心思想是系统内各要素或与其他系统之间通过相互协作与协调可以达到微观个体或系统无法实现的倍增效应,从而有利于个体或系统整体的进步与发展”。[6]
经过文献梳理,我国的“双创”教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第一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的高校的自发探索阶段;第二阶段(2000—2010年)的政府教育部门宏观指导下的多元探索阶段;第三阶段(2011—至今)的政府多个部门协调指导下的全面推进阶段。在每一个发展阶段,我国对“双创”教育的定位及发展思路都不同。
第一阶段发展的关键词是“高校”“自发”“探索”。这一阶段主要强调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为主要内涵的“双创”理念,以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为主要标准,以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为导向,以1996年6月中央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指导,这一阶段侧重高校—这一单一主体的建设与发展。
第二阶段发展的关键词是“多元”“探索”。此阶段,在教育部门的指导下,各高校依据《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要求,如火如荼地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试点工作,并逐步形成三种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创业模式、以技能训练和实践锻炼为主的创业教育模式、以创新教育为主与个性化指导和发展的示范性创业教育模式,逐步形成了点——线——面的辐射带动新格局。
第三阶段发展的关键词是“协同推进”。此阶段,以2010年4月教育部成立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为标志,在同年5月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的指导下,我国“双创”教育逐步进入全面推进阶段,“双创”教育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以科技部、教育部、财政部和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共同指导举办的“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和教育部等10部门联合主办的“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为契机,全国各地包括企业、科研院(所)、各高校的“双创”活动轰轰烈烈地拉开了帷幕。
至此,鼓励创新创业、支持创新创业、成就创新创业,努力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成为当前我国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双创”教育理念逐渐融入高等教育体系并涌现出发展高潮。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无论是从国家层面政策纲领性文件的颁布,还是各地区结合实际出台的落实“双创”教育的指导性文件,都陆续提出“促进产学研用协同”“构建高校双创教育生态系统”。近几年,各高校结合各地区产业优势及专业特点,依托互联网的“催化”[8]作用,有力推动了企业、科研机构、创客等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逐步打造了开放共享的创新机制和平台,逐渐形成了“由传统学校主导向校、政、企多元合作的转变[7]”。
“双创”教育这种从单一主导到多元主体参与的模式,有效地促进了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整合与流动,使优质资源在组织间快速流动、共享集成,产生价值增值。每一个单一主体在“催化”演进中借助社会“创新链”发挥最大程度地效用,同时催生了高校、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创新模式,使各高校逐渐成为“双创”教育的主体并与其他各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关联并维持以相对稳定的“循环 结构”。
三、聚焦与突破:从“补短板”向“精准发力”的“有力提升”
“在事物发展的因果链条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推进发展的关键环节。”[9]“只有直面问题、研究问题,对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和解剖研究,找出问题的实质根源,挖掘其产生的深层次矛盾和内在机理,才能有效推进事物发展的进程。”[10]因此,在“双创”教育中立足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双创”教育“短板”—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从“补短板”向“精准发力”同步进行已成为高校“双创”教育人才培养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当前,世界各国都在竞争科技人才,国内外各级政府都逐步推出一系列措施来帮助创新创业人才尽快成长,并在事业上给予最大的帮助。
在宏观层面,我国政府和高校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培养和保障方案,并在实践过程中逐步推广,但是由于我国整体的科技创新气候尚在形成中,内部运行机制还不健全,创新创业的内生动力仍然不足,相比于欧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回顾我国创新型青年科技人才素质模型及培养措施的相关研究成果,不难发现,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对创新型青年科技人才的评价和考核的主要集中在科研能力、专著成果、专利数目等方面,极少考虑科技成果的产业化程度及其社会经济效应,产生科技创新成果的“数量”较多,但“质量”普遍不高的现象。鉴于科技成果转化的长期性、高风险性及不确定性,多数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无法产生社会经济效应,使高校培养的青年科技人才在“双创”行为中的主体功能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青年科技人才科技创新评价机制的导向偏差成为导致人才功利化,进而出现创新型人才短板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中观层面,由于我国高校创新理念尚未形成,“双创”教育结构体系还不完备,高校在创业能力的提升、评价指标的完善、创业环境的改善、文化氛围的形成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也一一浮出水面,如何破解当前高校“双创”教育难题并走完创业教育的“最后一公里”,成为高校“双创”教育亟待解决的难题。
在微观层面,国内大量的专家、学者以及政府部门从不同的角度对创新创业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查找文献、实地调研考察等手段研究国外高校“双创”教育理念,形成由“政府主导、高校主体、市场导向、社会参与”的教育体系,在不同的区域内有效地解决产业发展的共性问题,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发展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这也为后期各高校发展“双创”教育提供了较有价值的实践参考。
“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聚焦问题,以创新理论引领实践改革,才能激发创新的“聚变”效应。从2015年—2018年,教育部启动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评选,有力地推动各高校进一步深化“双创”教育改革,形成了以点带面的辐射发展势头,使高校“双创”教育从基础性科学研究领域走向促进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科技金融、社会环境等发展领域的有力支撑。无独有偶,在理论研究方面,“双创”理论研究专家王昌林在结合中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分析国内外创新生态系统和创业生态系统相关研究,并总结梳理出较为完备的“双创”理论体系,进而提出“双创”生态系统的分析框架——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机构/要素+结构+机制+环境[11],这为我国高校“双创”教育从“补短板”向“精准发力”过程的演进提供了较有价值的参考。
我国高校“双创”教育有其独特的发展历程和文化背景,尤其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境遇下,“双创”教育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进步的重要力量。近几年,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创新创业的大军,从“草根”到精英,从城市到乡村,从内容创业到自媒体……创新创业在全社会范围内已成为一种价值导向、生活方式和时代气息。随着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双创”实践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高校“双创”教育已逐渐从系统培育过渡到纵深发展阶段;高校“双创”教育系统协同共生机制不断完善,协同共生效应不断演化,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各协同主体“聚变效应”凸显。在集中力量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同时,全社会要发挥好特色、优势要素的引领带动作用,不断推动我国高校“双创”教育的蓬勃 发展。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01).
[2] 武杰,李润珍,程守华.从无序到有序——非线性是系统结构有序化的动力之源[J].系统科学学报,2008(1): 13-18,24.
[3] 王占仁.高校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争论与反思[J].教育发展研究,2015(13):113-119.
[4] 张冰,白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概念之辨[J].高教探索,2014(3):48-52.
[5] 杨涵,刘巧芝.高职院校"双创"教育中的"从众效应"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8(16):50-53.
[6] 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27.
[7] 孙荣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价值、体系与过程的三维重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3):27-33.
[8] 董晓光,李成龙.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2018(2):86-89.
[9] 贾立政.问题是创新的起点和动力源[N].学习时报.2017: 10(01).
[10] 陈麟辉.陈云的唯物辩证思维及其当代价值[J].探索与争鸣,2018(6):75-80.
[11] 王昌林.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论初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8-9.
2018-10-29;
2019-05-07
2018年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职业教育重点科研课题“兵团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
刘巧芝(1980—),女,江苏丰县人,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联系邮箱:2552975931@qq.com;杨涵(1964—),男,河南泌阳人,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
G617
A
1674-893X(2019)03−0024−04
[编辑:游玉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