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美术作品形式创新的实践与探索
——以运城幼师高专美术馆馆藏作品为例
2019-03-21刘文芳
刘文芳
(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 运城 044000)
形式是指事物外在的构形和式样。形式和内容是哲学上的一对范畴。内容是事物内在诸要素的总和,形式是内容的存在方式、表现形式或其结构组织方式。幼教美术作品的形式是什么呢?中国古代辞书之祖《尔雅》解释“画,形也”。形包括“形状”、“形式”双重含义,这里“形式”的意味更浓。日本学者长广敏雄将形式称为“美术样式”,认为“不以样式研究作为方法论之基础,美术史学和考古学是不能确立的”。幼教美术作品的形式创新主要是表现形式、选择手法、呈现技巧等的创新[1]61-63。
一、幼教美术作品形式创新的意义观照
美术作品形式创新对幼教师资培养意义重大。一是有助于改变对传统绘画教学的路径依赖。长期以来,幼专学校美术教育专业核心课程一直徘徊在学科为主、技能为上的歧路上,形成一种路径依赖。如内容以静物、人物、石膏像为主;材料以水粉、水彩、国画科目的专业材料为主;崇尚专业表现技法,所呈现出来的美术样式和反映出的课程实施倾向,偏离幼教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与学科人才培养并无二致。存在着不懂学前教育和人才培养错位问题。美术作品的形式创新就是要打破传统绘画教学的老套路,用新形式、新表现、新手法等拓展绘画的表现领域和创新空间,培养出更加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幼教师资。二是有助于教学理念及儿童观的更新。2011年10月以来,教育部出台《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明确指出:“教师教育课程应引导未来教师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学生观、教师观与教育观,掌握必备的教育知识与能力,参与教育实践,丰富专业体验。”与之相应,幼专美术课程的目标应该设定为: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具有较高审美水平;具备幼儿园玩教具制作与环境创设能力;具备设计与组织美术活动的能力;培养懂儿童、懂美育的幼儿园美术教师。而美术作品的形式创新就是要求培养的教师要心中有儿童,眼中有孩子,贴近儿童的认知、喜好的实际,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学理念。三是有利于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幼教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固然离不开传统绘画所要求具备的基本功,但倘若仅限于此,所教内容繁难偏旧,没有一点创新的本领,恐怕很难受到儿童的喜爱和欢迎。倡导幼教师资美术作品的形式创新,就是为了他们职后的本领更多一点,能力更强一点,路子更宽一点,能够胜任学前美术教育的需要。
二、幼教美术作品形式创新的原则遵循
原则是人们说话行事依据的法则或标准,是人们做事或对事物评价所应依凭和遵循的原理和基本准则,它是一种理论把持和操作定位,是一种行为规范和应然要求。幼教美术作品的形式创新应当遵循趣味性、审美性、新异性的创新原则。
(一)趣味性
趣味性是指因事物富有意趣,而具有的使人感到愉快的特性。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对于儿童,他们注意力分散,意志力薄弱,自控力低下,在一定程度上他们的学习是兴趣主导型的。如果幼教美术老师只能教刻板、单一、繁难的传统绘画课,超出学生的可接受能力,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和热情度,肯定不受欢迎。所以幼教美术作品形式创新就是要求教师在专业能力上要多备几手,目的就是要在自己能力的工具箱内备有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为幼儿喜闻乐见的创新品种,这样“东方不亮西方亮”,总有一款是贴近学生、适合学生的,能激发学生学画兴趣的和派上用场的。
(二)审美性
审美是人对美的审视和认知能力。幼儿园教师肩负引导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任,应该具备较高审美水平与审美能力。在技法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应该始终贯穿审美意识的培养和养成教育,才能有助于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养成,也才有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儿童是具有审美天性的,幼儿美术教育不是培养未来画家的,而是要开放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对美的事物的感知、体验力,刺激他们审美意识觉醒,拓展他们的好奇心、想象力,养成对美的事物的热爱。幼儿美术作品形式创新或创新形式,只有包含符合儿童认知的审美要素,才能在孩子心里种下美育的种子,为他们今后活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赋予潜质。正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而对幼教师资而言,就是要培养他们的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五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形成解决21世纪社会中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2]。
(三)新异性
新异性即创新性。创新是作品的生命,新异是创新的内魂。新异的作品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别具一格之叹,独具匠心之赞,当然新异并非为着标新立异,也不是为了猎奇炫耀,它只是创新想带给人们的一种别样感受和惊喜。是可以平实为之、不难达及的一种创新诉求。如材料的变换,手法的不同,技巧的运用等,都可以带来感觉不同的新异创新。
三、幼教美术作品形式创新的方法举隅
(一)幼教美术作品形式创新的理念更新
“理念是人们对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观念体系。”理念更新是美术作品形式创新的思想指引[3]。它要求,一要学习并熟知幼儿教育的政策文件。如《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幼儿园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幼儿园教师教育资格考试标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工作规程》、《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二要深入幼儿园,了解幼儿学习的实际状况。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要积极参与幼儿活动,将学到的儿童教育理论和幼儿教育理论和幼儿的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走近儿童、观察儿童、理解儿童、发现儿童、尊重儿童,最终做到读懂儿童。
(二)幼教美术作品形式创新的内在要求
幼儿美术作品创新不同于一般美术作品的创新。对在校幼师学生而言,它是为着职后就业服务的,对象是学前教育(3—6岁)的儿童。因而须明了其作品是形式创新还是为着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打基础、做准备的,因而作品创新:一要目标明确,心系儿童。即必须是为着儿童的,能对日后的幼教实践发挥助益作用的创出。二要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即创新的作品必须是饱含童真的、充满童趣的、富有童心的、洋溢童乐的创新。三要遵循美的原则创构作品,作品的构图、造型、色彩等都要体现美的创作要求,才能打动儿童。四是内容须是表现儿童主题的。如果表现的是成人主题,就会因隔膜而使孩子抵触、拒斥,难以为孩子们所喜爱。
(三)幼教美术作品形式创新的方法举隅
运城幼师高专美术系建有一个美术馆,馆内收藏作品80多件,都是师生们创作的作品,且经常调整更新。目的是向世人展示作品,宣传学校,激励后学认真学习,不断超越。可以说这个美术馆已成为学院美术系对外展示的一个窗口,一张名片。
有研究者认为,美术作品的样式(形式)的三要素无外乎是材料、技法和用途。下面以美术馆的收藏作品为例,做些介绍。
1、材质创新。材质是指用来作画的基本材料成分、要素、构成等。传统绘画种国画的表现材料是水墨,油画的表现材料是油彩,水粉画的表现材料是水粉。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事实。同样的绘画主题或表现内容,如果我们换一种材料作为手段来加以表现,就构成了美术作品的材质创新。在某种意义上说,材质的无限性决定了创新的无限性。材质创新是构成了美术作品创新的主渠道。尤其是当下随着“现代造型活动对质材日益重视,对新材料的探索与开发已成为造型创造的重要契机。不同的质材给人以不同的感觉,而且与人的情感有某种对应性”[1]61。如运城幼专美术馆的藏品中,依据内容的不同以及画面表现需要,学生作品媒材分为各类画材和综合材料两大类,其中各类画材涉及水彩、水粉、中国画、丙烯、油画棒、炫彩棒、彩铅等材质;综合材料包括树枝、树皮、树叶、细沙、鹅卵石、贝壳等自然媒材和超轻粘土、彩泥、毛线、布头、纽扣、膨松棉、画报、报纸、皱纹纸、卫生纸等人工制造材质。丰富的画材需要根据表现主题和不同内容的需要加以选择与运用,以求与内容的表现相适应、相协调。如表现轻松明快、柔和温情的内容可用水彩、彩铅之类的画材;需要表现厚重稳固、热烈激情的内容可选用水粉、油画棒等画材;需要表现现代时尚、卡通动漫的内容可选择炫彩棒、丙烯等画材;需要表现传统题材、寓言哲理的内容可选用中国画画材。
除此之外,综合材料绘画作品更能以它丰富的生活中常见的媒材给人以更为生动和亲切的视觉感受,自然媒材的色泽柔和、肌理丰富、如果运用得当,便可呈现超乎人们想象的效果,激发观者情感上的共鸣。在题为《猴子与月亮》的作品中,蓝色的天空和碧绿的湖水用丙烯颜料表现,河岸用装了膨松棉的灰色布头缝制而成,小猴子及小船、雨伞等用彩泥塑造,小猴子的衣服用布头裁剪粘贴,天空中的云朵用白色棉粒粘贴,布头与棉粒的柔软温和、主体形象小猴子的可爱俏皮及立体形象在深蓝色天空的映衬下,为画面增添了趣味性、生动性,深得小观众们的喜爱。又如作品《下雨了》,主要运用细沙、棉粒及布头三种材质,作者运用赭灰色细沙表现透过雨水的斑驳老墙,浅色棉粒表现云朵,中黄色布头缝制的两个猫咪的拟人形象手牵着手行走在雨中高墙之下,那种温情及不畏风雨的精神足以使人泪目,对于幼师的学生来说,多种材质的表现力远胜纯粹的绘画技巧。
2、技法创新。创造和超越是美术的灵魂,没有创造就没有美术。在幼儿园,儿童是活动的主体,鉴于“儿童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的特点,在各类美术技法的教学过程中,应依据儿童发展及认知的特点,创新表现技能与表现手法,为儿童呈现更为丰富的视觉形象。可通过三个途径来实现。
第一种,将技能课中原有的技法应用于和儿童相关的新内容的表现上,无疑是一种技法创新,如将中国画中的笔法和墨法、将水彩画中接染法、干湿分离法等技法用于表现儿童绘本内容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这样的迁移创新可以丰富绘画手法,同时让学生熟悉各种手法在儿童绘画实践中的运用与表现,为职后胜任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种,学习和借助世界经典儿童绘本中的表现技法。在运城幼师高专美术馆中有很多这样的作品。如借助经典绘本《好饿的毛毛虫》中,先制作肌理丰富的色纸,再依据画面需要剪贴拼接的技法来创作作品。如作品《爱》;借助经典绘本《神奇的树》中用橡皮泥塑造形象的技法表现作品。如《海底世界》;借助绘本《小泥人》中用泥巴画画的技法表现作品。如《好朋友》;借助绘本《云朵面包》中布贴画技法创作表现作品。如《会走钢丝的兔先生》等。
第三种,依据画面所使用的综合材料创新技法。如多材质肌理表现技法,《金鹿角》作品中,将金色褶皱肌理的庆典用纸涂色用作背景,恰巧用来表现密林中的朦胧的树枝;《猜猜我有多爱你》作品中,运用浅棕色蕾丝花边绳绕行粘贴作为兔子的皮毛肌理;《大海之上》作品运用松针有规律曲线排列表现天空及波浪的肌理等等,这些多材质技法创新极大地丰富了画面的表现力,使得作品更加耐人寻味。
3、品类创新。品种类别创新,是画种的开拓。幼师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胜任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幼儿园开展美术欣赏活动及表现活动的美育老师,依据岗位工作需求,幼师的美术作品必须创新美术品类,单一的绘画课程和手工课程是不能够满足工作需求的。在幼师的馆藏作品中,平面类的有绘画(包括水彩、水粉、、丝网版画、中国画等形式)作品、幼儿园实用美术设计作品(包括园标、班牌、家园联系栏、区域活动设计等)、有多种材质美术作品、有印染、布艺作品等;半立体作品有布艺与绘画相结合的作品、纸雕作品、彩泥及超轻粘土浮雕作品、绳艺编制作品、儿童面具、木勺装饰画作品等,立体作品有陶艺、布艺、纸艺等各类玩具作品、插花、团扇等各类装饰作品、儿童演出服、儿童头饰、幼儿园区域环境作品等,除此之外还有儿童绘本、儿童抱枕等实用美术作品。这些作品体现了品类创新综合属性和艺术特点,是绘画美术作品形式创新的重要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