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幼儿做小学科学家
2019-03-20郭丽华
郭丽华
孩子心中都有十万个为什么。面对孩子的“无数个”问题,有的家长会告知,有的家长无所适从。其实,孩子不仅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也能通过自己的探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家长“探究式”的指导能有效支持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解决问题。
观察是幼儿认识世界的基础,认识自然和社会最基本、最主要的方法。有了敏锐的观察力,幼儿才能积极主动地感知周围世界,探索发现有趣的现象,获取更多的信息。观察无处不在,家长要创造各种机会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最好给孩子准备一个放大镜,它能很好地帮助孩子进行细致的观察。
在家中观察。家庭是幼儿最早接触的科学教育环镜,幼儿的科学学习是从家庭生活中开始的。在朝夕相处的过程中,家长要根据家庭教育特点,引导幼儿进行随机的、偶然的观察,感受各种科学现象。如,家长可以利用家庭中种植的植物引导幼儿进行相应的观察,了解植物的外部特征、生长过程和条件。又如,妈妈买的雪糕化成了水,冰箱里的水结成了冰,这些也都是引导幼儿进行观察的好时机。此外,为了给幼儿创造更好的观察环境,家长也可以有意识地养一些适合在家庭中生活的小动物等,让孩子进行持续的观察和认識。
在社区观察。社区中存在着许多供幼儿学习科学的机会。在带孩子散步的过程中,根据季节有意识地引导其进行各种观察天气、泥土、叶子、花、冰、雪、水坑、岩石、虫子等。如,在散步的过程中,只要留心,我们会在小区周围路的裂缝中、公园里、灯光下、各种角落里发现各种虫子,家长可以引导幼儿使用放大镜,观察蚂蚁长什么样,是怎么生活的(一个一个的还是一群一群的),干什么;当它找到食物的时候怎么办,是马上吃了还是干别的事情,等等。
除了家庭和社区,动物园、博物馆、天文馆、农场、科学馆等都是幼儿进行观察、学习科学的好地方,但需要注意的是,通常这样的地方可观察的事物太多,不要试图通过一次参观就让幼儿认识所有的东西,这对孩子来说太多了,要细水长流,多带孩子去,最好养成一种习惯。而且参观的时候要尽量找人不是特别多的时候,人多不利于孩子认真细致的观察。
幼儿的观察通常是表面、浅显、无序甚至漫无目的的,而成人通过提问等方式能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适宜的、启发性的语言提问可以引领幼儿进行深入、有针对性的观察,使幼儿的观察更有价值。
当幼儿观察片面时,通过提问引导全面观察
观察事物的外部特征是认识事物的开始,但是有时候孩子的观察却往往不全面,比时,家长要通过提问进行引导。提问要具体,可以是针对事物外在特征的,如,你观察到了什么?它长什么样?是什么颜色的?叶子是什么形状的?叶子的边缘有什么/地上的叶子和树上的叶子有什么不同?花朵的每个花瓣颜色和大小都一样吗?虫子有几条腿?到了秋天它有什么变化?还可以是幼儿通过触摸、闻等感知到的,如,它是软的还是硬的?光滑的还是粗糙的?干的还是湿的?闻起来怎样?它是活的吗,为什么?等等。
为了保持孩子的兴趣,拓展孩子的思维与知识,家长可以对孩子进行匹配提问。如,“狮子看上去像猫吗?它们哪里看着相似,哪里不同?”“大猩猩长得和狒狒像吗?你怎么知道它是大猩猩还是狒狒?”在问题的引导下,在对相似动物大小、形状、脚、耳朵、爪子、皮毛特征等的比较分析中,孩子对所观察对象的认识会更加全面,也更加印象深刻。
如,和孩子去动物园玩的时候,家长就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点和关注点与孩子玩猜“谜”游戏,指引孩子思考现象背后的原因。家长可以问这样的问题
——小鸟为什么要长翅膀?(使小鸟飞的时候保持平衡)
——为什么长臂猿有这么长、这么强壮的手臂?(长手臂帮助它们在树上爬)
——乌龟身上为什么会有硬硬的、象盔甲一样的壳?(坚硬的壳能保护它不受伤害)
——为什么有的昆虫的颜色和树叶颜色一样?(昆虫的颜色和周围环境的颜色一致,就不容易被其他动物发现,从而起到保护自身的作用)
这样的问题透过现象表面,直指问题核心,对于幼儿形成科学思维非常有益。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是由浅入深的,所以,伴随着一个问题的解决,适时向孩子提出更具挑战性的问题非常必要,它能指引幼儿进行持续的、系列的、指向核心概念的探究。如,在幼儿发现人“声音”的存在后,家长可向幼儿提问“你还知道什么东西有声音?”“声音是怎么产生的?”“你能制造会产生好听声音的玩具吗?”用类似逐步递进的挑战性问题,帮助幼儿将探究不断引向深入。
需要说明的是,幼儿是根据自身的已有经验形成对现象的解释的,所以面对家长的提问,他们可能作出与科学解释不一致的回答,这个时候,请不要对孩子说“你说的是错的。”这样不利于孩子探究兴趣与热情的维持。家长可以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让孩子感觉犯错和不懂没关系,同时继续问孩子“你为什么这么说?”并与孩子一起通过查词典、查书籍等寻找正确的解释。
让幼儿亲身体验科学探究全过程,不仅能让孩子自主建构科学概念,还能在此过程中培养其科学思维、掌握科学方法。以沉浮实验为例,家长可以让孩子亲历提出问题——进行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这样一个科学研究的全过程。
实验前假设。在进行实验前,家长要引导孩子立足自身经验进行假设与预测,并与孩子一起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看看结果是不是与假设一致。
做好实验材料准备。进行实验时,家长需要事先准备材料,如,一盆水,一块木头,一个塑料瓶盖,两片铝质金属片。
引导进行实验验证。实验开始,要求孩子一手拿大的木块,一手拿小塑料瓶盖,并向孩子提问“这两个东西,哪个重哪个轻?你认为木头会沉在水底还是浮在水面上7塑料瓶盖会沉还是浮?”孩子根据自身经验作出预测。之后小心地把木块和塑料瓶盖分别放入水中,并仔细观察两种物品的沉浮现象,看结果是否验证了自己的预测。完成后把准备好的两片伸展的铝质金属片交给孩子,一片叠成船的形状放入水中,另一片则紧紧地团在一起放入水中,观察发生了什么哪个沉入水中,哪个浮在水面?
做好实验记录。活动开始前,家长与孩子一起讨论并设计一个记录表,让孩子对自己的猜想与实验的结果都进行记录,并在实验后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除了沉浮,磁铁、溶解等都是日常生活中可以进行实验的内容。
其实,不仅仅做实验需要做记录,记录伴随着科学探索的各类活动。日常生活中,家长不妨给孩子准备一个便签本,以方便孩子随时记录自己的发现,养成随时记录的好习惯。在记录本中,孩子不仅可以记录自己观察到的,还可以记录听到的、感觉到的、闻到的、尝到的等通过各种感觉通道获得的感受。虽然幼儿还不会写字,让幼儿进行记录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是在成人的帮助下,幼儿也可以进行简单的记录,比如,可以引导孩子通过画画、符号、做标记等方式,也可以积极地利用各种现代化手段,如照相机、录像机等帮助孩子进行记录。
让孩子遵循好奇的天性,体验探究的快乐,感受发现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