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定向穴位透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9-03-20虞君于现庆么传为时敏睢勇
虞君 于现庆 么传为 时敏 睢勇
【摘要】目的 分析对冠心病(CHD)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取补阳还五汤定向穴位透药治疗的价值与疗效。方法 将聊城市中医院接收并实施基础治疗的60例CHD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甲组,另选择同期接收并实施补阳还五汤定向穴位透药治疗的60例同疾病患者作为乙组,对比两组的疗效情况。结果 乙组心绞痛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均低于甲组,且乙组中医证候治疗有效率均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定向穴位透药治疗可减少CHD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的次数、缩短疼痛时间、改善临床症状,促进疗效提升。
【关键词】CHD;不稳定型;心绞痛;补阳还五汤;定向穴位;透药治疗
【中图分类号】R28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3..02
本研究为了分析中药补阳还五汤经脉冲治疗仪导入内关穴对CHD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现抽取本院收治的患者施予分组分析,并将具体的治疗结果总结;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聊城市中医院2018年4月~2019年3月收治的CHD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甲组女28例、男32例;年龄61~77岁,平均(70.22±1.35)岁;病程1~9年,平均(5.88±2.64)年。乙组性别女27例、男33例;年龄60~78岁,平均(70.25±1.34)岁;病程1~10年,平均(5.86±2.65)年。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入选与排除标准
1.2.1 入选标准
(1)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获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且患者及(或)其家属知情同意;(2)患者入院后的诊断结果与2000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医学会分会制定的《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中相关标准相符;(3)参照2002年《中药新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诊断标准确诊为胸痹心痛病,且存在胸痛、胸闷、心悸气短等症状。
1.2.2 排除标准
(1)CHD稳定型心绞痛;(2)对本次研究所用药物存在过敏;(3)中途退出研究;(4)合并有精神疾病或者意识不清醒等。
1.3 方法
甲组施予基础治疗,即:将50 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与25 mg单硝酸异山梨酯混合后微量泵入,1次/d;250 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与300 mg血栓通粉针混合后静滴,1次/d;250 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与50 mL生脉注射液混合后静滴,1次/d,连续治疗10 d。
乙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采取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北京华医诊疗技术研究所,型号:HY-D03型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将中药补阳还五汤导入患者的内关穴穴位,主要成分:红花、川芎及桃仁各10 g;黄芪30 g、地龙6 g、当归15 g以及赤芍12 g,诸药以清水煎煮后留汁200 mL,并以专用的棉垫置于药液中,待其充分吸收药液后贴敷于患者双侧的内关穴,并将定向透药治疗仪的电极片贴于药垫上,打开电源后治疗半小时,期间输出强度以患者最大耐受值为准,热疗强度以患者最佳舒适强度为准,1次/d,持续治疗10 d。
1.4 指标观察
(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与心绞痛的持续时间;(2)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效果;(3)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1.5 疗效判定标准
(1)中医证候效果:参照《中药新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指导原则》中的相关标准进行评估,经治疗患者的胸闷、气短、胸痛等症状、体征积分较治疗前改善≥70%,为显效;经治疗患者的症状、体征积分较治疗前改善30%~70%,为有效;经治疗患者的症状、体征积分较治疗前改善不足30%,为无效。(2)临床治疗效果:参照2002年《中药新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指导原则》中的相关标准,治疗后患者的心绞痛消失或者较治疗前降低>2级,为显效;心绞痛发作次数与心绞痛程度较治疗前显著强换,心绞痛较治疗前降低>1级,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或者心绞痛加重为无效。
1.6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件SPSS 19.0处理,(n/%)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x±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效果与临床治疗效果
乙組中医证候效果与临床效果均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心绞痛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比较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乙组均低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中医学理论中,认为CHD属于“胸痹、心痛、厥心痛”等范畴,发病后主要表现出胸闷、胸痛等症状。不稳定型心绞痛是CHD常见类型,是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和威胁其身体健康的重要原因[2]。
本研究中,两组治疗前的心绞痛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比较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乙组均低于甲组,且乙组中医证候治疗有效率是93.33%、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5.00%,均高于甲组的80.00%、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对CHD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施予补阳还五汤定向穴位透药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中药补阳还五汤作为疏通经络、补气活血的代表方,黄芪作为全方君药,可改善患者的心肌功能;川芎、当归则可以促进患者冠状动脉不断舒张,调节其心绞痛的程度,发挥保护心功能的作用;赤芍能将患者机体中的氧自由基清除,改善机体炎症,能够保护缺血的心肌;红花、桃仁等则能具备抗氧化、抗炎和增强身体免疫例等功效[3]。通过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将中药定向穴位渗灌经络可发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之功效,可促进药物生物利用率的提升,同时又能避免中药对患者的肝脏造成不必要伤害。
综上,中药补阳还五汤定向穴位透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显效,价值颇高。
参考文献
[1] 王慧云,赵军香.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10):1089-1091.
[2] 卜小涵.加减补阳还五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
[3] 历建萍.补阳还五汤配伍清热解毒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临床观察[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3.
本文编辑:赵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