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络穴位按摩治疗血脉瘀阻型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2019-03-20黄蔷张春玲邸铁涛陈露龙丽李桃
黄蔷 张春玲 邸铁涛 陈露 龙丽 李桃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脉络学说的通络穴位按摩治疗血脉瘀阻型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 将60例血脉瘀阻型糖尿病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均给予2型糖尿病常规治疗与护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通络穴位按摩。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创面愈合情况、踝肱比(ABI)。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8.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率93.33%,优于对照组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ABI比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脉络学说的通络穴位按摩治疗血脉瘀阻型糖尿病足,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改善局部供血,促进创面愈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糖尿病足;脉络学说;穴位按摩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3..03
糖尿病足(diabetes foot,DF)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因糖尿病患者下肢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使下肢保护功能减退或微循环障碍而导致的足部感染、足部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的破坏[1]。近15%~25%的糖尿病患者在一生中会发生糖尿病足,约15%~25%糖尿病患者发展为足溃疡[2],是导致患者终身致残、死亡的主要原因。在西方国家,糖尿病足是非创伤性截肢的首要原因,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的机会要比正常人群高出15~40倍[3],在发展中国家形势更为严峻。如何延缓糖尿病足的病程进展,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溃疡愈合、避免截肢已经成为研究的重点。本研究采用基于脉络学说的通络穴位按摩对血脉瘀阻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干预,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5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足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符合Wagner溃疡分级为1~2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治疗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36~89岁,平均(70.10±14.52)岁,糖尿病足病程1~10个月,平均(6.35±4.01)个月;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0~85岁,平均(65.33±14.57)岁,糖尿病足病程2~13个月,平均(6.02±3.55)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纳入标准
(1)符合参考1999年WHO修订的糖尿病诊断标准[4]及糖尿病足西医诊断标准[5],符合Wagner潰疡分级为1-2级;(2)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中脱疽的辨证分型标准,符合血脉瘀阻型;(3)可完全配合且中途不会放弃治疗者;(4)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研究。
1.3 排除标准
(1)怀孕、哺乳期妇女;(2)严重糖尿病并发症或存在其他影响自主行为疾病者;(3)患有较重的心脏、肾脏、肝脏、脑病等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严重的心理疾病者;(4)参加其他临床试验未完成洗脱期者。
1.4 方法
1.4.1 干预方法
按照糖尿病常规治疗原则控制血糖,扩张血管、改善下肢血液循环。合并溃疡者,对溃疡的创口给予清创以及常规换药。严格控制患者饮食,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督促其每餐后运动30分钟;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教育。疗程开始前指导患者密切配合直至疗程结束,指导患者每日进行足部自检。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给予通络穴位按摩(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承山、解溪、太溪、三阴交、血海)。按揉力度均匀,1次/d,20 min/次,治疗14天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结束后休息2天,共干预两个疗程。
1.4.2 评价方法
(1)干预两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疗效判定标准参照国家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相关疾病疗效判断标准制定。治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0%;良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2)每日换药前观察创面愈合情况。每7天用数码相机垂直于创面拍照,计算创面面积,观察满两个疗程。创面疗效评定:参考《消渴病(糖尿病)中医分期辨证与疗效评定标准》。痊愈:溃疡创面结痂,完全愈合;显效:溃疡创面干燥、红润,无炎性渗出性,创面愈合大于2/3;有效:溃疡创面部分干燥、红润,无炎性渗出液,创面愈合大于1/2;无效:溃疡创面没有明显的变化或有恶化,愈合少于1/2或无愈合或溃疡创面扩大。(3)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踝肱比值(ABI)。ABI正常值:0.9≤ABI≤1.3.大于1.3的临床意义提示血管壁钙化可能,0.7~0.8表明轻度缺血,0.4~0.6表明中度缺血,小于0.4表明重度缺血,常伴有间歇性跛行。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多时间点计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和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完成情况
对照组1例因患者转科自行退出治疗,完成29例;治疗组30例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按要求完成实验。
2.2 疗效比较(见表1、表2)
2.3 创面愈合情况比较(见表3)
2.4 治疗前后ABI比较
治疗组干预后与干预前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糖尿病足在中医中被归于脱疽、脉痹的范畴。因为它病程长、治疗过程棘手,久、瘀、顽、杂的特点,与中医络病缠绵难愈的特性相似。“脉络学说”以胸痹心痛、中风、心悸、心痹、消渴、脱疽等为主要研究领域,涵盖了现代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周围血管病变等疾病。中医对“脉”的认识基于解剖学的发展,在形态学上与西医学血管是一致的,中医“脉”与西医血管、“脉络”与中小血管、“孙络”与微血管、微循环之间的密切相关,在生理与血管方面有其共性结构代谢功能,病变时也有共性发病机制,所以提出“脉络-血管系统病”概念[7-9]。糖尿病足属于周围血管病变,下肢动脉闭塞引起的供血不足与循环不良在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10]。是糖尿病日久累及肢体大、中、小及微血管的一种并发症,属于“脉络—血管系统病”研究的范畴。
针对糖尿病足血脉瘀阻型的病因病机,采用基于“脉络学说”的通络穴位按摩对疾病进行治疗。穴位按摩根据循经通络的原则选取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承山、解溪、太溪、三阴交、血海。足三里是强壮和保健之要穴,属胃经合穴,胃经是多气多血之经;阳陵泉为重要的八会穴之一,是胆经合穴,主治一切筋病,有健壮和舒利下肢筋脉的作用;三阴交是脾经之腧穴,具有特殊的滋阴作用,尤善活血化瘀;血海可调全身之血,有活血化瘀之效;太溪是肾的原穴,可起到滋补肝肾之阴的效果;解溪为足阳明胃经五腧穴之经穴,舒筋活络。诸穴相合,可达到滋阴行气、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之效,也能对调节血糖有较大帮助,防止临床病症加重,并能促其向愈。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8.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通络穴位按摩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从而改善临床疗效。另一组数据显示,两组干预前后比较,治疗组ABI提高,而对照组ABI无明显改善。创面愈合情况来看,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通络穴位按摩在脉络学说的指导下,下肢中小血管、微血管及足部的局部血流得到改善。
综上所述,基于脉络学说的通络穴位按摩应用于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疗效,提高创面愈合情况,改善患足局部供血,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关小宏.关于我国糖尿病足防治策略的探讨[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6,11(2):84-89.
[2] Kolossv?r E,B?ng Z,Szab?? G V,et al.[Ischemic origin of diabetic foot disease.Epidemiology,difficulties of diagnosis,options for prevention and revascularization][J].Orv Hetil,2017,158(6):203-211.
[3] 李仕明.糖尿病足與相关并发症的防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35.
[4] 许曼音,陆广华,陈明道,等.糖尿病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3,423-434.
[5] 佚 名.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全国第一届糖尿病足专业学术会议纪要[J].中国糖尿病杂志,1996(1):60-61.
[6]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
[7] 魏 聪,常丽萍,赵珊珊.脉络学说指导防治"脉络-血管系统病"的理论探微[J].疑难病杂志,2015,11:1101-1103.
[8] 贾振华,吴以岭,高怀林,等."脉络—血管系统病"辨证诊断标准[A].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学基础与临床研究(10)[C].中华中医药学会:2014:9.
[9] 郭勇英,位 庚,李红蓉,等.以脉络学说指导糖尿病足的治疗[J].中医杂志,2016,57(3):204-207.
[10] 邸铁涛,张春玲,陈 露,宋庆娜,侯 丹,刘洹颖.糖尿病足溃疡的发病机制及难愈合原因分析[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7,39(01):98-101.
本文编辑:刘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