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13例融合牙临床特点的回顾性分析

2019-03-20吴燕玲谭勇华胡志奔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5期
关键词:回顾性分析乳牙

吴燕玲 谭勇华 胡志奔

【摘要】 目的 分析融合牙的临床特点, 为临床诊疗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213例通过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检查确诊的融合牙患儿的临床特点, 并对其性别、部位、患龋及继承恒牙胚缺失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13例融合牙患儿中, 男112例, 女101例;融合牙243颗, 乳牙241颗, 恒牙2顆。213例融合牙患儿中, 下颌199例, 上颌14例, 下颌融合牙患儿多于上颌。单侧型183例, 占85.92%;双侧型30例, 占14.08%;单侧型多于双侧型。单侧型融合牙中左、右侧融合牙占比差距不大。融合牙好发最常见牙位为乳侧切牙与乳尖牙融合者, 其次为乳中切牙与乳侧切牙融合。243颗融合牙中继承恒牙胚先天缺失168颗, 缺失率为69.14%, 上颌融合牙继承恒牙胚先天缺失率为100.00%(16/16), 下颌融合牙缺失率为66.96%(152/227)。243颗融合牙中, 有43颗发生龋坏, 占17.70%, 融合牙龋坏主要发生在融合线处。结论 融合牙好发于下颌乳前牙, 单侧多见, 患龋率高, 乳牙融合牙对继承恒牙有影响, 儿童口腔科医生应予以重视, 密切观察, 预防龋病及错牙合畸形的发生。

【关键词】 融合牙;回顾性分析;乳牙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5.020

融合牙是由2颗正常牙胚的釉质或牙本质融合在一起而成, 可以是完全融合, 也可以是不完全融合, 近年来其发生率呈现增长趋势。融合牙多发生于前牙区, 不仅影响美观, 且极易发生龋坏。乳牙融合牙常伴发继承恒牙先天缺失, 导致恒牙数目减少, 增加错颌畸形的发生。早期发现融合牙, 及早进行咬合诱导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8月~2017年1月来惠州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就诊融合牙患儿213例。其中男112例, 女101例, 男女比例1.11∶1, 平均年龄8.29岁。

1. 2 方法 患儿均为口腔检查中发现的融合牙, 记录融合牙发生的类型、部位、有无龋坏等情况。对融合牙的儿童拍摄曲面断层片进一步确定, 并记录融合牙继承恒牙牙胚先天缺失情况。所有参与患儿家长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 3 融合牙诊断标准 2颗分别发育的牙胚联合, 导致2颗牙牙冠融合, 且牙列中牙数减少1颗, 计为融合牙[1]。曲面断层片显示符合牙本质相连通者确定为融合牙。

2 结果

2. 1 融合牙患儿基本情况 213例融合牙患儿中, 男112例, 女101例;融合牙243颗, 乳牙241颗, 恒牙2颗。

2. 2 融合牙分布情况 213例融合牙患儿中, 下颌199例, 上颌14例, 下颌融合牙患儿多于上颌。单侧型183例, 占85.92%;双侧型30例, 占14.08%;单侧型多于双侧型。单侧型融合牙中左、右侧融合牙占比差距不大。融合牙好发最常见牙位为乳侧切牙与乳尖牙融合者, 其次为乳中切牙与乳侧切牙融合。

2. 3 融合牙继承恒牙缺失情况 243颗融合牙中继承恒牙胚先天缺失168颗, 缺失率为69.14%, 上颌融合牙继承恒牙胚先天缺失率为100.00%(16/16), 下颌融合牙缺失率为66.96%(152/227)。

2. 4 融合牙患龋情况 243颗融合牙中, 有43颗发生龋坏, 占17.70%, 融合牙龋坏主要发生在融合线处。

3 讨论

融合牙是由2颗正常牙胚的釉质或牙本质融合在一起而成, 乳、恒牙列均可发生, 但多见于乳牙列[1]。本研究发现融合牙主要发生在乳牙。融合牙病因复杂, 与全身系统性疾病, 压力, 遗传、外伤、辐射、感染等因素有关[1, 2]。

乳牙融合牙与恒牙先天缺失密切相关[3]。本研究发现, 243颗融合牙中继承恒牙胚先天缺失168颗, 缺失率为69.14%, 上颌融合牙继承恒牙胚先天缺失率为100.00%(16/16), 下颌融合牙缺失率为66.96%(152/227)。243颗融合牙中, 有43颗发生龋坏, 占17.70%, 融合牙龋坏主要发生在融合线处。国内有学者研究发现乳牙融合牙继承恒牙先天缺失率高达50.00%以上, 上颌融合牙继承恒牙先天缺失率明显高于下颌融合牙继承恒牙先天缺失率[4, 5]。Zengin等[6]研究发现缺失的恒牙绝大多数为侧切牙。本研究结果与以往研究较相近。融合牙主要发生于下颌, 下颌区融合牙好发部位从高到低依次为:乳侧切牙与乳尖牙融合者, 乳中切牙与乳侧切牙融合。本调查发现融合牙分布具有一定对称性, 30例双侧型者具有左右颌对称性。乳牙融合牙常造成恒牙列牙量减少, 对恒牙列有一定影响, 特别是单侧型, 造成上下颌中线对称, 增加矫正难度。乳牙融合牙亦可影响继承恒牙的正常替换, 由于继承恒牙发育及替换时间不同, 过早拔除融合牙, 可导致发育较晚的继承恒牙萌出间隙丧失。

融合牙融合部位较易存留食物残渣, 融合牙的融合线处是龋病易感部位[1]。周妮等[7]调查发现, 融合牙患龋率为16.16%。本研究融合牙患龋率为17.70%, 与以往研究结果相乎。由此推测融合牙患龋风险较高。融合牙解剖结构较为复杂, 大大增加了牙体牙髓疾病治疗难度, 临床医师应引起高度重视, 必要时还需联合牙体牙髓病、牙周科及口腔外科等进行联合干预[8]。临床工作中, 应早期筛查融合牙, 及早对融合牙进行窝沟封闭或预防性树脂充填, 预防龋病发生。

综上所述, 融合牙好发于下颌乳前牙, 单侧多见, 患龋率高, 乳牙融合牙对继承恒牙有影响, 儿童口腔科医生应予以重视, 密切观察, 预防龋病及错畸形的发生, 维护儿童口腔健康。

参考文献

[1] 葛立宏. 儿童口腔医学. 第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72-78.

[2] 刘晓静, 石四箴. 数字影像系统测量分析融合牙乳牙列. 口腔医学, 2007, 27(6):302-305.

[3] 胡银徐, 武红梅, 胡凤徐, 等. 天津市滨海新区4002例中学生错畸形调查. 口腔医学, 2011, 31(10):622-623.

[4] 刘英奇, 朱曚曚, 史东晔, 等. 邯郸市乳牙期融合牙调查分析.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2012, 26(1):48-50.

[5] 王军辉, 张百泽, 葛鑫, 等. 西安市3488例学龄前儿童乳牙融合牙调查.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6, 32(2):82-85.

[6] Zengin AZ, Celenk P, Gunduz K, et al. Primary double teeth and their effect on permanent successors. European Archives of Paediatric Dentistry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Academy of Paediatric Dentistry, 2014, 15(3):309-312.

[7] 周妮, 吕长海, 刘波, 等. 昆明市3116名儿童乳牙融合牙调查分析. 口腔医学, 2014, 34(12):946-948.

[8] Gupta R, Prakash V, Sharma M. Endodontic and post-endodontic management of a fused molar. Indian Journal of Dental Research, 2013, 24(2):274-276.

[收稿日期:2018-08-07]

猜你喜欢

回顾性分析乳牙
乳牙
7岁孩子为何迟迟不换乳牙?
童年
你知道吗
小孩为什么会掉牙
高原地区736例消化性溃疡临床特点分析
重度口腔颌面部外伤治疗状况综述研究
保存乳牙的装饰画
102例口腔扁平苔藓临床治疗回顾性分析
临床护士针刺伤情况回顾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