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活量与用力肺活量差值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2019-03-20韩雪峰王浩彦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5期
关键词:肺活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韩雪峰 王浩彦

【摘要】 目的 探讨肺活量(VC)与用力肺活量(FVC)差值(VC-FVC)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70例COPD患者作为COPD组, 同期46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常规肺功能测定, 分析VC-FVC与残气量(RV)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VC、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RV及VC-FVC水平比较,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组VC(2.49±0.83)L与FVC(2.15±0.53)L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VC与FVC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PD组VC-FVC与RV、RV占预计值百分比(RV%pred)呈显著正相关(r=0.433、0.325, P=0.001、0.006<0.05)。对照组VC-FVC与RV、RV%pred无相关性(r=-0.108、-0.180, P=0.542、0.308>0.05)。结论 COPD患者VC-FVC与RV有显著相关性, 能够评估COPD患者的RV。

【关键词】 肺活量;用力肺活量;残气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5.001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3~10月本院呼吸内科门诊收治的70例COPD患者作为COPD组, 另选同期本院46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其中COPD组男44例、女26例, 平均年龄(61±11)岁, 平均身高(163±8)cm, 平均体重(68±13)kg。对照组男27例、女19例, 平均年龄(58±8)岁, 平均身高(164±7)cm, 平均体重(71±12)kg。两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身高及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COPD组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2014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和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制定的COPD诊断标准: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70%, 确定存在持续的气流受限[1]。排除标准:患有其他肺部疾病, 如支气管扩张症、支气管哮喘、肺结核、间质性肺病、胸廓畸形和肺切除术等病史;严重心功能不全、恶性心律失常、未控制的高血压;近1月内有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病史;恶性肿瘤;活动期自身免疫性疾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近期严重手术外伤及严重感染史。

1. 3 对照组纳入标准 ①中老年人, 无慢性心肺疾病史;②检查前1个月内无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史;③无特殊职业史;④体检心肺无异常。

1. 4 方法

1. 4. 1 一般资料采集 所有入选者均测量身高、体重, 记录性别、年龄。

1. 4. 2 常规肺通气功能测定 采用Master Screen Body肺功能仪(德国Jaeger公司)进行常规肺通气功能测定。检测参数包括:VC、FVC、FEV1、RV(采用体描箱方法), 计算FEV1/FVC、RV%pred及VC-FVC水平。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首先进行数据正态性分析检验, 计量资料符合正态性分布的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采用t检验;符合偏态分布的数据采用M(QR)表示, 采用秩和检验;符合偏态分布的两变量间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常规肺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两组VC、FVC、FEV1、

FEV1/FVC、RV及VC-FVC水平比较,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组VC与FVC水平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VC与FVC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VC-FVC与RV相关性分析 COPD组VC-FVC与RV、RV%pred呈显著正相关(r=0.433、0.325, P=0.001、0.006<0.05)。对照组VC-FVC与RV、RV%pred无相关性(r=-0.108、-0.180, P=0.542、0.308>0.05)。

3 讨论

VC又称为慢肺活量(slow vital capacity, SVC), 是指受试者在放松状态下, 不需快速用力呼吸, 在最大努力吸气后完全尽力呼气的最大气体量, 其大小受呼吸肌力、肺胸廓弹性及气道阻力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可反映呼吸机能的潜在能力[2-5]。FVC是指一次最大吸气后, 尽力尽快呼出的最大气体量, 受试者的呼气用力程度和呼气速度都要达到其极限, 此时的胸膜腔压力为正, 并明显增高, 使处于呼气状态的气道外压力较VC测定时明显升高, 是测定呼吸道有无阻力的重要指标。国外研究表明, 存在气流受限的患者VC与FVC之间存在差异, 且两者间的差异可作为评估小气道陷闭的指标[6-9]。

VC和FVC均为反映肺容量的常用指标, 但测试方法不同, 两者可能会存在差异[10]。本研究结果提示COPD组VC、FVC、FEV1、FEV1/FV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RV、VC-FVC水平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 COPD组FVC水平小于VC,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VC与FVC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可能的原因为COPD患者由于小气道病变及肺气肿使得肺泡间隔对小气道的牵拉作用消失, 当用力呼气时造成小气道陷闭, 呼出气量减少, 因此常会出现FVC

另外, 肺容量的常用指标还有RV和肺总量(TLC)。COPD的肺容量改变以肺内气体陷闭为主要特征, 由于气道管径受到胸肺容积的扩张牵拉的影响, 在吸气时管径狭窄减轻, 而呼气时管径狭窄加重, 导致小气道提前闭合, 气体不能排出, 肺容积-压力曲线的移位改变了胸壁和肺这两种对抗回缩力之间的平衡关系, 引起动态肺部过度充气及气体陷闭[15], 最终导致RV及TLC均增加, 但RV增加更显著, 因此RV/TLC增加。但是RV不能由肺功能仪直接测得, 体描法是残气测试的金标准法, 由于许多基层医院并未配置体描箱, 因此一些专家学者也在探讨能否有可靠的指标来代替体描箱测定的RV来反映肺容量。VC及FVC是肺功能检查中比较简便易得的指标, 本研究结果提示COPD组VC-FVC与RV、RV%pred呈显著正相关(r=0.433、0.325, P=0.001、0.006<0.05), 而对照组患者的VC-FVC与RV、RV%pred无相关性(r=-0.108、-0.180, P=0.542、0.308>0.05)。这在关于哮喘患者的研究中也有类似的提示:哮喘患者的气道阻塞程度越重, VC-FVC值就越大, 分析其原因可能与哮喘患者在用力呼气时胸壁弹性回缩力增加、气道狭窄加重, 并导致残气量增加有关[16, 17]。

COPD患者VC-FVC与RV、RV%pred均有显著相关性, 从而也支持了VC-FVC可用于评估气流受限患者的气体陷闭。由于气道、肺实质及肺血管慢性炎症是COPD的特征性表现, 炎症引起气道结构重塑会造成相应的特征性病理生理学改变, 而传统的肺量计测定参数如FEV1不能很好地反映COPD患者的上述情况[18], 因此引入肺过度充气指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及临床应用价值。由于肺过度充气是限制呼吸运动的主要因素[19], 故用VC-FVC评价COPD患者肺功能状态可能比单纯FVC或VC更有价值。

综上所述, COPD患者VC-FVC与RV有显著相关性, 可以评价COPD患者气道陷闭及肺过度充气的程度, 为COPD患者的治疗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 年修订版).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3, 36(4):255-264.

[2] 袁玮, 王浩彦, 徐秋芬. 慢肺活量与用力肺活量的差异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道阻塞严重程度.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13, 12(4):329-333.

[3] 吴仲平, 关伟杰, 郑劲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残气量与用力肺活量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3, 33(s1):87.

[4] Cohen J, Postma DS, Vinkklooster K, et al. FVC to slow inspiratory vital capacity ratio: a potential marker for small airways obstruction. Chest, 2007, 132(4):1198-1203.

[5] Celli BR, MacNee W, ATS/ERS Task Force. Standard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OPD: A summary of the ATS/ERS position paper. Eur Respir J, 2004, 23(6):932-946.

[6] 朱蕾. 临床呼吸生理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9-30.

[7] Chhabra SK. Forced vital capacity, slow vital capacity, or inspiratory vital capacity: which is the best measure of vital capacity? Journal of Asthma Research, 1998, 35(4):361-365.

[8] Chao DC. Collapsible airways contributing to airflow limitation. Chest, 1995, 108(4):1182-1183.

[9] Brusasco V, Pellegrino R, Rodarte J R. Vital capacities in acute and chronic airway obstruction: dependence on flow and volume histories. Eur Respir J, 1997, 10(6):1316-1320.

[10] 姚志剛, 徐秋芬, 袁玮, 等. 肺活量与用力肺活量差值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能力的研究.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4, 33(2):241-244.

[11] 黄毓东, 谭卫平, 李志平, 等. 混合性通气障碍稳定期COPD患者肺弥散功能和肺毛细血管床容量的变化.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12, 11(4):326-329.

[12] Nathell L, Nathell M, Malmberg P, et al. COPD diagnosis related to different guidelines and spirometry techniques. Respiratory Research, 2007, 8(1):89.

[13] Azevedo KS. Vital capacity and inspiratory capacity as additional parameters to evaluate bronchodilator response in asthmatic patients: a cross sectional study. Bmc Pulmonary Medicine, 2012, 12(1):49.

[14] 陈亚红, 姚婉贞, 柳晓芳, 等. 轻度哮喘患者在支气管激发试验前后小气道功能及弥散功能的改变.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07, 6(1):3-7.

[15] Ferguson CT. Why does the lung hyperinlfate. Proc Am Thorac Soc, 2006, 3(2):176-179.

[16] 秦茵茵, 吴国锋, 谢燕清. 老年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临床分析.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12, 11(2):111-115.

[17] 朱琳, 赵年. 慢肺活量与用力肺活量的差异对预测COPD患者气道阻塞严重程度的分析.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 28(17):2322-2323.

[18] Cooper CB. The connection betwee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symptoms and hyperinflation and its impact on exercise and functio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 2006, 119 (10 Suppl 1):21-31.

[19] Casanova C, Cote C, de Torres JP, et al. Inspiratory-to-total lung capacity ratio predicts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5, 171(6):591-597.

[收稿日期:2018-10-11]

猜你喜欢

肺活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吹吹气球,提高肺活量
提高初中学生肺活量的方法策略研究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无创机械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轻松测量肺活量
如此“废”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