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诗教学新四步

2019-03-20韩小明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小鼓古诗诗人

韩小明

每当优雅的古典音乐响起之时,人们的脑海里往往呈现出古人赋诗作画的感人场面。中国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国度,古代丰富的诗歌遗产,至今仍是传统文化中最受人关注和喜爱的部分之一,也是东西方各民族体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桥梁。如此有民族特色的古诗,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情感体验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最佳素材,吟诵、体验、整合、拓展、创新,以情为源,可以赋予古诗教学新的生命力。

一、吟诵

古诗有独特的音韵美,最适合朗读。因此,吟诵古诗便成为古诗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只有很好地进行读的训练,才能促进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当然,吟诵古诗要放慢语速,长声悠悠,还可摇头晃脑,读出节奏和韵律。只有这样才能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进入情境,不然四句话一下子念完,脑子还是一片空白。如,在进行《望岳》一诗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多形式反复吟诵诗歌。教师配乐范读,学生自由读,充分尊重学生,让他们自主选择朗读方式,既可个人读、小组读,也可坐着读、站着读,甚而在教室里迈着方步表演读,读完引起学生强烈共鸣。

二、体验

创设情境,展开想象,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审美能力,并使学生从中获取一定的情感体验。古诗不管叙事、抒情、咏物、写景,字里行间都渗透诗人的情感。创设情境,能让学生走进诗歌与诗人的情感发生共鸣,针对不同的诗,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创设不同的情境,鼓励学生在情境中体验诗人的情感。如,在学习陆游诗词回顾《示儿》这首诗时,介绍时代背景、感情朗读诗歌后,在低沉凄婉的乐曲声中,可以让学生扮演病重的诗人,表演静静的夜晚在病榻前诗人给孩子写下遗言倾吐盼望祖国山河统一心愿的一幕。学生在表演时,真切地感受诗人忧国忧民、渴望祖国统一的爱国主义热情,从而产生对诗人的崇敬之情,角色表演促使学生对诗歌有了更深的情感体验。

三、整合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如今的语文学习,应体现“大语文“的观念。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应有机整合其他学科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因此,让学生在有声有色、有说有唱的快乐环境下学习古诗,效果更好。让学生学了诗文后画一画,在乐曲伴奏下感情吟诵,这样学生感受、体验更深。如,学习《钱塘湖春行》时,先让学生自由画画初春的美景,学完诗文后,再接着做完这幅《钱塘湖春行》的画,再在古筝配乐下表演朗读。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根据会唱的歌曲,将诗句唱出来。唱诗!形式新颖,这使学生眼前豁然一亮,他们顿时兴趣高涨,拍着小手编唱歌曲,有的是自编曲子唱一唱,有的将音乐课上学过的歌曲改词唱出来。如,有个小女孩将《我的小鼓》改词来唱《钱塘湖春行》:“我的小鼓响咚咚,我說话儿它都懂,我说小鼓响三下,小鼓说声咚咚咚。”“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这首歌的节奏、旋律都与诗的风格吻合,一唱出来,全班小朋友齐鼓掌,打着节奏跟着唱,整个课堂充满歌声与笑声。

四、拓展

在创新思维中占据重要地位之一的有发散思维,即同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思考,提出不同的答案。可以说,也是一种无规划、无限制、无定向的思维方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还以《咏柳》一诗为例,可以让学生在理解诗名的基础上找找是谁把柳条修剪得这么细?三月春风这把剪刀还剪出了什么?这一提问引导学生迸出创新的火花,他们跃跃欲试。有的说:“二月春风剪出了美丽的花朵。”有的说:“还剪出青青的小草。”还有的说:“剪出清清的小河,美丽的小鸟。”通过这种多样的回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为诗文理解添枝加叶,丰富了诗意。

其实,教学相长。通过一学期的古诗教学,不但学生喜爱上了古诗,教师也从教学中细嚼出了中华民族古诗的魅力。如何更好地进行古诗教学,还需要教师不断地实践和创新。

猜你喜欢

小鼓古诗诗人
古诗教我珍惜时间
劳劳亭
“诗人”老爸
愤怒
你好,小鼓
永远的小鼓
想当诗人的小老鼠
No.3 最佳小诗人
唐.欧阳询《九成宫》集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