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之以言 育之以文
2019-03-20俞赛琼
俞赛琼
【教學背景】
古诗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历来具有难点多、份额重的特点。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我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回归与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而广大的一线教师也都密切关注着本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相关话题。怎样抓牢“言”去深入地品“文”,从而最终达到“以文化人”的目标是笔者在教学中始终探索的一个问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是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部分的一首词。在此之前,学生已学过苏轼在黄州同一时期的另一作品《记承天寺夜游》。这次的教学是建立在初读、品读、联读基础上的,力求通过“知人论世、以意逆志、辨体”的设计理念完成学生对这首词的整体把握。在2018年3月“浙派名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笔者执教于杭州第六中学。
【教学实录】
一、初读
师:同学们,还记得那个元丰六年月夜寻友的苏轼吗?还记得那份“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自我排解与旷达吗?那个空明澄澈的月夜留下了初到黄州时苏轼的身影。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他同一时期的另一个作品。
[生齐读标题。]
师:词读了几遍?
生:会背了。
师:很好,那老师就要检查一下了。请两个同学到上面板演,其余同学合上资料在草稿纸上写。
[幻灯出示全词,需填的空格有:寓居、缥缈、省、拣尽、栖。一女生将“缥缈”写成了“漂渺”。]
师:何谓“缥缈”?
生:隐隐约约,似有若无。
师:是的,《现代汉语词典》中“缥缈”亦可写作“飘渺”。“飘”有“随风摇动”之意,不与“漂”同,我们要注意。
师:根据注释1,我们知道这首词是苏轼初到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学诗词的秘诀在“读”,第一遍,老师请大家轻声齐读,起。
师:整体基调正确。第二遍读,老师要求同学们根据注释全体默读。
[全班默读。]
师:我们在上《记承天寺夜游》时,了解过苏轼被贬黄州的这段人生经历,如果说这首词是苏轼来到黄州后为自己画的一幅人生境遇图,你在图中看到了些什么?
生:从“缺月”“疏桐”“漏断”,还有“幽人”“孤鸿”,我看到了一个寂寞的身影。
师:你的感知很完整,几乎把词的上阕都讲了一遍,能不能用你的理解来读读?
[学生读。]
师:嗯,不错。能跟我们说说你是怎么把这种寂寞的感觉读出来的吗?
生:我在读的时候脑海里想象着这样一个画面:一个人,站在黑夜里,头顶残月,看着自己的影子。
师:哦,“孤鸿影”你是这样理解的。如果再具体一点,我们还能加上季节,看出来了吗?
生:秋天。
生:疏桐。
师:对,叶子都快落尽了,这至少是一个深秋。深夜里一个孤独的身影,我们想象着这样的画面,把词的第一句再来读读。
生: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师:那第二句又怎么读呢?谁来?
[一学生用低沉的声音来表现。]
师:大家都来说说她的处理是否正确?
生:我觉得她读得比较轻,比较静,可能她是想表现一种“悲伤”的情感吧。但感觉也不是很对。
师:你来试试?
师:嗯,有比较了。之前老师听到的可能是一个闺中女子的哀叹,而这位同学读得更接近苏轼的样子了。可见,情绪的表达不一定只从音量上来做处理。
诵读诗词时,我们一定要非常注意它声调的平仄,这首词每两句一韵,且平声句与仄声韵重叠,有一种回环往复之美。遇平声字比如“桐”“来”“头”“栖”时应拖长音,稍作停顿;遇仄声字如“静”“影”“省”“冷”时则应短促些。谁再来试试全词?
[一学生示范读。]
师:根据前面我们的梳理,这位同学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了清冷孤寂的画面,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词人心中的那种低沉与苦闷。算是比较到位了。
二、品读
师:刚才我听同学们把“幽人”“独”这两个词特别强调了,大家是怎么理解“独”这个词的?这是一种怎样的“独”?
生:人生有巨大的落差,很孤独。
生:身边没有朋友。
生:没有家人。
师:没有家人?
生:有的。
生:我觉得这是一种心境的孤独。
师:说得真好,你比其他同学理解得更深刻。怎么做到的?
生:书中背景介绍里有提到。
师:是个会读书的孩子!我们通过短短44个字不仅读出了画面,更读出了心境。接下来我们换种方式再来读读。
[幻灯展示:将小令改成五律。]
缺月挂疏桐
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
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师:58字以内的词我们一般称之为小令,这首44个字的《卜算子》这么一排列,看着似五律。那这“谁见”“拣尽”两字是否可以去掉呢?大家齐声读,品一品。
[学生齐读。]
师:“谁见”可以去掉吗?
生:我觉得不可以。这两个字更能体现词人当时的心情。
师:哦,你觉得情绪表达上更有力是吗?真是很细致的发现。老师想跟大家配合着再来感受一下,我来读上阕的四句,你们分别在每一句的后面加上“谁见”两个字。
[师生读。]
师:读到什么了?
生:痛苦。
生:无助。
生:孤独。
师:是的,这是词的一个情感泉眼,是苏轼真实的生命体验。这就是长短句(词)在抒情上的表现力。
孤鸿失群,幽人失志,鸿回头,人回首,惊魂未定的苏轼来到黄州,有遗憾无处可说,没有人能理解。如果此时此刻你是苏轼,我是那个可以诉说的张怀民,你会对我说什么?
生:我想朋友了。
师:有道理的。
生:我还想为国为民做点事。
师:合理。
生:这世道不公,我不甘心。
师:情理之中。莫须有的罪名,过山车一样的起落,谁也受不了,但是受不了受得了都得受着。所以这个时候他去找朋友,他写出“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其实都是在自我……
生:调节。
师:是的,调节,排解。所以再回头看词中展现的“苦闷”“寂静”“冷”这样的感觉就显得更为真实。生命的孤独能够促人思考,反思自己曾经走过的路,从而做出相应的调整。所以“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前面的“拣尽”二字,你又读出了什么?
生:有一种坚持。
生:好像不愿意将就。
师:越来越会读词了。“拣尽”二字让我们看到逆境中自我调适后的一份可贵坚持。人生是一个调色盘啊,明色亮色暗色灰色都靠自己来调。
三、联读
师:同一时期苏轼还写过这样一首作品。
[幻灯展示:《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师:用刚才的方法,从整首作品中找情感泉眼,你有什么发现?
生:“谁怕?”
师:是呢,读词,读人。从痛苦、孤独到自省、彻悟,再到超越、旷达,苏轼在黄州感受到了生命最真实的孤独,在逆境中找到了最本真的自己。从养尊处优的士大夫到胸怀天下的文化巨人,他用强大的心理调适让内心的枯井流出了中华文化的汩汩清泉。
[学生再次齐读《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师: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