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哲理性语言促作文“理”的生成
2019-03-20陈双影
陈双影
摘 要:解决高中学生作文理性不足的问题,可通过运用哲理性语言促成作文“理”的生成这条途径来完成。教师可引导学生积累、欣赏、内化教材经典文本中的哲理性语言,并通过引用、化用、自创、混用哲理性语言等途径学以致用。
关键词:作文教学;教材经典文本;哲理性语言
在高中写作教学中如何落实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些核心素养的培养?以下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和学生写作实情,就如何借鉴教材经典文本哲理性语言促学生作文“理”的生成的方法、途径作些探讨。
一、集腋成裘,致力内化
(一)积累哲理性语言
语言运用与思维提升是一个渐进过程,需从语言积累开始。就学生而言,语言积累最好的来源是教材,比如经典散文、小说等。经典散文尤其是富含哲理的散文是一个奇妙的世界,其哲理性的语言常常给人以启迪。因此,在教学此类散文时,教师需要点拨学生通过自己的判断做好语言积累工作,并将所学到的哲理性语言进行归纳、整理。这些哲理性语言就如串项链的珍珠,只需用一根思想的线将其串连一起,就可形成富有特色的文章。如我们可以积累如下经典散文中富含哲理的语言:
(1)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乡土情结》)
(2)只有艰辛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才真正懂得古人“游子悲故乡”的情怀——无论这个故乡烙印在一处还是多处,在祖国还是在异邦。没有故乡的人身后一无所有。而萍飘四方的游子无论是怎样贫困潦倒,他们听到某支独唱曲时突然涌出热泪,便是他们心有所归的无量幸福。(《我心归去》)
(3)湖是自然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自己天性的深浅。湖边的树木宛若睫毛一样,而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和山崖是它的浓密突出的眉毛。我宁愿把一天中最宝贵的光阴这样虚掷,我是富有的,虽然与金钱无关,因为我拥有阳光照耀的时辰以及夏令的日月,我挥霍着它们。(《神的一滴》)
通过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可以建构自我的语言库,并在建构的过程中促进自我语言的发展。
(二)欣赏哲理性语言
任何优美的语句或富含哲理的语言,倘若只是被摘录积累下来,而没有被好好地欣赏,那么这些语言的“美”或“理”还是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因此,教师一方面要指导学生积累哲理性语言,另一方面更应点拨学生,与学生一起欣赏所积累的语言,体会语言的内蕴与哲理。如《乡土情结》中“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这句话,其哲理性究竟是怎么体现的?实际上,前半句概括了人生旅途的特点“崎岖、修远”,暗示人生旅途充满坎坷,甚至会有很多风险;后半句则说明伴随人一生的旅途是从童年开始的,而童年时的旅途风景是优美的、令人印象深刻的,随着时空和生活经历的变化,人生旅途也许就不再是童年所见的那般风景。只有这样欣赏、理解后,散文语言的哲理性才能很好地体现出来,也才能便于运用。
(三)内化哲理性语言
语言的积累和欣赏是语言建构的过程。语言要真正发挥其作用,展现其魅力,关键在于运用,而运用语言又需要一个前提,即将所积累的语言进行“内化”。内化哲理性语言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学生对自己喜欢的哲理性语言,内化比较快;而对教师认为有哲理性而自己并不喜欢的语句,内化比较慢。内化语言较简单的方法是“仿写”——仿写一句类似的话,自己体会其内涵,然后再把自己仿写的句子置于具体的写作语境中,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如就《前方》中“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这一句,笔者要求学生仿写,学生仿写出的语句如:
(1)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突破生活的藩篱却总不能突破,而在于明明身处藩篱中、苦苦挣扎着,还时时刻刻以为自己活得很潇洒。(陈宇佳)
(2)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以自己的智慧去掌控这个世界,而在于在掌控世界的过程中,知道自身的掌控能力极其有限,却还要拼命地表现自己智慧的无限。(沈佳伟)
(3)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他明知个体生命极其有限,而在于总是用欺骗的手段欺骗自己,把自己欺骗得心服口服。(王鑫)
这些仿写的句子,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触及学生心灵的某些东西,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提升有重要的作用。如王鑫同学的仿写,就有点像读者读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后的感觉——人类自以为是宇宙中的万物之灵,实际上,人类一直在欺騙自己。
二、厚积薄发,学以致用
能给我们思考的文章最美。如哲理性散文,其议论是伴随着叙述、描写和抒情自然生发出来的一种理性与智性。它无须用事实与逻辑的论证,即便是议论类散文,它也是就事说理、即物生理,用文学的语言、形象的语言说理,将说理与抒情、议论与形象结合起来使用。其目的在于写出一种理趣,表现一种哲思,启迪人,使人获得一种感悟,一种智慧。小说中的哲理性语言,往往通过文中的人物对话或心理表现出来。学生积累、欣赏、内化哲理性的语言,其最终目的是要形成个性化的语言体验,并正确有效地运用到具体语境中表情达意,让文章富有“理”。能够恰当甚至创造性地运用所积累的语言,这是语言积累与建构的最终目的。那么如何运用哲理性的语言来促成作文“理”的生成?
(一)引用哲理性语言
要提高作文的“理”性,直接引用哲理性的语言不失为一条捷径。如2018年浙江省高考佳作《继往开来浙江人》,直接引用范仲淹的“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又如《争先亦不忘国忧》直接引用勒庞的“可见的现象可以喻为波浪,它不过是海洋深处我们一无所知的湍流的表象”和鲁迅先生的“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感想,敢做,敢当”。这些直接引用的名人名言,富有哲理性,极大地促成了作文“理”的生成,增强了说理的力度,提高了论述的说服力。笔者在训练时要求学生以“我们的校园”为话题写几句有“理”的句子,须直接引用名人名言。有学生是这样写的:
纪伯伦在《音乐》一文说:“人不知道高站枝头的鸟儿在说什么话,不晓得淌在石头上的溪流在唱什么歌。但是,人却觉得自己的心里会这所有声音的意思。”依纪伯伦所言,我不妨说:我不知道校园大树上鸟儿在说什么,不知道许愿池里锦鲤在想什么,也不知道操场上的蛐蛐在弹奏什么,但我知道,这不大的校园,却装着我大大的梦想。
(二)化用哲理性语言
平日积累的哲理性语言,考试时也许只记得个大概,此时不妨采用化用法,增强作文语言的说理性。如2018年浙江省高考佳作《本昔文,立今知,铸新知》,化用尼采的“不要把头埋进天堂之类的沙堆里,而要让它自由,让这颗尘世头颅为尘世创造意义”,《品浙江文化,行浙江精神》一文化用丘吉尔的“我们靠获得生存,靠给予生活”等。笔者还是以“我们的校园”为话题,要求学生化用哲理性的语言,写几个蕴含“哲理”的句子。学生习作佳句如:
(1)落叶是飘在秋天的一首诗,无声却叫人心动,如漫天的蝴蝶在风中飞舞,它只想留给秋天最美的样子。浓浓的树荫下,一条蚯蚓在悠闲地刨着生活的安逸……秋天不太冷!
(2)见证了岁月变迁的香樟与雪松,知道很多东西都挽留不住,只有伫立着,一年又一年,望着被风带走的叶,不语。
(1)句中的“秋天不太冷”,化用张学友《这个冬天不太冷》的歌词;(2)句中的“只有伫立着,一年又一年,望着被风带走的叶,不语”,化用史铁生《我与地坛》中的“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
(三)自创哲理性语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语言建构与运用”中提出“逐步掌握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言语经验”,这里的“形成个体言语经验”,即指在内化所积累的语言的基础上有自我的创造。凡写作高手都能运用自我创造的、富有个性体验的语言。学生中也不乏高手,他们会自己创造语言来表情达意。但具有哲理性的语言创造需要思维有一定的深度才行,因此教师需要对善于创造语言的学生给予一定的指导,引导其将语言写得更深刻些。笔者在教学中还是以“我们的校园”为话题,让学生自由选择校内景物对象,写点含有哲理的语句。下面是学生的习作选粹:
拒绝诱惑,原来真是一场让人筋疲力尽的较量。闯过充满诱惑的一关又一关,我又被一团温润而黑暗的东西紧裹得几乎窒息,跌落在密林里。
根浸泡在泥土里,成长浸泡在时间里。鸟粪的丰腴早被我根须疯长的欲望吮吸得干瘪不堪。但我庆幸自己,居然从那肥沃里出落得如此茁壮,像模像样地朝着成为参天大树的方向奋进,这是我的理想,也许仅仅是个梦想。当理想的天使意外折断了羽翼,只有坠落到梦想的天堂寻求一丝慰藉。
(陸佐岳《一棵树的成长》)
这段文字中,“拒绝诱惑,原来真是一场让人筋疲力尽的较量”“根浸泡在泥土里,成长浸泡在时间里”等语句就富含哲理性,是学生个体独特的语言体验。
(四)混用哲理性语言
一篇高质量的有“理”作文,通常需要多条“理”性语言的构筑。直接引用或化用,用得恰当,固然可以促成作文“理”的生成,倘若用得不当,则会给人一种没有“自我”的印象。因此,写作更需要运用富有个体特色的语言。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将直接引用、间接化用、自我创造三者相结合,对促成作文“理”的生成颇为重要。如2018年浙江省高考佳作《心怀江潮,务本精耕》中的这段话:
水者,至柔至默。无雷霆万钧惊落风雨,无狂沙淘尽一身锋芒。浙江人躬耕于土地,亲吻山林,侣友海洋。阳明心学,教化苍生万物于无形。浙江人敛起锋芒,脚踏实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正如圣-埃克絮佩里所言:“真正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到的。”无声处,阡陌纵横,水路清澈,庠序林立,黄老者自乐。沐浴于务实之风,青年学子更应走出伽达默尔所言的意义“前文本世界”,通过踏实的态度寻找青年人在新时代的意义。“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唯有扣得仔细、紧密,才能书写未来的传奇。从眼前的山花树木、星辰江河出发,方能真正抵达未知的远方。
这段论述语言具有较强的哲理性。作者直接引用圣-埃克絮佩里的话,化用古诗文语句,自创“从眼前的山花树木,星辰江河出发,方能真正抵达未知的远方”语句,将引用、化用、自创有机结合,促成了文章“理”的生成。
实践证明,教师引导、点拨学生借鉴教材经典文本进行语言建构与运用,十分有利于学生的写作。学生借鉴富含哲理的文本,将文中哲理性语言加以积累并在作文中加以运用,可使文章活色添香,也使写作思维得以拓展和提升,并让本来平凡的文字增添韵味和理趣,从而增加文章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