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如何运用实验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课堂效率
2019-03-20黄林魁
摘 要: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各个学科的教师为了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也开始对教学方式进行不断的改进,特别是初中阶段的物理老师,他们越来越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实验教学,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性学科,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动手操作能力,最主要的一点是,物理教学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为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能够科学严谨的对待学习。传统的教学通常都是采用教学参考书或者教学大纲的方式来进行备课,然后在教案当中体现自己的知识层次,所以课堂效果的好坏,都是取决于教师本身的教学水平。现阶段的学生大都思维活跃,但是,理解能力相对较差,那么作为当今时代的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就要从学生的角度入手,在课上采用实验教学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本文主要就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初中物理教学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展开深入的研究,谈谈如何有效的利用实验来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 提高 课堂效率
对于初中的物理教学我们都具有一定的了解,首先物理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加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那么在平常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要怎么做才能够帮助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探索并发现其中存在的规律这就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了。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大都采用“填鸭式”教学,这种填鸭式教学对于学生掌握物理原理是比较有效的,但是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这种教学方式显然是非常不适用的。所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物理实验进行充分的利用,通过实验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学习物理,首先,实验是直接摆在学生眼前的一种直观式教学,能够有效的将物理现象再现在学生的面前,其次就是能够揭示物理中存在的各种规律,最后通过这种有趣的实验来有效的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能够在课堂上参与到实验当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一、对物理教学中的物理实验进行重视
在我们国家的传统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更加重视理论的讲解和对相关习题的练习,学生大都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中,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往往忽视了物理实验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所以导致学生对于知识点掌握的不够扎实,会出现边学边忘记的状况,久而久之,学生对于物理这门学科就会产生一定的厌烦心理,就会对物理学习彻底失去兴趣。其实,就物理这门学科根本来讲,它是一门及其严谨又充满科学性的学科,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观察和实验操作作为主要的教学模式。
(一)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
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让学生针对实验的具体情况进行思考,同时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对于实验的操作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对于学习本身的欲望,让学生愿意对物理中存在的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同时,还有助于学生对于现象背后所蕴含的本质进行探究。这种将实验融入到课堂中的教学方式,不仅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带动了课堂上的教学气氛,更加有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中的重点内容的接受。
(二)让学生意识到实验的重要性
而且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还能够完成自主思考的习惯,这对学生的日常生活也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来分析生活中的各种物理现象及相关规律。在初中的物理教学中,实验作为一种主要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将物理运用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而且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实验让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具体而生动,从根本上提高课堂的整体教学效率。
二、在进行物理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实验的趣味性
(一)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在初中階段的学习当中,学生由于刚接触到物理这门学科,所以,处于完全兴奋的状态中,会对物理产生直接的兴趣。那么物理作为一门并不熟悉的学科,它所体现出的具体魅力是因为对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处理以及我们生活中的自然现象的合理解释。由于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这些事情的具体原理得到了合理的解释所以学生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对于初中生来讲,这种兴趣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和主见加深而变得越来越不容易理解,所以作为一名初中的物理教师要牢牢把握这一点规律,要让学生对于物理一直都抱着充满兴趣的学习态度,那么就要在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将实验中的趣味性展现的淋漓尽致,让学生感受物理学习的乐趣。
(二)在物力实验教学中加入趣味性强的内容
让学生对于物理实验加强兴趣的方式有很多,我们举个例子在学《声现象》的过程中,说到声音的传播时,教师给学生讲授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两位年纪大的老奶奶,探秘是生平第一次坐飞机,然后听人说飞机的速度比声速还要快很多,所以他们非常的紧张,就找到了机长,非常诚恳的说:“机长,请飞机开的速度不要超过声速,因为我们在机上还要谈话。”学生听完了这个故事就会觉得物理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或者说生活中到处充满物理现象,也就是说物理是非常的生动有趣的。或者在我们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在做物体沉浮条件的时候,如果按照教材中的做法就是将鸡蛋放到浓盐中来仔细的观察它的漂浮状态,然后再往浓盐中不断的加入清水,然后再对鸡蛋的悬浮状态进行观察。这种观察性试验对于实验经验缺乏的学生来讲是起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但是如果通过清水和浓盐的中鸡蛋漂浮情况的对比,这两种完全不同的状况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这样就更容易让学生理解清水和浓盐展现出的浮力的区别,不仅有效的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而且从根本上加强了学生的理解和学习。
三、在教学的过程中设置疑问,让学生对实验的过程加强关注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讲,采用实验方式的物理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而且对于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于物理教师而言在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要将课程的主动权教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学会自主的完成实验的过程。但是这种过程并不代表教师要将课堂完全的交给学生,对课堂过程完全放任,而是指教师要根据实验教学的具体内容以及学生的思维来在教学过程中合理的设置问题,在学生进行实验之前,就提出相应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找到相应的答案。同时在进行问题设置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问题的设置的合理性,同时问题不能过于困难,要在简单明了的同时突出问题的重点。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验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能够带动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哦实验当中。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自主的济宁思索并归纳。从根本上促进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加强初中阶段物理教学的整体教学效率,同时还能够为学生日后生活中的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当中,实验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将实验教学运用到物理教学当中不仅能够为学生创设一个新的物理学习环境而且还能够将物理现象更直观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具体化,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最后逐渐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方法论。所以,在新课改的具体要求下,初中的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主要方式,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要针对真身的教学方式做出及时的调整和改进,从整体上加强初中阶段物理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王丽. 如何采用探究式教学提高初中物理实验课的效率[J]. 中国培训, 2016(8):217-217.
[2] 詹玲艳. 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效率[J]. 中学物理:初中版, 2016, 34(6):72-73
[3] 龚忠贵. 促进自主探究,提高教学效率——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的作用[J]. 新课程(中学), 2016(8).
作者简介:黄林魁(1977—),民族:壮族,籍贯:广西平果,学历:本科,职称:中一,研究方向:初中物理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