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特色,打通拓展性课程任督二脉
2019-03-20丁映雪
丁映雪
[摘 要] 少年军校成立于1997年,20余年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是我校的一张特色金名片。基于前人做法,立足学校特色,拓展性课程规划从“碎片思考”走向“顶层设计”,确定了以“学军弘正”为军校特色课程的核心文化。并提出特色课程下的两个子课程:以“学军”为核心的分段课程;以“弘正”为核心的分类课程。依托正德立本、正智动脑、正技立身、正艺健美四大活动板块,提出“3式5招”实施策略,打造特色鲜明、价值突出的精品课程,助推学生个性发展、幸福成长。
[关键词] 特色课程;学军弘正;文化图谱;实施策略
列夫·托尔斯泰说:“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少年军校作为学校的特色品牌,走过了20余个年头,传承和创新一直是军校前进的动力。根据省教育厅下发的《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学校立足“军校”这一特色品牌,课程规划从碎片思考到顶层设计,从碎片活动到统筹规划,确定了以“学军弘正”为军校特色课程的核心文化,打通了拓展性课程的任督二脉。
一、溯源:追忆“少年军校”的发展历程
和平年代的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本我意识强,但公德意识淡薄,缺少集体主义精神,缺乏团结互助、艰苦朴素的精神……针对这些问题,在嵊州市人武部、嵊州市教委、镇党委政府、镇人武部的全力支持下,少年军校于1997年元旦正式挂牌成立。借着少年军校这一载体,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打响了军校区域品牌。
十几年的军校建设,积累了一些特色办学经验,可以总结为“三有”: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校园文化布置有明显特色标识,“迷彩绿”在各教学楼层随处可见;有一定的教官资源,在职教师是教官队伍的主力军,人武部的现职警务人员是教官队伍的有力补充。同时聘请当地各行各业优秀人员为校外辅导员;有定期组织的特色活动,例如:远足活动培养了孩子坚强的意志;观看爱国电影激发了孩子的爱国热情;讲英雄故事则调动了孩子的英雄崇拜……
年年花相似,岁岁人不同。十几年的特色品牌路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成绩,但同时也走进了瓶颈区:单薄的特色活动已进入疲软期;评价系统的滞后让活动缺少目标动力;东一拳西一棍的做法已经严重阻碍了特色品牌的升级……
二、构建:绘制“学军弘正”文化图谱
2015年,浙江省《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推进拓展性课程建设,深化义务教育课改,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军校特色课程的要义之一就是在于个性的引领。基于课程规划,学校开始从“碎片思考”走向“顶层设计”:思考课程的逻辑结构、功能定义和教育意义,开始为每一个学生有个性地发展设置课程,最终形成符合学校文化的特色课程。
【课程定位】以“学军弘正”为核心内容的特色课程是学校文化的核心载体。通过课程实施,让学生以军人的规范要求自己,用军人的形象展示自己,用军人的精神武装自己,用军人的意志磨炼自己,更要继承和弘扬民族正气,做一个讲正气、行正派、走正道的“正气少年”。通过构建多元的课程目标、多元的课程内容、多元的课程实施、多元的课程评价,使课程具有开放性、综合性的特色。
【課程框架】以“学军弘正”为核心的特色课程由两大类子课程组成。第一类是以“学军”为核心、依托校本教材《军旗下的少年》而实施的分段课程;第二类是贯穿小学六年、以“弘正”为核心的分类课程。分段课程分“低段、中段、高段”三段设置,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设置不同内容。分类课程以“弘正”为核心,分为“正德立本、正智动脑、正技立身、正艺健美”四大板块。
【课程目标】从学校角度出发,要打造特色鲜明、价值突出,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协调,同时与学校发展相匹配的精品课程。从教师角度,通过若干轮次的培训和建设,完成分段课程的骨干教师培养,挖掘每位教师的特长,正身立范。以行动教育学生,用品行感染心灵,做一个品正、言正、行正的“正美教师”。从学生角度,以军养正,通过正德立本、正智动脑、正技立身、正艺健美,培养有灵气、书卷气、浩然气的“正气少年”。
三、行动:实施“3式5招”课程策略
第一式:从“单一课程”到“课程群落”。少年军校特色课程建设的过程,不是对原有课程的简单改造,而是不断发掘课程资源,为解决不同主题的教育问题创造性地呈现的过程。学校将“学军弘正”课程进行整体设计,优化组合,细化过程,形成“正德立本、正智动脑、正技立身、正艺健美”分类课程群,这是学校特色课程的主干和核心。
第二式:从“单一选择”到“双向互选”。开学初期,每位学生会收到一份“特色课程菜单”。根据难易程度,菜单内容分“普及型”和“提高型”两大类,普及型课程就是“零起点”的课程,不需要任何学习基础,不受年龄的限制、学生只要有兴趣就可以自由选择,譬如“炊事班”的故事、简单急救课程等;提高型课程指需要一定学习基础的课程,如“棋开得胜”课程、“信息达天下”课程等。学生可以凭自己的意愿、特长自由填报感兴趣的社团,这就完成了课程选择的第一步:学生选课程。当所有学生选择完毕,相关课程的老师进行汇总后,进行课程选择第二步:老师选学生。这样的双向互选,既照顾了学生的兴趣特长,同时也根据社团容纳量作适当的人员调整。
第三式:从“单一动作”到“学科联合”。基于学生发展的需求,学校尝试“跨学科”联合,整合学生、家长、教师等众多力量,开放课程设计、资源选择,从学生兴趣、能力入手,通过集体交流探讨,合作开发不同主题的跨学科项目课程。例如,学生在“走近航母”的项目课程中,需要介绍“辽宁舰”、为未来航母设计造型、搭配色彩,还要为自己的作品撰写使用说明和功能介绍,研究庞然大物在海上航行的原理等。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科学、信息、数学、美术、语文、演讲等多学科知识得到综合运用和进一步建构。
【“3式”小结】“3式”的推进不仅让特色课程内容更完整、更丰富,同时也充分照顾到了学生与教师、教师与学科、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关系,挖掘三方潜力,激发三方活力,特色课程从单一课程、单一选择、单一动作向课程群落、双向互动、学科联合推进,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多元化。
如果说“式”是大动作、大方向,那么“招”就要求精准到位,每一招都要成为特色课程的特色招牌动作,一旦亮相,就要“招招”有用。
第1招:瞄定“最精准”的靶位:虚拟军衔晋升
小学生年龄小,缺乏兴趣的持久性,因此,开展多元、长效的激励评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励学生自主发展。学校瞄准“评价”这一靶位,创新评价方法,以“虚拟军衔晋升”作为特色课程的评价模式。“虚拟军衔晋升”以“成长卡”的形式进行奖励。如果你在一周时间里,某方面的习惯、表现、品德或成绩特别突出,就可以获得一张成长卡。累积到几张可以逐级晋升到尉官、校官、将官。
传统的评价方式是一学期获得什么荣誉就是什么,第二学期得重新再来,是断片式的。“虚拟军衔晋升”评价贯穿小学六年,逐级晋升,把原来的断片式评价更改为长效性评价,涉及学习、纪律、文明、竞赛等方面。同时,每个班级都设立“军衔晋升角”,在军衔级别旁边清晰展示学生军衔获得情况。一级级的军衔晋升能激发每个学生的将军梦。
第2招:寻找“最自豪”的底色:迷彩绿
穿上迷彩绿,你就是一个兵。“迷彩绿”,是每一个少年军人最自豪的底色。
迷彩绿的自豪,从“个人自觉”中体现。学校提出“自带一个移动包干区”的概念:即每个人都能以自己的身体为原点,“自带”一个直径一米的包干区,自觉维护这个区域的环境、文明和安全,走到哪就自觉维护到哪里。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设立不同的“标兵”:“孝敬标兵”“学习标兵”“安全标兵”“体艺标兵”。这些“标兵”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发挥着“老兵”的光和热,教教新兵如何立正敬礼,如何打鼓吹号,如何包扎急救……这样的以老带新,让新兵能切身感受到身边榜样的力量。同时,老兵的策划和领导能力也得到了锻炼,自我价值得以实现。迷彩绿的自豪,在“帮助他人”中也得到了体现。
第3招:打造“最精彩”的课堂:行走的课堂
在“远足”中感受大自然的恩赐,磨炼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意志;在“探访英雄故地”中聆听革命先辈荡气回肠的英雄故事,了解过去那段炮火连天的艰苦岁月;在“寻找民间匠人”中,与仿古木雕、戏曲制作、指尖竹编来一次亲密接触,为传统文化的历久弥新点赞……这些“行走的课堂”既转变了学习方式,提升了学生的研究能力,还丰富了生活阅历,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精神,从而逐步上升为家国情怀、人文素养的提升。
第4招:展现“最闪亮”的形象:军人形象
首先要亮出军人装备。军校陈列馆于2015年建成,里面陈列着各类武器模型、记录着军校历年大型活动、展示着地方军事故事。2017年,新添置了最先进的武器模型,如辽宁号航母、中国歼-20、歼16、歼-10等,并由小军人作为讲解员,介绍武器的性能和威力。通过现场讲解、视频介绍、图片展览、模型展示等形式,让学生切身感受国力的强大,增强民族他们的自豪感。
其次要亮出军人风采。“炊事班的故事”课程,通过烘焙、包饺子、做青饺、做寿司等实践操作,亮出了在不同岗位上普通军人的风采;“编发小课”为女兵干练、靓丽形象增色;体育节、科技节、读书节、艺术节四大节日联动,为不同特长的小军人搭建不同的展示平台。
第5招:建成“最好用”的抓手:军事游戏
为培养团结一致,密切合作,不怕困难的团队精神,2017年,新增“军事游戏”这一项目,把枯燥的军事训练与快乐的游戏相结合。军事游戏就是通过创设一定的故事背景,模拟一定故事情节,明确一定的军事任务而进行的军事训练:有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团结协作意识的“炸碉堡”;有培养学生迅速行动的“争夺高地”“虎口脱险”;有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巧过地雷阵”……在游戏“齐心协力送情报”中,队员们过“火线”、钻“山洞”、越“险山”,冲破重重阻碍,越过个个关卡,克服重重困难,最后到达胜利的终点。
这些充满智慧和乐趣的军事小游戏,道具可繁可简,很多道具都是学生自己动手做的。参与的人数可多可少,玩起来简单,参与性强。军事游戏增强了学生的体能,锻炼了身体协调能力,同时也培养了队员团结协作、敢于吃苦、顽强果敢的优秀品质。军事游戏增加了特色课程的魅力和吸引力。
【“5招”小结】《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学校要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学校充分利用“学军弘正”校本课程这块自留地,充分挖掘特色内涵,对原有活动进行梳理、提炼,总结出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5招”,让课程具有过程与动态、传承与创新、复杂与充盈等特征。5个特色招牌动作中,有的指向活动过程,也有指向活动目标的,成为“学军弘正”课程一道闪亮的风景。
四、思考:打通“拓展性课程”任督二脉
1.抓特色、管统筹,描绘课程规划宏观蓝图。学校特色发展与学校拓展性课程实施规划应有高度契合点,管理者和一线教师应对课程改革和特色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做分析研究。需要明了学校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学校传统、教育对象、师资条件、资源状况等,然后再具体明确办学理念、办学定位,思索构建什么样的课程体系、开展什么样的教学改革、培育什么样的学校文化、选择什么样的活动项目等。课程规划应从碎片思考到顶层设计,从碎片活动到统筹规划。我校以“少年军校”特色活动为起点,绘制“学军弘正”文化图谱,构建起以“学军”为核心的分段课程,以“弘正”为核心的分类课程,从特色入手,描绘课程规划整体蓝图。
2.规范化、个性化,保障课程实施有序高效。课程的规划要重点抓好“三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反馈阶段。准备阶段要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活动内容;实施阶段要“三有”:有趣味、有整合、有收获;反馈阶段要“二到”:评价到位、积累到位。规范化依靠制度,个性化则需要创新。“虚拟军衔晋升”是对评价制度的创新;“3式5招”是方法的创新;普及性课堂、多元化课堂则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学生的成长搭建不同平台。必修课、选修课、自修课的结合,摒弃了强制增设课程的独权作风,既照顾了学生的兴趣特长,又减轻了教师和学生的负担。课程的规范化和个性化,撬动了学校管理制度模式的创新,保障课程实施有序高效。
3.补短板、抬底部,实现主题课程学科整合。拓展性課程最大的短板就是学科孤立,活动孤立。“主题课程”的实施就是要打破孤立,实现跨学科实践。以“走近航母”为例,就需要把科学、信息、数学、美术、语文、演讲等多学科知识进行综合运用,使各类知识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延伸、整合、重组与提升。主题课程的开发过程,也是不同学科教师围绕一个主题进行交流、碰撞、协作的过程。不同学科教师在同一主题课程中相互交流、启发,加深了教师对不同学科的了解,实现了教学和研究的有机融合。目前,学校已形成四大类主题课程:正德立本、正智动脑、正技立身、正艺健美。在四个大类下,又衍生出不同主题的小课程。
参考文献:
[1]王琴.基于文化视角的特色办学策略分析[J].中小学德育,2017(2).
[2]邸薇,杨春丽.自主性综合学习:让创意开花结果[J].人民教育,2018(3).
(责任编辑:朱福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