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细掘,找寻特色学校建设的突破口
2019-03-20王丰
王丰
[摘 要] 追求特色办学,创建特色学校能有效地解决我国基础教育“千校一貌,万生一面”的问题,要实现学校错位发展,推动区域教育质量的提高。它要求学校的特色理念和创建目标不仅要体现在特色项目上,而且要扩展到学校文化内涵、教育品质、教研、课程、活动等各个方面,并成为能够牵引学校各方教育力量和整合学校教育因素的火车头。
[关键词] 特色学校;建设;突破口
《现代汉语词典》对“特色”的解释是:“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据此,我们可以把“特色”引申为“独具特点的、与众不同的”。“特色学校”就是在先进的办学理念指导下,从本校实际出发,经过较长时间的办学积累,逐渐形成的独特的、相对稳定的、优质的办学风格和办学成果,并且由此拉动学校的整体发展,使师生能从特色发展中受益。
“特色学校”不同于“学校特色”。“学校特色”的中心语是“特色”,“学校”是定语,它只强调一个“点”,强调学校工作的一个方面;而“特色学校”的中心语是“学校”,“特色”是定语,它强调的是一个整体。“特色学校”就是各方面工作都有特色的学校。特色学校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整体性。
一、挖掘文化内涵找寻教育品质,创建特色学校
每一所學校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发展的历史不同、学校的积淀不同、创建的缘由不同、校名的来历不同等原因,展示出的文化渊源和文化内涵也就不同。我们可以充分挖掘这些文化内涵,找寻其中独有的教育元素,来创建特色学校。
甘肃省兰州市五泉小学坐落在有名的旅游胜地“五泉山”下,山中五泉分别为甘露泉、掬月泉、蒙泉、惠泉、摸子泉。相传汉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20年)霍去病征西,曾驻兵于此,士卒疲渴,霍去病手著马鞭,连击五下,鞭响泉涌,遂成五泉。学校由校名的来历开始,深入找寻“五泉”文化中丰富而厚重的教育内涵:抓住泉水清澈、甘甜、乐于奉献的表象特征,挖掘出了“智慧、爱、执着”的泉水精神;围绕“甘露泉”的“润泽”意向,“蒙泉、惠泉”的“智慧”意向,“摸子泉”的“实践”意向,“掬月泉”的“追求”意向,确定了“润泽生命、启迪智慧,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价值追求,提出了润智教育,将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内容、学习方式与教育手段都收入了润智教育范畴,打造出了润智教育统领下的学校精神文化名片、环境文化名片、课堂文化名片、教研文化名片、活动文化名片,并出版了《润智教育:学校发展的文化名片》一书,在特色学校建设中成绩显著。
江苏海门市包场中心小学紧临南黄海。学校抓住自身所处的大海场域,畅游海中,抓住“海盐”的意象,挖掘学校的教育内涵:盐是最朴实、最本真的物质。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中,盐适度适量的消融,无声无形地滋养着生命。而食盐之道与育人之道也有相通之处,生动运用“盐”所蕴含的德性品行和“食盐”所蕴含的规律,可以使我们的教育化有形为无形,化刻板为灵动,润物无声、不着痕迹地滋养着每个孩子的成长。学校在广泛开展“海盐”品质大讨论活动的基础上,提出了“海盐文化”,确定了“大气如海,厚德似盐”的学校精神,围绕“展大海情怀,做人间真盐”的校训,教育师生要像盐一样晶莹高洁、甘于奉献、调和万物;像盐一样淡定从容、内心沉静、奉献社会;像盐一样棱角分明、勇于创新、敢于追求;像盐一样顺应自然、适应社会、学会生存。在“海盐文化”的引领下,学校还开设了“海盐文化”校本课程,并开展了每月一事、主题教研等活动,充分体现了学校特色。
二、关注课程开发找寻教育品质,创建特色学校
课程文化是课程实施中最内在、最深层、最隐性的东西,用学校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去进行课程开发,进而形成学校的教育品质,能打开特色学校创建的突破口。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在孙双金校长的带领下,立足于学校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与智慧的同构共建,由“情智语文”的学科课程建设入手,在形成“入境:启动情智——感悟:生成情智——交流:发展情智——表达:展现情智”的教学模式基础上,跨越学科,构建了包含“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等内容的“大学科”情智课程体系:如在学科课程建设中,语文学科构建了以“经典诵读”“持续默读”“亲子阅读”为纵轴,以儒学经典、唐诗宋词、儿童文学、现代绘本为横轴的情智阅读板块群,让阅读来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开启学生的智慧密码;数学学科构建了以“数学童话”“数学故事”“数学史话”为主线的“情智数学阅读体系”,借助丰富的课外阅读来帮助学生打开通向数学世界的大门;英语学科构建了以“天天口语”“英语剧场”“小小英语角”为线索的“情智英语课程系列”,让英语课程呈现立体化、网络化的结构特征;品德学科深化了活动化德育的课程理念,拓宽了德育课程的边界,让学生生活中的一切有利于学生德行意能生长的要素,转化为有效的课程资源;科学学科秉承“做中学”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吸纳国内外“做中学”的课程理念与优秀案例,并逐步形成具有北小特色的“做中学”科学课程结构;艺术体育学科中,将本着“交叉”“综合”“对话”“互惠”的课程建设原则,通过学科间的融合,逐步打破音乐、美术、体育及各相关学科间的界线,构建起以情智和谐共生的“大艺术”课程。
在开发情智课程的基础上,学校进一步实践,提出了“情智教育”的办学主张。以“情智和谐共生的大写的人”为培养的出发点与归宿,将其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它将情感教育与智慧教育有机地结合到一起,不仅可以作用于情感领域,培养高情商的人,也可以发展人的理性智慧,培养高智慧的人、高智商的人,最终达到情智和谐、情智共生的境界。从而实现对学校教育的一种内在超越。难怪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考察完学校后欣然写下了“含爱生情怀,有教育智慧”的题词,这一“情”一“智”就是对该校特色学校建设的最高褒奖。
三、开展特色活动找寻教育品质,创建特色学校
特色学校的创建过程中,还可以立足学校特色活动的开展,深入挖掘活动背后的深刻文化内涵,进一步进行提炼,形成独具特色的办学主张,并在实践中将其作为学校全体成员共同遵守和奉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从而形成学校的独特教育品质。
吉林省延吉市小营镇仁坪小学校是一所乡村民族联合学校,学校经济条件比较差,主要作为延吉市外来务工子女接收学校。根据学生家庭经济条件普遍不富裕、学生流动性大、学生普遍缺乏自信的情况,学校通过跳绳特色活动的开展,帮助孩子们找回了本该属于他们的自信。起初,学校开展的只是普通跳绳比赛;后来组建了学校花样跳绳队,开发了八爪鱼跳、一条心、三人连体跳、大绳内双摇等五十余种难度系数各异、具有创意的花样跳绳法,并定期组织花样跳绳比赛。在此基础上,学校还从跳绳充满活力、彰显快乐的体育运动特点出发,确立了“打造教师幸福、学生快乐的活力校园”的办学理念,经过三年的努力,学校借助特色跳绳活动,实现了特色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跳出了健康”“跳出了灵敏”“跳出了坚强”“跳出了自信”“跳出了竞争”“跳出了和谐”“跳出了良好行为习惯”,还“跳出了优良的教育质量”。
江苏海門市悦来中心小学依托学校上世纪70年代开展的排球特色活动,坚持在传承中发展,排球队创建之初,当时学校的设备还非常简陋,无论寒暑,队员们每天都要完成上千次的发、传、垫、扣球训练,却没有一个队员退出。如今,排球队的训练条件改善了,但前辈们积淀下来的奋斗精神依然没变;排球队从无到有,由弱变强,曾获得省、南通市级比赛的冠亚军30多次,向各级体校输送了100多名体育后备人才,其中进入国家队、省队和高校联队的就有20多名。进入新世纪,悦来中心小学更是从“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永不言弃、奋勇拼搏”的女排口号中提炼出了“拼搏”精神,这也成为学校的核心文化。在这一核心文化的引领下,学校确立了“爱拼才会赢”的校训。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各处环境布置、各科教学活动、各类社团活动都是紧紧围绕这个核心而展开的。在校园里,不仅学生勤奋好学,自信上进,乐于吃苦,敢于拼搏,教师也都在不断地挑战自我,努力在三尺讲台上呈现出更多的精彩,让自己的教育人生收获更多的靓丽。
四、做足课题项目找寻教育品质,创建特色学校
教育科研是创建特色学校的有效途径之一,课题研究则是探索创建规律的重要载体。现代教育中,但凡是在全市乃至全国享有高知名度的特色学校,都离不开教育科研的引领,很多学校都是先在教育科研方面获得了成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研究成效,学校才真正成了名副其实的特色学校。因此,在特色学校的创建过程中,学校可以从课题项目研究中入手找寻新的突破口。
江苏海门市刘浩中心小学被海门市命名为“故事教育”特色学校。刘浩中心小学“故事教育”的特色建设首先始于搜集与讲述有关刘浩烈士的故事。刘浩烈士为了新中国的建立,在六甲这片通东热土上,洒热血、抛头颅,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烈士可歌可泣的壮烈事迹深深地打动着全校师生,师生从刘浩烈士的奋斗故事中,知道了什么是幸福生活,什么是英勇不屈,什么是前途理想。以此为契机,2007年9月,学校特别组建了“故事教育”课题组,从故事教育的概念阐释、实施原则、操作路径和资源开发等多个方面出发,展开了行动研究。通过研究,学校确立了“以课题研究为先导,以故事教育为龙头,以师生成长为目标”的特色学校建设思路,并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南通地区独树一帜的“故事教育”特色。
现在,学生读故事、听故事、讲故事、编故事、画故事、演故事、写故事已成为常态活动。故事教育之所以效果显著,主要就是因为生动的故事特别能吸引人、打动人、唤醒人。汤贵明和课题组通过研究,总结出了故事教育的一条基本理念,就是“在故事中教育,通过故事教育,在故事教育中成长。”汤校长特别指出,在故事教育中成长起来的不仅是学生,还有教师。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故事导入,通过故事励志,通过故事启思,通过故事释疑……这些故事,教师可以讲,学生可以讲,家长也可以讲;思品课、班会课上可以讲,语文课上也能讲;甚至数学课、外语课、体育课都可以听到师生讲故事的声音。师生间、生生间、母子间、亲友间,故事交流成了彼此沟通的桥梁,成了增进感情的最有效工具。另外,学校领导在管理中运用得最多的方法也是故事教育,如,针对有些教师埋怨远离市区工作环境差、待遇低,汤校长给大家讲了“和尚移山”的故事;再如,针对部分教师忙于教完教材赶进度,他讲台湾作家林清玄小时候“摇树扫叶”的故事,引导那些教师重新调整教学策略。
刘浩小学的“故事教育”是在教育实践中孕育而成的一种学校文化,更是特色学校建设的有效途径。
(责任编辑:朱福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