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器的觉醒

2019-03-20邱元阳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科幻电影失控机器

邱元阳

机器人给人的印象,一般是反应敏捷而动作笨拙。缓慢的转身,一步一扭的走路姿态,弯腰捡东西的困难,跌倒了就不容易爬起来的尴尬,让人觉得它们还是停留在智能玩具阶段。

正因为这样,现阶段的机器人还无法跟人工智能划上等号。科技的发展总是有些参差不齐,一方面机器人足球比赛中的表现让人不忍直视,一方面飞行机器鸟的自由翱翔却又让人惊叹不已。当我们的眼光还没有离开机器人送餐、运货,还在关注中小学的机器人积木时,真正智能的机器人却早已惊艳亮相。

2016到2018年,波士顿动力公司打造的人形两足机器人Atlas经历了三代的完善,从一代在雪地中健步如飞,到二代的后空翻和空中旋转,直到第三代实现了跑酷三级跳,这样的进步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对机器人中人工智能的信心。除了对技术的仰望和敬佩,人们也少不了担心和恐惧,有人在看完Atlas的视频后就曾忧心忡忡地问:如果某一天这样的机器人端着一把枪站在我们面前,我们要怎么办?这种担心看似杞人忧天,却也不是毫无根据。

目前来说,人工智能的水平还不可能让机器能够有自主行为,但是技术的进步却给它们留下了极大的可能性。如果有一天,能够自主学习和进化的机器人忽然觉醒,不再受人的控制,它们将是人类的延续还是人类的终结呢?

科幻电影中的机器人,智慧、冷血却又能力超强,除了电源这一命门,几乎是不死之身。受科幻电影的影响,人们对机器人的能力抱有无限的期待,而现实中的机器人却又让人大跌眼镜。低级的智力,笨拙的动作,幼稚的创意,鸡肋的功能,似乎与人工智能时代格格不入。最重要的是,它们还都是“伪智能”,没有丝毫的思考能力。

人们常会觉得,人与机器相比的优势,就在于人类可以思考,而机器只会判断。但是在需要思考的竞技中,人类却总是落败,而在不需要思考的比拼中,机器却不能取胜。到底谁更擅于思考呢?

这似乎是个悖论。我们觉得困难的东西电脑做起来太容易了,我们觉得很容易的东西电脑做起来却很难。人工智能几乎在所有需要思考的领域超过了人类,但是在那些无须思考就能完成的事情上,却还差得很远。

当机器的思考能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就需要担心它是否会失控。实际上机器的失控每天都在发生,失控的汽车,失控的飞机,都会给人类带来灾难。而这些机器尚不具备智能,否则后果更是不可想象。即使如此,稍微有些智能和自动化的危险机器,都是可怕的。有些国家正在研发的自主型战争机器人,失控的话就可能会造成机器人犯罪,甚至屠杀人类,那时就已经不是伦理问题了,而是人类的灾难。

如果智能机器人失控,就表明它们有了自主意识,可以獨立行事,不受人和程序的控制。在科幻思想中,把机器人具有了自主意识称为机器觉醒,电影《终结者3》《真实的人类》都向我们展现了机器觉醒后的可怕场景。《离线》杂志指出,超人工智能有可能帮助人类获得永生,也有一百万种方法可以毁灭人类。超人工智能的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什么后果都可能发生。

还好,这是个人工智能的史前时代,机器们还在沉睡中,尚不知何时会醒来。

猜你喜欢

科幻电影失控机器
机器狗
一场吵架是如何失控的
机器狗
阿基与乌龟之失控
意聊
科幻电影五问
神奇的独眼机器
科幻电影世界的机器人之父—阿西莫夫
环球视窗
2013女丝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