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旦的魅力
2019-03-20赵宝娜
赵宝娜
约旦原是巴勒斯坦的一部分,先后被亚述、巴比伦、波斯、希腊、拜占庭、大食、马其顿等国家统治,7世纪被阿拉伯占领,16世纪,这里的主宰者又换成了奥斯曼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约旦由英国代管,直到1946年5月25日,约旦才真正获得了独立。
约旦的美,出乎我的意料,那雄奇的大漠景观,那千百年前的古罗马遗迹,还有美得如梦一般的死海。我行走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留下了此生难忘的回忆。从古城佩特拉到月亮谷地瓦迪伦,从杰拉什到死海,那些难以忘怀的惊艳景色时时让我魂牵梦绕,常常唤起我再去的冲动。
玫瑰之城佩特拉
玫瑰之城是圣经里出现的名字,现实中,这满是风情的名字指的就是约旦的佩特拉,对这座圣经中的传奇城市,无数的文人进行过描述,并在这里留下过诗句,但在我看来,所有的文字描述都不如诗人约翰·威廉·伯根诗中的那几句更让人向往:
“你似乎是并非出自人类的创意之手,
而是反复无常的神之设计所为,
仿佛你的岩石被施加老道的魔法,
独具一格地静谧与美丽 ”
我吟着这样的诗句,来到了佩特拉,去寻找独具一格的永恒静谧与美丽。
进入佩特拉要经过一道深深的峡谷,这是它唯一的入口。峡谷被称为“蛇道”,纵深1.4公里,是由悬崖裂缝形成的,近百米高的绝壁,幽深曲折,成为了天然的屏障,既抵挡了恶劣的环境,又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当我来到了这又窄又深,峭壁如刀劈斧削成一线裂隙的峡谷边,真是倒吸了一口冷气。悬崖裂缝形成的绝壁小路,高约百米,最宽处6~7米,最窄处仅能通过一辆马车。
行走在亿万年前因地震和地壳运动拱起形成的蛇道中,抬头仰望那玫瑰红色的峭壁,几乎和天连在了一起,站在这里,既震撼,又感叹。
當中原大地还在春秋战国诸侯混战时,佩特拉已是纳巴泰古国的都城。光线透过缝隙照射在峭壁上,往来的游人显得是那么的渺小。抬头看,沿途的崖壁上有纳巴泰人开凿的神龛、祭坛和墓群;低头看,深深峡谷石壁上的开凿出长长的输水渠道,纳巴泰人(古代阿拉伯部落)高超的水利工程技术可见一斑。再看,岩壁上的色彩就像一幅浓重的抽象油画。
偶尔有载客的马车从峡谷深处奔驰而来,清脆的马蹄声让我仿佛穿越千年,一时间不知身在哪里。道路越来越窄,悬崖越来越陡,光线越来越暗,恍惚间,悬崖裂缝中透出一道光亮,我正想长舒一口气,眼前一道“天宫之门”被打开,迎接我的是让我不敢直视的玫瑰红宫殿。
它的气势和精美让所有游客像中了定身法般目瞪口呆,这就是佩特拉古城最著名的人工建筑——法老宝库,也叫哈兹纳赫神殿。这雄伟高大的神殿(高130英尺,宽100英尺),这珊瑚宝石般的微红色彩,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无比神奇。
这里曾是一处皇陵,远远看去依稀是座刚竣工的宫殿,整个宫殿是在山崖上开凿出来的,是山体的一部分,真是一个雕刻在岩石上的梦幻王国。古罗马的墙柱,古罗马的士兵,游走其间的骆驼,都在这里静静地“躺着”,也许纳巴泰人相信,死去的人会在这雄伟的宫殿中得到永生。
沿山谷转过山脚,继续前行,眼前赫然是一座古罗马剧场,剧场完全是在岩壁上开凿出来的,可见古王国曾经的辉煌,剧场后面山崖上是鳞次栉比的石刻宫殿式的坟墓。纳巴泰的歌者曾在剧场吟唱史诗, 而我眼前的景色在何尝不是一曲动人的史诗!我边走边看边想,在玫瑰色山岩和漫天黄沙中,在充满历史感的古遗迹前,感受着古时佩特拉人的生活。
我想沿着石阶爬上佩特拉山谷的最高点献祭台,一探究竟,但时间真是太匆匆了,只能遥望,旅行难免留有遗憾。如果继续向前走,大约还需要两个多小时,到达游客服务中心,再爬过5公里的崎岖山路,便可以来到一座修在山上名为代尔的修道院,但时间是远远不允许了,要想到达这里,需要一天的时间,我们只能就此返回。
这座隐藏于死海和亚喀巴湾之间的神秘玫瑰古城位于约旦南部沙漠,海拔1000多米的峡谷中,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2000多年前,阿拉伯文明便在此落脚了。古城以它惊人的美丽,展现了比文字更久远的历史,更险恶的遭遇,更寂寞的辉煌。
佩特拉是史前时期,古纳巴泰沙漠商队建立的一座城市。当时这里是阿拉伯、埃及、叙利亚、腓尼基之间的交通要道。公元106年被图拉真的罗马军团征服后,沦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成为罗马帝国通往东方商路上的重要枢纽。后来因红海贸易兴起而替代了路上商路,佩特拉失去了作为一座城市存在的经济基础。公元363年一次巨大的地震夷平了佩特拉除去用山峰雕就的坟墓外的所有建筑,活着的人默默地放弃了曾经辉煌的古城。7世纪被阿拉伯军队占领时,已是一座空城。
盛极一时,弹指间又灰飞烟灭,沉寂千年。佩特拉留下更多的问号,让现代人去思考,去探知。
感谢那位喜欢阿拉伯文明的瑞士探险家约翰·路德维格·伯克哈特先生,1812年,他在向导的带领下寻找到了这座传说中失落的玫瑰色城堡,发现了古罗马历史中描述的仙境般的土地,从此让人们有机会目睹它的神奇。
瓦迪伦月亮谷
红色的山谷,连绵的山丘,无垠的沙海,苍凉中透着壮美。这就是瓦迪伦,也称为月亮谷。杳无人烟的沙漠,酒红色的沙丘,千奇百怪的砂岩,就像没有生命的月球表面。正是这些戈壁砂岩与沙漠奇妙的结合,令瓦迪伦成为拍摄火星场景的最佳场地。史诗般巨片《阿拉伯的劳伦斯》和科幻电影《火星救援》《红色星球》中的外场景就是在这里拍摄的。
瓦迪伦位于约旦亚喀巴北部70公里的一片沙漠腹地,沙漠宽约2公里,长约130公里,这片渺无人烟的沙漠像月球一样宁静沉寂,所以有了“月亮谷”这浪漫的名字。
这里人迹罕至,亘古不变。风蚀后巨大的山岩如同城堡般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中突兀耸立,广袤的橘红色荒漠,奇峻的悬崖和峡谷让人仿若置身另一个星球。奇妙的景色美得让我失语,仿佛所有的语言都不足以形容这里的美丽。
这里曾是纳巴特王国的领地,奇特的山崖峡谷错综复杂地交织着,在午后的阳光照耀下,高大的山脉被晕染成酒红色、金黄色和橘红色,绚丽的色彩铺天盖地而来,瓦迪伦摇身一变宛如一颗红色的星球,散发着神秘的气息。
乘上沙漠越野车,驰骋在浩瀚的沙漠中,惊险又刺激,阳光洒在寂静的沙漠上,五彩的沙粒反射出奇异的光彩,道道车辙呈现出清晰的线条,让沙漠不在沉寂。车子时而穿越峡谷,时而绕过一座座高耸的山岩,每一秒都有不同的景色。攀上一处岩顶,举目远望,千百年中东风云变幻,在这里都化作一粒粒沙尘随风飘去。起风了,沙漠戈壁变得飞沙走石,昏天暗地,坐在越野车上仿佛真的在向月球驶去。
漫漫红沙中凸显的悬崖让人仿佛行走在另一个世界。偶能看到贝都人和或立或卧的单峰骆驼行走在这颗星球里,沙漠之舟和贝都人是这里的主人。
1917年阿拉伯大起义期间,英国传奇人物,阿拉伯事物专家,劳伦斯被英国情报机构派往这里,这里是他曾经纵横驰骋的地方,是反抗奥斯曼帝国的基地,砂岩上雕刻着他的画像,和约旦第一任国王一样受到阿拉伯人的拥戴,60年前的电影仍历历在目,主演奥图也由此成为影帝。
这条伸向远方的铁轨,曾是英国托管时修建的,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中的那条铁路应该就在这里。今天我来到这里,探访“阿拉伯劳伦斯”生活战斗过的地方,感受着阿拉伯大起义的那段历史。
Wadi Rum,在阿拉伯语中是红色的山谷之意,此时又呈现出非同的色彩。
在大风与尘沙中我们返程,身后的山崖渐行渐远。别了,瓦迪伦,别了约旦沙漠中的戈壁……
西亚古城安曼
西亚古城安曼是约旦的首都,也叫七丘之城。城市中的房屋始建于七座山丘上。如今已扩建到十九座山丘之上,真是当之无愧的山城。其中有座山丘叫做城堡山,是最初的七座山之一,也是安曼的制高点。追溯历史,这里是阿巴斯·阿蒙王國最古老的要塞。
纪元前13世纪,在现在的安曼周围出现了信仰太阳神的阿蒙人部落,纪元前11世纪,阿蒙人建立了阿巴斯·阿蒙王国,把首都设在了城堡山上,并称其为“阿蒙”,这就是圣经中记载的“拉巴”城,之后“阿蒙”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安曼。后来,崇拜希腊诸神的罗马帝国,第一个政教合一的伊斯兰王朝——伍麦叶王朝,都把城堡山作为城市的中心,先后建立了各自的城市。
我站在城堡山上俯瞰整个安曼,老城的建筑依山而建,柔黄色建筑鳞次栉比,古罗马露天剧场,高耸的宣礼塔,蜿蜒曲折的街道,高高低低,忽上忽下,错落有致,这就是安曼,一座浮华退尽的古城,一座映入眼帘都是层层叠叠柔黄色的城市。
镶嵌在众多房屋中的那座半圆形的古罗马剧场,身后边也是一片千年古迹的废墟。此刻,我站立的地方就是今日的安曼与历史的安曼交汇之处,约旦3000多年的历史在这里沉淀,时光在这里穿越了几千年。
在山顶上行走,首先映入眼帘的建筑,就是古罗马人留下的赫拉克勒斯神庙遗址上的那几根高大的罗马石柱,其中两根罗马石柱和放在上面的一段横梁保存的最为完整。在罗马柱附近还有一只不完整的白色大理石雕成的大手,一段胳膊肘也残留在那里。据说发现神庙后,大多数的精美的文物被拿到了大英博物馆保存起来,只留下这只赫拉克勒斯的手,用以证明这里曾是赫拉克勒斯神庙。
赫拉克勒斯,希腊神话中最伟大的英雄,又名海格力斯,在罗马神话中名为赫丘利。主神宙斯与阿尔克墨涅之子。他力大无穷,神勇无比,完成过十二项被誉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除此之外,他还解救了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赫拉克勒斯死后升入奥林匹斯圣山,成为了大力神。
赫拉克勒斯神庙旁边就是约旦国家博物馆,建于1951年,博物馆看似不大,但里面却陈列着约旦全国各地发掘出来的历史文物,有在约旦河谷地区发掘的旧石器时代的石刀,石斧等,它们距今已有十多万年的历史了。
博物馆后面就是阿拉伯帝国伍麦叶王朝的建筑遗址群,这座带有穹顶的建筑是阿拉伯帝国伍麦叶王朝的皇宫,虽然经历了1300多年的风风雨雨,依然壮观。借着光亮,我发现墙壁上还留有一些阿拉伯風格的雕刻,这可是来自1300多年阿拉伯人之手的杰作。
离开古老的埃米尔宫向前走,映入眼帘的仍是一大片坍塌的废墟,视线透过废墟,约旦的国旗正在迎风飘扬,这是世界上户外最大的一面国旗。
面对这些古老的废墟,如果这些残破的石头会说话,那讲给我的一定是约旦三千多年的历史。